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力呈现:于波澜处的智慧追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19 10:36: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张力呈现:于波澜处的智慧追求
观察者:张悦   执教者:袁卫星
  课堂回放
《第一次约会》教学实录
  师:今天我们是第一次见面,也是我第一次在苏州中学上课。人生有很多第一次,很多难忘的第一次,有没有谁愿意说说你难忘的第一次?
  生:(第一次考试,具体内容略)
  生:(第一次数星星,具体内容略)
  生:(第一次摔跤,具体内容略)
  生:……
  师:讲了这么多第一次:第一次考试,第一次数星星,第一次摔跤……有没有同学愿意讲讲第一次约会?
  「屏幕出示课题:第一次约会。
  「学生大笑,共同推荐某男生。
  师:真让人说啊?今天有班主任在,我们就不难为他了!——“我”来说说,怎么样?
  「学生齐声叫好,掌声热烈。
  师:“我”都已经写好了。
  「屏幕出示文段,教师读:“我还记得我平生的第一次约会。一般来说,第一次约会总是难忘的,但对我来说,我的第一次约会不只是难忘,而是刻骨铭心。那一年我上高二。我为了这次约会策划了好几周。她同意出来和我见面了!全校的人都知道,她是一个高傲的女孩子!全校的人都知道,她的父母对她管教得很严,就像我的父母对我管教得很严一样。我对我的父母撒谎说,学校将组织一次春游,这样我就争取到了一天的约会时间。——约会的那一天到来了……”
  「学生跟着教师一起读,有学生边读边笑。
  师:省略号表示没写完。如果写下去,该怎样写?能否帮“我”从写文章的角度编排一下?
  生:该写心理活动、语言,写得越细越好。
  师:也就是要有细节描写。
  生:要把整个过程写出来,写出波折。
  师:对,要写出波澜,写出事情的一波三折。
  师:同学们说了两点,第一,要写出细节,第二,要写出波澜。后面的文章,其实“我”也已经写好。请同学们读一读,看看“我”这篇文章有没有细节描写、有没有写出波澜。当然,我刚才说的“我”是带引号的“我”。
  「教师发放讲义。讲义上将原文隐去最后三节,从开头已读部分接续如下:
  我和她在一家小饭店吃了午餐,然后手拉手去看了一场电影。傍晚,我们漫步在大街上边走边谈。生活一下子变得美妙无比。
  突然,路对面的行人当中有一个人闪入我的眼帘并让我的心为之一颤。我认出了这个人。糟糕的是,这个人正穿过马路朝我走来,更糟糕的是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我的父亲!
  刹那间,所有的罗曼蒂克都从我心中消失得一干二净,取而代之的是恐惧。我知道,严厉的父亲不会容忍我撒谎,更不会容忍我早恋,将在大庭广众之下责骂我,让我难堪,让我在拉彻娜面前出丑。
  我恨不得地上有一道缝儿,好让我钻进去逃之夭夭。但是,我无处可逃。然而,一件让我想不到事发生了。
  父亲走到了我的身边,但是和其他的陌生行人一样,他从我身边擦肩而过了,仿佛根本没有认出我来。我提到嗓子眼上的心落了下来。我说不出当时心中是怎样一种心情。
  晚上,我回到了家,恐惧又重新袭上心头。晚饭时,我一点食欲也没有。然而,让我吃惊的是,一切和往常一样。除掉我之外,全家人表情轻松,谈笑自如,没有人提我那档子事。我匆匆吃完饭,跑进自己的房间,不知怎么心中更加忐忑不安了。
  过了一会儿,父亲走进了我的房间,在我身边坐下。我吓得不敢出声,但是我从他的眼神里看到了柔和。他语气平和地问道:“小伙子,今天的约会怎么样?我看,她长得很漂亮,也很可爱!”
  像被催眠术迷惑住一样,我一五一十地将我第一次约会的情况和盘托出,然后补充说道:“爸爸,我感到一天过得很快,就像只有几分钟似的,一晃而过了。”
  听了我的叙述,父亲笑了起来:“你知道,爱因斯坦说过,当你手放在热锅上,一分钟像一小时,当你与一个美女谈心,一小时像一分钟!这便是相对论,表明你珍惜你所拥有的,是一种美好的感觉。”
  父亲从来没有这样和我谈过话。此刻,他更像我的朋友,而不是监护人。我感到在他面前心中的事不吐不快。我感到他比我还了解我自己。
  「教师让一学生读以上接续部分文章。
  师:这篇文章有没有写出刚才说的两点?
