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学讲座如何叫好又叫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5 18:30: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学讲座如何叫好又叫座 2013年04月05日  作者:孙军 李振 陈海洋 孙晓彤  来源:中国教育报
校方费心思请来专家学者,学生却以种种理由不愿捧场——
大学讲座如何叫好又叫座
  名目繁多的各类讲座,是一所大学浓厚学术氛围的体现。然而,费尽周折请来专家学者,学生却不愿意捧场、校方抱怨连连;不想去听但无奈频频‘被讲座’,大学生表示真受不了。
  校园讲座 听众居然靠请
  为防止冷场,讲座前要求上报学生名单;为保证上座率,提前给每个学生固定座位并点名;为防止早退,门口安排专人把守。这些看似玩笑甚至有些荒诞的事情,真实地发生在各大学的校园里。
  按学号分组、按宿舍轮流,甚至抓阄儿决定谁去听讲座……记者调查发现,为保证座无虚席,组织者想出了各种听讲座的“规矩”,很多学生都有过“被强制”参加讲座的经历。
  浙江杭州某高校曾对“被讲座”的四种表现进行了梳理,靠“抓”:辅导员专门通知并不许请假,甚至将其列入综合测评;靠“关”:把住报告厅出口,或者提前给每个人固定好位置,防止学生中途溜号;靠“玩”:台上嘉宾在讲,台下学生自顾自地发短信、玩游戏、聊天、听音乐;靠“托”:为保证气氛活跃,互动环节往往会提前安排好学生提问,以免冷场。
  “现在的大学生,听讲座都得靠‘请’!”青岛一高校教师向记者抱怨道。其实,这正是不少讲座主办方的困扰。辛辛苦苦请来了专家作报告,大学生却不买账,与组织者的热情相比,学生的参与激情并不高。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一项调查显示,尽管88.6%的学生认为听讲座“有好处”、“非常有必要”,但七成学生一学期听讲座不到5场,超过10场的仅占11.4%。
  实用心态 学术讲座遇冷
  采访中,学生们普遍认为,“不会讲、没时间、没名气”是讲座遇冷的主要原因。
  “随便把一个汇报拿来讲,这讲一点,那讲一点,没有系统性。”调查显示,大学生们关注的是讲座的内容。四成受访者认为,“内容陈旧,没有吸引力”是讲座的致命杀手。
  演讲者的演讲水平、沟通技巧也影响讲座效果。“讲座内容丰富,演讲者诙谐幽默,台上台下互动”的讲座更受欢迎,缺乏互动、没有交流的讲座,往往会出现台上讲、台下玩的场面。
  “每天的课实在是太多了,想去也没时间!”青岛一大学生跟记者诉苦,从周一到周五排满了课,最多时一周22节课,即便是赶上一场有兴趣的讲座,也没时间去听。
  “怎么这么悲催!”大学生小于正在准备“挑战杯”比赛,由于专业课程与讲座时间冲突,她连续错过了三场评审专家的辅导讲座。“除了上课,还是上课。”她调侃说,自己每天要么在上课,要么在上课的路上。
  三分之一受访大学生表示,不去听讲座是因为课业繁重或课程与讲座时间冲突。
  调查发现,名人明星、技能培训、求职就业这三类讲座通常人气爆棚。75.3%的学生表示,去不去听讲座,取决于“主讲者是不是名人”和“内容是否实用”。
  名人效应、实用主义,不少大学生以此掂量讲座的价值。傍名人、重实用的心态,让大学生不愿意捧学术的场,“不温不火”成为多数学术类讲座的写照,正如一份网络问卷调查所显示,高校讲座中,商业化讲座占了近50%,学术类讲座仅占14.5%。
  供需对位 盛宴方有滋味
  针对大学讲座遇冷的现状,一些高校教师给出了不同的建议。
  对策一:内容要新,形式要活。
  6C职业规划创始人朱辉荣认为,很多专家身上光环云集,但演讲水平不高,学生听着如同嚼蜡。
  “哈佛大学的一次讲座,学生提问能提两个多小时,而且每个问题都显现出提问者的思考。”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感慨,哈佛大学生听讲座有问不完的问题。他认为,好的讲座要让学生和教师自由交流,学术氛围自然就好起来了。
  对策二:理性看待场面人数。
  对于大学生频频“被讲座”,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党委学生工作处处长李逸龙认为,组织者要改变看待讲座排场的心态,不能觉得人多就算成功。
  熊丙奇认为,国外大学很多讲座也没多少人去听,国内大学开讲座一定要座无虚席的排场意识,反映出大学里学生自治的缺乏。
  该校文学院党委书记张永宁建议,对不同的讲座要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学术类讲座不需要场面大、人数多,只要能给一部分学生带来触动就可以。
  对策三:实用主义不可取。
  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荣华认为,听讲座是一种素质积累的过程,不能期望着听一场讲座就能学到很多,把实用、知名作为讲座价值的判断准则,这种实用主义心态不可取。
  至于有的学生因为“内容太专业”、“听不懂”而对学术类讲座不感兴趣,该校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李宗民表示,学术研究有规律性,不同学科的最终道理是一致的。他建议大学生要看重学术讲座的学术教育性和思维启发性,而不是简单地看内容。
  对策四:拓展网上讲座空间。
  近年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解决信息传达不及时、时间冲突、场所限制等问题,建设了“石大讲座网”,打造分享学术资源、交流学术观点的阵地。至今,该平台已发布讲座预告和讲座视频300余场次,并提供讲座信息查阅、讲座录像点播、讲座信息订阅等服务。
  这种讲座资源网络化方式,很受大学生欢迎,对于解决学生没时间听讲座问题,也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法。(记者 孙军 通讯员 李振 陈海洋 孙晓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3:33 , Processed in 0.07369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