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谈谈语文教师的生命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9 10:13: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谈谈语文教师的生命力


 2011年09月14日  作者:李莉  来源:《成才》
谈谈语文教师的生命力
  我是一个年轻的语文特级教师。
  一个教师的生命力在什么地方?一个特级教师的生命力在什么地方?这个问题,魂萦梦牵,是我反复思考的。
  我认为,教师的生命力在课堂,尤其一个年轻的特级教师的生命力,是在课堂上呈现出来的。如果不坚守在课堂,不活跃在课堂,不坚持做教学研究,就会在学校、老师和学生中,被慢慢地淡化、弱化,慢慢地消失在学校师生的视线之中。这时,即便这个老师可能获取了更多光辉的“头衔”,可能罩上了更加明亮的“光圈”,但他作为教师的生命,作为特级教师的生命,没有了鲜活生命力的支撑,就会逐渐枯竭,逐步消失,直至死亡……
  对于一个教师,这是非常可悲的事情,也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我深深地、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所以,不论是在第一线当一个普通的语文老师和班主任的时候,还是当了领导做了校长的时候,甚至是评为特级教师、湖北名师的时候,我从未真正离开语文课堂。一有机会,我就走进课堂,去听课,去上课。我从来没有放弃过语文教学,从来没有放弃过语文教学研究。甚至可以说,我投入了比常人更多的精力,花费了比常人更多的心血,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倾心于小学语文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努力使自己的教学生命更鲜活、更旺盛。
  语文教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说具体一点,就是上课,就是研究,就是上各种各样的语文课,就是研究语文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难题。教师的生命之花,正是通过这些,在课堂上绽放,教师的生命活力,也是通过这些在课堂上体现。
  在教师绽开生命之花和焕发生命活力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我有许多体会,其中最深刻的体会就是十二个字:“功在课前,活在课中,用在课后。”
  一、功在课前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我们的教学,其实和写诗是一个道理,到达一定层次以后,要想有大的突破和进展,就需要许多“课堂”之外的“功夫”。“功在课前”说的就是这个。
  每次上课之前,我下功夫最大的,就是备课。所谓备课,我是“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自己。
  先说“备教材”。
  “备教材”就是与文本对话,进行文本细读,读懂文本,吃透文本,找到文本的生命力所在,找到文本的神来之笔。同时,还要意识到“文本”成为“教材”之后的变化——这时的文本,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文本了,它已经承载了新的任务——学习目标,即学生通过学习,应该达到的目标。这里既有《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总体目标、年段目标,还有本课的具体目标。因此,备教材,还要与教材的编者对话,明晰编者的编写意图。在吃透文本和明确编写意图后,进行预设——编写教案,进行教学设计,寻找与教材自身相适应的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再说“备学生”。
  “备学生”就是指导学生课前预习,了解学生情况,找到学生的学习起点,以促成课堂的高效。我意识到,时代在变化,学生也在变化。虽然有大体一致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但是今天的学生,已经不同于过去的学生;外班的学生,不同于本班的学生;外校的学生,不同于本校的学生;外地的学生,不同于本地的学生……你认为难以理解的,可能他们觉得很简单;你觉得很简单的,他们觉得十分费解。所以,同一种教学设计,可能在这里取得良好效果,换一个地方,换一个班级,换一些学生,就可能出现一些障碍,一些困难。所以,了解学生就成了我经常做的一项工作,经常思索的一个问题。
  一次,我要上《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公开课。这是人教课标版四上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感人故事。课文语言朴实自然,叙写生动具体,情致感人,字里行间无不令人深切地感受到跨越时空、超越友谊、胜似亲情的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
  这是一个动人的故事,但又是一个遥远的故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很大的差距。这是献骨髓呀!不能不说,我们现代的孩子有许多突出优点,但也不能不承认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小皇帝,娇公主,常受关爱,却很少主动关心别人,让他们理解这种情感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如何调动他们的情感,使她们进入文本,就成了本课教学的难点。
  我该怎么办?如何摸到学生学习的起点?我陷入了沉思……
  又有一次,我要到浙江省杭州市上大型口语交际观摩课。我选的课题是《乐在杭州》,想叫杭州的孩子讲讲“上有苏杭,下有天堂”的杭州。这时,我考虑,学生肯定有话说,但也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可能,那就是“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杭州虽然美,但因为司空见惯,久居杭州的孩子,恐怕也觉得平常,并不容易调动起激情来。
  这怎么办呢?如何将杭州的学生调动起来呢?我又陷入了沉思……
  看来备课备课,虽然要备教材,备学生,归根结底,到了最后,还是要“备自己”——这是更重要的呀!
