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热衷于草木的作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 19:41: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热衷于草木的作家

http://yuyiwang.blogcn.com/articles/%e7%83%ad%e8%a1%b7%e4%ba%8e%e8%8d%89%e6%9c%a8%e7%9a%84%e4%bd%9c%e5%ae%b6.html
当房价越来越高,城市寸土寸金的时候,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选择了离开闹市,回归田园的生活。比如有个网友叫小Y,她是自由职业者,给各类时尚杂志撰稿及拍图,她在乡下有个农居。一是因为自己的喜好,二也是想给孩子一个接近自然的童年。她平时常带着孩子四处旅行,采风,收集创作素材,给旅游杂志拍照。节假日约了两家老人一起去乡下。常常看她晒自己园子里的植物:大风吹掉满地的山楂,快要成熟的南瓜和豆角,树叶里星星闪烁的柿子。看她每天采摘新鲜的果实给孩子做饭,心生艳羡。很多人(包括我),都跟着他们学做果酱,茄子拌面,煎鸭腿。在物欲喧嚣的今日,能够远离人际摩擦,利益纷争,伺候各种脸色的绿色生活,令人心向往之。

话说中国向来有归隐田园,寄情草木的传统,以此作为修佳节又重阳炼心灵的方式。古人与我们已是烟尘久远,就说说近代的吧。周瘦鸥,写《秋海棠》的鸳鸯蝴蝶派作家,其实也精于花草种植。他用稿费积蓄买了一个园子:紫罗兰庵,栽有奇花异树,素心腊梅、天竹、白丁香、垂丝海棠、玉桂树等。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我性人比黄花瘦爱花木,终年为花木颠倒,为花木服务;服务之暇,还要向故纸堆中找寻有关花木的文献,偶有所得,便晨抄暝写”,我曾经买过一本他写的《花语》,文人的笔法工雅加怡情养性,实乃中国园艺文学之发端。
不止中国,国外的作家也有回归田园之心。比如契诃夫。和贵族出身,生来拥有土地的贵族托尔斯泰不同,契诃夫是赎身农奴的后代,一直到父辈才被赎成自由身。他自幼家贫,父亲破产后为躲债逃亡莫斯科,他留在家中,变卖家产寄往父亲处,十七岁就开始写稿养活自己及家人。他生计负担重,很早就罹患肺病,他以为家贫四处搬家,一直没有固定住所,直到他贷款买下梅里霍奥庄园,契诃夫,这个农奴的后代,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土地,他欣喜万分的给朋友写信“每天都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一件比一件有意思。鸟儿飞来,积雪融化,草儿返青”,他每天五点起床,十点睡下,亲自去整地耕种。他给朋友写信买来各色种子,种下了苹果树,樱桃树,醋栗,还有他心爱的玫瑰花。很有趣的是,他种的无论什么品种,开出的都是白玫瑰,别人说“那是因为你的心地纯洁”。
再说个离我们近点的例子吧。台湾女作家丘彦明,她原来是《联合文学》的编辑,后来辞职去荷兰学画,继而隐居田园,过起耕读生涯。她的两本书我都翻破了(当然也可能是因为装订问题,尤其是那本《荷兰牧歌》)。她的草木文字好看,主要是因为:一,她身处欧洲,笔下的很多花草香料都是我闻所未闻,非常好奇。二:她不是买成品切花,而是自种的,从种子购置到萌芽开花,都描述的很细致,三:她受过美术训练,能把整个过程付诸形色,四:她的生活安然却不空虚,是尘嚣之后的隐退,并不是纯主妇式的苍白。那个闲适的“度”恰恰好。
