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全纳教育:教育的未来之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17 22:37: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全纳教育:教育的未来之路

记者 言 宏 通讯员 张 萍沈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二十一世纪教育的国际使命》中将教育表述为一个设想,一个“必然的理想国”,在这个理想国里“教育不仅仅是个人获得有限基本技能的简单过程,而且它是个人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关键要素,是人类实现和平、自由、正义和幸福的理想不可缺位的途径”。这个设想告诉我们,教育是所有人的权利,每个人都应该在教育中享受到快乐和幸福。全纳教育是达成这种设想的一个教育理念。中国杭州国际创新大会上,全纳教育成了与会者关心的热点问题,他们认为全纳教育是教育的未来之路。
  全纳教育:一个有点陌生的教育理念
  全纳教育的理念首先是针对残障儿童提出的,但现在使用得越来越广泛。在不同的国家全纳的含义不同,但总的理念是一致的。
  据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副秘书长杜越介绍,全纳教育其核心就是将教育作为个体和社会发展基础的一种承诺。它有三个基本点:一是每个学生都有接受公平教育的权利;二是每个学生都有得到尊重的平等地位;三是每个学生都是特殊的,每个学生都需要特殊的教育。学校的教育应该容纳所有的学生,接纳学生的所有。这种新的教育观要求学校要成为欢迎所有学习者的学校,学校应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不把他们的差异看作是问题,不把他们当作问题学生。新的教育观和新的学生观,要求从感情上温暖学生,人格上尊重学生,目标上引导学生,专业上激励学生,生活上关心学生,让学生热爱校园生活,感受快乐和幸福。
  全纳教育提倡“爱生学校”,其教育实践,就是要创建一个以学生为本、处处热爱学生的环境。具体包括创建和营造最为有效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学习高效;建设优美健康的校园环境,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创造安全舒适的学校环境,使学生在学校里有安全感;创造一种没有性别、种族歧视的校园氛围,让学生在平等、互助、合作中成长;营造有利于教与学的社会环境,积极鼓励社区和家庭共同参与办学。

  实施全纳教育:需要各方努力
  通过这次会议的讨论、沟通和对话,不同国家的专家对全纳教育达成了一些共识。首先,实施全纳教育,要有长期的愿景,要争取政府的支持,要有一个渐进式的规划。其次,全纳教育要有灵活的课程,要关注不同的孩子不同的个性,帮助他们满足学习的预期。第三,学校是实施全纳教育的场所,校长、教师的理念都要改变,因此对教师的培训非常重要。此外学校还要有足够的工具来进行全纳教学的工作。
  联合国官员Renato  Opertti说:“全纳教育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而是方法和过程。全纳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解释为什么要让孩子去学校上学,还在于提高教育的质量,这就要求我们为教育提供更多的资金,并尊重孩子的人权。让孩子自由参与社会的基础是公平和包容。”要实现全纳教育,Renato  Opertti强调必须拥有三个关键的东西:全纳的教育体制、全纳的教学大纲和全纳性的教师队伍。全纳性的教师队伍意味着我们必须要改变教师的心态,让他们能够充分主导教学的过程。全纳教育应该赋予教师足够的权力,能够让他们充分关注学生,在创设多样化的学习场景方面有更大的自由度。
  据中国教育部基教司高学贵处长介绍,中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展“随班就读”试验,开始了全纳教育的实践,并在教育实践中不断丰富、扩展、延伸着全纳教育的内涵。时至今日,中国的全纳教育实践重点已经不仅仅是满足有特殊教育需求的残疾人教育需求,而是发展到容纳所有学生,不因身体、智力、社交能力、情绪、语言或其他问题而拒其于校门之外,同时促进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发展个性。总之,努力建立“以人为本”的儿童友好型教育模式。根据中国新的课程改革方案,中国的中小学校普遍建立了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尊重所有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全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下城区社区教育中心主任范琪认为,全纳教育不但是学校和教师的事,也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关注。下城区为全纳教育做了很多工作,比如较好地解决了流动人口子女的就读问题。他们要求当地所有的公办学校只要条件许可必须接受流动人口子女的学生就读,教育局根据学生数进行监督。为了满足部分流动人口子女的需求他们还办了专门的民工子弟学校——杭州明珠学校。
  杭州明珠学校曾婷校长说:“我们从1999年创校开始,就以全纳教育的理念来办学和管理。当初我们站在同情者的角度,但现在认为流动人口子女理所当然有接受同等教育的权利。”学校所接受的流动人口子女,都是在杭州打工的、比较底层的家庭子女,他们从学校毕业后,可以读职高,三年后成为新杭州建设者;也可读普高,三年后回原籍高考。他们努力用爱来传递、打消流动人口子女的顾虑。曾校长说“我校五年级学生说,在‘明珠’,没有人叫我‘乡巴佬’。”

 

