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假如“童年”不消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0 11:43: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假如“童年”不消逝

张国龙



 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一书中,运用大量历史学和人口学史料,落笔于“童年”的社会源起,勾勒了“童年”发生、发展的历史沿革。童年作为一种社会结构和心理条件,由最初的虚无存在到无可避免地诞生。尽管近代印刷媒介的发展和当代电子媒介的兴盛,把现代文明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却将童年置于濒临“消逝”的窘境。尤其是五花八门的电视节目24小时不打烊滚动播放,对人的生活空间的掠夺无异于蚕食鲸吞。而且,绝大多数电视节目是由“儿童”和“成人”共享的。成人世界的所有秘密,包括“性”和“暴力”,让儿童轻易可闻可见。铺天盖地的“新闻”和“广告”等,不过是定位在一个10岁左右的孩子能够认知的智力水准。基于这样的生存境遇,尼尔·波兹曼断言儿童和成人的界线在当下已趋模糊。事实上,该书的主要功绩不在断言童年正在消逝,而在于举证了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

  假如“童年”永不消逝,世界将会怎样?

  诚如尼尔·波兹曼所推论,“童年”这一概念是文明的产物。随着人类社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人的自然属性逐渐退居二线,精神性成为人心灵的主宰,成为确定个体差异的重要标尺。“童年”这一概念藉此产生,与之相对应的另一个概念“成年”应运而生。与“孩子/成人”这对概念相比,前者明显包孕了深厚的文化意蕴。

  一个人从“童年”走向“成年”,无疑是一个由“无知”变成“有知”的过程。从此种意义上说,人的“文明化”就是对“童年”的消解和“成年”的创生。“童年”作为概念在人的成长之旅中逐渐淡化,显然是一种必然。不必惶恐,反而应向往、欣喜。否则,就会滋生出一种“拒绝长大”的畸形心态,如同父母害怕失去心爱的孩子而不让孩子正常成长,企图让孩子始终保持在“孩子”状态。事实上,一个人到了长大成人的年龄,其人格特征仍旧停留在孩童状态,那才是一种可怕的事。这是一个人成长的灾难,是严重的异化。

  于是,尼尔·波兹曼所谓“童年”这一概念遭受现代文明的挤兑有消逝之虞,多少有点“杞人忧天”的意味。如果说“无知—有知”是“童年—成年”的标识,那么,除非所有的人一生下来就具备成人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即“有知”),否则,童年是绝对不会蓦然消失的。只不过随着文化语境的改变,每一个时代的“童年”所蕴藉的内涵和外延会有所不同。比如,中世纪的童年概念与当下的童年概念显然不可相提并论。尤其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E时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对富足,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前所未有地丰富、便捷。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从“无知”到“有知”的行程大大缩短。从表现征候来看,他们似乎比以往任何时代的孩子都早熟。因为过早知晓了成人世界的“秘密”而失去了无忧无虑的天性,这的确是现代文明附加给他们的一种悲哀。但是,没有谁能够抗拒历史的滚滚潮流,谁也不能把孩子放进真空里,等到他们“无知”够了,然后再让他们进入信息社会开始“有知化”。倘若以人的一生来观照“童年”,童年不过是人一生中若干个 “节”中的一个。童年是起点,而不是终点,童年的终极目标是成年。倘若一个人的童年不在其成长之旅中逐渐淡出,这样的成长最终只能让成长者生成出异常人格。这显然比“童年的消逝”更可怕!

  童年的核心在于“儿童性”,即童心、童趣,率真、纯净,富于好奇心、幻想性和游戏性。我要说的是,在文明社会中,“童年”作为一个文化化的概念永不会“消逝”。但对于个人来说,其“儿童性”的“消逝”则是不可逆的,企图永葆童年不过是一个美丽的童话或神话。在成长之旅中,真正让人倍感失落的,便是这难能可贵的“儿童性”因逐渐“有知”而与人背道而驰。生活在文明社会中的我们,对待“童年”的合理心态是:认识到“童年”的美好恰好在于它的“儿童性”,亦确认 “儿童性”逐渐“消逝”迟早会发生。成年人作为成长者的精神导师,应尽可能让他们沐浴充沛的阳光雨露,确保其“儿童性”与生理/心理的发展同步。既不拔苗助长,亦不杞人忧天。尤其是在这鲜有“秘密”的当下,尽可能让孩子们不过早了解成人的秘密,不让泛滥的信息催熟他们的成长而酿成早熟、早衰的悲剧。

  一个人在成年后仍能让“儿童性”驻留于心灵一隅,无疑是一件幸事。既能对复杂、曲折、艰难的成人生活以缓冲、调适,又能让心中始终荡漾着回归童年的梦想。人生若梦,无梦的人生不啻于枯干的水井。永不长大的小飞侠彼得·潘和他所生活的“永无乡”,之所以让一代代读者心驰神往,是因为徜徉在那片瑰丽的童话世界中,回归童年的梦想得到了温情的抚慰。

  童年/成年,不应该是对立的,而应彼此呼应、烛照。片面强调、夸大一方的重要性,都不利于人的成长的完整性。工业文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构了传统的童年概念,亦为其注入了新的内容。变化是正常的,一成不变令人担忧。若能在变化中去伪存真,现代文明对“童年”的改写理应是一种进步。当然,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掉的不幸事件,往往就发生在文明的嬗变过程中。或许,这才是担心“童年”面临“消逝”危机的关键所在。

  来源:中华读书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05:51 , Processed in 0.06078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