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59|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方晖同道审阅:《教师之友网》建议市博物馆建立‘博物馆之友’周末沙龙=2013。4。8。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8 07:44: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何谓‘博物馆之友’?


http://baike.baidu.com/view/41497.htm





博物馆之友,博物馆事业爱好者的非学术性团体。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馆之友诞生在19世纪的欧洲。19世纪初,欧洲的博物馆相继由收藏机构演变成为开放性的、以社会教育为主要功能的社会文化事业机构。




发展简史

关心和喜爱博物馆的人日益增多,一些博物馆爱好者自愿为博物馆服务,义务参加博物馆的各项工作,有的还捐献藏品、捐赠资金。博物馆的发展也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帮助。于是,在博物馆的组织下,博物馆之友应运而生。它有学术性和非学术性两种形式。前者由学术团体成员组成,以面向社会传播科学、历史和艺术等知识为主要目的;后者则由向博物馆捐献过藏品的人组成,这些人可以享受博物馆提供的优惠,并参与博物馆部分事务,起着联系社会与博物馆的作用。以后,随着博物馆社会基础的扩大,博物馆之友逐渐趋向于非学术化和大众化。20世纪以来,博物馆收藏、研究的范围和社会教育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展,迅速而大量地吸收馆外生产、科研和学术成果,争取广泛的社会支持,愈加成了办好博物馆的重要条件,博物馆之友的组织形式得到了各国大小博物馆普遍重视。1972年,世界博物馆之友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召开,各国世界博物馆之友的 145个代表参加了大会,国际性的博物馆之友从此成立。大会确定了博物馆之友国际协作的原则,并决定建立至少有 5个国家参加的常设组织,作为世界博物馆之友协会的执行机构。

各国博物馆之友的任务和组织形式由于社会制度及国情等方面的不同,各国博物馆之友的任务和组织形式略有不同。
西方国家的博物馆之友主要是援助性的组织,包括人力、财力的援助。在英国,筹集资金是博物馆之友的主要任务。在博物馆之友的成员中还要推选出学有专长的人,作为博物馆志愿人员,参与博物馆的藏品征集、陈列设计、器材维修等项业务工作,在旅游旺季,担任博物馆的导游。美国的博物馆几乎都有博物馆之友 (或称为“博物馆会员” )的组织,有些博物馆一半以上的工作由博物馆之友来完成。
中国的博物馆之友组织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发展起来的。中国的博物馆之友具有广泛的社会代表性,凡是热爱博物馆事业,愿意为博物馆工作的人,均可申请参加博物馆之友组织。博物馆还可根据需要,特邀有关人士参加。因各馆的性质和地区性的差异,各个博物馆之友的人员构成有所不同。大多数以非专业人员组成的普及型为主,少数则以专家为主。


中国博物馆之友中国的博物馆之友主要是博物馆联系社会的组织,一般来说,没有从资金方面赞助博物馆的任务。其具体作用是:①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博物馆爱好者和博物馆事业后备力量;②依靠馆外的人力、物力,协助博物馆开展科学研究、社会教育等项工作,并及时引进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最新观点和最新成就,应用于博物馆的工作实践;③通过博物馆之友的媒介作用,向更多的人宣传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普及科学文化知识。   

博物馆之友的活动通常由博物馆组织,主要形式有:参观所在馆的陈列展览,参加讲座和座谈活动,优先获得所在馆的出版物,参加馆内诸如社会教育、藏品的研究和陈列展览的设计等业务活动。有条件的,还可以参加博物馆的田野考古工作和征集文物、采集标本等工作。

中国历史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相当数量的博物馆组织了博物馆之友。有的博物馆结合所在地区的特点,成立了“文物通讯员”、“文物保护员”等组织。
文物通讯员、文物保护员等组织也是博物馆之友的一种形式,其主要任务是:向本地区居民宣传文物知识和文物保护法令,保护博物馆外的文物、标本,并协助博物馆开展文物调查和文物征集工作。
2#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07:46:12 | 只看该作者
《教师之友网》

建议

孝 感 市 博 物 馆

建立

‘博物馆之友’周末http://xnjyw.5d6d.net/thread-60494-1-1.html沙龙。


http://www.chnmuseum.cn/
3#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07:57:02 | 只看该作者
博物馆文化的昨天和明天
日期:2013-02-18 作者:陈燮君 来源:文汇报


