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看名师语文课的非语文倾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5-15 17:03: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看名师语文课的非语文倾向
河南省济源市教研室  刘丽霞

语文作为母语教学,与其它学科有很多不同,评课时除了通用标准外,一定要注意语文学科的独特性。
语文与理科和其它文科的不同点在于:
其一,课文不是教学的直接内容,而只是教学的素材,教师在与文本充分对话的基础上,综合编者意图、学情特点等诸多考量而作的个性设计才是教学内容,正所谓“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同一篇课文会有多种解读方式和解读方向。需要注意的是,再多解也不能偏离文本的确定内涵,这“一千个”必须是“哈姆雷特”而不是变成了“李尔王”或“麦克白”。
其二,课文内容大多是学生一望而知的,思维难度往往不如理科,所以听讲心理最需调动,必须考虑如何使授课后学生在知识、能力、素养方面有较明显提升;课文内容又往往是学生其实一无所知的,比如“汗滴禾下土”,句意谁都懂,但“炼字”的妙处——为何用“滴”,与“落、砸”等相比,效果有何不同?这种品评的功夫、让学生学习更精微、准确、形象地表达的功夫,是语文的着力处。换句话说,语文不是“懂不懂”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美不美”的问题。语文课不能主讲“是什么”,而应关注“为什么”与“怎么样”。
其三,语文需要反三归一,大量积累,课文或单元之间,甚至年级之间、学段之间,不像理科有严密的系列、严格的梯级,比如,人教版小学三年级学过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出塞》,人教版高中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又出现了;苏教版小学五年级学习《荷塘月色》,人教版则放在高中必修2。由于课文没有层进性,不学前一篇课文完全无碍后一篇课文的学习,甚至不学课文而换上同类文本或相反相异文本,也不一定影响教学效果,所以语文教学的自由创新空间很大,可以大胆取舍,可以作类结构分析,也可以干脆不讲。
其三,语文的核心价值在于学科素养,包括了学科思维、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所以语文教学不能太技术化、太琐碎。“语文味”的表现应在于:“读之美”——书声琅琅,诵读显情,默读体悟;“品之美”——咀嚼文字声韵,品味文字意蕴,洞察结构精妙,感悟人文情怀,学会鉴赏、审美、探究;“写之美”——文章体式、表达方式、语言积累的写作迁移,学会运用。
语文教学最忌知识化、习题化、理科化,倘若执迷不改,即使有些题能做好,但鉴赏题、作文一定会受影响,所以成绩仍会欲得而不能,需要深思而慎行。
语文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可以是以下几条:思路明晰单纯、提问精粹实在,品读细腻深入,师生互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我以为还要加上首要的一条:课堂定位准确。这个定位是:必须是语文课,有语文味,而且是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以文本理解为基础,为语言活动为主体,以问题探讨为引导,以提高语文素养为目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王开东的一些课,会发现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泛语文或去文本倾向
以文本理解为基础还是以文本为其它话题的生发点。真正的语文课必定以语言文字的品味为主,可以关涉文字的选择、锤炼、音律,可以关涉句式、标点的处理,可以注意标题的设计、标题与文本内容的扣合艺术,可以品析篇章结构的精妙,可以进行定点细摹的仿写或评论……无论哪一种处理,必定是以语言活动为主,学习的是文本的“言语智慧”,即“如何表达、为什么这么表达”的艺术。比如《蛮子大妈》的实录中,主问题有两个:“蛮子大妈发生转变的原因”和小说的主题分析,在据此整合的教学过程中,全都是以语言活动为主,而且紧紧扣住文本。如“蛮子”这个名字的由来,蛮子大妈的性格,蛮子大妈对儿子的爱,蛮子大妈与四个普鲁士士兵之间的关爱,蛮子大妈性格的分裂,都是“师出有名,言出有据”的,作者引导学生总会提到“从文章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对动词“涌”和“抱”的品味以及小兔子、两张报丧信重合、放枪时的单响等细节的品析,既有独到的教学眼光,又由学生的疑问因势利导而来,并且与人物性格与文章主旨分析自然融合。尤其主旨理解部分,教学预设非常精彩:第一部分似乎游离于故事之外,所以有人说把这部分去掉更好,让学生讨论,处处扣紧原文,不蔓不枝,又能步步深入,文情并茂,堪称典范。但到了《米洛斯的维纳斯》则出现了变奏,课堂重心演变成了对“虚实相生,以无胜有”这一鉴赏理论的学习,文本成了论证这一理论的例子。课堂之初卢浮三宝的引入可以视为导语,引出文本后,解决的是:本文观点是什么?作者如何阐述这一观点?至此还是以文本理解为基础的,但仅占整节课四分之一篇幅不到,在导出“虚实相生”理论后,师生先后引述了中外恐怖片、武则天天无字碑、未名湖、黛玉绝语、《一个丈夫的账单》、《雪山飞狐》、唐诗宋词、画作、罗丹雕塑等9个例证来讨论美学鉴赏手法,中间扣文本只有“作者的观点是否偏颇”几行,其余再不与文本对话。尤其请学生就“深山藏古寺”“踏花归去马蹄香”等话谈作画构思,用时甚长,离题甚远。文本被搁置一旁,品味的是师生衍生出的话题或语句中的词语或意境或手法,但类于《蛮子大妈》中对文本本身的阅读与赏鉴没有了,文本成了“虚实相生”这个话题的生发点。像这种抓住和文本相关的一个话题,引入大量存在表面联系的其他文本或教学资源,一味向外拓展,以材料的堆积代替对语言文字的触摸,其实是以表面的繁荣与丰富掩盖教学的低效率。貌似以人文性取胜,其实是用师生的生活实际或社会实践来取消文本或替代文本,只关注了文本的内容梳理,对语言魅力、表达艺术忽略,悖离了语文教学的原点。陈军在《这,不叫拓展》中说:“课文是教学之本,课堂的活动都要聚集课文。拓展的基点是课文,拓展的时空也是课文。拓展,是思维活动的扩张,如增强思维深度,扩大思维广度等,是扎扎实实的拓展,如此,深读一句话可能比上网6小时候更有拓展性”,足以深思。
第二点则是读与写的缺失。在大量的课例中,在不同的课型中,品味与思索性的赏读占了主体,但以读显悟、以读显情的朗读、比较读、分角色诵读等则不曾见;以手写心、迁移运用的写作也不曾见,对真正的语文课堂而言,对要给一线教师语文示范的“深度语文”而言,可谓缺憾。
另外想谈的是教学艺术角度。以“思路明晰单纯”来考量一些课,会发现整节课主问题只有一个或两个,导致课堂节奏不够鲜明,类于在一个问题下的无节制研读,还有碎问碎答倾向。可否抓住课文的中心意象、行文线索、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句,设计至少三个主问题,形成环环相扣的问题链呢?以《合欢树》为例,窦桂梅老师的设计围绕“合欢树”结构整个教学:母亲与合欢树,我与合欢树、邻居孩子与合欢树、我们与合欢树。再比如黄厚江老师的《装在套子里的人》,以“套子”为把手,数套子、品套子、套住了谁、议套子,一线贯穿,课堂变得丰富而精粹,化繁为简,举重若轻。窦老师的诗意主题、黄老师的本色语文,应该与王老师的深度语文并不矛盾,或者相得益彰,课堂教学可以深思而慎取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21:34 , Processed in 0.07474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