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48|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朦胧诗18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21 11:08: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朦胧诗18首








——————————————————————————————


   1,《 履历
北岛的《履历》是一首以诗歌的形式出现的带有荒诞色彩的,一个孤独的觉醒者的“自传”,诗人以一种怀疑的眼光对那个荒谬的的世界进行审视和嘲弄,表现了理性的怀疑主义精神。北岛的诗歌创作开始于十年动乱后期,反映了从迷惘到觉醒的一代青年的心声。十年动乱的荒诞现实,造成了诗人独特的“冷抒情”的方式——出奇的冷静和深刻的思辨性。他在冷静的观察中,发现了“那从蝇眼中分裂的世界”如何造成人的价值的全面崩溃、人性的扭曲和异化。他想“通过作品建立一个自己的世界,这是一个真诚而独特的世界,正直的世界,正义和人性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北岛建立了自己的“理性法庭”,以理性和人性为准绳,重新确定人的价值,恢复人的本性;悼念烈士,审判刽子手;嘲讽怪异和异化的世界,反历史和现实;呼唤人性的富贵,寻找“生命的湖”和“红帆船”。北岛的《履历》集中体现了那一代人所特有的悲愤和沉思。他的创作不但使《今天》成为新诗潮的运动的核心园地,而且也奠定了他在新诗潮的领袖地位。那“ 倒挂在一棵墩布似的老树上”形象,颇有几分荒诞色彩。但确是一个孤独的觉醒者形象。因为在这颠倒了的世界上,惟有倒挂在树上,才能保持对这个世界的理性观照。我们从诗歌感受更深的,乃是那个被颠倒了的时代以及荒诞的世界本身。
  清醒的思辨与直觉思维产生的隐喻、象征意象相结合,是北岛诗显著的艺术特征,具有高度概括力的悖论式警句,造成了北岛诗独有的振聋发聩的艺术力量。


   履历

我曾正步走过广场
剃光脑袋
为了更好地寻找太阳
却在疯狂的季节里
转了向,隔着栅栏
会见那些表情冷漠的山羊
直到从盐碱地似的
白纸上看到理想
我弓起了脊背
自以为找到了表达真理的
唯一方式,如同
烘烤着的鱼梦见海洋
万岁!我只他妈喊了一声
胡子就长出来了
纠缠着,象无数个世纪
我不得不和历史作战
并用刀子与偶像们
结成亲眷,倒不是为了应付
那从蝇眼中分裂的世界
在争吵不休的书堆里
我们安然平分了
倒卖每一颗星星的小钱
一夜之间,我赌输了
腰带,又赤条条地回到世上
点着无声的烟卷
是给这午夜致命的一枪
当天地翻转过来
我被倒挂在
一棵墩布似的老树上
眺望
2#
 楼主| 发表于 2013-2-21 11:08:47 | 只看该作者
2.《 回答 》
  北岛的 《回答》作于 1976 年清明前后,初刊于《今天》创刊号( 1978 年 12 月 23 日),后作为第一首公开发表的朦胧诗,刊载于《诗刊》 1979 年第 3 期。
  《回答》反映了整整一代青年觉醒的心声,是与已逝的一个历史时代彻底告别的“宣言书”。北岛是带着对“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的强烈的否定倾向进入诗坛的。他在小说《波动》里曾借主人公说过这样的话:“我喜欢诗,过去喜欢它美丽的一面,现在却喜欢它鞭挞生活和刺人心肠的一面。”诗人已经从顶礼膜拜、盲从苟合、随波逐流的状态中挣脱出来,他以怀疑、指控的态势切入与之格格不入的现实,表现他对生活的决绝的批判、否定和毫不妥协的反抗。他的诗集中地表现了一代人所特有的悲愤和沉思。
  《回答》是北岛最著名的诗作。这首诗对那个变异社会表示了怀疑和否定,诗人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对民族生存的忧患,面对黑暗和荒谬,以挑战者的身份发出“我不相信”的回答,与此同时,在挑战和摧毁现存世界的声音背后,诗人从历史和未来之中捕捉到希望和“转机”,《回答》一诗显示了北岛深沉、冷峻和凝重的艺术风格和较强的现代主义特征。