博物馆文化的昨天和明天 ——陈燮君研究员在上海博物馆国际博物馆馆长高峰论坛上的讲演  

 “博物馆文化”是博物馆办馆规律的探索、博物馆运营智慧的集聚、博物馆精神家园的守望和博物馆人文态度的磨砺。“博物馆文化”具有文明的原创力、艺术的感染力、人文的震撼力和历史的穿透力。“博物馆文化”是博物馆风华魅力之所在、发展动力之所在、文脉传承之所在和未来时空之所在。“博物馆文化”与博物馆同生共长,支撑起博物馆的璀璨星空。

     陈燮君 现任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博物馆馆长、上海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哲学原理、科学哲学、当代城市文化和新学科宏观理论、图书馆学、博物馆学、信息学、艺术管理、文博信息管理。出版著作《学科学导论——学科发展理论探索》、《时间学》、《生活中的色彩学》等(包括合作),主编《世博词库》,参加主编《新学科辞海》、《世界新学科总览》、《21世纪世界预测》等,发表《战国楚竹书的文化震撼》、《千年丹青》、《百代法书》等论文、文章1000多篇。获上海社会科学院精英奖和全国、省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80多项。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上海博物馆已经走过了60年的发展历程。在岁月的绵延中,上海博物馆以日益丰富的馆藏文物、日渐深入的各项研究、令人瞩目的文物展览、颇具影响的社会教育、真诚执著的人文情怀和与时俱进的文化精神,凝聚养育着“博物馆文化”,并用坚守和创意连接博物馆文化的昨天和明天。

   “博物馆文化”支撑起博物馆的璀璨星空  



 “博物馆文化”是博物馆办馆规律的探索、博物馆运营智慧的集聚、博物馆精神家园的守望和博物馆人文态度的磨砺。“博物馆文化”具有文明的原创力、艺术的感染力、人文的震撼力和历史的穿透力。“博物馆文化”是博物馆风华魅力之所在、发展动力之所在、文脉传承之所在和未来时空之所在。“博物馆文化”与博物馆同生共长,支撑起博物馆的璀璨星空。


  一、“博物馆文化”的探索与养育。博物馆文化的探索与养育和博物馆的发展同行。建立于1952年的上海博物馆从南京西路的原跑马厅大楼白手起家,经历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锐意进取,到今天,已发展成一家拥有百万余件文物藏品、年观众量达180万人次、在海内外都享有盛誉的博物馆。60年来,上海博物馆坚持以收藏、保护、研究中国古代艺术为己任,并注重将研究的成果通过陈列、展览、讲座等多种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为社会公众提供尽可能广泛而深入的文化服务。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上海博物馆重视依托自身的文博资源优势,围绕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不断致力于加强与社会力量的合作沟通,使得博物馆文化更加贴近大众,从而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博物馆积极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先后在英国、美国、日本、法国、瑞士、俄罗斯、阿根廷、韩国以及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举办中国古代的文物珍品展,促进了各国各地区人民对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的深入了解,为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打开了一扇重要窗口。在60年的发展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应该关注致力于梳理人类文明、探索人类精神家园的“博物馆文化”,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使“博物馆文化”具有世界意义和全球的情怀;应该关注致力于保存和展示中国各民族厚重灿烂华章巨篇的“博物馆文化”,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使“博物馆文化”具有中国特色和民族的自豪。“博物馆的文化力量”应是今天博物馆人的共同命题:博物馆的文化力量是历史的力量,它以历史的见证、现实的明镜而拓展着人类的未来;博物馆的文化力量是诚信的力量,它以诚信的坚守、心灵的净化而崇尚安宁与祥和;博物馆的文化力量是创意的力量,它以思想的放飞、创意的绵延而更新观念、推动践行;博物馆的文化力量是经典的力量,它以经典的收藏、稀珍的展示而持续积累着神圣、精彩、信仰与文脉传承的智慧。  



