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文,背还是不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29 11:01: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古文,背还是不背?

作者:李朦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26日-

本文来源于:工人日报

    近年,“国学热”一直持续升温,而目前,很多省份要求中小学生全文背诵国学文章,这一问题也引起大家的关注。
    当下,很多小学生都能将《三字经》、《论语》乃至《孙子兵法》等古文倒背如流,但其中的含义是否也能像背诵原文那样流利的解释出来呢?恐怕不然。常常是为了背诵而背诵,在内涵上不求甚解。
     虽然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国学经典作品诵读多了、背诵下来了,时间久了,确实更容易让青少年理解里面的意思。从这个角度说,要求中小学生背诵国学经典作品不失为开展国学教育和经典诵读活动的重要方式之一,这也是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全文背诵的原因所在。但是,以小学生的年龄来看,仅仅靠自己的理解能力,很难领会经典著作中的内容和思想。这就失去了背诵的意义。笔者认为,国学教育和经典诵读教育的核心,其实不是要求中小学生必须一字不差的全文背诵以《弟子规》、《三字经》为代表的经典,而是要让孩子们从小理解这些经典作品的含义和表达的思想观念,并吸取里面的精华思想。
    据说,文坛巨星茅盾能将《红楼梦》背诵下来。读懂《红楼梦》不易,要背诵就更难。记忆是机械性的,读得越多,记得越牢,但许多东西依然要靠理解后才能背下来。我们在感叹先生记忆力惊人的同时,有没有想过,先生为什么能将这么长的长篇小说背诵出来?我认为,茅盾先生对于《红楼梦》绝不仅限于背诵而已,他一定是对《红楼梦》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够背诵下来。
     背诵是不断发现问题和深化理解的过程,每诵读一遍,总有不同的收获,每遍都是对作品重新理解的过程。于作品越熟,对有些问题,越能产生顿悟性的理解。但学习古代文学,不是说背诵就能解决所有问题。我们之所以要背诵,是因为想把书中的知识尽可能变为“自己的”。都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博闻强识,才能文思泉涌。林语堂曾经说过“背诵法有活法与死法之别,鹦鹉能言的背法是无认识和无用的。正当的背诵应与体会同为一事,再闭书再体会、再尝试,这是正当的背诵方法。”
    会背古书固然是一件好事,但仅是盲目的背诵,死记硬背,采取应试教育手段逼迫孩子接受国学教育,也就失去了阅读古书的意义了,理解经典作品的含义并吸取其精华思想才是最重要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2 06:58 , Processed in 0.06819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