专家十问十答:
  ●提问一:尽管全纳教育让教育有了很大进步,但从昨天的质量检测和评估报告中,我了解到全球有7700万辍学儿童。我想请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员,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从联合国组织的角度来看,全纳教育并非要取代全民教育,而是要多考虑到儿童的多样性。各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困难,最基本的是教育资源或资金还不够。还有些资金充分、体制健全的国家入学率不高,如泰国,就需要我们有良方,这显然不是资金和教师培训可以解决的,而需要用全纳教育的理念来提高认识。
  全纳教育和全民教育是相互补充的。在各国不同的情况中,我们可以看到共同点,如共同面对的挑战。要解决全民教育所必须面临的挑战,全纳教育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工具。我们有可能出台一个政策来应对所有的问题。现在我们有75个问题,可想而知协调工作有多难。我们要改变整个教育体系,而不是改变教育体系的某一方面。
  ●提问二:你以为全纳教育是否可作为一种工具来平衡教育质量?尤其在新课程背景下?

  中国专家:新课程倡导学生成长评价记录,这就要求老师在学生每一步成长中都有记录,且是在家长的帮助下记录的,这就加强了家校沟通。新课程重视对教师的培训,注重转变师生关系。如以前根据学生成绩排队,现在要求老师取消这种做法,一旦老师无此种权力后,师生自然平等多了。当然,世界各地也在探索,如何做到既能让师生平等,又能保证教学秩序的有效性。
  我们要缩短西部和东部教育的差距,当然这是低层次的,高层次的目标是大家享受同等优质教育。我们现在正在由第一步迈向第二步,对西部学校进行现代远程教育,输送东部优质教育资源,保证教育公平。
  ●提问三:用什么方法使全纳教育在中国被人理解?在中国人们对全纳教育的理解达到什么程度?

  中国专家:不讳言,未达到全民皆知的程度,全世界只有英国才有关于全纳教育的立法,我国更多地还停留在讨论阶段。我们的教育体系已经能把大多数孩子纳入教育系统中,但一些特殊状况的孩子需要我们特殊关注。要让每个孩子受到优质的同等质量教育,还要努力。
  ●提问四:全纳教育和全民教育、均衡发展是否一致?

  中国专家:这个问题世界各地都有,从政府的角度来看,不可能每出现一种教育理念就制定一套政策。概念现在确实层出不穷,但理念和实践还是有一定差距的,理念能引领实践。这三者可以互相带动,而不是孤军作战。
  ●提问五:“随班就读”和全纳教育是否一致?

  中国专家:“随班就读”解决了特殊孩子的教育问题,“见善思齐”,即和好的孩子在一起成长会更快些,当然到底是随班,还是单独设一个班,还有待于研究。对一般智障的孩子,随班是有利的,但对于重度智障的孩子,可能效果不大,还要再考虑。
  ●提问六:随班就读很符合全纳教育的理念,但我们的老师面临很大的挑战,该怎么办?如果随班就读,那么弱智学校等是否将不再存在了?

  中国专家:如果普通班级还是老样子,无法满足特殊需求的孩子,那不是全纳教育。要让每个学生,不论特殊的还是普通的、优等的还是智障的学生都能受到不同的教育。中国现在每个班学生人数太多,如果中国能实现小班,甚至每个班每门课设立两个老师,我相信中国会实现全纳教育的。从理论上说,弱智学校等会慢慢退隐。
  ●提问七:韩国采用多元的方法教育,显然在全纳教育的发展上是很快的。从你的角度来看,真正实行全纳教育还有什么挑战?

  韩国专家:真正的挑战是人们的意识不够。并非公众的意识,而是我们的官员的意识。在制定政策中如何使他们考虑到这点是有难度的,还需要再做工作。单纯的全民教育没有考虑到每个人的需求。官员们讲全纳教育似乎就是单纯的特殊教育或和他们无关的,这需要改变,要提高意识。还要和其他的卫生政策、公共服务政策等连接起来。
  ●提问八:是让普通教师来承担全纳教育的责任吗?政策上有无规定?

  日本代表:有相应的法规,让学校和教师往全纳教育的路上走。
  ●提问九:韩国如何帮助特殊学生?

  韩国专家:我们对不同学生推出了不同的学习计划,如有慢性病的学生需要几年来治愈疾病,从去年开始给他们在医院里开课学习,有的甚至是医院康复间开课,由政府出资;对家庭离异的孩子提供心理咨询。这些都是政府的计划。学生越来越敏感,家长也抱怨教师对学生不够理解。我们要制定更具体的计划和措施,使教师适应不同需求的学生。
  ●提问十:教师在教育特殊儿童中遇到问题时,能否从教育机构获得专家的支持或指导?

  韩国专家:会指定一些特殊教育的支持中心,180个基层教育和社区中都有这样的特殊教育支持中心,专家和有经验的教师会在那里接受咨询,提供帮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18:53 , Processed in 0.07569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