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马东旭的诗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3-3 16:53: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读马东旭的诗歌, 可以看到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与探索意识和浪漫意识的80后诗人形象,  他穿越个体的疼痛与忧伤,来反映社会深层次的病灶与弊端,失望疼痛中又不失浪漫。


              疼痛写作与言语架构

                                 丘 河



诗人马东旭说,东平原厚厚的土层,八百里的潮湿和滚动的炊烟,成了我一生的痛。在他的许多诗歌里,这种疼痛以各种形式呈现着,或直白或隐晦,但都无法脱离诗人骨子里的那份挚爱。正因为诗人爱得太深,悲痛才显得如此剧烈,以至于读过马东旭诗歌的人都将其视为一种“疼痛写作”或“忧伤写作”。曾经,我也这样总结过诗人的写作状态:情感是雨季躲在时光罅隙里的孤独,它在一个叫作“疼痛”的荒原上流淌、泅渡。就如诗人在《我说出我们必然的疼痛》中所言:“坐在田埂之上,锁骨之上/是大片的孤独”,“在遥远的天宫,偶尔谈到/人间,与青色的麦子,我就一阵阵心痛”。尽管诗人的文字总是给人以冷峻、忧伤甚至残忍之感,但像许多读者一样,我还是十分喜欢这种带着伤口的诗句,并异常坚定地认为,这就是所谓的好诗。

在诗歌评判标准失范的当下,好诗的理解和诠释变得模糊不清,但我依然十分认同贺拉斯在《诗艺》中的表述:“一首诗不应以美为满足,还须有感染力,要能按作者愿望左右读者的心灵”。马东旭的诗之所以能很好地与读者产生共鸣,诗歌的感染力是一个重要因素。这种感染力即是诗人体内盛大的忧伤、疼痛与悲悯。情感在马东旭的一系列诗歌里应该说是充沛、繁茂而盛大的。用诗人自己的话说,我的眼睛是两汪明澈清幽的溪水,只有文字慰藉忽明忽暗的伤口,让悲恸一阕一阕地流淌。这一如他诗歌《渡》中所写:“我蹲在沙砾上,疼痛,如火如荼地生长”,“我在一个叫‘疼’的词上泅渡”,“我的诗注入太多的泪,一掐,便是烟雨蒙蒙”;《我试着说出》中所说:“我试着说出东平原/活着的命/那么轻,那么小/那么不堪一击/一只抱头呜咽的虫子……它喊出疼,喊出脉管里的红马/肉里的林木……被骨头折断的/眼泪,落向大地,是数不清的尘埃”;《写给爷爷》中写的:“陈年的伤,汩汩地流转于/我的十根手指,沾满了草屑”;《大军南下》中所言:“昏黄的灯光下,孤独忽明忽暗/疼痛,无法消瘦”;《抗旱,我已备好了泪水》一诗中所说:“请允许我从烟火中抽出肉身/屈膝而歌,击壤而歌/动用积蓄已久的眼泪/和前朝的瓦罐/一点一滴浇灌春天,尘土飞扬的稻田”。而诗人那充满倾诉、求索与追问的《与哥哥书》系列,翻来更是让人肝肠欲断,不忍卒读。

面对现实,诗人往往是无力的,但这并不等于其精神上的阳痿与颓废,恰恰相反,诗人可以调动的精神力量是无穷而巨大的。即使用诗歌来传达,那半截稿纸也难以压住诗人“颗粒饱满的泪水”。诗人说,这些疼痛“只存在于那些被欺凌、被蔑视、被污辱、被践踏、被屠戮的人中间,只存在于仆倒在尘埃中的垃圾般的人群里面,只存在于卑贱的、肮脏的抹布阶级里面,只存在于我们软弱的、滴血的伤口上”。所以,诗人之痛并非自我的呻吟与装腔作势,而是源于现实的某些不和谐因素,源于现实的苦难与悲哀,是有着切实生存体验和深刻人生感触的。