  所谓“备自己” ,就是为上好这节课你做了哪些准备。
  平时学习是一种经常性的准备。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里,提到了一位历史老师关于备课的一段话:“这节课实际备课我只用了15分钟的时间,但是我一生无时无刻不都在备课。” 一个优秀的教师,要用一生去备课。因此,不管多忙,我都要坚持学习,学习理论,掌握信息。
  临阵上课也是学习。到了具体上一堂课的时候,我就要不断拷问自己:教材吃透没有?有无把握驾驭教材?相关的资料都查到了吗?教具,课件,准备好了没有?学生的情况摸透了没有?学生还可能出现哪些问题?
  在课前,我常常把自己当作学生,不断给自己提出问题,再解答问题,在“生疑”、“解疑”、“再质疑”的反复思考过程中,不断拷问自己。细节决定一切。我深深知道,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导致课堂教学的失败。因此,一定要潜心钻研,静心思考,下足功夫。
  “功在课前”是上好一节课的基本保障。
  如上《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我主要做了以下两项工作:
  我收集了相关的资料:台湾的骨髓移植专家李政道博士的事迹和照片。李政道博士是那样令人尊敬,他主持创办了台湾慈济骨髓捐赠中心,征集到23份骨髓样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华人骨髓库,救助了众多的白血病患者。今年的4月15日,他第100次携带着台湾捐献的骨髓来到大陆。请看他的照片,让我们记住这位可敬的老人吧!
  另外,我和西大街小学的领导、老师、同学共同组织了一次捐赠活动。我们和学生一起冒着酷暑长途颠簸几个小时,几经辗转,把捐款送到湖北阳新沙村小学身残志坚的民办教师张挥林手中。这个活动,使我们每个人都受到一次生动的教育。捐赠钱药与捐赠骨髓,二者虽然捐赠的东西不一样,但是,爱心是一样的,精神的崇高是没有差别的。这个捐赠活动为理解课文内容打下了基础。
  上《乐在杭州》的口语交际课时,我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在武汉,组织老师和同学收集杭州的资料,包括名胜古迹(如西湖新旧十景,苏堤春晓、平湖秋月、柳浪闻莺、三潭映月、雷峰夕照等),民俗传说(白蛇传),特色小吃,地方特产(如西湖龙井茶,苏杭丝绸),居住环境,名人轶事,其中不仅有诗歌、童谣、歌曲、民间故事等,还有影像资料。看着资料,看着影像,我们亲身感受到了西湖之乐。
  我多次游览东湖风景区,登上朱碑亭,录制朱总司令的题词,做成CAI。
  我让学生以《乐在武汉》为题,制作了许多武汉的名片,也包括上述内容——名胜古迹,民间传说,特色小吃,地方特产……初步“试水”,体验这类话题的难易度,做到了心中有数。
  我初步构想了这次口语交际课的结构,决定把武汉的东湖和杭州的西湖联系起来,以创设情境挑起矛盾作为教学的启动契机,引导学生自觉关注生活、感受生活,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及话语兴趣,尽展杭州的美。
  以上准备,说起来简单,可实际操作起来,却需要付出多少日日夜夜的辛劳!为了上好《学写儿歌》,我曾反复试验,反复修改教案,在湖北省小语学会30年庆典活动上的那堂课,用的教案是第24稿。24次的修改呀,其中的辛劳,可以想见。
  二、活在课中
  一个智者,贵有思想;一个充满智慧的教师,贵在思考。有了课前的充分准备,“活在课中”就水到渠成。