          回答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3#
 楼主| 发表于 2013-2-21 11:09:19 | 只看该作者
3.《 一切 》
   作者北岛,发表于《今天》杂志第 3 期( 1978 ),后收入《北岛诗选》。
  《一切》以极为沉痛和警策的声音宣谕了一代人传统价值观念的失落和精神信仰的危机。由不相信到怀疑这“一切”,一股彻底的怀疑主义气息弥漫开来。 20 世纪 70 年代的中国青年所遭受的精神创伤及其危机,甚至不亚于艾略特时代的西方青年。北岛的这首诗表达了一代人的精神状态和主体性意识。
  当时,以“一切”为题的诗不止一篇,而北岛的这一篇是最有代表性的。
   北岛的诗能让人陷入一个个精致而华美的情感之洼,北岛笔下的意象,就像娓娓道来的寓言,像随风过耳的乐章,像轻触指尖的羽毛。。。他不会禁锢你的心,你大可躺在他的意向里,做着你自己的梦。
而这首《一切》却让人感到无可抗拒的沉重,一切都是命运,一切都是烟云,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让沉睡的人惊醒过来,却又让醒着的人沉睡过去,一切爆发都有片刻的宁静,而一切死亡都有冗长的回声。




        一切

    一切都是命运     
一切都是烟云
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
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
一切欢乐都没有微笑
一切苦难都没有泪痕
一切语言都是重复
一切交往都是初逢
一切爱情都在心里
一切往事都在梦中
一切希望都带着注释
一切信仰都带着呻吟
一切爆发都有片刻的宁静
一切死亡都有冗长的回声
4#
 楼主| 发表于 2013-2-21 11:09:52 | 只看该作者
4.《 古寺 》
《古寺》作者北岛,发表于《上海文学》 1981 年第 5 期,后收入《北岛诗选》。这首诗采取整体象征和意象叠加的手法,表达出严峻的历史批判意识。凝聚在“古寺”这一整体意象中的是对陈旧、封闭的封建状态的否定情感。“古寺”可以说是中国几千年来封建意识的缩影。从人们对“古寺”两字最容易引起联想的“钟声”写起,波澜不惊的平起,其实隐含波澜:以悠远的钟声来捶打读者的耳膜,声学效果引起读者的阅读注意。但这钟声却是已“消失的”,自然引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联想,而且暗示这是一座已废弃了的古寺。“消失的钟声”在读者眼前唤出了一幅笼统而模糊的古寺形象:死寂、衰败。接着,诗人展开了对古寺的细节描绘,而细节正由钟声生发开去,与下面的“蛛网”“年轮”建立意象关联。废弃的古寺已开裂的柱子上,挂满了蛛网。钟声无形,而通感会使读者赋予钟声以蛛网般的形状,作为声音的“钟声”意象,就这样与“蛛网”意象建立了关联。进一步,诗人又为钟声与“年轮”建立了关联。柱子的前生是树木,树木有年轮,一圈圈的年轮,与钟声、蛛网有着相似的形状。这三个意象描写,共同的目的是暗示古寺之“古”与衰,诗中却没有一个类似“古老”的词语出现,三个名词意象完全替代了“古老”之类的形容词。
  三个意象又都各有各的功用与效果:消失的钟声意味着古寺如今的沉寂,蛛网意味着古寺被不属于古寺的物质所占有,而年轮,才是这首诗的关键意象。树木的年轮会增长,死去的树木即柱子,它的年轮不会再增长,因而引出下面的诗句:“没有记忆,石头/空的山谷里传播回声的/石头,没有记忆”。不再增长的年轮,也就意味着柱子失去了生命的记忆。但诗句中没有记忆的并非“柱子”,而是“石头”,这便是意象的转换:柱子撑起了石头,搭成了古寺。诗人通过把柱子转换为石头,使石头成为古寺的象征。诗题名为《古寺》,诗中却不出现这两字,这正是整体象征的思维特点。石头或古寺乃非生命的客观物质存在,诗人正是通过“柱子—石头—古寺”的意象转换,把柱子的前身树木的记忆?穴即年轮?雪特性,赋予了古寺。古寺原该有记忆,然而却丧失了记忆。诗人想表达的就是,古寺不仅作为物质存在被废弃了,它的精神?穴即记忆?雪也已失去,正如“消失的钟声”。
  所谓“消失的钟声”表面上是指古寺本有的钟磬声的消失,而实际上,这正是王小波所说“沉默的大多数”的象征。丧失了记忆的人们,也丧失了言说也就是抗争的能力,沉默一如古寺。大地上长满荒草,内心世界也满是荒凉枯槁。连威胁人类的“龙和怪鸟也飞走了”,甚至带走了“喑哑的铃铛”。“龙和怪鸟”当然是极权****及其帮凶的象征,它不许人们发声,甚至害怕已喑哑的铃铛发出微弱的声响。在诗中,诗人并未过多停留于对“龙和怪鸟”的谴责,转而对古寺中的“荒草”“石碑”意象进行描写。荒草就是如野草般自生自灭的人民,即使“龙和怪鸟”已飞走,习惯于沉默的他们仍然屈从于“僧侣布鞋”的践踏,任四面八方的风吹折了腰而不发一声。而石碑,也就是历史,“上面的文字已经磨损”。不仅是人民失去了记忆,本该公正的历史也已失去了真实记忆而充满谎言。诗人含蓄地表达了对地狱般的古寺的咒诅:对生活在古寺般沉默荒凉大地上的人民来说,希望也许就在一场大火中,烧尽了废墟上沉重的负荷,一个民族?穴即驮着刻有统治者辉煌治绩的纪念碑的乌龟?雪才能复活,带着沉重的民族记忆?穴即诗中的“秘密”?雪,爬出“古寺”的门槛。
  