丘彦明雅好园艺,她又是定居在荷兰,荷兰人有自己动手,修缮房屋和花园的习惯,家家屋前屋后都有园地。丘彦明喜欢美术,她的花圃也很讲究配色,牡丹芍药罂粟荷花薰衣草郁金香,此起彼伏,依次开谢,有次芍药盛放,她拍照,画画,还未尽兴,干脆把花瓣铺满各房间地面,铺出一条花径,到哪里都能闻到花香。李欧梵赞美她是当代芸娘,她夫君唐效曾经为她用玻璃刀割破莲子助其发芽,为她刻藏书章,真的有那种精神知己的味道。丘低调,说年轻人不要模仿他们这种小资生活,殊不知,对我们来说,太阳尚远,但必须有太阳。美好意境对人是有精神营养的。
《少女布萊達靈修之旅》里写到 :“對于人生,有兩種不同的態度——建造或耕耘。建造者實現目標可能要花費多年,但終有一天會完工。那時他們會發現自己被困在親手築成的圍墻裏。在收工的同時,生活也失去了意義。選擇耕耘者則要經受暴風雨的洗禮,應對季節的變換,幾乎從不歇息。然而,和建築不同,大地生息不止。它需要耕耘者的精心照料,也允許他們的人生充滿冒險。耕耘者能認出彼此,因爲他們知道,每一株植物的生命歷程都包含著整個世界的成長。”——丘彦明种地,也是志不在收成,而是从花果菜蔬的生长中学到生命的功课。
据说周瘦鹃是个善于理财的人,而丘彦明也很有幸可以定居荷兰,但不是每个作家都像他们这么幸运能购置自己的园地,有些四处游走,客居他乡的作家,就只能用笔端记录下路过眼见的花木了。比如汪曾祺,他少时生长在苏北,后去云南求学,再后来北上在京剧团工作。他写过很多关于草木的文字。我很难写他,一写就得摘他的原文。他的文字看起来句句都是白话,口语化,但是神来之笔。美在意境,气韵。他的文字说实也实,比如写小时候和姐姐摘梅花,梅花枝多,好踏,要采旁支逸出,花开一半的,这样插瓶才有韵致,又开的久。这是很简单的白描,但那个场景,真美。还有写木香,记得有两排木香长在老家运河两岸,搭枝成头顶的花棚,再回去问,老家人都说没有——恍如梦境,简直是桃源记嘛。
还有叶灵风,我很喜欢叶的草木文字,虽然很多人觉得他文字有点粗糙。有次我无意翻到一本旧书《拈花惹草》,书里选的最多的就是汪曾祺和他。在汪曾祺那种写意清丽,几乎是“温泉水滑洗凝脂”的文字映衬下,叶灵凤确实是肤质糙了点。但他就像是毛姆说德莱顿“一条欢快的河流,流过村庄,城镇,山林,带着户外空气令人愉悦的气味”,不失文意的活泼。他写的多而广,在上海时就写江南植物,到香港就写岭南的。一路走来一路看,见识广,文字直接,细微处也不乏幽情,我一直记得他写小时候的寂寥,就是在一个夏日,看着一株鸟萝爬藤。还有他写木棉“花开在树上时花瓣向上,花托比花瓣重,因此从树上落下,在空中保持原状,六出的花瓣成了螺旋桨,一路旋转掉下”——树下观花落的那个人,必有颗闲寂的心。
还有周氏兄弟。在我的成长期,网络尚未兴起,甚至连出版业都不太兴盛,依稀记得,我能读到港台欧美文学,都是九十年代以后的事。我们那代人,以国民教育课本为主要读物。大多数人的记忆里,应该都滞留着这样强制背诵的段落吧““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话说有一年我去绍兴,特别仔细的看了百草园旧址,那大树倒是在的,依稀也能看到什么菜畦之类,因为季节缘故还没结出毛豆啥的,而那棵“高大的皂荚树”,经植物学家比对,确认其正身为无患子,也就是绍兴人口中的“肥皂树”。
周氏兄弟都爱植物,相比鲁迅,我倒觉得周作人在《鲁迅的故家》《知堂回想录》里,写到的草木文字更为朴实有味。再说周建人,他是家中最小的儿子,两个哥哥都远渡东洋求学,留下他侍奉老母。他不甘荒废,想自学成才,鲁迅认为其他专业都需要实验器材,只有植物学,漫山遍野都是花草,硬件要求较低,于是寄了几本参考书给他,他就自己背了标本箱,自行上山研究,居然还真成了生物学家。
