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盘点:校本课程开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3-28 06:04: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盘点:校本课程开发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上海教育》第2007-01Aa期   


大盘点:校本课程开发
关注理由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及上海市第二期课程教材改革,在课程管理上都给予学校一定的自主权。学校在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同时,可以结合校情与学生的需要,自主开发校本课程。
如今,校本课程的开发已经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热门话题,被视为改变学校“千校一面”、办出学校特色的重要突破口和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的特色实验区。校本课程的开发,并非一蹴而就,其受到学校人力、物力等方方面面的制约,目前也没有完整、系统的学校开发经验可资借鉴。因此,尽管从理论与政策层面上要求学校关注校本课程的开发,但在实践操作层面上推进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根据不同学校的实际进行相应的思考与实践。

精彩观点回放
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和基本思路(1A
上海市上海中学校长唐盛昌——
校本课程开发要形成体系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件难度大、需要花相当多时间与精力才能完成的事情,既需要协调好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关系,也需要学校在经验提炼与未来展望上有效结合,还需要基于校情与学生需要组合课程开发的力量。
校本课程开发形成体系,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学校根据自身实际,考虑到学生不同潜能发展的需要,适应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在国家与地方课程规定的各科课程中分类别、分层次开发若干必修或选择模块;二是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个性,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开发若干必学或选学的学习领域、科目或模块,并兼顾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上海市建青实验学校校长吴子健——
校本课程开发是带有整合性和系统化的活动
我们决不可以把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种孤立的课程建设,而应将其作为一种带有整合性和系统化的实践体验活动,从而解决当前在课改中存在的仍用老眼光看待新课程,视教材等同于课程,设目标静止于固定,立评价拘泥于标准,分析教材遍布于培训等问题,补上课程建设最需要的再开发、再创造。校本课程的实施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师生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体验课程理念,探究学习方式。只有注重课程开发中过程与结果、手段与目的连续性和本身丰富的内在价值,才可以让教师成为课程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让教师和学生在实践中创造,在创造中成长,真正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人翁,充分享受课程改革带来的愉悦。
上海市第二中学校长沈建华——
开发课程应把握三大特点
开发校本课程应把握三个特点:第一是选择性。校本课程一定是来自于学生。我们强调以学生为本,学生所需要的东西肯定有所不同。校本课程如果没有什么选择性,没有变化,肯定是没有生命力的。
第二是生成性。我们现在的条件、师资力量,包括实践,绝对不可能一出来就是一门成熟的校本课程,肯定是生成性的。在实行的过程中,好的成长起来,成为值得推广和交流的课程;差的,自然而然地在生成的过程中被淘汰。我校开始开出的几门课,现在没有学生学,都已经停止了。但有几门好的课程不断地补充,请专家不断地指导,师资不断地充实,形成了一定的教材、整套的课程。如我校开发的比较有特色的“智能机器人的设计与制作”校本课程,深受学生的喜爱,通过专家的指导,已经形成了教材。
第三是限定性。校本课程之所以叫校本课程,有些课程只能是本校所使用的,因为它涉及到师资力量。教材和课程的区别就在这里,一本教材可以拿到别的学校去使用,完全没有问题,但作为校本课程来讲,有的绝对只能在本校使用。每一所学校之所以有它自己的特点、特色,我认为恰恰就在于这种限定性。如果没有限定性,人人可用,那学校所开设的校本课程也就失去了特色。
校本课程开发和应用的策略(1B
上海市金山中学校长汤健——
把办学中的亮点项目整合成校本教材
在推进学校的发展中,每所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都一定会有精心培育而逐步成为亮点的项目。这些亮点项目体现了学校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理念相融合,是学校在实践探索中形成的新的学校文化积淀。如果把这些亮点项目整合成校本教材,以它为载体,那么,办学实践中形成的新的学校文化就可以很好地传承,从而推动学校的持续发展。
徐汇区向阳小学校长洪雨露——
校本课程教材的研发和编写要“三结合”
校本课程教材的研发和编写应该是三结合:一是资深教师要参加校本教材的研发。这点很重要,因为资深教师来自于第一线,他们了解学生。我们在审定基础型课程和教材中发现种种问题,就是反映出对孩子的特点不了解。教材主编来自大学,不了解现在小学生的真正想法。二是专家参与,在理论层面上把关。三是要有行政领导参与。另外,我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应该关注以下方面:第一,针对性。针对什么?针对一所学校、一个年级、一门学科。第二,实践性。校本课程应来自于实践,回过头来指导实践。第三,操作性。校本课程没有操作性,教师不愿意上,学生也不愿意学,那它肯定是没有生命力的。
宝山区第三中心小学校长钱慧萍——
辩证看待校本课程与教材
校本课程未必一定要有教材,有了教材也未必一定是课程。有教材当然有它好的一面,这使教学的控制性、预设性比较强。但如果没有教材,教学的生成性、选择性就会更强。
上海市奉贤中学校长季洪旭——
严格执行基本程序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管理、评价等方面,我们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确立并严格执行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基本程序。其一是建立由专家、领导、教师、学生和社区组成的学校校本课程委员会,指导并审议《校本课程规划方案》、每学年《校本课程开发指南》的制定、教师申报的课程,检查、监督《校本课程开发指南》的执行情况。其二是分析校情,如学校发展目标、学生培养目标、学生和学校的发展需求、学校社区的课程资源等。其三是拟订课程目标、课程的大致结构、《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并编制《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其四是认真组织实施,下发课程指南、课程示例,指导教师申报课程,组织教师撰写课程纲要,进行实施。其五是评价与完善。
其次,注重管理,做好学生选课管理、学生上课常规管理、课程运作等管理工作。第三,做好评价工作,包括教师、学生和课程的评价,课程的开发、筛选、优化、发展定期进行。第四,做好保障工作,构建组织、资源、场所、经费、评价等课程实施的质量保障体系。第五,做好教师理论层面、技术层面的培训工作,分析教师的需求、教师专业化水平与实施校本课程所需能力的差距,如课程的价值、制度、类型、开发等,学生需求、课程纲要的制定、课程的编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
读者反馈
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校本化”
开发校本课程归根结底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但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可能单单依靠校本课程,所以开发利用校本课程资源,还应该统筹兼顾国家和地方课程,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校长如果要让师生最大限度地受益于高品质的课程,就必须对与课程相关的内容有较深度、广度的认识,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校本化”。
(江苏省启东市紫薇小学
沈衍珏)

反思关键还是在校本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等同于以校为本的课程开发和应用,它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平台,理念落到实处的一个有效抓手。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的核心问题还是,谁有资格来开发课程。专家都不敢轻易说开发课程。这里可能还不是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众多有激情的校长和教师的积极实践还是能促进这项工作的。我还是强调,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需要有思路和远见的校长、有思想和能力的教师与有需求和个性特长的学生。
现在,大家对校本课程、校本培训、校本研修谈得比较多。一切关键还是在校本,校本为本。以校为本,就是以学校发展实情与特色为本;以教师为本,就是以教师的作用与地位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对学生基础要求与个性特长的充分考虑。
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允许有一个过程:从无序到有序、从无感觉到有感觉、从无方向到有方向、从有方向到方向的不断调整。
(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院院长、徐汇区教育局副局长
杜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8:55 , Processed in 0.07265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