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素质文化视野中的中学生学习过程评价要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3-8 17:13: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素质文化视野中的中学生学习过程评价要领(《教育学术月刊》2013年第1期)

  摘   要:中学生学习过程评价需要有素质文化视野,因为中学生学习过程评价需要有文化视野,文化视野的核心应该是素质文化。素质文化视野中的中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理念有:追求深层公平、多元化、注重自主、体现崇高、促进学习。素质文化视野中的中学生学习过程评价操作思路包括:研制富有弹性的评价标准、构建以自我评价为主的评价机制、展开与学习过程整合的评价过程、开发丰富多彩的评价方式。
  关键词:文化;素质文化;中学生;学习过程评价
  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中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研究”(编号:12ZS130)。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311(2013)01-0057-06
  作者简介:丁念金,男,教育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论,教学论,教育哲学,教育评价(上海   200234)。
  由于学习是教育的核心,因此学习评价是教育评价的核心。从学习评价的焦点内容来看,学习评价可以划分为学习起点评价、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三大类型,其中学习过程评价即以学习过程为中心内容的评价[1],这里的学习过程是广义的,具体包括对学生的学习投入度、学习方式方法、学习程序、学习生活质量、学习资源等的评价。中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的研究与实践的一个重要的视野是文化。有史以来,人类文化的核心是利益文化,这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也带来了许多严重问题。当前,人类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文明水平,应该而且有条件转向以素质文化为人类文化的核心。中学生学习过程评价是学习评价中正在开辟的一个新领域,如何开展这个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呢?笔者认为,我们在此应该有高的定位、高的起点、深刻的内涵,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以素质文化为视野来构思中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的要领,这正是本文要探讨的主题。
  一、中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的素质文化视野
  (一)中学生学习过程评价需要有文化视野
  中学生学习过程评价需要有文化视野,这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中学生学习过程评价与人类的其他活动一样,受到文化的重要影响。关于什么是文化,人们的看法很不一致,但人们都已认识到,文化对人类的各种活动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是因为,文化的核心是文化精神[2],而文化精神渗透于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因此社会活动各个领域都有文化的印迹,体现出一定的文化精神。
  第二,在一定程度上说,中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具有文化的性质。通过考察文化的各种概念和广泛的文化现实,可以发现,文化包含两个层次:一是文化精神;二是文化形式,具体包括行为形式、器物形式、制度形式、思想形式、文本形式、社会心理气氛形式、语言形式等[3]。如何一种行为积淀了文化精神,那么这种行为就是一种文化形式。中学生学习过程评价作为一种行为,一般是会积淀文化精神的,就这个意义上说,它是一种文化形式——行为形式中的一种,具有文化的性质。既然具有文化的性质,那么就需要有文化的视野。
  第三,中学生学习过程评价集中体现文化价值。文化的核心是文化精神,文化精神的核心则是文化价值,有不少人直接认为文化的核心是价值[4],或者认为文化本身就是一种价值体系。文化中的价值体系,对于人类的各种活动都具有重要的指引、导向和推动作用,对于中学生学习过程评价活动尤其如此。因为:学习是学习者对文化价值加以内化的过程,即把文化价值内化为学习者个体素质的过程,而学习过程评价是关于学习过程的价值之评判的过程,其内在的指向和根本的准则是文化价值。
  第四,文化学研究能够为中学生学习过程评价提供有价值的思想来源。长期以来,文化学是一个受到广泛重视的研究领域,人们在长期研究中创造了多种文化学研究的思想理论,例如,西方影响较大的文化学派就有进化学派、播化学派、历史学派、社会学派、心理学派、精神分析学派、功能学派、符号学派、语言学派、结构主义学派、阐释学派等。当前,文化学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并具有鲜明的跨学科性[5]。如果持有文化的视野,那么,中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将得以吸收文化学研究的丰富成果,从而在研究和实践上达到丰富性、广阔性和深刻性。