邓云乡也爱花,但他爱的花都比较家常。他的文章胖乎乎,但又不同于丰子恺的胖。丰子恺是一个白胖妇人,一个意思可以兜兜转转走很远,邓云乡的实用信息要密集很多,是个大骨架男人。他是红学专家,在写植物时也常常考据溯源。他和周瘦鹃不一样,他的文字比较阔朗,没有雅士之逸致,也不栽花种树,笔下常见的不过是些平常的华北树木,幼年山乡里的杏树,胡同里的槐荫,顶多看见小盆栽比较漂亮时会顺手买两盆,或是过年节插点梅枝之类。那代文人里,老舍也爱植物,而且会养,这是我看汪曾祺提起的,说老舍的爸爸是花匠,他自幼承袭父辈的爱好,很会侍弄菊花。老舍解放后当了文联主人比黄花瘦席,也会喊同事们去看。
再说说国外的作家吧。黑塞有几本很难忘的书,荡漾其中的,是绿色的静意。之前读《堤契诺之歌》,对其中的景语颇难忘。诧异黑塞可以用那么多的笔墨,去描摹一朵云的胖瘦变化,一棵树的春萌秋凋。后来又读《园圃之乐》,倒是读出了绿色诗情之后的背景色,也就是疲劳感。德国发动的世界大战,人文灾难,还有黑塞的反战立场,让他失去了苦心经营的家园,农庄,国籍,亲人,文学前途。他一个人蜗居在异乡的陋室里,漫漫冬夜,离群索居,备尝人间冷暖。形单影只,孤身坐在火炉边,他用旧园里带出来的一把小刀削木头,然后投进火炉,看着炽热的红火中,自我,雄心,昔日的荣华,一寸寸烧成灰。有一天,他丢了这把小刀,感慨纷纭之后,又自嘲“看来我的处世恬淡,还是根基肤浅啊”。带着这个背景,看他的田园日记,才明了那种大难之后,对微物琐屑的自珍。这就是光影效果,真正疲倦的人,才知道休憩的好。他们的爱向下扎根,归隐田园,那里没有政治风云,没有人事对流,没有难伺候的读者,没有挑剔的编辑,没有浮夸势利的官宦。
又如恰佩克。他写过一个很有名的园丁日记,说园丁可不是闻闻玫瑰的香味而已,他是要历经四季的艰辛,从春天的积肥,收集尿肥,鸟粪,烂叶子,蟹壳,贝壳灰,死猫开始,到夏天不能出游,守着植物浇水,一直到冬天,万物凋零,园丁最大的享受就在在暖炉边看植物商品目录。他有一个园丁的灵魂,无论是在戏院,喝下午茶,还是在牙科诊所,就能嗅到同类气味,找到同道。两个衣冠楚楚的绅士,从今天天气哈哈哈,慢慢聊到人工堆肥和害虫。
英美有个文学流派叫自然文学,里面的作家都是热爱大自然的。比如梭罗,有次无意读到他写的《野果》,这本书让我很吃惊,《瓦尔登湖》里那个侃侃而谈人生哲理,不断对现代工业社会及人际发出鄙夷之词的梭罗,杳无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在帽子上安了储物架,用一本琴谱收集标本,执一根手杖丈量土地,能够识别矮脚蓝莓和黑莓,品出野苹果和家苹果酒,对植物的地理分布洞悉于心的田野观察者。
又如惠特曼,他在战争中,因为长期劳累,于1873年得了半身不遂,终身未愈。这病中的二十年,他一直与树木,鸟儿及大自然为伴。如果说《草叶集》里我们看到一个诗情四射的惠特曼,那么在《典型的日子》里,则是一个安静与自然为伍,用纸页满载太阳光辉,鸟儿欢唱,青叶芬芳的惠特曼。有的篇章,就是写一棵树,比如《一棵树的功课》,《橡树和我》,还有的就是写鸟。他的文章名字很有趣,有一篇叫《鸟与鸟与鸟》,另外一篇是《毛蕊花和毛蕊花》,就是白描动植物。《鸟与鸟与鸟》里罗列了他目之所见的鸟的名单,《一棵树的功课》里,是列举了树的名目。他写午夜十二点钟,接到朋友的电话,告诉他将有迁徙的鸟群飞过,他推户,开窗,在夜晚的香气,阴翳和寂静之中,辨析着各类鸟群的细微区别。巨翅扬起的沙沙声,凤头麦鸡的啼叫。虽然只是淡然白描,横铺景物,但是读的静气顿生。