  


       古寺

  消失的钟声
结成蛛网,在裂缝的柱子里
扩散成一圈圈年轮
没有记忆,石头
空蒙的山谷里传播回声的
石头,没有记忆
当小路绕开这里的时候
龙和怪鸟也飞走了
从房檐上带走喑哑的铃铛
荒草一年一度
生长,那么漠然
不在乎它们屈从的主人
是僧侣的布鞋,还是风
石碑残缺,上面的文字已经磨损
仿佛只有在一场大火之中
才能辨认,也许
会随着一道生者的目光
乌龟在泥土中复活
驮着沉重的秘密,爬出门槛

5#
 楼主| 发表于 2013-2-21 11:10:25 | 只看该作者
5.《 祖国啊 , 我亲爱的祖国 》
  舒婷的 《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写于 1977 年,先刊于《今天》,后发表于《诗刊》 1979 年 7 月号,获 1979 — 1982 全国优秀新诗奖。
  十年文革浩劫,给祖国和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舒婷也历经坎坷,她以与祖国共命运的情感,大胆地将自己内在的情感与外在客观物象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系列感性和理性交融的鲜活意象并通过他们的递进组合,把祖国和个人之间的血肉联系艺术地揭示出来,不仅表达了祖国从苦难到新生的发展历程,而且表达了有着迷惘到深思到沸腾的特殊情感历程的一到人的呼声。
  “歌唱祖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从《诗经》发韧、《楚辞》登程,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众多的爱国诗人。他们在诗中抒发的爱国之情总是和忧虑国家的命运相联系的。从这一点来说,《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与传统一脉相承的。
  舒婷从关心个体价值出发,上升到对他人、对民族命运的关切。《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可见她的这种历史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在若干意向的组合中,将“我”作为包含既有现实深度又有历史深度的个体,这种自我历史化的过程,远远超越了仅仅强调个人自我完善的人性孤独。同时在诗歌艺术上,也可见到她从感情直接倾泻到重视运用诗歌意象来表现激荡奔流的情感。