  (二)文化视野的核心应该是素质文化
  1.历史上人类文化的核心是利益文化。长期以为,人类文化的核心是利益文化。所谓利益文化,是以利益为内在价值导向的文化。其中的“利益”,通俗地讲是“好处”[6],从哲学上讲是指“人们通过社会关系表现出来的不同需要”,而“通常所说的利益,主要指物质利益,亦即经济利益”[7],当然,从漫长的历史来看,最主要的利益有两种——财富和权力。许多思想家都认识到,长期有来人类文化的核心是利益文化。例如,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的历史哲学的核心主题就强调,人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是历史的原动力,并说:“如果没有利害关系,个人就不能做任何事情。如果把这种对利害关系的关切称为热情,我们可以说,没有热情世上任何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成功……热情,是指由私人的利益、特殊的目的而产生的人类活动”[8]。再如,马克思曾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9]
  过去以利益文化为人类文化的核心,这是难以避免的,但在事实上,它导致了许多严重的危害。以利益文化为人类文化的核心,主要具有如下弊端:其一,导致过多的人间纷争和社会动荡。为了争夺利益,人与人之间彼此争斗,甚至相互残杀,小则经常导致个人之间的冲突,大则导致战争。例如,就战争而言,历史上发生过无数的战争,这些战争导致了无数的灾难,虽然有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之争,但是从根本上讲,多数战争是由利益文化导致的。其二,导致社会不公平。一方面,人类文化以利益文化为核心,原因之一在于社会不公平;另一方面,人类文化以利益文化为核心,又反过来导致社会更大的不公平,因为,由于以利益为争夺的焦点,人们将主要力量用于争夺利益,而且人们大都不满足于既得利益,因此强者往往会争得远远地超过他们的生存需要的利益,而弱者得到的利益则很微小,甚至难以生存。其三,导致对人类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由于许多人在极力争夺远远地超过他们的生存需要的利益,社会为了满足他们的这种欲望,就拼命地甚至以破坏生存环境的方式的来生产利益,而顾不了生存环境的保护,顾不了天人和谐。
  2.现在应该走向以素质文化为人类文化的核心。现在已经具备条件,告别过去以利益文化为人类文化之核心的状况,而走向以素质文化为人类文化的核心。所谓素质文化,是指以人的素质发展为内在价值导向的文化。这里的“素质”(quality)不限于指先天素质,而取其广义,涵盖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诸如个人知识、技能、智力、品德、创造力、价值观、性格、气质、身体素质等。在现在和未来,利益文化和其他许多领域的文化都仍然不可少,但作为人类文化之核心的,应该不再是利益文化,而是素质文化。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人的素质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存在。人是万物之灵,人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存在。那么,人为什么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存在呢?这是因为人具有其他存在物所无法比拟的素质。人的内涵是人的素质;人的素质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存在,因此最值得追求。事实上,达到高素质的人,都为其高素质而感到内在的满足。
  第二,人的素质是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条件。社会发展需要多个方面的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条件是人的素质,借助人的素质,不但可以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将各种自然资源转化为社会发展的各个构成,而且还可以创造多种资源,创造新的资源形态。
  第三,素质文化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中心内容。因为:社会的和谐首先要求社会成员具备和谐社会所要求的素质,素质文化的建设有助于人们以素质的发展为核心追求,并形成相关的素质;而且如果人们都崇尚素质,那么人与人之间将达到相互欣赏、相互吸引和相互尊重的局面。
  第四,素质文化建设将有助于创造美好的世界。进化论表明,世界在向越来越美好的方向进化。随着人类文明的积累和人类整体能力的提升,人类在美好世界的发展中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当今,建设美好世界不仅是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所必需,而且是人类生存的最高意义所在,基于此,人们提出了地学伦理和宇宙伦理的观念[10]。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建设美好世界呢?这就需要作为建设者的人达到高素质,而且,人的素质本身就是美好世界的最高构成成分。
  二、素质文化视野中的中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理念