还有一些作家,其实是兼跨自然科学和文学两个领域,比如农学家出身的潘富俊。我最早看的草木书,就是他的《诗经植物图鉴》,然后对这类文字入迷。潘是农艺学博士出身,有学术底子,又精研古典文学。他用的是简笔,勾勒出这类植物的形色特征,结合文学作品做出点评。按他自己的说法就是“文学和自然科学本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但古人多识鸟兽草木之名,文学作品中也常藉草木特性来讥讽时事或赋志抒情,所以两个领域就有了交集,这也是作者以‘植物观点注解文学’的初衷。”潘字简素但素净有神。迥异于一般科普类的植物辞典。
另外还有一种对植物的热爱,属于“手边的乐趣”。买过一本日本人林将之写的《叶问》,是按照叶子的颜色,外形,大小,来识别树木,文字清新有致,手绘插画也很可爱。书的篇首就说“若是知道身边树木的名字,散步或上下班会变得快乐无比”——我就是心仪这种“附近”的气质,离日常生活不远,出没心灵闲地的闲趣,又没有远到隐居深山的绝尘,这类的作家,还有永井荷风,他的《晴日木屐》是我喜欢读的,他也常常会写到散步途中路遇的树木和花草,他对细节的留心,使文字贴地亲切,他能记住神田小川町马路上,穿过香烟店的大银杏树,也知道哪家有一棵椎树,而且他没有对花木的等级感“市内散步,比起热闹的大街和景点,更喜欢日阴薄暗的小巷和闲地。闲地是杂草的花园:“蚊帐钩草”的穗子如绸缎般细巧;“赤豆饭草”薄红的花朵很温暖;“车前草”的花瓣清爽苍白;“繁缕”比沙子更细白。比起所见树木,我对路过的闲地上所开草花,更加感到一种情味。“
女性天生亲近草木,爱花的女作家可谓层出不穷。比如梅萨藤,在中青年激情洋溢的情感生活之后,到了晚年,她独居在海边,远离喧嚣纷纭的人事和情事,将感情散逸于山水花木。她爱花,种了很多花,她精心料理她的花圃,每天采摘一些鲜花插在屋子的角落里。绣线菊,粉红罂粟,日本蝴蝶花,牡丹,毛地黄,这些花草出没在她的日记里。她尤其喜爱蓝色的花,在《海边小屋》中她写道:“为什么偏偏是蓝色?蓝色的花儿,阿尔卑斯山下的龙胆花,夏季园圃里的飞燕草,勿忘我,千日红——似乎最为瑰丽。我也被蓝眼睛吸引。还有天蓝,安吉利可画中美妙的淡蓝,皑皑白雪反射的隐隐青蓝及蓝鸟。这些都是我开车穿过堤坝看见那只蓝鸟的羽毛想起的。经过阴霾的几天,海水的蓝让我喜悦”。
在花木相伴之中,她写了《海边小屋》,这本书我读了几遍,梅萨藤吸引我的既不是思辨也不是写景,而是,这些按比例混合而成的一种生活方式。她写的不仅是日子的素描,更是某种经验的梳理,从强烈的感情生活归于清隐,爱意缓缓滴入花朵,园艺,动物......,不管见识高低,一个人深度整理和收拾自己的内心,这事本身就很迷人。
又比如美国有个女作家叫西莉亚,她是一个灯塔守望者的女儿,六岁就登上离陆地十英里的孤岛生活。那个岛上没有商店和树林,只有灌木丛与野花。她住在一个石屋里,然后开始种植自己的花园,在荒蛮的海岛上,每株小草都非常珍贵。她曾经痴迷的趴在地上看着金盏花开,又用船引进花种,拿半个鸡蛋壳培育花苗。她是个天生的园艺家,在她长五十英尺,宽十五英尺的花园里,曾经有一百五十多种花草。她的一生跌宕起伏,嫁了个丈夫有慢性病,后来拒绝回海岛,她就带着智障儿子自己回岛上,自己生活了。每年夏天西莉亚会召开海岛文化沙龙,把波士顿的文艺名人邀请到海岛上来,客厅里布满她种的鲜花。天花板上悬空有个大海螺,里面绽放着金莲花和紫罗兰。即使是在人烟罕至的孤绝之中,也能安居内心一隅,枯荣自守,正如植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2 07:33 , Processed in 0.18020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