 二、“精神家园”的守望与引领。案头有一本1952年11月初版的《上海博物馆陈列品说明书》,纸页已经发黄,然而对于上海博物馆在建立之初就以守望与引领“精神家园”为己任的坚守却清晰可见。这本《陈列品说明书》指出:使群众通过这个陈列,认识到“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有着丰富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劳动人民向来有伟大的创造力,也有着善于吸收融合外国进步文化的优良传统。结合群众的学习和学校的历史教学,丰富劳动人民和青年学生关于祖国的历史文化知识,以提高民族自尊心,发展民族文化。培养群众对于祖国的热爱,提高群众的爱国主义思想。经过60年发展,上海博物馆的藏品从最初的几千件增加到近百万件,国家一级、二级、三级品超过14万件。上海博物馆陈列展览依类而设,专题展览竞相推出,文物征集保护日渐完善,各项研究喜获硕果,社会教育日趋深入,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致力于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世界需要宁静与和谐,精神需要抚慰与滋养,“精神家园”中有睿达与智慧,“精神家园”中有尊严与情怀。我们可以在博物馆守望与引领的“精神家园”中寻找通达明天的文化哲理、核心价值、心灵探索、处世之道与前行力量。  



 三、“世博文化”的践行与拓展。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申办成功后,历史把机遇给予上海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从一开始就参与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筹办,悉心研究世博会的发展历史,积极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多次拿出主题馆的陈展方案,牵头营建城市足迹馆和世博会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和整个团队一起,精心策划,设计了开放的城市、东方理想幻城、编钟古韵、西方理想幻城古代城堡与近代城市、雅典古代理想幻城、“震撼五千”、史诗长卷、梦里徽州和城景影院;揭示了城市的元素,演绎了城市从无到有;反映了文艺复兴以后城市如何走向成熟、趋于经典;深刻阐述了工业革命时代的到来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是把双刃剑,一方面迎来了动力世界和光明世界,一方面遇到了生态环境的重大挑战,以机器卓别林、创意都市、世遗城映、世界城市遗韵、叠嶂城影、绒绣中国、运河城曲和申城遗风等展项,生动展现了城市以成长的智慧积极应对挑战、解答难题。世博会博物馆以互动触摸等多媒体形式,介绍世博会的历史,提供与世博会相关的文献资料;吉祥世博城以寿山石世博城、10万颗田黄金顶、环幕飘幕顶幕三位一体组合投影、世博花车和吉祥玩具为元素,结合声光电全息互动,演绎世博历史、世博会精神和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世博会博物馆全面回顾世博会159年历史,集中亮相历届世博会精彩展品,从方法论上介绍世博会的申办和筹办……在世博会博物馆中徜徉,从世博场景、历史脉动、项目演绎、记忆再现、文物展示中处处可见创意掠影。世博会与博物馆有天然的联系,崇尚创意、定格精典、延伸历史、坚守文明使两者亲密相伴。  

  坚守和创意是“博物馆文化”的传承智慧   




“博物馆文化”在积累和播扬的过程中,需要明确的目标、精神的激励、团队的接力、全球的视野和运营的战略,其中,坚守和创意是“博物馆文化”的传承智慧。  

 一、坚守和创意是穿越60年史诗的文化智慧。上海博物馆60年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1952年至1959年为建馆创业阶段。1952年12月21日上海博物馆开馆时馆址在南京西路325号,为原跑马厅大厦,与上海图书馆在“同一屋檐下”。当时,上博有史前时代、殷商时代、西周春秋战国时代、秦汉时代、魏晋南北朝时代、隋唐时代、宋元时代、明代、清代和近代工艺品等10个陈列室,藏品数千件,潘达于代表潘家捐赠家传宝藏大克鼎和大盂鼎。在大炼钢铁的年代,从“废铜烂铁”中抢救文物,至1959年8月上博迁入河南南路16号中汇大厦前,馆藏文物已达11.2万件。其中大部分是用市政府的财政拨款征集的文物。1956年成立了考古组。在这一阶段,业务发展的两个中心是“征集传世文物”、“研究馆藏文物”,倡导“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并举”、“基本陈列和最新研究成果加入”。1959年至1978年为跌宕起伏阶段。1959年上海博物馆搬迁至河南南路后,业务有了进一步发展。但上海博物馆也难避激荡的风雨,于1972年恢复开放。之后,上海博物馆开国内博物馆风气之先,把综合陈列改为专题陈列,先后设立了青铜器、陶瓷器、书画、古代雕刻四个专题陈列,展品1400余件,陈列面积3400平方米。风雨犹在,古风犹存。1978年至1992年为改革开放初见成效阶段。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上博的人事制度改革和陈列创新,使上博的发展处于国内文博界的前列,1991年国家文物局在上博召开全国博物馆工作座谈会,重点介绍了上博的陈列和管理经验。同时,上博还举办了吴文化考古展和学术研讨会,开启了办一个展览开一个研讨会的模式。1993年至2001年为新馆建设迅速发展阶段。1993年9月18日,上海博物馆新馆建设工程在人民广场打下第一根桩,1995年新馆部分对外开放,第二年全面开放。新馆跻身于世界一流的博物馆行列,以陈列设计、文物展示、环境保护和视觉享受的珠联璧合,展示了“人物和谐”的展览境界,呈现了现代化高科技博物馆的亮丽风采,以收藏研究、修复、古籍保护和实验室等的文化方阵,体现了继承传统文化博物馆的文化自觉。2002年至今为“世纪创新”阶段。2002年10月在上博推出了“国际博协亚太地区第七次大会”,在国内率先提出无形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与研究成果,举办了世人瞩目的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引出了“长队优美”的美好话题。2010年的世博会和盛大的国际博协第22届代表大会的举办磨砺了上博团队,使辛勤的耕耘和丰硕的成果一起嵌入了上博60年的发展史。