  “活在课中”,就是把语文课堂变成智慧课堂,成为学生和老师共同增长智慧的地方,成为学生和老师共同幸福成长的地方——这是上课的一种追求。
  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重在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做到有话可说。因为要在杭州上课,我有意选择了“乐在杭州”这一话题,让学生“说杭州、夸杭州、写杭州”,放飞童心,使作文和 “和谐西湖,品质杭州” 的城市理念相契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专家和老师这样点评我的《乐在杭州》的教学:
  (一)对比激情,情感激活
  开课伊始,李老师匠心独运地创造了一个教学环境。“看东湖,夸西湖”课件中展示着武汉东湖的婀娜多姿,婆娑曼妙,不仅吸引着课堂上的孩子们,也吸引了每一位听课的老师。正当大家陶醉其间的时候,朱老总的一句诗“东湖暂让西湖好,将来定比西湖强”,此时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情绪高涨,真实的生活体验被唤醒。瞧,课堂上,有孩子的不服气:“我觉得西湖虽然比东湖小,但西湖的传说比东湖多,比东湖优美。”有孩子的自豪:“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是因为杭州有我们西湖。”有孩子的智慧火花:“老师我想把这句诗改一下,‘西湖暂让东湖好,将来定比东湖强’。”正因为情境贴近孩子们的生活,才让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让他们有话可说。
  (二)从说学写,润物无声
  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李莉老师充分地发挥“从说学写”的优势,巧妙地将口语交际教学和作文教学整合,创造了课堂的精彩。“刚才有同学说西湖定比东湖强,强在哪里呢?”李老师一句巧妙的过渡一下子把学生语言的闸门打开,师生的交流渐入佳境。
  “老师,我来介绍西湖醋鱼……”
  “老师,我知道飞来峰的传说……”
  李老师被孩子们的童心、童趣感染,言语之中居然也透着一种小家碧玉式的温柔。在这种畅达的交流中,李老师依然不忘注重言语的规范、思维的求异:“你能将这句话说完整吗?”“你们还能不能说出和前面不一样的句子?”孩子们在李老师的一颦一笑中实话实说——说得充分,说得精彩,也为写得漂亮奠定了基础。
  (三)扶放相济,巧妙升华
  作文光说不练是假把式。说是写的基础,只有将说写巧妙结合在一起才能奏出作文教学华彩的乐章。正当孩子们意犹未尽之时,李老师一句亲切的过渡语“你们能做一张介绍杭州的卡片,让李老师随身带着吗?”把孩子们带入了书面的表达之中。
  “啊?把我们说的做成卡片写下来?”正当孩子们茫然困惑之时,李老师将事前对折放于孩子们桌上的纸片轻轻打开,原来纸片左边都是武汉的孩子们介绍武汉的小文章,孩子们一下轻松了许多。伴随着优美的古曲,眼前出现着一幅幅孩子们熟悉的画面,多数孩子文思泉涌,争相一吐为快。
  的确,李老师引导学生由说到写,由仿到创,由潜入深,循序渐进,既符合孩子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也符合孩子们的实际。几分钟悄然而逝,正当听课老师以为点评完习作就下课的时候,没想到李老师又将朱老总的话出示,并提问:“如果让你把这句话改一下,你怎么改?”孩子们求异思维的火花再次迸发……
  纵观课堂,李老师自始至终给孩子们提供心灵飞扬的广阔天地,为孩子们创造自由表达的快乐氛围,不限制孩子们的思路,孩子们说得有滋有味,写得轻松有趣!