  生:有。事情有波折。“我”撒谎出来玩,却在大街上碰到父亲,但父亲并没有“父子相认”。晚上“我”提心吊胆,但意想不到,回到家一切照常。饭后父亲走到房间,不是暴风骤雨,而是一番话让“我”感觉他像“我”的朋友。
  师:是啊,这篇文章有很多“意想不到”,谁来谈谈?
  生:约会时遇上爸爸,意想不到。
  生:爸假装不认识,意想不到。
  生:回家没有暴风骤雨,意想不到。
  生:……
  师;我给你们总结一下你们说的这些“意想不到”,有的是我找出来的,看大家认同不认同。
  「屏幕出示:意想不到:我的梦中女孩会答应和“我”约会
  意想不到:我的这次“约会”居然会被父亲撞到
  意想不到:父亲会和陌生人一样对我”视而不见
  意想不到:回家晚餐时“一切和往常一样”
  意想不到:父亲在晚饭后走进了我的房间
  意想不到:父亲的眼神里充满着“柔和”
  意想不到:父亲“语气平和”地和我说话
  意想不到:我竟把我约会的情况“和盘托出”……
  师:这么多的“意想不到”,写出文章的波澜有了。那么我们再来看看细节。这篇文章的心理描写就写得很细。谁来说说?
  生:见到爸爸时很害怕,回到家不安。
  师:我们来理一下作者的情感和心理变化。
  「屏幕出示:愉快—恐惧—吃惊—忐忑—放松—释然
  师:这个心理变化是随着事情的发展、事件的波澜展开的,是伴着情感的起伏而起伏的。文章中的情感,值得好好品味。大家齐读第一段。
  「学生齐读第一段。
  师:大家发现没有,作者写第一次约会用到两个词:“难忘”、“刻骨铭心”,但文章写到这里,似乎还没有讲出来为什么“难忘”和“刻骨铭心”。这个“为什么”强调得还不够。——其实文章后面原来还有一段。请女同学一起读一读。
  「屏幕出示前面隐去三段中的一段,女生齐读:
  我们谈了一个多小时,我现在甚至觉得,我的第一次约会与其说约的是我的梦中女孩,不如说约的是我的父亲。在这一个小时的谈话中,我多次想告诉他,我不该撒谎,不该早恋;我更想问他,为什么他在街上看到我时不朝我发火,为什么现在只有我们两人时他也不明确地指出我不对的一面。
  师:这一段中,如果只读一句话,你会选择哪一句?
  生:“我现在甚至觉得,我的第一次约会与其说约的是我的梦中女孩,不如说约的是我的父亲。”
  师:我变换一下句式。(屏幕出示)“我的第一次约会与其说是和梦中女孩的牵手之约,还不如说是和父亲的(    )之约。”
  生:心灵。
  师:再变换一下。(屏幕出示)“我的第一次约会与其说是和梦中女孩的爱情之约,还不如说是和父亲的(    )之约。”
  生:亲情。
  师:到这里,似乎讲了一个道理:亲情可贵,亲情永恒……但还不够,如果还要写下去,把前面的道理继续说下去,说透彻,该怎么写?请同学们在这段话的后面,再写上几句。
  「提示学生看文章旁边的插图:一位少年举着一杆天平,天平的两端,一端是父亲,一端是女孩,父亲的这端略微下坠。
  「学生写作。
  师:谁来读一读?
  生:我不该一味地追求爱情,而忽视亲情。
  生:爱情也许很甜蜜,但亲情才是天平上最重的。
  师:作者也写了一段,前面我把它藏了,一起来看怎样写的?请男同学一起来读。
  「屏幕出示前面隐去三段中的最后两段:
  父亲离开房间时,说了一句话,让我至今仍犹言在耳:
  “小伙子,你的女朋友爱你,但是你的老爸比她多爱你18年!”
  师:你喜欢刚才你自己写的结尾,还是这篇文章的结尾?
  生:喜欢文章的结尾,因为它把道理表述得非常含蓄。
  师:对。无论距离多长,无论处境如何,亲情总是沉甸甸的,它永远伴随着你。这就是这篇文章蕴含的道理。作者在结尾处讲出来了,而且讲得形象生动,耐人寻味。用的仍然是语言描写。
  师:这篇文章是《读者》上的,可能大家平常阅读,乐一乐也就过去了,而今天,老师想告诉大家,可以从写作的角度去读文章、理解了文章。好的文章一般就三个字,我前面都已经讲到了,概括一下,就是“事”、“情”、“理”。古代文学的优秀作品就有这样的明证。不信一起来读这首诗。
  「屏幕出示《游子吟》前四句。
  师:这四句写了哪几方面?