  二、“三大传统功能”的现代化。收藏征集保管功能、研究功能和社会教育功能是博物馆的三大传统功能。近十年来,上海博物馆在三大传统功能的践行方面有了“现代化”的理念追求和实践推进。“三大传统功能”的现代化是指利用高新技术的收藏征集保管功能、形成学科优势的研究功能、面向现代社会的社会教育功能。上海博物馆设有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实验室,专业结构不断完善,积极开展文物保存环境监测及调控、金属类文物防腐蚀、有机质地文物保护处理、博物馆虫霉防治等文物保护技术研究,进行古陶瓷年代热释光测定、文物成分与结构检测等科学分析鉴别技术研究,开展青铜器冶铸及加工技术、古陶瓷成形及烧制工艺等中国古代工艺技术研究工作,推进“馆藏文物保护环境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建设,关注探索亮点,形成研究优势,不仅承担了上博14万件珍贵文物、87万件一般文物的科技保护工作,而且作为一个行业重点实验室承担了围绕中国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发展战略、针对该领域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创作性研究的职责。上海博物馆在研究功能的践行中重视积累书画、青铜、陶瓷、工艺和考古方面的学科发展优势。在面向现代社会的社会教育功能方面,上博除了举办一系列有影响的大展外,还在教育上积极探索。2008年以来,上博的公众讲座由年平均30场增至年平均160场。2010年和2012年,年平均达200场。“三大传统功能”的现代化有效增添了上海博物馆的发展动力和智力支撑,从基本功能和与时俱进的意义上充分体现了坚守和创意是“博物馆文化”的传承智慧。  


 三、“3+1”展览模式的努力建构。展览是上海博物馆业务工作的有机组成,是“博物馆文化”中坚守和创意的重要体现。在近年来上海博物馆的展览探索中,努力建构起“3+1”展览模式。“3”是世界古代文明系列展、边远省份文物精品展、特别文物系列专题展;“1”是指馆藏文物珍品展。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为欢庆上海博物馆五十华诞,从2002年12月1日至2003年1月6日,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一起在上博成功举办了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每天限量接待中外来客,前后接待观众23万人次。期间,有反复研究精心布展的倾情,有顶着寒风舒展长队的感动,有潜心赏析废寝忘食的迷醉,有百人欢聚尽情挥毫的良宵。一个大展,为何会形成一次“文化轰动”?因为这次世纪大展是国之瑰宝的集中亮相,晋唐宋元的盛大巡礼,千年遗珍的隆重检阅,“文化方阵”的超常整合。我们记得在甲申冬日推出的周秦汉唐文明大展,陕西省文物局和上海博物馆鼎力合作,两百余件文物璀璨荟萃,两千余年历史集约展示,在昨天的地平线上曾经积淀不屈的“琴文”,亮出韧性的“剑胆”,扬起诗意的军魂,挥洒历史的深沉,在今天的展厅中邀集了跨越时空的古时文明,其中有神态从容的仪仗出行,流光溢彩的鎏金铜龙,贴金彩绘的文武官俑,威武勇猛的汉代辟邪,颇感震撼的围屏石榻,举世瞩目的多重宝函……可谓周秦雄风汉唐歌,千古长赋铿锵吟。“3+1”展览模式的努力建构,使坚守和创意进一步成为“博物馆文化”的传承智慧。   



连接明天的“博物馆文化”