  我和学生确实都在成长,都在幸福地成长。
  我特别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曾大胆尝试“抢答式”教学,吸引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讨论,使课堂轻松和谐又充满活力。
  我认为抢答插话不是坏事,是学生专心听讲、积极学习、渴望参与、主动思考的结果,是思维活跃、反应敏捷、勇于尝试的表现,是十分宝贵的心理品质和思维品质,是创新素质形成的起点,它是“活在课中”的重要体现。
  所谓“抢答式”教学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鼓励学生大胆举手发言,甚至不举手就可抢答,即课堂上只要学生举手发言,不管对错,教师都给予肯定,即使回答错了也要肯定他能动脑筋思考、大胆举手的主动。
  其次,认为自己想得好、想得对,老师又没给自己发言机会的时候,可自己站起来说。抢答时既要抢发言机会,又要互相谦让。同时教师有意将简单易懂的问题留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将难度较大问题抛给大部分学生抢答,以优生带动全班,也可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这样的机制一旦形成,学生上课无心理压力,机会均等,“抢”而不乱,言之有理。
  最后,“活”而有序。教师灵活地驾驭、适时地点拨,学生踊跃、有条理地各抒己见。而为了能在课堂上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及时抓到发言机会就必须做好充分的预习,因此,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逐步养成了“主动地预习;积极、大胆地参与;细致、用心地复习”的良好行为习惯。
  我执教的《白杨》、《春》、《可爱的草塘》、《我的好朋友》等,就是 “抢答式”教学模式“生本课堂”的大胆尝试。
  三、用在课后
  “用在课后”,就是把课内与课外融合在一起。把课堂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语文是学习语言、积累语言、感悟语言、运用语言的综合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以致用是学生学习所追求的目标境界。因而,课前预习、搜集、整理信息为学习做好准备固然重要,感悟后能用到生活中则更为重要。每次教学后,我都会设计能将所学知识、所掌握的学习方法用在课后的延伸拓展训练内容,使课堂内外真正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
  总之,“功在课前,活在课中,用在课后”催开了我的教学生命之花,大大增强了我的教学生命力。我将继续这样走下去。(武汉市汉阳区西大街小学 特级教师 李莉)
  《成才》教育月刊2011年07期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9 10:14:48 | 只看该作者
语文最终教给我们的,是生活  2011年09月16日  作者:庄靖   来源:新闻晚报
  每一次语文教材的变脸,都能引起人们不小的关注:前几年民国老课本的热销,今年上海书展上新中国语文老课本的亮相,现在则是“走近鲁迅”成了上海初三语文课本八个单元中的一个。语文课本之所以有如此大的魅力,除了它是一门重要考试科目的教材之外,更因为它还身兼其他科目所无法承载的功能:时代的缩影、文化的传承、审美的趋势、生活的趣致,等等。也因此,一个好的语文老师能够对学生产生的影响,绝对会在教材之外。
  我现在还能记得自己的小学课本,“冰雪融化,种子发芽,果树开花”,“秋天来了,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朗朗上口,一个个字节在嘴巴里伶俐地翻滚。那时年纪小,只知道懵懂地喜爱这些文字和美感,直到初二的一堂语文课,才真正向我打开了文学的大门。初二语文课本中,有一节课文是《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的片断,但并没有被划入学期重点。我清楚地记得,我的中年语文老师站在讲台上,对我们说:“今天老师要跟你们分享一下老师最喜欢看的一部小说《红楼梦》,也许你们现在不能全部听懂,但是,这可能成为你们爱上文学的一个好开端。”这是我第一次听一个成年人郑重地提到“爱情”这两个字;我还记得老师说,“红楼梦”这三个字一起出现,最早是在陈子龙写给柳如是的诗中,“独起凭栏对晓风,满溪春水小桥东。始知昨夜红楼梦,身在桃花万树中”;班上有个女生叫“任雨雯”,老师说,这个名字很好听,但意思说不通,因为“雯”虽然是雨字头,但它的大概意思是“有花纹的云彩”,只有晴天才会出这种云彩,所以贾宝玉心爱的丫鬟叫做“晴雯”。老师夹叙夹议,洋洋洒洒,让我们听得津津有味。多年之后初中同学聚会,看到任雨雯时,我发现仍然有很多同学,能记得这几堂“脱轨”的语文课。
  事实上,可以不那么“正规”,可以稍微“脱轨”,正是语文课的引人入胜之处。就拿鲁迅作品来说,几十年了,在十来岁的中学生心目中,鲁迅一直是个横眉冷对的斗士形象,语文老师则使劲解释鲁迅何以把“年轻”写作“年青”。这样的语文课,其实根本没有让学生“走近鲁迅”,老师能不能告诉学生就是这样一个鲁迅,写过“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呢,写过“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呢?至于早恋的学生,能不能推荐他们去读读看“娜拉出走之后怎样”,“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社会学家们经常表示担忧,说现在中国的阅读人群太少,人们都不爱看书了。从某种角度来说,语文课本和语文老师,要对此负起责任。如果为了应试教育的语文课倒了学生的胃口,他们日后如何会爱上阅读呢?而语文和阅读最终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高考成绩,还有生活的情趣,思考的逻辑,以及对外部浮躁、功利世界的内心抵抗。(庄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2 06:31 , Processed in 0.08086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