  生:事——“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情——慈母对游子的感情。
  师:怎么没有“理”?哦,“理”被老师藏起来了。
  「屏幕出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这两句讲了怎样的道理?
  生:母亲恩重如山,像春天的阳光对于小草,是怎么也回报不完的。
  师:是啊,你看,一讲道理,文章境界就有了提升。前面讲慈母对游子的付出之情,这里写游子对慈母的感恩之心。当然,文无定法,“理”可以直接说,也可以含蓄地写出。我也写了一篇文章,请同学们来看看,这篇文章有没有“事”、“情”、“理”?
  「发放讲义《那轻柔细微的一纤》。全文略,可在网上搜索。
  「师有感情地读文章。
  师:这是我纪念父亲的一篇文章,谁来说说这篇文章的“事”、“情”、“理”?
  生:事情主要是围绕父亲的病来写的,特别是写了寒冷的冬天带着我捕蟹掉河里的事情。
  师:嗯。感情就不必说了吧?有没有写到“理”?
  生:最后一段。
  「生读最后一段: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父亲就像一株不断被摘去叶子的桑树。他全身的每一根枝条都冒着细密有致的叶子。而记忆就像嫘祖,走回故乡的那片桑园。那枚洁白如雪凝炼如蕾的椭圆形,你拉开它,伸展它,就会发现那是一缕长得说也说不完的故事。那轻柔细微的一纤,竟能坚韧得足以绾住我的一生……
  师:是怎样的“理”?
  生:亲情永远伴随我们。
  师:“理”的表达方式有多种多样,我这篇文章的说理方式与《第一次约会》的说理方式是不同的,谁来说说?
  生:您这篇文章是通过抒情来说理,而《第一次约会》是通过叙事来说理。
  师:是的,我用了比喻的修辞和抒情的方式。这堂课,我们了解到记叙文,尤其是复杂的记叙文,在“六要素”之外,还应当有另外三个要素:“事”、“情”、“理”。其中,“事”要写得有波澜,“情”要写得有起伏,“理”要写得有启思。打个比方,文章就像一个人,“事”是人的躯干,“情”是人的血液,“理”是人的气质。写好文章,要在“事”、“情”、“理”上下功夫。
  「学生纷纷笔记。
  师: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子欲养而亲不待”(屏幕出示)。课后各自理解一下。
  师:下课。(铃声响起)
  对  话
  张悦(以下简称“张”):袁老师,您好。作为教研员,我想主要是以研究的方式来关注和参与课堂教学。可我听说,您坚持每学期至少执教一次公开课,对此,我表示由衷的敬意。能介绍一下这堂课的执教背景么?
  袁卫星(以下简称“袁”):谢谢你,张老师。这堂课是在我们苏州市一年一度的课改展示课活动中执教的。在苏州中学高一年级借班上课。在确定上这一课之前,我和苏州的几位教师朋友谈到学生阅读效率低下和写作水平低幼的问题,非常忧虑。于是寻找问题的症结,达成的共识是:阅读指导不到位,不是用肢解文本来折损文章,就是用练习考试来消解阅读;写作指导不到位,用一些名词术语、绝招口诀来指导学生怎样谋篇,怎样布局,怎样遣词,怎样造句,枯燥乏味;尤其是阅读和写作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做不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基于上述考虑,我决定试上一课,作为靶子,供同行们探讨。
  张:您能不能具体说一说这堂课的设计初衷?
