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泽平:80后诗歌研究综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6-21 07:27: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泽平:80后诗歌研究综述
    作者:泽平     2013-01-23   
 “80后诗歌”命名的出现迄今已逾十年,但这十年来对80后诗歌的研究,总体上是单薄和滞后的。正如诗评家霍俊明所说:“谈论现今的‘80后’诗坛,更多的研究者往往是谈论个体或局部的现象”,批评家只是对阿斐、郑小琼、熊焱、丁成、代雨映等少数诗人有所关注,“还很少从整体的角度来谈论这一代人的诗歌写作、生存境遇甚至精神型构。”[1]尽管如此,我们大致上还是可以把迄今为止的“80后诗歌”研究分为四个方面来看待。

1、对“80后诗歌”命名的争论,基本的态度是由质疑到默认
  较早对“80后诗歌”命名作出反应的当属刘春的《文学史情结笼罩下的诗坛命名——以80后为例》,文章从“文学史情结”这一角度指出热衷于命名并不是“80后”特有的现象,因此在“80年代出生的诗人身上普遍存在的‘命名迫切性’,并非‘幼稚’和‘功利’之类的批评所能概括”。但“80后”是否成立,“说到底仍然要靠他们本身的实力”。 [2]
  与刘春的文字同时,在丁成主编的《蓝星?“80后”文论卷》中,李原、啊松啊松、丁成、刘东灵、春树、阿尔、老刀等人都对“80后”的命名提出了看法,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态度:激烈赞成命名、对命名持观望态度、批评命名的缺陷。这些80后诗人的内部争论,对“80后诗歌”这一概念的诸多层面起到一定程度的厘清作用。[3]
  此外,还有少量文章涉及80后的命名问题,如枕戈的《80后之“神性写作”与“口语写作”》 [4]、金浪的《80后诗歌的谱系与身份焦虑》[5]、杨克《“E世代”:对“80后”出生诗人的本质命名》[6]、肖水和洛盏的《中国80后诗歌:灰烬里的火光》,以及上文提到的雪马、老刀、王西平、王楚等人的文章。
  
2、对80后诗歌的谱系及承嗣问题进行梳理
  较早对这一问题进行关注的是枕戈的《80后之“神性写作”与“口语写作”》,枕戈认为存在两种诗歌传统:其一是80年代的浪漫主义诗人海子、骆一禾所代表的“神性——半神性”写作[7];其二是90年代以来由于诗歌高贵精神的丧失,以韩东、伊沙和于坚等人为代表的表现庸常的日常生活的“口语写作”倾向。在梳理出两大诗歌传统之后,枕戈进一步认为,80后诗人“在对‘神性一半神性’传统的承接上,80后中的少部分诗人最多只能称为‘半神性’写作,这是时代使然,80后中的诗人在姿态上无法抵达他们前辈的决绝性。”并认为泽婴、谷雨、肖水、刘东灵等人继承了这一写作传统。而对80后诗人在对“口语写作”无节制的承嗣上,枕戈表现出激烈的批判态度:“神性写作几乎被口语写作完全遮蔽了。正因为大量粗糙鄙俗的80后诗歌的泛滥流行,导致外界对80后诗歌产生了深深的误解,以为80后就是浅薄的代名词,以为神性崇高之物在80后的头脑中已然绝迹了”,虽然对80后中的口语写作现象予以批判,但还是对以“口语为主但提倡开放性和兼容行的诗人”如老刀、丁成、阿斐、木桦等人表达了敬意。[8]
  继枕戈之后另一篇对80后诗歌的谱系作出研究的是金浪的《80后诗歌的谱系与身份焦虑》。金浪不赞成枕戈那种“神性”与“物欲”的划分方法,认为这种方法可能造成某种“本质主义”的倾向,并“人为割裂、忽视、压抑了事物的诸多层次”。金浪更愿意把80后对前人的继承看成是“一种历史的延续过程”。沿着这一思路,金浪指出,80后诗歌基本上是顺延着三条诗歌流向发展的:(1)朦胧诗——后朦胧诗——知识分子;(2)第三代——口语——民间;(3)日常——下半身。并认为第一条流向以80后诗人熊焱、谷雨、唐不遇等为代表,第二条流向以木桦、春树、旋覆等为代表,第三条流向以李傻傻、阿斐等为代表。除了沿着这三条谱系推进的诗人,金浪指出“更多的诗人则游移在这三条谱系之间”,也有“少数诗人存活在另一些诗歌谱之中”(如 “纯诗”写作)。金浪对“80后”诗歌谱系的追溯,其目的正在于揭示80后诗歌“绝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而是“根植在当代诗歌史的传统之中”。[9]
对“80后诗歌”的谱系研究,以金浪的文章影响较大。陈仲义在《在焦虑与承嗣中立足:“70后”、“80后”诗歌》一文中有类似的看法,他认为80后诗歌“自觉或不自觉顺延为朦胧诗——后朦胧诗——知识分子——学院;第三代——民间——口语两大流向”。并认为由此构成相对应的群落:一是在校的大学生和毕业不久的“新生”;二是处于漂泊或半漂泊状态,较早踏入社会打工的“早熟”者,前者带有较多“知识分子”的前辈胎记,后者带有较多民间的叛逆精神。[10]
  
