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的困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7-6 10:33: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的困惑

作者:午后的水妖


   苏教版《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敬爱的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
  您好!
  
  我们虽然没有见过面,我和妈妈却接到过您的问候。两年以前,我亲爱的爸爸作为联合国的一名军事观察员,在执行维护和平行动中壮烈牺牲,您给予了他高度的评价,赞扬他是“一名卓越的观察员,在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体现了人道与公正的素质。”对此,我和妈妈向您表示深深的谢意。
  
  两年多来,我们全家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他说:“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我们与爸爸相约,等爸爸凯旋的那一天,我们要带着最美的鲜花迎接他。
  
  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本来他应该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却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他的死是光荣的,他是为和平而倒下的,他倒在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圣坛上。今天,我要向爸爸献上一束最美的鲜花,因为他是保卫世界和平的光荣战士。
  五十一年前,全世界人民用生命和鲜血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但是五十一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
  
  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我们一定要像爸爸那样热爱和平,勇敢地用自己的生命保卫和平。
  
  敬爱的加利先生,在此,我代表我的家庭,代表所有的中国孩子,通过您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全世界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的二十一世纪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祝加利先生身体健康。
   一个失去父亲的孩子
   1996年11月8日
  
  
  
  
  
  而北师大版中有一篇课文:《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
  原文如下:
  
  1996年8月,在第八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的开幕式上,一个中国男孩宣读了他写给联合国秘书长的一封信:
  “两年多来,我们全家人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回眸。他对我说:‘孩子,等爸爸回来,一定送你一顶蓝盔。’我和妈妈相约,等爸爸凯旋那天,我们要带着最美的鲜花去迎接他。”
  “后来,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我们捧着鲜花,接回来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我大声呼喊:‘爸爸,我亲爱的爸爸呀,我才只有11岁,需要您的爱,需要您那有力的大手,需要您那宽阔的肩膀……’但是,爸爸却再也不会醒来,爸爸的嘴微张着,仿佛在呼唤什么。”
  这个孩子叫雷棣,他的父亲雷润民——联合国维和部队的一名军事观察员,两年前在中东执行任务时牺牲了。得知父亲牺牲的消息后,雷棣非常悲伤,发高烧一连几天不退。妈妈望着沉默的儿子,忍着巨大的悲痛说:“记住,孩子,你爸爸是为维护和平牺牲的。他是保卫世界和平的光荣战士”雷棣一头扑进妈妈的怀里,泣不成声地说:“妈妈,我会记住的。”他和妈妈把爸爸的骨灰盒拿回来,放在爸爸生前读书的写字台上,那顶象征和平的蓝盔搁置在骨灰盒上。书桌上照片里的爸爸一如往日,用平静而深情的目光望着他。
  从此,雷棣好像一下子长大了。像许多孩子一样,雷棣原来也很淘气。爸爸不在了,雷棣却变得懂事了。晚上,他会悄悄为妈妈掖被角,看到妈妈不舒服,会再三叮嘱妈妈去医院。他非常关心国际政治,注意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国际新闻,特别是看到那些妇女儿童在战乱中受伤害的情景,他情绪十分激动。他知道爸爸是为了保护这些妇女儿童牺牲的,他知道世界上还有许多地方的人民在饱受战争的苦难。他下决心要像爸爸那样,热爱和平,勇敢地用自己的生命保卫和平。他还知道,要继承爸爸的事业,必须有丰富的知识,为此他发奋学习。他在数学竞赛中取得了名次,他的作文获得了奖、登了报,他利用业余时间通读了《资治通鉴》《二十四史》。爸爸精通四种外语,所以能胜任联合国复杂的维和工作。雷棣从小就注意学习外语,爸爸牺牲以后,他更加努力,初二时,英语已达到大学二年级的水平。
  有一天,一位来自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教授在路上向雷棣问路,雷棣用熟练的英语为他指路。教授提出要到他家看看,雷棣和妈妈热情地接待了他。雷棣还为客人演奏了肖邦的钢琴曲。教授得知雷棣的父亲在维和行动中牺牲了,对雷棣说:“我要邀请你去哥本哈根大学读书,费用全部由我们支付。”雷棣平静地回答:“我爸爸对我说过,‘记住,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赢得成功’。我要像爸爸那样,做一名出色的外交官。我会去哥本哈根,但我要凭自己的努力去。”教授激动极了,说:“你是一位优秀的中国男孩,我相信今后会在中国驻丹麦大使馆里见到你。”
  雷棣正在成长,一个企盼为世界和平做贡献的孩子正在奋发努力。雷棣希望自己长大以后像爸爸那样优秀,像妈妈那样坚强。他说:“我一定要去完成爸爸未竟的事业。”
  