  为了庆祝上海博物馆建馆60周年,上海博物馆还隆重举行了“博物馆的文化力量——国际博物馆馆长高峰论坛”,共话“博物馆的文化力量”:应该认识博物馆所蕴含的文化力量,“博物馆内涵”是文化力量的生动体现,“继承、探索”是文化力量的无穷魅力,“民族精神”是文化力量的崇高体现;应该了解博物馆文化力量的体现方式,真——为观众创造情境的规定性,新——给观众以丰富新鲜的感受,诚——与观众的内心情感相呼应,蕴——使观众感受再创造的愉悦;应该探索博物馆文化力量的社会功能,包括社会认识功能、思想教育功能、情感交流功能、性情陶冶功能和感官愉悦功能等。

  上海博物馆在回顾总结60年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正在探索连接明天的“博物馆文化”的十大新理念:一是“以物为重+以人为本”,二是“以史为鉴+拓展未来”,三是“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数字博物馆”,四是“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五是“城市的窗口+城市的课堂”,六是“安全保卫→平安建设”,七是“外事工作→文化交流”,八是“礼品制作→文化创意开发”,九是“保管展示捐赠品→善待收藏家”,十是“博物馆管理理论研究→博物馆学的理论探索与实践”。  


 “博物馆文化”的新理念来自于昨天和今天的实践,连接着博物馆的明天。博物馆“以物为重”,加强藏品的征集、收藏、保管与研究、展示,是毫无疑义的,这既是传统的,又是今天和明天必须坚持的。然而,博物馆同时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样才能进一步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才能进一步把百姓的文化民生放在心坎上,才能使观众乐于走近博物馆、走进博物馆,才能使“以物为重”的博物馆更好地发挥“物”的重现历史、展示文明、传播知识、教化心灵的作用。


  上海博物馆是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以史为鉴”理所当然,“拓展未来”更是义不容辞。我们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艺术中走来,对创造明天灿若星河的文化艺术理应承担起“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的责任。上海博物馆作为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的定位与面向现代社会并不矛盾,在数字博物馆方面应有所建树。近年来,上海博物馆重视网络基础平台的建设、数字化文物信息管理系统的营建、上海博物馆网站的完善。上博下一步将加快馆藏古籍善本数字化进程;在一级藏品图像数据已基本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藏品数据库二级品图片的拍摄和数据入库工作;以网络应用为前提,争取早日构建“数字上博”,促进信息实体虚拟化、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传递网络化、信息利用共享化、信息提供智能化、信息展示多样化。博物馆是城市的窗口,然而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又要求博物馆成为城市的课堂。多年来上海博物馆在本市几十所中小学举办了数百场讲座,在暑假还开设“未来考古学家”和“未来艺术家”两种学习班,如“未来考古学家”学习班自2005年开办以来,有“认识考古学”、“解读古文字”、“考古与艺术”、“修复古陶瓷”、“学习做拓片”等课程和遗址遗迹考察活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考古基本知识,从中感受考古工作的艰辛与乐趣。“安全保卫”向“平安建设”演进,是上博近年来的努力。在这一理念导引下,人防、物防、技防有机结合,安全防范系统正逐步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化发展,“平安建设”尚在充实更大的综合性内涵。上博将在“外事工作→文化交流”新思路的牵引下,进一步以学术交流为主线,拓展与国际博物馆界的全面接触与交流;以展览为抓手,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以文物研究为媒介,发展博物馆的海外之友;建立长期合作机制,促进博物馆的队伍建设和业务建设;利用馆藏和文创资源,开辟中国文化在海外传播的新途径。“礼品制作→文化创意开发”的理念使上博艺术品公司从1996年新馆建成时的500万元人民币营业额发展到今天的4000多万元,拥有2万多种商品,并以自主设计开发的文化商品为主,形成了自己的创意特色。在实践中我们已形成这样一种认识:博物馆文化商品不仅是一种商品,更是文化传播的一个载体,艺术品公司既是上博服务平台的延伸,也是展览教育领域的拓展,更是博物馆文化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博在创建之初,就接受了收藏家的慷慨捐赠,一路得到了收藏家的文化关爱和呵护。上博一直感恩历史、善待收藏家,在“保管展示捐赠品→善待收藏家”理念的驱动下,进行“收藏家文化”的情感演绎,为收藏家解决实际困难,努力把博物馆办成收藏家“最值得信赖的家”。“博物馆管理理论研究→博物馆学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这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命题,上博将在回顾总结60年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管理实际出发,升华管理理论研究,从博物馆学的高度进行理论创新,反哺新的实践,充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地去迎接更加辉煌的明天。

4#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08:00:08 | 只看该作者
http://wenku.baidu.com/view/34ff49ed9b89680203d82575.html

==公益网站《教师之友网》愿为‘博物馆文化’的网络传播http://xnjyw.5d6d.net/thread-57467-1-1.html尽一分义务!