3、对80后诗歌产生的时代语境及写作姿态的关注
  张猛的《论80年代后诗人的网络诗歌书写》对80后诗人在网络时代的书写语境进行了一定的概括,认为网络的多元和自由打破了主流话语的霸权地位,使得80后诗人能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写作。但是,这种宽松的语境同时带来几个负面的影响:(1)网络的无监督无标准产生了大量的“伪大师”、“伪高手”,他们拉帮结派,占山为王,80后诗人极易受到名利的诱惑而加入其中;(2)在纷繁的网络大环境面前,80后诗人的书写有可能变的“不那么真诚,不那么纯粹”,政治口号、下半身、性和暴力大量出现,书写成了情感或词语的发泄;(3)文学体制化和意识形态化依然是扼杀80后诗人的两大利器。网络看似自由,但也可能变成文学报刊的电子版;网络时代的诗人已不再是纸媒时代高贵的王子,诗人的文化身份正在失落。除了对网络时代的书写语境有一定的归纳,文章还总结出80后网络诗歌书写的的四大主题,分别是:情爱、成长、日常和调讽。[11]
  陈亮《“80后”的诗歌创作及其历史境遇的文化阐释》从四个层面对80后诗歌的进行了阐释:(1)在文学层面:切入当代,追求诗的时代活力的写作向度。陈亮认为努力发出自己的声音,不被意识形态化和类型化是“80后”的诗歌追求。他们的经验方式、言说技艺已很少带有青春的天真烂漫,只有现实与现实的残酷;(2)在美学层面:继续沉溺于后现代,用个人化了的“反崇高”和“冷抒情”呈现其审美趣味。“80后”在诗歌创作中大多用“崇低”与“审丑”来抵抗“前驱”们的“崇高”和“审美”,力图走出被前辈诗人的光荣笼罩的“阴影”,破除“影响的焦虑”,向“去精英化”——“祛魅”靠拢;(3)在生命学层面:通过体验主体生命与客观世界的关联,唤醒自我的本真和精神的自明。他们在现代化的阵痛中,逐步成熟起来,在经历社会变迁的冲击和无所适从的苦痛后,收拾起破碎的自我,蛰伏于隐秘的生命迹象,逐渐开发其写作的宽度和深度;(4)在社会学层面:恐惧和希望的折叠,构成了一种存在的自卫机制。“80后”诗歌为我们带来了文化的挑战、现实的挑战。面对生活的芒刺,他们背叛、反抗、思想、追问,这超越了“诗歌”本身,成为一种存在的发声。[12]
  