  袁:总体设计思路是读写结合,也就是读的时候能从写作的角度来阅读文章;写的时候能从阅读的角度来谋篇布局。西方有一种哲学指出:为了感受上帝的存在,首先你必须去信仰他,就好比为了感觉炉火的热度你必须靠近它一样。我想通过这堂课告诉学生,好文章是要好好读甚至好好品的,特别是记叙性散文,要从“事”、“情”、“理”入手,披文而入,而不“只是眼睛在书页上跑过,只知道故事的极简略的梗概” (叶圣陶:《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我也想通过这堂课告诉学生,写出一篇好文章并不难,同样可以从“事”、“情”、“理”入手,去谋篇布局,让自己文章的读者获得阅读之美。总之,这堂课强调记叙性散文的“三要素”:“事”、“情”、“理”。而且不仅从阅读的层面来强调,更从写作的层面来强调。也正是这种强调,有人可能会认为它是一种“四不像”课型:不像纯粹的阅读课,也不像纯粹的写作课。
  张:我觉得您这堂课的设计除了上面所说的匠心之外,还有一些机巧之处,有很多个“意想不到”,可谓波澜不断。首先是课堂导入意想不到:让学生说第一次约会;学生不说,老师说。其次是当学生误以为文章中的“我”就是课堂中的“我”——老师时,您又告诉他们这个“我”是我们通常说的文章作者——这个学生意想不到。还有意想不到的是,你把文章的后三段“藏”起来,前面按部就班,抽丝剥茧,讲“事”和“情”,到最后才拿出这三段逐一品味,讲“理”的重要,有种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味道。最后,老师把自己写的文章拿出来给学生阅读,强化“三要素”概念,学生也多少会意想不到……顺便说一句,您的下水文章写得很感人,可谓催人泪下。
  袁:上课和写文章是一样的,也要有“事”、“情”、“理”这三要素。而“情”发乎“事”、“理”起于“事”。因此,课堂中的环节处理,也要有些波澜,讲点细节。
  张:从倾向来说,您这堂课是倾向于学生的“读”呢,还是倾向于学生的“写”?
  袁:前面说过,试图是两者结合。但从重点和难点上来说,是让学生从“读”中习得“写”。写作教学我认为是三个字:学、思、创。“学”是学习他人写作经验,同时包括积累丰富写作素材。“文无定法,但有常法”,学习乃至模仿他人的一些写作技法,对于处于写作起步阶段的学生来说,是有裨益的。但必须突破传统基础文----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概念,从文学的角度来揣摩和理解写作,这一点对于高中学生尤其重要。“思”是思考应当怎样来表达内心,表达内心创作的欲望。这里有个前提,即“要有创作的欲望”----诚如奥地利诗人莱内?马利亚?里尔克《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中所言,“请你走向内心。探索那叫你写的缘由,考察它的根是不是盘在你心的深处。”“创”是指创新,指创造。这方面论者甚众,自不待言。
  张:袁老师,您的课堂呈现和您现在的阐释是一致的。基于阅读的写作和从写作学出发的阅读,是实现有效读写的关键落点,我的收获是理性的。待会儿我更多地想从教学设计“波澜”的角度(其实也是渗透您的读写观的方式),来谈谈我的心得,好吗?
  袁:好的。
2#
 楼主| 发表于 2013-4-19 10:36:31 | 只看该作者
观察者语
  两朵云只有在同样的高度相遇,才会化成雨。观察袁卫星先生《第一次约会》的课堂,心中就涌动着这样明媚的暖伤。在袁老师发出“下课”的指令时,我还没有从氤氲着师生和谐共感的课堂气场中回缓过来,倏忽之间,一种感念攫住了我:理性也是邂逅所得……
波澜之于波澜的互约
  细读《第一次约会》的原文,宛若欣赏充满复古气质的宫廷礼袍,悠悠袭地,逶迤出很多优雅耐品的褶纹,褶纹之间宕跌着细微的变化,绝不重复地激荡着我们悦美的情趣。这实在是一个很草根的故事,有一个微微湿润眼眶的很草根的结尾。可是作者就是执拗地在简单朴素之中构营出雍容来,在褶纹与褶纹之间经营着人情之美,让你禁不住感喟:一朵草花也有深度蕴藉的生命。
  《第一次约会》就是这样充满看似无浪处的波澜,而所有的波澜都被智慧的教师一一“挽起”,这是他潜心会文的结果。诚如袁老师所言,太多的“意想不到”组成行文的波折:意想不到,我的梦中女孩会答应和“我”约会;意想不到我的这次“约会”居然会被父亲撞到;意想不到父亲会和陌生人一样对“我”视而不见;意想不到回家晚餐时“一切和往常一样”;意想不到:父亲在晚饭后走进了我的房间;意想不到父亲的眼神里充满着“柔和”;意想不到:父亲“语气平和”地和我说话;意想不到:我竟把我约会的情况“和盘托出”……读解学强调对语文文本意义的理解,尤其是对微指意义的张扬。这些“意想不到”被作者以一种看似漫不经心的方式投注在不明显也不突出的位置,当读者畅快淋漓地去发现它们时,才呈现文本多层次的丰富意义。阅读是语文教师最日常的功课,是语文教师寻找思想的过程,将短文章、浅文章读厚,考量的是教师的阅读眼光。这是袁老师给我的启思。
  “文本细读”其实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英美“新批评派”的口号,语文界移植这个说法是对阅读观念和方法的一次返身。袁老师走进文本的方式显然不是指令式、复制式的,而是领悟式、建构式的,他采用“悟读”的方式将《第一次约会》这样的短文深层结构处的浪花一一“标绘”,引领学生往“理解”的深处走去。当一个又一个的波澜成为“明言”存在时,学生也许也就懂得了暗藏风景的文字真是竭尽玄妙!