  为了有助于素质文化的发展与建设,也为了充分体现素质文化的精神,我们应该在中学生学习过程评价方面树立先进的理念,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理念。
  (一)追求深层公平
  公平理念是当代社会的一个核心理念,这一理念也应该体现在中学生学习过程评价之中。素质文化具有这样的精神,尊重每个人的素质及其价值,并为每个人的素质发展提供充分的机会,这是指向深层的公平的,即不停留于表层的公平。具体来说,这包含如下两点。
  第一,尊重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已成为当代教育中最受关注的理念之一。尊重每个学生,不仅能使每个学生感到做人的尊严,而且能增强每个学生之素质发展的动力,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因此,教育哲学家伊斯雷尔·谢弗勒(Israel Scheffler)在研究人类潜能时强调:“作为意向性的、规范的创造者的人类具有共同人性,需要一种基本的尊重。不管人与人之间有多少不同,都应该认识并珍视人的尊严。在我们思考教育与社会所应该具有的所有价值观中,对人的尊重应该居首要的地位。”[11]珍妮·奥克斯(Jeannie Oakes)、马丁·利普顿(Martin Lipton)也强调,当代的教育文化是尊重每一个人的文化[12]。在中学生学习过程评价要树立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充分地尊重每个学生。
  第二,为每个学生的素质发展提供充分的机会。每个人在素质发展上得到充分的机会,这是深层公平的要义。中学生学习过程评价不能停留于对学生的素质做出评判,而应该着眼于促进每个学生的素质的充分发展,为每个学生的素质发展提供充分的机会。这就需要通过学习过程评价进一步探索学习过程的规律和每个学生的有效学习过程的特点,发现每个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求提升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之质量的对策。
  (二)多元化
  从素质文化的精神来看,中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应该树立多元化的理念,主要是在评价目标、内容和标准上体现多元化的理念。具体来说,中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的多元化理念包含如下几点:
  第一,体现多元文化的价值观念。中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必定体现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当前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注重多元文化,在课程与教学中,多元文化观念也是最重要的观念之一[13]。人类文化要转向以素质文化为核心,但这不否定多元文化,相反,它特别强调多元文化价值,因为人的素质发展是多元化的。中学生学习过程显然是多元化的,其评价应该充分体现多元文化的价值观念。
  第二,实现高程度的个性化。个性化也是当代文化的重要观念之一,在教育领域中,这种观念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其独特的知识与能力基础、发展目标、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速度等,个性化学习已经在当前英国等国家中成为占主流的一种学习方式,为适应这种个性化趋势,中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应该是个性化的,这是多元化的高端体现。
  (三)注重自主
  注重个人自主,是当代人学和教育学的基本观念之一,在中学生学习过程评价中,也应该充分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过程评价比学习结果评价更加应该注重学生自主。具体来说,这主要包含如下几点。
  第一,关注学生的自主性的需要。大量的事实和研究表明,人是具有自主性的,自主性是人的一种需要。正如当代英国思想家莱恩·多亚尔(Len Doyal)和伊恩·高夫(Ian Gough)所说:“自主是一种基本需要。”[14]到了中学阶段,人的自主意识和自主需要已经相当强烈,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都应该关注他们的自主性的需要,在学习过程评价中尤其如此,因为评价关系到学生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而且学习过程评价要遵循学生在学习过程上的自主性,而不宜过多地加以外在控制。
  第二,在中学生学习过程评价中要较多地以学生自己为主导。自主的基本含义就是自己主导,学习从根本上讲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因此应该自己主导[15]。现在流行的教学论主张主导者是教师,这种主张来自于中世纪,而中世纪的教育文化是一种人性控制型的教育文化,即从理性、情感和身体上对人性加以严密地控制,这在学校教学中集中表现为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控制。当代的观念变化和相关研究表明,学习虽然应该有外在控制一面,但更多的应该是学生自主——学生自己主导,当然,学生的自主应该得到教师的主导,教学过程较多地应该是教师指导学生自己主导的过程。学习学习评价尤其应该较多地以学生自己为主导,因为过多地由教师来控制,会过分地干扰学生的学习,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是一个自主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由教师来制造的过程[16],不利于学习质量的提高,而且教师事实上也是控制不过来的。当然,学习的自主应该得到教师和评价专家的有效指导。
