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形式求新不能忘记语文教学之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9 10:11: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形式求新不能忘记语文教学之本  2011年10月26日  作者:张所帅  
  现在的学生高考作文中,存在着字词基本功不扎实、书写潦草、投机取巧、生活阅历和阅读积累不足等问题。可见,我们在追求教学新理念的同时,不能忘了知识、技能的内化和传承。
形式求新不能忘记语文教学之本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张所帅
    学生作文不仅是衡量其写作能力的主要依据,也是评价其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尺。通过一篇作文既能考查出学生观察提炼、命题立意、布局谋篇及想象联想的思维能力,又能反映出学生的语文素养。
    普通高中课改之后的高考已经进行了5年。透过近年考生高考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以反思当下语文教学的现状,修正语文教学中的偏差,从而更好地落实新课改精神,实现语文学科的教育目的。
    问题一
    书写潦草 错别字多
    作文是语文试卷中写字量最大的题目,书写是第一要素。从近年考场作文的实际来看,书写不端正、字体潦草、乱涂乱画、难以辨认的现象非常普遍;错字别字成片问题也非常突出。以海南省2011年考场作文为例,作文材料中已经出现了“崛起”的“崛”字,可是仍有不少考生在作文中把它写成“挖掘”的“掘”、“倔强”的“倔”,而像“抵头(低头)”、“贵溅(贵贱)”、“生机脖脖(生机勃勃)”、“震奋人心(振奋人心)”、“怏怏大国(泱泱大国)”、“沥沥在目(历历在目)”等错别字更是层出不穷。
    【反思】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识字与写字”方面对写字给予了明确规定,总的原则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有一定的速度,要按笔顺规则写字,注意间架结构,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短短几条看似简单,实则需要长时间慢慢培养。而在实际教学中,相对于识字与写字,我们更多地关注了识字;相对于会写与写好,我们更多地关注了会写。这样一来,学生的写字基本功不扎实,写字的好习惯没养成,写一手好字的设想基本与学生无缘,课标的美好愿望就只能化为泡影。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9 10:11:47 | 只看该作者
  问题二    标点混乱 行段不分
    标点符号使用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表达的意义和效果,在书面表达中的作用不可小觑。段落是文章结构的重要意义单位,作者根据表达的内容和需要,使句子聚合成段,既相对独立,又彼此统一,共同构成完整篇章。文章的段落清楚,结构显豁,层次就会分明。从近年作文评阅的情况来看,很多考生对标点符号基本没有什么概念,或只有逗号和句号,或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考生的段落层次意识不强,有的作文段落聚合很随意,有的作文全篇只有一段。
    【反思】标点符号形体虽小,但承载的作用很大。相比于过去大纲笼统地只提“认识常用的标点符号”,《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则给予了明确细化:第一学段“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第二学段“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第三学段“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定位方面,不仅要把标点符号当作一种知识,还要把它当作理解内容、体会感情的手段。作为语文教师,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师,要按照课标的具体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学习。
    但反思现实的课堂教学,我们的教师很少会关注标点符号的学习,也很少会从标点符号入手来理解、体会文章的内容和表达。在写作教学中,标点符号又很难成为教学的重点,仅靠教师对学生写作中的问题进行浮光掠影式地点评是不够的,学生学习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分段、概括段意是不可或缺的内容。为了摆脱教学中繁琐分析的桎梏,避免忽视阅读体验的教学误区,语文课标中基本没有涉及“段落”这个概念,教学中也不再过多提倡划段分层,更多地强调整体把握和感知。但是,未涉及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回避,关键是要把划段分层作为把握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一种手段来看待。而阅读教学中段落层次的缺位,造成了学生写作中段落层次意识的淡化。  
3#
 楼主| 发表于 2013-1-29 10:12:13 | 只看该作者
问题三    功底薄弱 态度不端
    作文的功底包括很多方面,其中最为关键的有审题立意、材料裁剪、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等几个方面。从评判的角度来看,具体表现为立意准不准确、中心突不突出、内容充不充实、思想深不深刻、感情真不真挚、结构完不完整、语言流不流畅、字迹工不工整。回顾近几年的考场作文,笔者一个明显的感受就是考生在以上方面还相当薄弱。以作文标题拟定为例,标题是文章的眉目,体现了写作的意图、文章的主旨,而考生似乎并不知道该怎么拟定标题,隔靴挠痒,纷繁复杂,既不明确、清晰,也未突出写作的观点和意图。
    作文功底的薄弱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写作态度不端的现象。由于写作水平有限,为了得高分,不少考生会选择套作、宿构、抄袭等投机取巧的方式来糊弄阅卷教师,希望能蒙骗过关。尽管对此类作文的打击力度从未放松,但此类现象仍屡禁不止。
    【反思】作文教学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作,需要一点一点训练和积累,来不得半点儿马虎。在沸沸扬扬的课改大潮中,我们的作文教学理念确实更新了不少,但有多少真正转化为教学实践了?我们现在更加注重对写作兴趣和信心的培养,而对写作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却仍然停留于过去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学生怕作文首先是因为语文教师怕作文,学生不会写作文是因为语文教师不会教作文,其中的原因既有课标、教材的问题,也有教师自身的问题,化解它恐怕还需时日。
    由于作文教学周期长、投入多、要求高、见效慢的特点,很多语文教师对它怀有一种胆怯、懈怠、逃避的心理,在平日教学里能应付就应付,能回避就回避。结果是,最需要动脑筋、费心思的一项内容,教师真正投入的精力和智力却可能是最少的。一旦面对考试,在功利心的驱使下,语文教师又往往会传授给学生一些“投机倒把”的招数,结果“真功夫”没教多少,“歪门邪道”倒是教给学生不少。这不仅直接影响了作文教学的健康开展,也影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进步。  
4#
 楼主| 发表于 2013-1-29 10:12:38 | 只看该作者
问题四    阅历贫乏 阅读不足
    要想作文有内容可写,学生就必须关注社会生活,广泛阅读积累。好的考场作文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有对社会生活的真切体验,有满腹诗书经文的阅读底蕴。从近年考场作文的实际情况来看,考生的生活阅历还非常狭窄,基本停留在学校、家庭“两点一线”,导致生活内容和生活体验的贫乏,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仍停留在书本上,缺乏自己独特的认识和思考。众多的考场作文千篇一律,人云亦云,泛泛而谈,空洞无物。生活阅历缺位,阅读积累又未能及时跟进,造成考生作文材料的老龄化、同质化。例如,不管每年作文的内容和主题怎么改变,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居里夫人、李白、杜甫等人总会与阅卷教师“准时相约”。考生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做法在实质上折射出其阅读积累的不足。
    【反思】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要求语文教师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际上,我们的语文教学很大程度上仍然固守于课本、课堂和学校,未能有效拓展语文资源的空间和渠道,实现语文与生活的对接,语文仍然处在“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状态。
    语文的学习需要日积月累。大量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感水平,开阔学生的生活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加深其对整个社会的认识。这不仅是写好作文的必要准备,也是学好语文的基本条件。而从考生的考场作文来看,我们在这一方面做得还相当不够。
    新课改以来,语文教学的僵化局面被打破了,各种新的理念和做法遍地开花。笔者认为,课改对于语文教学的影响,形式大于内容,而反思课改之后的高考考生作文,问题症结恰恰在于内容上。因此,我们在高举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不能忘了知识与技能;在追求教学形式出新出奇的同时,不能忘了语文教学之根本;在引进和创新的同时,更不能忘了内化和传承
  《中国教育报》2011年10月25日第9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14:20 , Processed in 0.06869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