4、对80后诗歌的写作现状进行反思和批判
  在对80后诗歌写作现状的反思和批判方面,80后诗人老刀写于2001年的文章《无效的重复与复辟——“八十年代”诗歌写作现状批判》是值得注意的。文章认为在80后身上存在三种诗歌传统,即知识分子写作、口语写作和乡土诗。并认为当时的80后诗歌创作存在的主要缺陷表现在:
  (1)缺乏独立性的“知识分子写作”。老刀认为“知识分子写作”在技术上的要求十分严苛,而写作的真正精髓(即知识分子精神)又是隐匿在技术之后的。他认为在80后诗人中,“目前仍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写作者,他们对九十年代”知识分子“的继承是在语言上的,而在核心部位发生了严重的断裂:作为诗歌的独立性在诗歌中丧失”。
  (2)盲目的口语反复。老刀认为“口语写作”的概念从一开始就是模糊的,反文化、反传统在更多的口语诗人中变为一种口号。但是,要想彻底做到反文化、反传统,必须建立在对文化和传统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而80后的口语写作者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仅凭“感觉”盲目追随,他们的成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3)僵死的乡土继承。老刀认为从九十年代以来,乡土诗一直处于一种停滞不前的倒退状态。80后诗人熊焱、张进步等人的乡土诗在语言和风格上几乎完全延继了原先的乡土诗歌传统。他认为,80后的乡土诗歌写作,应该换一种语气,从切实的个人感受出发,开辟一些新的空间。[13]
  老刀的文章虽然写于80后诗歌方兴未艾的2001年,但其中谈到的问题,对当下依然是有借鉴意义的。几乎是在与老刀的文章同时,同为80后诗人的刘东灵写了《关于“80后”生存状况的一些思考》一文,文章对80后诗人出现的模仿前人、急功近利、拉帮结派、缺少独立的审美特质和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文本而忧心忡忡。[14]
  近年来,对80后诗歌的批判,更深入到精神气质的层面。刘波的《从青春书写到精神成人》一文对许多80后诗人在当下依然沉浸在“青春书写”中表达了某种不满,他指出“面对现实,面对文学,没有多少80后作家敢说:我已经精神成人了。他们要么回避这个问题,而沉于对风花雪月的低吟浅唱;要么抱怨琐碎的日子对人之精神的摧残。”他认为趋于浅近,拒绝难度的“青春写作”正是当下80后写作所面临的瓶颈,而要突破这种困境,必须走出“玩语言游戏的俗套”,从游戏策略到一种郑重的态度,并最终在“精神层面上获得超越”,实现精神成人。[15]
  霍俊明近期的《80后诗歌的整体面貌》可以说比较中肯的总结了80后一代人当下的主要问题,他认为,“80后”诗人的写作还更多粘滞于语言、技巧,往往还在表达的冲动中奔跑,个人化的空间有些过度膨胀,诗人的视角也往往限于现实表象,而普遍缺乏个性化的历史想象力,从而诗歌的维度过于单一和执拗,而缺乏容留的视角。[16]