  (四)体现崇高
  中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应该充分体现“崇高”,这是因为:第一,学习评价应该体现中华文化精神中的精华,而中华文化精神中的精华之一是以“崇高”(它具有“高尚”、“受人尊崇”、“地位高”等基本内涵)作为最高的价值,这种精神在传统中国早期就形成,在现代中国仍在延续,是这中华文化精神的根脉[17];第二,学习评价的根本宗旨在于促进人的素质发展,而人的素质发展是崇高的,应该而且完全可以体现这种崇高性;第三,只有体现“崇高”,中学生学习过程评价才能变得更有吸引力,对学生的学习更有推动力。在中学生学习过程中体现崇高,具体来说包含如下两点。
  第一,学习过程评价真正是为促进素质发展而开展,因而蕴涵着崇高。即在评价的宗旨上体现崇高。在有些情况下,评价是为了决定学生是否能获得某种资格而进行的,这种资格的获得又以是否获得一定的实利为宗旨,这样的评价宗旨是较低下的,而缺乏崇高性。今天,中学生学习过程评价不是为了分配实利和资格,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而素质发展是崇高的。
  第二,学习过程评价要显示学习过程本身的崇高性。学习过程评价是为了指导和促进学习过程,而且一般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它的一个前提和宗旨是学习过程本身的价值。如果学习过程评价显示出学习过程本身的崇高性,那么这种评价将不仅能够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而且将通过现实的学习活动而促进“崇高”这种文化价值的传递。要显示学习过程本身的崇高性,关键是要所学习与素质发展的崇高性、人的生命活动的崇高性关联起来,并使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评价中得到充分的尊重。
  (五)促进学习
  传统的学习评价主要着眼于评判学生的学习,而当前学习评价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注重促进学习,因而出现了声势浩大的“促进学习的评价”运动,促进学习的评价即把促进学习的学习这一宗旨放在学习评价设计和实施之首位的一切评价[18]。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学习评价而言,学习过程评价更加应该集中于促进学习。因为,“公平正义”问题正在成为教育中的一个核心问题[19],而教育中公平正义的基本内涵在于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机会,这就要充分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学习,充分地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质量。“集中于促进学习”这一理念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学学习过程评价的目的不在于判定学习,而在于促进学习。因此,中学生学习过程中,切忌简单地给学生贴标签、判定等级,更不能抑制学生的学习,让作为评价对象的学生产生“自己没有发展前途”之类的想法,而应该努力通过评价给学生提供强大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巨大的潜能。
  第二,中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应该致力于发现适合于特定学生的理想的学习过程,发现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寻解决这些问题,调适学习过程,实现学习过程优化的有效途径。
  三、素质文化视野中的中学生学习过程评价操作思路
  从素质文化的视野来看,如何进行中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的操作呢?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需要展开多方位的探讨。笔者认为,基于上述评价理念,中学生学习过程评价操作的基本思路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研制富有弹性的评价标准
  在明确了评价的理念之后,任何评价的操作,其首要问题是评价标准问题,中学生学习过程评价也是如此。在此,评价标准应该是富有弹性的,这具体来说要注意如下几点:其一,中学生学习过程评价标准应该是个性化的、应该因人而异,因为学习过程是个性化的,学习过程评价的标准应该遵循学习过程规律;其二,评价标准应该因不同的学习领域而异,不同的学习领域采取不同的学习过程评价标准体系,因为不同学习领域的学习过程不同;其三,评价标准应该因不同的学习阶段而异,因为学生的学习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同学习阶段的学习过程情况不同,学习过程评价标准应该适应这种时间上的变化;其四,为充分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改进,应该吸收学生参与评价标准的制定构成,从而促进学生与评价者在评价中共同的心理建构,这是符合第四代评价的理念的[20]。总的来说,应该制定多种富有弹性的评价标准系列,而且随着评价情境的变化,不断地修正和调适它们。
  (二)构建以自我评价为主的评价机制