  深入解读文本是上好语文课(尤其是读写课)的基础,决然不是一堂好课的标尺。我们进一步期待语文课的波澜。按照格式塔美学原理的阐释,期待视野使在认知圈里形成一个召唤结构,这个结构是开放的,当外在的对象与原本的期待合一时,认知的舒适度就增加了。袁老师以课堂教学设计的波澜满足了我们认知的舒适需求,实现了文本波澜和课堂波澜的互约。我们不妨做以下的演示。
  首先,抖“包袱”式呈现文本。第一次,隐去所有关于“约会”的具体内容,从文章学的角度设计教学问题:省略号的部分该怎么写?我特别关注了袁老师提问中的“该”字。这个提问是有鲜明指向的:不是任由发挥,而是“应然”的归宿,即正确的写作方式。现在的语文教学问题的设计往往带有太强势的后现代特征,过分追求自由度,唯一精准的答案设置似乎显得落伍老套。李海林教授在《中学语文教学》上的近文也提出了写作知识重构的问题。当然,知识教学应该避免开中药铺般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的罗列,否则又会滑入机械呆板的泥沼。让学生根据文本已经明示的内容,对言语形式进行探究是创造性的文本建构,很有价值。这从课堂现场的反应可窥一斑。第二次,呈现原文的主体部分,做验证式阅读。既然明确了“该写”,那么,“该写”的细节和波澜都有了吗?心理描写的细腻、“约会”事件的波折。光光验证还不够,袁老师引领学生往“该写”的深处、细部涵泳。怎样做到了细腻?怎样展示了波澜?这是让学生进一步细读文本,进行归纳式思维操练。袁老师用串联主人公情感变化的词语的方式,让学生体会“细腻”;用对由一系列的“意想不到”营构的“悬念”的分解来展示整个事件的波澜。这里的教学设计是让学生增强了一个认识:仅仅知道“该写”是不够的,还要动脑筋写好那些“该写”的。第三次,用全体女生朗读的方式将文本最后一段“亮相”,至此,《第一次约会》全文终于显山露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设计呢?显然,袁老师是想强调最后一段的重要作用。到底是什么决定了文本的境界?是文本要传达的历史(社会)意义和这种历史(社会)意义在转换为读者意义时增殖的东西。为了进一步表示对结尾段的重视,袁老师设计了以下的问题:如果只能选读一句,你会读哪一句?这又是一个精妙的小波澜。当然选读体现文章最高境界的那一句。趁热跟进的变换句式练习,彻底表现了文章的境界。这就是袁老师让学生接触全文时,以写作学知识打底的三次“爬坡”式学习,用心精细。
  不可忽略的还有课堂教学的宽度。千万不要以为袁老师的《第一次约会》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基于充分阅读的、零敲碎打式的写作指导。不是。如果你观察了下一阶段的教学设计,你就会豁然开朗:袁老师告诉学生是可以从写作的角度去读解文章的。他告诉学生好的文章概括起来讲就是三个字:事、情、理。至此,也许我们更能明了抖“包袱”式呈现文本的设计意图,如果说前两个“包袱”是为了表达“事”和“情”,那被捂到最后的一段其实就是“理”了。那么,怎么让这三个字成为学生读解文章的一个好落点、好抓手,取信于学生呢?教学设计的波澜再起。从古代文学作品《游子吟》那里找到典型性明证。外国的当代小小说和中国的古代诗歌的有效对接,一个宽度生成: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都离不开这三个字。从自己的下水作文《那轻柔细微的一纤》找到凭据,另一个宽度生成:无论是经典文章还是师生日常写作,都离不开事、情、理。再将下水作文《那轻柔细微的一纤》作为品读“事”、“情”、“理”的对象,采用比较学习的方式,和《第一次约会》的说理方式进行比对,加深对呈现“事”、“情”、“理”形式的印象,帮助阅读,提高写作境界:还有一个宽度呼之欲出——达成“事”的波澜、“情”的起伏、“理”的启思的方式多种多样,合宜为度。
  波澜之中,袁老师将课堂擦亮。教学设计的智慧追求,使课堂不再呈现单纯的面容,张力从此无限。
              袁卫星 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215004
              张  悦  宁波市效实中学       31501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11:25 , Processed in 0.07387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