  对80后诗歌的研究基本在以上四个层面上展开,到目前为止,还没有80后诗歌的研究专著出现。比较有综合性的论文是肖水、洛盏写于2008年的《中国80后诗歌:灰烬里的火光》,该文谈到了80后诗歌的命名和发展历程有较为详细的论述,也指出了80后诗歌的一些现状,该文虽不乏精彩的段落,但整体上为前人文献的总结,独创性较少。[17]
  另一篇具有综合性意义的论文是王丽英的《“80后”诗歌:另类的成长》,该文是2009年东北师范大学的硕士学位论文。文章首先从时代文化、现代传媒、世纪初诗坛三个方面看80后诗人创作,认为80后诗歌写作表现出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游戏娱乐的态度和无焦虑写作的表征。其次,认为80后诗人基本处在一种青春写作的状态中,基本的主题是成长,整体的审美特征表现为直觉、感性、平面化、碎片化和冷抒情。最后,认为80后诗人的视野狭隘,体验和经验的不足,使得他们的创作还处于一种“浅酌低唱”的层面。从整体上来说,该文概括看到了80后诗歌具有的青春气息的一面,但作为一篇硕士论文,还是存在诸多的欠缺和不足的,根本没有看到一代人的复杂性和多元性,是有失偏颇的。[18]
  从现有的资料看来,80后诗歌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对80后诗歌产生的时代语境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80后诗歌中出现的大量涉及现代城市和乡土题材的诗歌尚无根本的论述,对80后诗歌中一些常见的主题,如爱情、怀旧、身体书写、日常生活叙事等尚缺较有分量的考察,对80后诗歌的多元艺术风格、审美特质也还没有令人满意的研究成果。这一切,都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本文节选自许泽平硕士论文《80后诗歌研究》,该文2012年6月通过答辩,2012年12月中国知网全文收录。)


--------------------------------------------------------------------------------

[1] 霍俊明:《“80后”为中国诗坛提供了什么样的版图?——贵州、山东、河南“80后”诗歌选读印象》,《诗选刊》(下半月), 2009年08期。
[2] 刘春此文2002年发表于丁成主编的民刊《蓝星·“80后”文论卷》,后于2003年10月发表于《北京文学》。
[3] 参见丁成主编的《蓝星·“80后”文论卷》,民刊,中国南通,2002年第2期(总第11期)。这些争论后来部分被收入丁成主编《80后诗歌档案》,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 枕戈:《80后之“神性写作”与“口语写作”》,见赵敏俐主编《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二辑)》,学苑出版社,2007年版。
[5] 金浪:《80后诗歌的谱系与身份焦虑》,见赵敏俐主编《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二辑)》,学苑出版社,2007年版。
[6] 杨克:《天羊28克》,作家出版社,2008年版,第129-132页。
[7] 枕戈认为“神性——半神性”写作包括那种纯洁王子的澄澈透明的写作;诗意栖居式的审美写作;甚至包括知识分子写作。它们在总体上,保留了人类身上残存的高贵血液和精神良知,是世界黑夜中的最后一缕光亮。
[8] 枕戈:《80后之“神性写作”与“口语写作”》,见赵敏俐主编《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二辑)》,学苑出版社,2007年版。
[9] 金浪:《80后诗歌的谱系与身份焦虑》,见赵敏俐主编《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二辑)》,学苑出版社,2007年版。
[10] 陈仲义:《在焦虑与承嗣中立足:“70后”、“80后”诗歌》,载《文艺争鸣》,2008年12期。
[11] 张猛:《论80年代后诗人的网络诗歌书写》,见赵敏俐主编《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二辑)》,学苑出版社,2007年版。
[12] 陈亮:《“80后”的诗歌创作及其历史境遇的文化阐释》,载《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13] 老刀:《无效的重复与复辟——“八十年代”诗歌写作现状批判》,见老刀主编《独立·E世代:77-83年出生诗人作品选》,民刊,中国四川,2002年。
[14] 刘东灵:《关于“80后”生存状况的一些思考》,见丁成主编《蓝星·“80后”文论卷》,民刊,中国南通,2002年第2期(总第11期)。
[15] 刘波:《从青春书写到精神成人——80后诗人暨<核诗歌>1978—1989年出生诗人编年大展论》,见王西平主编《核诗歌:中国诗人(1978——1989出生)编年大展》,民刊,宁夏银川,2010年11月(总第3期)。
[16] 霍俊明:《80后诗歌的整体面貌》,载《延河》,2010年第9期。
[17] 肖水、洛盏:《中国80后诗歌:灰烬中的火光》,见《2008年青年文学会议文集:台湾、大陆暨华文地区数位文学的发展与变迁》,台湾:文讯出版社,2009年版。
[18] 王丽英:《“80后”诗歌:另类的成长》,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09:50 , Processed in 0.06758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