  从评价的执行者来看,评价可以分为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两大类,自我评价是近年来学习评价中受关注特别多、发展特别快的一种。自我评价即评价对象自己执行对自己的评价。在学习结果评价中,关于应该以自我评价为主还是他人评价为主,人们看法很不一致。但在学习过程评价中,无疑应该以自我评价为主,这是因为:第一,研究表明,自我评价活动与他人评价一样是人类的本质特征,它同样可以实现普遍性和非私人性[21],即具备客观性和可靠性;第二,学习过程评价应该坚持自主性理念,以自我评价为主,能够较好地坚持这一理念;第三,国外研究表明,“所有学生,无论有何种表现能力,都能对自己的功课做出切实的自我评价,而且能针对完成具体任务的功课做出持续不断的自我评价”[22],即以自我评价为主是可行的;第四,以自我评价为主,操作起来更加便利,因为学生自己更能了解和把握自己的学习过程。以自我评价为主,要注意以下两点:其一,他人评价仍然不可少,应该将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结合起来;其二,自我评价中,评价的执行者是学生自己,但他们需要得到教师和评价专家的指导。
  (三)展开与学习过程整合的评价过程
  评价活动是以一定的过程展开的,中学生学习过程评价活动也是如此。中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的展开过程,特别要注意与整个学习过程整合起来,这是因为:第一,学习过程评价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一个有机的成分,评价是对学习者的学习进度及其展开方式形成判断的过程,“这些判断聚合成为决策的基础”[23],将评价与整个学习过程整合起来,有助于为学生参与学习的决策;第二,评价过程与整个学习过程整合起来,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和分析自己的学习过程,分析和解决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改进学习;第三,将评价与整个学习过程整合起来,有助于学生及时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系统而深入的反思,及时而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并发展自己的元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而元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乃是新兴学习科学的主题之一[24]。在此,我们基本的做法是,将评价作为学习过程本身的基本环节之一来开展,这就是在构建学习过程的整体框架中构建评价过程。
  (四)开发丰富多彩的评价方式
  评价总要以一定的方式进行,中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尤其应该注重开发丰富多彩的评价方式,这是因为:第一,只有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评价方式,才能成功地适应各种不同的评价情境,取得相应的评价效果,尤其是促进学习的效果;第二,丰富多彩的评价方式,将达到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及其评价中的快乐与崇高;第三,丰富多彩的评价方式,有助于形成丰富而有效地学习及其评价的情境,而情境是“文化的积木块”[25],它不仅是学习评价实施的场景,而且具有促进素质文化之发展的作用。
  那么,中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可采取哪些评价方式呢?这尚处于研究之中,这种研究要以现有的关于学习评价方式的研究为基础,并注重中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的特点。关于学习评价方式,国内外已有较多的研究,其中埃里克·詹森(Eric Jensen)提出了“学习记录”等27种评价真实性学习的方式[26]。结合中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的特点,笔者已经构思出来并开始投入使用的中学生学习过程的主要评价方式有:(1)学习过程质量概况评价,即学习者自主地对自己的学习质量概况加以评价,这种评价涉及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学习动机强度、学习程序的有效性、学习方法的有效性、学习过程中自我监控的力度和有效性、学习过程体验的积极性和深刻性、完成作业的认真程度等;(2)学习活动样本评价,即学习者以自己的少数几次学习活动为样本,对学习活动过程的一个或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评价;(3)学案评价,即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自主地做完整、全面的记录,形成学案,事后根据学案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注意:这里的“学案”不同于有些文献中所说的教师所写的所谓“学案”——那实为转变了思路的教案);(4)学习叙事评价,即学习者自主地以真实故事的形式叙述自己的学习过程,并加以评价;(5)成长包评价,即每个学习者自主地建立一个成长包,这个成长包收集了学习者各个方面的学习信息,包括学习起点信息、学习过程信息和学习结果信息,全面而动态地反映学习者完整的学习过程和成长过程,并定期进行评价,这是一种综合性评价。
  参考文献
  [1]丁念金.有效开展学习过程评价[J] .教育测量与评价,2011,(1):1.