   祖国啊 , 我亲爱的祖国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6#
 楼主| 发表于 2013-2-21 11:11:17 | 只看该作者
6.《 这也是一切
  舒婷的 《这也是一切》写于 1977 年,是为应答北岛的《一切》而作的赠答诗。北岛的在《一切》中凸现了虚无、毁灭、破碎的荒原景象,舒婷《这也是一切》则希望在这片荒原上耸立起一座未来希望的高峰,让四周的原野和群山都聚拢而来。
  从《一切》和《这也是一切》这两首诗歌中,可见朦胧诗潮中北岛、舒婷这两员主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艺术倾向。
  北岛是一个孤独、激愤的时代觉醒者,在《一切》中,他以怀疑和指控的态势切入格格不如的现实,表现了他对十年文革浩劫的社会现实的批判、怀疑和反抗,对时代和历史的深刻反思。北岛是一位冷峻的启蒙理性主义者,他的怀疑和批判虽立足于现实,但其指向依然是一个未来的世界。
  而舒婷则是一个有着鲜明的女性意识的情感型的诗人,在《这也是一切》中表现出舒婷特有的温情、浪漫和理想主义色彩。舒婷诗歌的精神原动力即是建立在理想主义的未来意识之上的。她著名的诗句是:“理想使痛苦光辉” , 她说:“我已经意识到、被迫意识到,只有我的理想才是我的‘上帝',它仲裁一切”“我曾经渴望全心昄依,渴望着一生听人指引……我的痛苦,来自我的理想,我的追求……/这就是我的十字架。”

  



这也是一切

不是一切大树
都被风暴折断;
不是一切种子
都找不到生根的土壤;
不是一切真情
都流失在人心的沙漠里;
不是一切梦想
都甘愿被折掉翅膀。
不,不是一切
都像你说的那样,
不是一切火焰
都只燃烧自己
而不把别人照亮;
不是一切星星
都仅指示黑暗
而不报告曙光;
不是一切歌声
都只掠过耳旁
而不留在心上。
不,不是一切
都像你说的那样!
不是一切呼吁都没有回响;
不是一切失却都无法补偿;
不是一切深渊都是灭亡;
不是一切灭亡都覆盖在弱者头上;
不是一切心灵
都可以踩在脚下,烂在泥里;
不是一切后果都是眼泪血印,
而不展现欢容。
一切的现在都孕育着未来,
未来的一切都生长于它的昨天。
希望,而且为它斗争,
请把这一切放在你的肩上。

7#
 楼主| 发表于 2013-2-21 11:11:59 | 只看该作者
7.《 童话诗人 》
  《童话诗人》写于 1980 年, 是舒婷题赠给顾城的一首诗。
  诗中体现了对顾城深切的理解和关怀。并形象而准确地揭示了顾城诗歌的特质,即以童话的思维建构了一个充满幻想的童话世界。
  顾城在《学诗杂记》写道:雨后的“塔松忽然闪耀起来,枝叶上挂满晶亮的雨珠,我忘了自己。我看见每粒水滴中,都有无数游动的虹,都有一个精美的天空,都有我和世界”。“我要用心中的纯银,铸一把钥匙,去开启那天国的门,向着人类。”舒婷在诗中套用顾城的语汇,既强调了诗的针对性,又有别开生面的创造。
  顾城以一个“任性的孩子”的固执去憧憬美,去建造一座诗的童话的花园,一个与世俗世界对立的彼岸世界,并以此来表现他对人类精神困境的“终极关怀”。对于顾城来说,也许再没有比《童话诗人》这首诗更好的理解和关切了。同时,舒婷在诗中也集中运用了童话的意象,创造了一个完全可以与顾城诗歌比美的童话天地,舒婷温婉而富于同情的天性在此诗中又一次得以表现。
  文学史家在描述顾城时,常常引用《童话诗人》中的诗句。



    童话诗人

——给G·C   
  
你相信了你编写的童话   
自己就成了童话中幽蓝的花   
你的眼睛省略过   
病树、颓墙   
锈崩的铁栅   
只凭一个简单的信号   
集合起星星、紫云英和蝈蝈的队伍   
向没有被污染的远方   
出发   
  
心也许很小很小   
世界却很大很大   
  
于是, 人们相信了你   
相信了雨后的塔松   
有千万颗小太阳悬挂   
桑椹、钓鱼竿弯弯绷住河面   
云儿缠住风筝的尾巴   
无数被摇撼的记忆   
抖落岁月的尘沙   
以纯银一样的声音   
和你的梦对话   
  