诚意约稿:  《学宫的故事》 《儒学记忆》

为一段不曾忘却的人生经历;

为一期铭刻心灵的求学历程;


为记录一段不应遗忘的城市历史;

为励志三千勤奋努力的莘莘学子。

   
    孝南区实验小学的前身是“学宫”和“儒学”,即孝感人最早的官办学堂。七十余年的光阴荏苒,已记不清从这里进出过多少学子的身影,也不知道这里到底造就了多少经世之才、致用之家。
    历史曾经在这里发生,历史需要我们来搜集、整理和记录。真实的历史,无论是对于故去的先人,曾经历过的长者,还是即将经历的后辈,都有着非凡的意义。区实小校刊《儒声》正准备集众人之力,凝大家之智,编辑这样一本见证历史,记录校史的刊物。希望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热切关注、热心帮助与热情指导。现面向社会,广泛征集素材。
        因此,
        如果您是经历者,或您身边有这样的经历者,请拿起笔或代他拿起笔,写下或记录下您所知道的学宫、儒学,即发生在您和儒学之间的故事。
        如果您是知情人,或身边有这样的知情人,也请拿起笔或代他拿起笔,写下或记录下您所知道的学宫、儒学,即发生在您和儒学之间的故事。
        孝南区实验小学的百余名教师,将携近三千学子,衷心的感谢您的积极参与与热情奉献。
    学校将为每位撰稿人送上纪念品,略表我们的感激之心。

地址: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实验小学
邮编:432000
联系电话:0712---2035561

5#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11:14:49 | 只看该作者
2013.4.8与市博方晖女士http://xnjyw.5d6d.net/thread-57193-1-1.html通话记要

1,方晖女士与管季超都参加过锦辉的http://xnjyw.5d6d.net/thread-1702-1-1.html《新书发布会》。

     锦辉老师是管季超信任http://xnjyw.5d6d.net/thread-53569-1-1.html的好青年。

2,管季超目前谢绝了孝感市境内所有[群]的活动。管也不用网名上网,只做实名的‘责任网民’。

3,博物馆是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参观博物馆是免费的。

    管季超愿意为‘博物馆教育’尽义务!愿意听从市博‘社教’部门调缱,竭尽全力呼应http://xnjyw.5d6d.net/thread-60688-1-1.html贵馆工作!
6#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11:44:29 | 只看该作者
博鳌青年领袖圆桌会议:共同发展是教育的使命

 2013年04月07日   作者:章念生 宋豪新 裴广江   来源:人民日报
青年领袖圆桌会议——共同发展是教育的使命
  4月6日上午,博鳌亚洲论坛青年领袖圆桌会议举行。20位来自亚洲和世界各地的政、商、学界和媒体的青年领袖围绕“共同发展:教育的使命”这一主题进行了讨论。美国前劳工部长赵小兰、中国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等4人担任点评嘉宾。
  上午9时,记者刚准备走进会场,就在门口发现了本次年会引入的一项新科技——电子参会计数器。电子参会计数器不仅能够即时显示每位入场嘉宾的信息,还能实时计算会场内人数。一旦场内人数增加到安全警戒范围,安保人员将立刻关闭会场入口,以保障场内秩序和人员安全。
  9时15分,会议准时开始。主持人芮成钢在开场白中表示,教育在拉丁语中的本义是从一堆矿石中提炼出贵金属。人类的天性中有许多能力和潜力,教育就是要把每个人身上最优秀的品质“提炼”出来。
  网秦天下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林宇头戴安全帽,在嘉宾席上显得独具个性。他说,当前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穷孩子上好大学变得越来越困难。“我也曾经是一个穷孩子,今天戴安全帽参会,就是希望为全世界的穷孩子呼吁更公平的教育机会。教育,应该是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梦,让中国人有自己的中国梦,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做最好的自己。”
  美国前劳工部长赵小兰作为点评嘉宾发言。她指出,中国的教育更多注重全面性,东西方的教育体系各有优势,但也有各自需要改进的地方。教育不光是传授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具备健全人格的人。诚然,不同的经济状况决定了每个人受教育的差异,但是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是有差异的。既需要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英人才,也需要接受过专业训练的技能人才。要改善当下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现状,既要靠制度,更要靠全社会的力量支持,让教育资源更多向公平倾斜,让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朱宁教授会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应该从亚洲文明的视角出发,以开放的心态去理解和拥抱世界上的其他文明。”他说,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走向更为广泛的国际化是非常关键的。我们应该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教育体系,让每个中国人都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让教育助力实现每个人的“中国梦”。(本报海南博鳌4月6日电 记者 章念生 宋豪新 裴广江)  