  [2]高瑞泉.论中国文化精神的近代转向[C].//李灵,刘杰,王新春.中西文化精神与未来走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3.
  [3][15]丁念金:人性的力量——中西教育文化变迁[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8-10,208.
  [4]张岱年.文化与价值[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8.
  [5](美)托比·米勒.文化研究指南[M].王晓路,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21.
  [6]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第六版·缩印本)[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1131.
  [7]冯契.哲学大辞典(修订本)[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842.
  [8](德)黑格尔.历史哲学(人对私利的追求是历史的原动力)[M].张作成,车仁维,编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12.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10]余谋昌.地学伦理学:地球科学的人文转向[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11] 伊斯雷尔·谢弗勒.人类的潜能——一项教育哲学的研究[M].石中英,涂元玲,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8-39.
  [12]珍妮·奥克斯,马丁·利普顿.教学与社会变革(第二版)[M].程亮,丰继平,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66.
  [13] Craig Kridel (ed).Encyclopedia of Curriculum Studies.Los Angeles| London| New Delhi| Singapore and Washington DC: SAGE Publication, Inc., 2010.pp.586-591.
  [14]莱恩·多亚尔,伊恩·高夫.人的需要理论[M].汪淳波,张宝莹,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78.
  [16]陆有铨.对当前教育改革的反思[J].基础教育,2011,(3):22.
  [17]丁念金.中华文化最高价值视野中的学习评价思路[J].基础教育,2011,(5).
  [18]Richard I. Arends and Ann Kilcher.Teaching for Student Learning: Becoming an Accomplished Teacher.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2010.p.139.
  [19]Margery McMahon et al. .Contemporary Issues in Learning and Teaching.Los Angeles| London| New Delhi| Singapore| Washing DC: SAGE Publications, 2011.pp.181-183.
  [20](瑞典)T. 胡森,(德)T. N. 波斯尔斯韦特.教育大百科全书·教育评价[Z].张莉莉,译审.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61-62.
  [21]陈新汉.自我评价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31.
  [22](美)Grant Wiggins.教育性评价[M].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3.
  [23](美)威廉·威伦,等.有效教学决策[M].李森,王纬虹,主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68.
  [24]约翰·D·布兰思特,等.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M].程可拉,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25](美)爱德华·霍尔.超越文化[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14.
  [26]Eric Jensen. Brain-Based Learning: The New Paradigm of Teaching.Thousand Oaks: Corwin Press, 2008.pp.233-237.
  责任编辑:肖第郁        
  The Essentials of Learning Process Assessment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the Vision of Quality Culture
  Ding Nianjin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34,China
  Abstract: Learning process assessment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needs the vision of quality culture, because learning process assessment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needs cultural vision, and the core of cultural vision should be quality culture. The ideology of learning process assessment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the vision of quality culture include: to seek deep fairness, to be plural; to lay stress on autonomy; to embody loftiness; to promote learning. The operative thinking of learning process assessment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the vision of quality culture include: to make flexible assessment standards; to construct assessment mechanism focusing on self-assessment; to evolve the assessment process integrated with learning process; to development rich and colorful assessment ways.
  Key words: culture; quality cultur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process assessmen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16:41 , Processed in 0.10464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