世界也许很小很小   
心的领域很大很大   

8#
 楼主| 发表于 2013-2-21 11:12:39 | 只看该作者
8.《 生命幻想曲 》
  顾城的 《生命幻想曲》写于 1971 年,后收入《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当时诗人年仅 15 岁,随父亲在山东农村的河湾里放猪。这首诗是在烈日下以沙地为纸写成的,顾城自称为“少年时代最好的习作”。诗歌意象丰富而奇特,想象开阔,以生命为核心,建构了梦幻般的诗意境界。
  顾城从倾泻在沙地上的瀑布般的盛夏阳光中,感到大自然的存在以及心灵与大自然的共鸣,于是“自然的声音在我的心里变成了语言”,生成诗人的“幻影和梦”以及“灵感和心”。这种“共鸣”的幸福是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是无法重复的。
  顾城自己曾说,他少年时代在山东的河滩的沙地上写下的这首诗,使“我确信了我的使命,我应走的道路——我要用我的生命,自己和未来的微笑,去为孩子铺一片草地,筑一座诗和童话的花园,使人们相信美,相信明天的存在,相信东方会像太阳般光辉,相信一切美好的理想,最终都会实现。”因此,在顾城早期诗歌中,充满大量自然意象和他特有的孩子般的纯稚风格、梦幻情绪。
  《生命狂想曲》已经表现出他作为“童话诗人”的某些特征。同时,也体现出顾城诗歌注重意象营造,即以他生命感受相呼应的新奇意象来表达新鲜的人生体验,注重艺术上的创新。顾城以自己独特的艺术探索赋予了新诗的鲜活的艺术生命。


生命幻想曲

把我的幻影和梦
放在狭长的贝壳里
柳枝编成的船篷
还旋绕着夏蝉的长鸣
拉紧桅绳
风吹起晨雾的帆
我开航了

没有目的
在蓝天中荡漾
让阳光的瀑布
洗黑我的皮肤

太阳是我的纤夫
它拉着我
用强光的绳索
一步步
走完十二小时的路途

我被风推着
向东向西
太阳消失在暮色里

黑夜来了
我驶进银河的港湾
几千个星星对我看着
我抛下了
新月———黄金的锚

天微明
海洋挤满阴云的冰山
碰击着
“轰隆隆”———雷鸣电闪
我到那里去呵
宇宙是这样的无边

用金黄的麦秸
织成摇篮
把我的灵感和心
放在里边
装好纽扣的车轮
让时间拖着
去问候世界

车轮滚过
百里香和野菊的草间
蟋蟀欢迎我
抖动着琴弦
我把希望溶进花香
黑夜象山谷
白昼象峰巅
睡吧!合上双眼
世界就与我无关

时间的马
累倒了
黄尾的太平鸟
在我的车中做窝
我仍然要徒步走遍世界——
沙漠、森林和偏僻的角落

太阳烘着地球
象烤一块面包
我行走着
赤着双脚
我把我的足迹
象图章印遍大地
世界也就溶进了
我的生命

我要唱
一支人类的歌曲
千百年后
在宇宙中共鸣
9#
 楼主| 发表于 2013-2-21 11:13:13 | 只看该作者
9.《 一代人

  
《一代人》作于 1979 年,发表于《星星》 1980 年第 3 期,后收入《顾城诗全编》。

  
这首诗是朦胧诗创作中最经典的名篇之一,它以一组单纯的意象构成了对刚刚过去的文革岁月的隐喻,以及“一的人”历经黑暗后对光明的顽强的渴望与执著的追求。
  《一代人》是一首只有短短两行诗句的小诗,以三个单纯的意象概括了生于逆境却始终不失信念的一代人异常复杂的心理经验和精神特征。向来被称为“童话诗人”的顾城,尽管一直沉醉于他的梦幻般的“生命狂想曲”中,却也以他特有的委婉方式反思时代。这首诗包含了对理想的肯定而受到普遍的推崇。
  在文革中长大的“一代人”,历经磨难但并未丧失理想与信念,并产生一种坚强不屈的独立意志和反抗精神,这是《一代人》及“朦胧诗”整体上给人的印象。这首诗仅有的两句之间意义上的转折,无疑也体现同北岛《回答》相一致的精神取向:“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面对“黑夜”毫不妥协,自觉承担民族的命运,同时伴随着高涨的理想主义,可以说是北岛、顾城和他们这“一代人”对苦难和整整一个行将过去的黑暗时代的回答。


