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叙事研究与质的研究是什么关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6-11 09:15: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叙事研究与质的研究是什么关系
作者:刘良华
    今晚讲座结束之后,有简短的现场提问。
    你如此看重变革研究尤其是行动研究,可是,一般教师不了解历史,不了解他人的经验,那样的行动研究是否会导致:不能站立在大地之上,只能漂浮在空中。
    老实说,这个问题提得很到位。我现场急于回答问题,没来得对问题本身表达我的赞赏。
    我的解答或缓解思路是:
    正因为如此,完整的研究应该是历史研究加调查研究再进入行动研究。
    但是,当研究者时间不够时,可以采用两种变通的办法:
    一是根据自己以往所了解的历史经验和所见识的他人经验来形成自己变革教育实践的策略。也就是说,中小学教师在做行动研究之前,他们的头脑里并非一片空白,而是已经积累了相关的历史和现实经验。
    二是在行动研究之前,就所研究的主题做比较深入的文献研究。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强调行动研究报告中需要有比较充分的文献综述的原因。完整的行动研究报告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献综述”;第二部分是“行动过程”,第三部分是“研究结果与讨论。在这三个部分中,“文献综述”实际上是暗示任何行动研究都需要对相关的问题有历史的视野。
    正式的提问结束之后,有老师到前台提出另外一个问题:
    叙事研究与行动研究是什么关系?或,叙事研究与质的研究是什么关系?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我打算在讲座中澄清的问题,但讲着讲着,就把这个重要问题忘掉了。
    我的回答是:
    叙事研究不是一种研究方法,它只是一种写作方式或研究报告的呈现风格。正因为如此,我在公开发表的文章和专著中,从来不将叙事研究与行动研究并列,也不将叙事研究与质的研究并列。
    如果对教育研究方法做一个分类,倒是可以考虑从研究报告的呈现方式上将教育研究方法分为两类:一是叙事研究,二是逻辑研究;或者从对数据的依赖程度上将教育研究方法分为两类: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
    大体可以说,叙事研究是质的研究的写作方式或质的研究报告的呈现风格。当一种研究报告不是用数据说话,不是用逻辑论证的方式说话,它就显示“叙事”风格。质的教育研究一般采用叙事的方式,但是,为了显示出“学术深度”,研究者在“叙事”之后,专门安排“结果与讨论”。所谓“结果与讨论”,就是就前半部分的“叙事”展开理论探讨和逻辑论证。
    比如行动研究的报告结构一般为:
    一、文献综述(“叙事”形态)
    二、研究过程(“叙事”形态)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逻辑”形态)
    其中,前两个部分(文献综述和研究过程)往往用讲“叙事”的方式呈现,最后部分(研究结果与讨论)往往用“逻辑论证”的方式进行理论上的探讨。
    如此一来,这样的行动研究报告就很难说是“叙事”了,因为后面的“研究结果与讨论”不再是“叙事”研究,而是“逻辑”研究。
    也正因为如此,也有人主张行动研究报告只需要用叙事的办法讲述自己的“研究过程”(我遇到了什么问题,我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我解决得怎么样)就足够了,根本不需要前面的“文献综述”和后面的“研究结果与讨论”。
    可是,作为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总是有很多人感觉那样“讲故事”式的研究报告缺乏学术含量,没有学术规范。于是,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不得不采用折中的办法:前半部分讲故事,后半部分讲道理。或者说,前半部分显示为“叙事”研究,后半部分显示为“逻辑”研究。
    最后一个提问是:教育博客在教育研究应该发挥哪些作用?
    我答应回来之后,在博客上做回应。我的解释是:
    1.对于研究者来说,教育博客是记录和整理研究资料的一个档案袋。这个档案袋很重要,因为它将研究过程中收集到的资料以“教育日志”的方式聚集、保存起来。
    2.教育博客让研究者比较方便而安全地记录研究过程中的“大事记”,研究者以后在撰写研究报告时,这些“大事记”将转化为“研究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如果没有这些“大事记”,研究者很难完整地回忆研究过程中究竟发生了哪些有意义的事件,也无法使自己的研究过程的“叙事”让读者点头、感动。
    3.对于任何一个中小学教师来说,教育博客是一个有用的“反思”平台。人们可能承认“反思教学”对改进教学实践是有意义的,但一般教师很难找到一个反思、言说、发表的地方。教育博客为教师的反思提供了这个反思、言说、发表的空间。

文章引用自:http://teacher.cersp.com/theo/xushi/200701/60.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22:43 , Processed in 0.07452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