诗歌创作之于马东旭,无论是疼痛还是忧伤的,最终都是乡土的、博爱的。首先,作为体验的生命之诗、大众之诗,从诗人落笔的一刹那开始,就注定了这些诗歌具有着普世和大众情怀,尽管这种言说是以“自我”为对象来传达的。诗人马东旭说,这些诗歌,属于破败而自足的乡村,属于苦难和贫穷,属于囿我心灵的篱笆。这就像他的诗歌《大旱》、《抗旱,我已备好了泪水》、《黑蚂蚁》、《马书勤:中国式农民》、《祭念汶川》、《大军南下》、《现状》、《我多么愿意活着》等等,都在一定意义上具有着悲悯的意识。可以说,他的诗歌是对底层命运和生存现场的关照,是对农业文明和传统文化的反思。这使他的诗歌充满了情感张力和理性思考,具有着坚硬的质地和积极的社会意义。他的诗歌不仅具有着个人化的表达,更有着大众化的诠释,所有的意象在诗人笔下,只是一个缩影和象征性符号。因而,他的诗触及的是人类最普遍的情感,震颤的是人类最敏感的神经。他体内豢养的痛不仅是乡土之痛、漂泊之痛,更是底层之痛、普世之痛。但这并不等于诗人的痛是大悲大哀的,恰恰相反,这种痛疼而不伤、盛而不滥。评论家耿林莽说,马东旭的诗是从“伤口”中流出来的。但这种忧伤并不是单纯情感的外化和宣泄,而是经过了心理的恰当抑制,具有了深刻的理性思辨色彩。

其次,诗人一贯的忧郁、感伤之风使得他的诗歌明净而沉稳,沧桑而厚重,而对诗歌意象和语言的巧妙驾驭又使得其诗精到而圆润。诗人善于调动意象,更善于组合意象,他常常使大众化的意象经过情感的编码,变得新奇而灵动。如他的《给小村》一诗,里面一连串写到“黄土”、“庄稼”、“酒杯”、“纸币”、“白马”、“黑鸟”等意象,但这些看似零散的事物并不是孤立不相关的,而是与诗人的情感一脉相承。再如《水,或者水》一诗,诗人从身子的“龟裂”写起,到“字典”和“涛声”,再到“母亲”、“申家沟”和“麦粒”,巧妙地将最普通的意象融进自己的语言,把诗歌写得跌宕有致,既富于节奏感,又不脱枝断节。而他的《与一粒麦子对坐》更是在“庄稼”与“瓦罐”、“麦芒”与“石头”之间完成了心灵的洗礼。更有《马书勤:中国式农民》一诗写父亲可谓是动用了从小到尘埃大到天空的一切意象,但诗人浪漫地将不甚相关的“桃花”、“炊烟”和“闪亮的盐”一并种下,将“唉声”、“叹气”、“抽烟”凝聚在“一小截忧伤”里,让“疼和痛”、“钙和铁”、“大片的癌”一起住入裂开的骨缝,不仅丰富了所要传达的情感,更让语词饱满而富有张力。在《祭念汶川》一诗中,诗人更是用“取出我囤积一年的泪水,再次流淌/去天堂的路,黑挤着黑。我以一支湿润的笔/率领众文字护送,以骨子里的十万个血粒子/化为莲花,当您们的坐骑”如此浪漫的语言传达了深切的悼念之情。《在北湖思念前世》则以大胆奇想、狂放不羁重构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还有像《大军南下》中“流放”、“发配”、“出售”、“喂养”等具有特殊意义的动词的运用;《现状》中用笔尖对字典里磷的形象提取;《我多么愿意活着》中对秋粮和庄稼的收藏,对“祖坟上的草,草尖上的露珠,露珠里的光”的深情回望等等,这些都足以看出诗人对意象的拣选加工,对语言的精准把握,对形式的组织架构。


             节选自: 低音区的游走与疼痛
             ——去往朝圣的马东旭及其诗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d0e6db0100uon7.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13:49 , Processed in 0.06582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