   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读这首诗,可以体会到三个重音点:第一节中的“黑夜”、“黑色”,第二节中的“光明”。有了这种语感,你就会因“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得到一个意象:漆黑笼罩,夜己漆黑,眼己漆黑,一切皆黑,这个世界除了黑,一切皆无。但是“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却在这一片黑暗中显示出了一个亮点,这个亮点虽然也是黑色的,但是这却是黑得发亮的眼睛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它形象地展示了人类追求光明的本性是多么顽强,即使是在最黑暗的环境中生成,即使被最恶毒地摧残,人类追求光明的本性也不会磨灭。黑暗的巨大和善性的顽强于是就在对比中得到了彰显。
   一代人就被顾城浓缩成一个,无尽话也被顾城浓缩成两行;并且最抽象最深刻的意见也被诗人顾城用天才之指点化成了最直观的意象。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2-21 11:14:05 | 只看该作者
10.《 纪念碑 》
  江河的《纪念碑》发表于《诗刊》 1980 年 10 期 。
  《纪念碑》是表现民族历史和现实思考的深刻之作。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在诗人眼中,就是民族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记录和见证、诗人在回顾民族被劫掠、被出卖和奋起抗争的历史的基础上,呼唤、探求民族尊严、魄力的重建。诗人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诗人的沉思和民族的沉思在纪念碑的形象中得到统一。
  江河是以《纪念碑》登上诗坛的,对民族历史的富于纵深度的思考,使江河的诗一开始就显示其独特性。 “纪念碑”是空间化了的时间的形象,诗人把自己比作“纪念碑”,连接历史、现实、未来。这个“大我”的抒情主人公,从历史发展角度,与民族、与个人感悟的民族历史锲合点上,展开抒情与思考。诗人的沉思和民族的沉思在“纪念碑”的形象中得到统一。
  江河、扬炼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表明了他们想“介入”历史的强烈愿望。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和自我价值的探索之后,“为历史提供见证”成为朦胧诗的重要主题。


纪念碑

我常常想
生活应该有一个支点
这支点
是一座纪念碑

天安门广场
在用混凝土筑成的坚固底座上
建筑起中华民族的尊严
纪念碑
历史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
像一台巨大的天平
一边
是历史,是昨天的教训
另一边
是今天,是魄力和未来

纪念碑默默地站在那里
像胜利者那样站着
像经历过许多次失败的英雄

在沉思
整个民族的骨骼是他的结构
人民巨大的牺牲给了他生命
他从东方古老的黑暗中醒来
把不能忘记的一切都刻在身上
从此
他的眼睛关注着世界和革命
他的名字叫人民

我想
我就是纪念碑
我的身体里垒满了石头
中华民族的历史有多麽沉重
我就有多少重量
中华民族有多少伤口
我就流出了多少血液

我就站在
昔日皇宫的对面
那金子一样的文明
有我的智慧,我的劳动
我的被掠夺的珠宝
以及太阳升起的时候
琉璃瓦下紫色的影子
——我苦难中的梦境
在这里

我无数次地被出卖
我的头颅被砍去
身上还留着锁链的痕迹
我就这样地被埋葬
生命在死亡中成为东方的秘密

但是
罪恶终究会被清算
罪行终将会被公开
当死亡不可避免的时候
流出的血液也不会凝固
当祖国的土地上只有呻吟
真理的声音才更响亮
既然希望不会灭绝
既然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
真理就会把诅咒没有完成的
留给了枪
革命把用血浸透的旗帜
留给风,留给自由的空气
那麽
斗争就是我的主题
我把我的诗和我的生命
献给了纪念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18:45 , Processed in 0.07523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