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功利化教育逼出“神一样作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1 19:09: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功利化教育逼出“神一样作文”




网传“逼疯老师”的小学生作文(图片来源:北京晚报)
  近几天,网上一篇篇“逼疯老师”的“神一样”的小学生作文被网友们纷纷转发。比如:“今天下雨了,我看见王丽娜没打伞,我想起今天是学雷锋日,于是我把李小小的伞拿给了她,然后和她一起开心地回家了。”又比如:“我今天看到一个老大娘从口袋里掉出了4张500块钱。我马上捡起来还给老大娘。”
  如此作文,确实堪称“神一样”。天真无邪的孩子,原本处于对生命感受最“真”,表达也最“真实”的时期,但为何一写作文就内容雷同,“纯属虚构,欢迎对号入座”?
  笔者小时候也不喜欢写作文,没想到十几年过去了,情况依然如此,作文教育依然没有激励学生表达真实的感受,相反,有意无意迫使或鼓励学生弄虚作假、胡编乱造。
  一项调查发现,83.3%的人承认自己在上学期间曾编过作文,我也为这个百分比作过贡献。而成都某小学四年级学生的作文中,班上40多个孩子有30多个写的是自己如何智斗人贩或小偷,其中26人承认自己是瞎编的。
  作文没有温度,不代表学生没有有温度的生活。即使是小学生们,也肯定对生活有自己最细腻的感触。但现行语文教学模式从意识上引导学生“不讲人话”,从技术上让学生学着怎样讲假话。教学中,老师把一篇作文分成固定的套路讲解,如同分析一道应用题,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开头、结尾,什么套路,什么写法,不但要学生记下,还要付诸具体操作。再加上猜题、背题这些考试技巧的运用,学生作文呈现应试化、空洞化、技巧化的趋势。可以说,从学生接触作文的第一天开始,就失去了作文“文为心声”的基本内涵,变成一个单纯的技巧练习。
  文字不仅仅是工具,更是意义和价值的表达载体。作文教育不仅是要学习文字技巧本身,还要让学生能够以此接触到文化的密码,感知其中藏着的审美经验。如果作文教育继续工具化、功利化,和笔者当年一样不喜欢写作文的“小盆友”只会越来越多,神一样的作文恐怕也“无穷匮也”。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朱迅垚 杨绍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4 17:54 , Processed in 0.06518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