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十年前老课本的文字可以为现在的孩子培养语言感受力
重拾文言课本,品味纯正汉语
日期:2011-03-22 作者:王柏玲 来源:文汇报
“现在小学文言教学几乎成为空白,优雅的汉语正在渐渐远离我们的孩子。”丁慈矿捧着一叠泛黄的老课本心痛地说。
丁慈矿是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近年来他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民国时期的老课本。阅读整理过程中,他渐渐爱上了这些七八十年前的文字,并在课余时间推荐给学生阅读,和孩子们一起品味纯正汉语的味道。
老文言课本被冷落
媒体前一阶段热炒《开明国语课本》,引得大家开始关注起民国老课本。丁慈矿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当时的小学国语教科书质量很高,参与编写的大多是像蔡元培、叶圣陶、丰子恺、黎锦晖、陈鹤年、陈伯吹这样的大家。”但他也感到有些遗憾,相比国语课本的广受追捧,民国时期的文言课本显然被大家冷落了。
我国古代的私塾教育是不分科的,因此也就没有按照学科分类而编辑的教科书。据丁慈矿考证,我国第一套现代意义上的语文教科书诞生于1897年。当时南洋公学外院(即小学)教师陈懋治、沈心工等自编三册《蒙学课本》,供本校学生使用。这所小学的后身之一正是丁老师所执教的上海交大附小。
民国时期各大书局竞相编写出版教科书。其中“国文”课本,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文言课本,从1912年启用到1922年废止,存续十年间大概有十多套流传较广。受白话文运动影响,自1920年起,国语课本(即白话文课本)开始在初级小学使用,后逐渐过渡进入高级小学,最终在上世纪30年代初完全替代国文课本。
“这似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总让人感到有些可惜。”丁慈矿对收集到的老课本细细研读,发现这些小学国文课本至今仍有许多值得回味的地方。
现在小学文言教学几乎空白
苏州中学的创办人、教育家汪懋祖在上世纪30年代曾撰文力挺文言教学:“小学高年级必须教学浅易文言,这不仅为升学及社会应用所需,即使对于不升学者,也不会断绝其研习文言的机会。”丁慈矿非常认同这样的观点。
现在小学语文课本一般到四年级才出现文言课文,但一学期也就一两篇,一些选文也不符合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可以说,整个小学阶段文言教学几乎就是空白。而上了初中,文言课文一下子增多,每个学期都有十多篇,很多学生感觉不适应。“小学文言教学的缺失,导致学生对汉字汉语缺乏感受力,其实是阻断了孩子们走近中华传统文化。”丁慈矿这样认为。
他曾在汪曾祺的文章里看到作者回忆童年的文字:
“一年级有《咏雪》这样的诗:
一片一片又一片,
两片三片四五片,
七片八片九十片,
飞入芦花都不见。
我学这一课时才虚岁七岁,可是已经能够感受到‘飞入芦花都不见’的美。我现在写散文、小说所用的方法,也许是从‘飞入芦花都不见’悟出的。”
“文言简洁、轻便,能一字传神。但现在的孩子已经很少有这种语言感受力。”丁慈矿不无遗憾地说。“小学阶段适当补充文言教学,可以逐渐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兴趣。”
文言课文清浅有味精粹凝练
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中,文言材料汗牛充栋,但未必都适合小学生阅读。丁慈矿发现民国小学国文课本是课堂教学很好的补充。“当时各大书局都聘请专业人士根据学生需要进行教材编写,像蒋维乔、庄俞、胡怀琛等知名人士都编写过国文课本。这些课本内容浅显,文字优雅,贴近儿童生活,充满趣味,孩子们一读就喜欢。”
“1926年出版的《新撰国文教科书》第七册中有一篇《观影戏记》,课文记述了一个小学生观看电影《鲁滨孙飘流记》的经历,煞是有趣。”丁慈矿翻开课本抑扬顿挫念了起来:星期日,父母携余观影戏。至戏院,已开演。目光所及,但见波浪滔天,汪洋无际。海鸥三五,翱翔自如。旋有巨舶,冲浪而来,令人作海天万里之想。倏忽之间,风涛骤至。船不能支,侧卧海上,徐徐沉没。船中人奔走往来,惶恐万状……
“文言文虽然有些难懂,但文字、声音、节奏都很美,这是纯正汉语的味道,香醇可口。”丁老师对文言有着特别的喜好。
他手头有一套商务印书馆1912年编撰的《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是民国时期影响最大的国文教科书。它注重趣味,注重实用,书信、日记、请假条、演说稿等应用文体都被编入书中,还选取许多中国历史名人故事。丁慈矿对这套教材很是推崇:“它最打动我的,是课文语言朴实无华,精粹凝练,生动传神,朗朗上口。”
丁老师随手翻到一篇《不倒翁》:“不倒翁,状似老人。头大。身短。须长。发秃。耳、目、口、鼻皆全。上轻下重。以手推之,随倒随起。”寥寥数语,不倒翁即跃然上纸。
《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中还大量收录《桂》、《杨柳》等描写自然风物的课文,文章清浅有味,三言两语,十分传神。“这样的文章读多了,自然会明白什么是纯粹的汉语。”丁慈矿说。
捕捉机会让学生和老课本相遇
有学者统计,民国老课本的种类大概有四五百套之多。“这里面埋藏了多少宝藏啊!”丁慈矿认为,无论是国文课本还是国语课本都应该去收集整理,“尤其是国文课本,在流行文化日益粗鄙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更有重读的必要。”
在日常教学中,丁慈矿时时捕捉机会让学生和老课本相遇。一个夏日的午后,闷热至极,课堂上孩子们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此时窗外传来隆隆雷声,他们再也无心上课。丁老师忽然想到有一篇描写雷雨的老课文,连忙找出来抄在黑板上。伴随窗外雷声雨声风声,教室里响起了琅琅的读书声:
午饭既毕,天气郁蒸,苍蝇纷飞庭前。少顷,大风陡起,沙尘扑面。黑云自西北来,电光四射,雷声隆隆,大雨骤至,沟浍皆盈。未几,雨霁,夕阳返照墙隅,豁然开爽,暑热尽退。
雨停了,课文也背出来了。这之后,只要一下雨,就有学生随口说“看呐,黑云自西北来啦!”
在丁慈矿的引导下,两三年时间里学生们积累了大量文言老课文和古典诗词。丁老师的感觉是,学生们读书作文更加通畅了。有学生用“蓦然回首,那猫正在绿叶葱茏处”来描写流浪猫,让丁老师拍案叫好。
上学期,丁慈矿在班里组织了一次“古文擂台赛”,学生们都跃跃欲试上传文言作文。有写小葱“长相似杂草,其身细如针”,有写桂花“其瓣如米,如蚁”,也有写梅“与竹、菊、兰皆为江南四友,白者,最美也”。虽然文字仍显稚嫩,但是孩子们对文言的兴趣越来越浓了。
本报记者 王柏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