7#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11:57:03 | 只看该作者
博鳌亚洲论坛青年领袖探讨教育使命
“好的教育究竟应该赋予年轻人什么”
  本报海南博鳌4月6日电(特派记者 任明超)“好的教育究竟应该赋予年轻人什么?”在今天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青年领袖圆桌会议上,20位来自亚洲和世界各地的政、商、学界青年领袖和点评嘉宾,在主持人芮成钢的引导下,共同探讨教育的使命。 
  “年轻人要有梦想,更要敢于大胆追梦。”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张亚勤认为,现在中国太多的年轻人缺少理想,欠缺追梦的勇气。 
  早前的一次面试让张亚勤深有触动,一位专业对口的名校大学生,最后决定放弃微软而选择公务员,理由是“在那里可以建立人脉,可以拿到房子的补贴,至于具体做什么事不重要”。他觉得,年轻人选择当公务员服务公众是件非常高尚的事,但当大多数大学生为了稳定而放弃追梦的挑战时,在一定程度上不得不说是中国教育的失败。 
  张亚勤告诫年轻人,人要有梦想,不要被社会大环境所左右,每个人可以追求不同的梦想。爱因斯坦在拒绝以色列政府邀请他出任总统时,讲了一句很著名的话:政治是暂时的,方程式是永恒的。 
  对于好的教育,张亚勤用“真”和“能力”来概括。他认为,教育最根本的是要真诚、真实,追求真理,现在社会很多的假大空,人们缺少信任及安全感,就是因为教育体系没让我们变得更真实,没把最真的东西开发出来。另外,教育应该是把所有知识忘掉之后的能力,是创新能力,是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教育要把每个人的想象力发挥出来,要把他的个性彰显出来。 
  谈到中美教育差异,从小接受美国教育,又对中国教育体制有所了解的美国前劳工部部长赵小兰认为,美国教育体制的优势正是批判性思维,不是教他们怎么做,而是为什么这么做;而在中国更多的是全面教育,中国的教育更重视价值观和想让被教育者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这一点跟美国很不一样,两者可以互相借鉴。 
  对此,来自台湾的企业家丁广鋐觉得,好的教育就是东方的伦理观念和西方的求知精神的结合。 
  “教育不是单纯的传与授,而是一种启发。”美国兴腾科国际教育集团执行总裁马振翼认为,好的教育要启发人的自信心、梦想、知识、勇气等,好的教育可以让人思考以前不能思考的东西,想象以前不能想象的事情,完成之前自认为做不到的事情。也许若干年后你不记得大学里学过什么,但你会记得某位老师、某个朋友说过的那句话,因为它在人生的转折点改变了你的思考模式。   
  通过超级女声一夜成名的歌手张靓颖,在被主持人芮成钢问到,如果当初不参加超级女声而选择继续求学,是否会像今天这样成功时,她非常认真地回答,我相信我同样会很成功,因为我有健全的人格,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不是取决于事业,而在于你是否有健全的人格和信仰,你有信仰就可以获得快乐,一个快乐的人生怎么样都是成功的。 
  她觉得好的教育就是“示范”和“引导”,父母给的所有东西只是基础,未来的人生怎么样,一定靠自己。
8#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12:13:22 | 只看该作者
湖北省博物馆协会





2010年10月30日,湖北省博物馆协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在武汉隆重召开。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湖北省博物馆协会章程》(草案),选举产生了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及领导班子。原省文物局副巡视员吴宏堂当选首任理事长。原省文化厅巡视员胡美洲聘任为名誉理事长。

在国家文物局和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下,湖北省博物馆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步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期。全省拥有各级各类博物馆133所。2009年全省观众总量达840余万人次。博物馆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宣传湖北文化,展示湖北特色,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9#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12:14:32 | 只看该作者
湖北省博物馆协会在武汉召开成立大会


2010-11-05





10月30日,湖北省博物馆协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在武汉隆重召开。国家博物馆副馆长、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董琦,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兼司库张春雨,湖北省文化厅厅长杜建国,原省文化厅巡视员胡美洲,原省文物局副巡视员吴宏堂,省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邓宏,省文物局副局长邢光等领导,以及全省各博物馆负责同志共80余人出席会议。
国家文物局在贺信中向湖北省博物馆协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贺信指出,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璀璨。近年来,全省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高,为丰富人们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协会的成立,是紧密契合当前湖北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立足湖北博物馆事业的新起点、新要求,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促进博物馆行业发展的具体举措。希望协会成立以后,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做好协调与服务,不断创新,促进交流,积极参与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各项工作,为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做好参谋与助手,为广大会员单位和博物馆工作者服务,为促进全省博物馆事业更加深入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湖北省博物馆协会章程》(草案),选举产生了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及领导班子。原省文物局副巡视员吴宏堂当选首任理事长。原省文化厅巡视员胡美洲聘任为名誉理事长。
成立大会上,省文化厅厅长杜建国发表讲话。杜建国指出,近年来,在国家文物局和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下,全省博物馆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步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期。全省拥有各级各类博物馆133所。2009年全省观众总量达840余万人次。博物馆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宣传湖北文化,展示湖北特色,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杜建国强调,行业协会是参与经济建设与社会管理的重要力量,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机构。湖北省博物馆协会承担着行业组织、指导、协调、服务、监督等职责,是政府部门了解博物馆行业发展动态的重要窗口和渠道,是广大会员表达诉求、协调关系、寻求共识、加强合作的有效平台和网络,必须重视与加强协会的建设与发展。
杜建国希望协会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立足新起点,认清新形势,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抓住现阶段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积极转变政府职能的大好机遇,学习国际国内先进的博物馆管理经验与做法,从运作机制、管理体制、组织结构、能力建设等方面建立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高协会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影响力,为政府主管部门当好参谋和助手,要拓展新思路,策划开展广泛深入的交流活动,为广大会员单位搭建友好平台,为社会力量参与博物馆事业创造渠道,积极探索博物馆行业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努力提升博物馆协会的工作水平。
国家博物馆副馆长、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董琦,省文物局副局长邢光在会上也分别对协会如何适应新时期、新形势的要求,加强协会建设,切实履行职能,保障规范高效运行等方面做了详细指导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湖北省文物局 张晓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12:26:22 | 只看该作者
武汉博物馆“博物馆之友”年度活动为您牵手历史
发布者:admin发布日期:2011-12-26


    2011年 12月24日上午9点半,武汉博物馆“博物馆之友”年度活动在馆内举办,武汉博物馆领导、“博物馆之友”会员、优秀志愿者代表,相关部门负责人近50人都将出席这次活动。本次活动正值“武汉博物馆开馆十周年”馆庆之际,活动围绕近期我馆推出的精品临展——《武汉地区近十年出土文物展》,以“武汉地区近年来重要考古发现”为主题展开,并特别邀请了武汉市著名考古专家、武汉文物考古研究所党委书记李永康同志为“博物馆之友”会员进行有关考古知识的专题讲座。李书记以武汉地区近十年来已发掘的,最具代表性的墓葬为基础,通过大量图片,结合出土文物和考古工具,深入浅出为会员介绍考古知识和发掘意义,活动间隙还特别安排了专家与会员的互动时间,会员现场就感兴趣话题与专家零距离交流,揭开考古工作的神秘面纱。讲座后,会员通过参观《武汉地区近十年出土文物展》,对讲座中提到的重点墓葬和文物加深了解,可谓一次难得的“考古探秘之旅”。
武汉博物馆“博物馆之友”组织成立于20095月,是博物馆事业爱好者的非学术性团体。目前有会员40余人,“博物馆之友” 会员除了可免费参观博物馆各类展览外,还可参与专题讲座、专家陈列室讲解、博物馆文化鉴赏、外出考察参观等会员活动。该组织在不断实践中总结,力求在新的一年以更加丰富多彩的形式让会员从更多面的角度来了解展览所反映的历史、文化背景,感受艺术的无穷魅力和生命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3 18:08 , Processed in 0.08415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