  


  苏教版里,这封信的落款时间是“ 1996年11月8日”;
  北师大版里,这封信的宣读时间是 “1996年8月”。
  
  “国际科学与和平周” (International Week of Science and Peace) 是1988年12月第43届联大通过的,将每年11月11日所属的一周定为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在这一周里,各成员国举行活动宣传科技在保持世界和平和社会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为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而努力。
  那么,北师大版中8月的说法明显是缺乏事实支持的。
  

  在中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16年中,已有8名中国军人在维和行动中殉职。他们是:
  
  雷润民,海湾战争后,联合国驻伊拉克-科威特军事观察员。1991年在伊科边境因车祸牺牲。2003被联合国追授达格·哈马舍尔德勋章。
  刘鸣放,联合国驻柬埔寨军事观察员。1992年5月在柬埔寨执行任务时,感染脑疟疾,医治无效不幸牺牲。
  
  陈知国、余仕利,中国赴柬埔寨维和工程兵大队1中队3分队8班战士。1993年5月21日22时40分,一枚火箭弹落入驻扎在磅同省斯昆镇的中国维和工程兵大队营地,陈知国、余仕利不幸牺牲,另有7名中国工兵受伤。
  郁建兴,联合国对伊武器核查机构化学视察组组长。2003年3月13日14时许,郁建兴带领其他几位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对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南部努曼尼亚加工厂进行核查,在乘车返回巴格达途中发生车祸。郁建兴头部受伤,抢救无效不幸牺牲。
  付清礼,中国赴刚果(金)维和工兵连建筑分队3班班长。2005年5月3日中午,付清礼在基武湖畔一个临山半岛上洗刷装载机上的污泥时突然晕倒,抢救无效不幸牺牲。5 月4日,联合国官员建议,将这个半岛命名为“付清礼半岛”,以示纪念。
  张明,中国赴利比里亚维和运输分队士官。2005年10月24日7时 15分,在与战友外出执行任务时,被子弹击中头部,不幸牺牲。
  杜照宇,联合国驻黎巴嫩军事观察员。2006年7月25日19时30分,以色列空军对黎巴嫩南部边镇希亚姆进行了袭击,击中联合国观察员哨所。杜照宇与其他3名联合国观察员不幸遇难。
  其中,军事观察员是雷润民和刘鸣放。但刘鸣放在柬埔寨维和期间染上脑疟疾,回国后才死亡,与课文明显不符。基本可以判定,苏教版中未明说的“军事观察员”,指的应该就是雷润民。
  
  
  雷润民的死亡原因是车祸。一个新加坡观察员显摆驾驶技术,结果翻车。
  他是我国第一位牺牲的维和人员。
  

  中国维和部队
  应联合国秘书长请求,中国自1990年开始,每年向联合国派遣军事观察员执行维和任务。
  中国维和部队大事记
  1988年9月——中国正式申请加入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
  1989年——中国首次派人参加了联合国纳米比亚过渡时期协助团,帮助纳米比亚实现从南非独立的进程。
  1992年4月——中国第一支“蓝盔”部队—军事工程大队赴柬埔寨执行任务。
  2003年4月——中国赴刚果(金)维和。部队包括工兵连和医疗队。
  2003年11月——中国赴利比里亚维和。部队由运输分队、医疗分队、工程兵大队组成。
  2004年10月——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员赴海地维和。这是我国第一次派成建制的防暴警察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
   2005年10月——中国维和部队赴苏丹。部队有工兵分队、运输分队和医疗分队。
  2006年3月——中国维和工兵营开赴黎巴嫩,这是我国首次向中东地区派出维和部队。
评论人:午后的水妖 评论日期:2009-3-30 13:57
  不可能的象征物
  
  
  
  ——注意,中国维和部队佩戴的“蓝盔”是 1992年才开始的。那么,在1991年牺牲的雷润民怎么会答应给他儿子一定蓝盔呢?
  
  
  苏教版中说的是——
  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他说:“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在1992年才开始的头盔样式,在雷润民离开中国的时候(1991年之前)根本还无法预期。所以,这段话的真实性是很可疑的。
  另有一句“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既然雷润民不可能戴着蓝盔出发,也就无所谓蓝盔的回来不会来。这个“回来”实在是有些无厘头。
  而北师大版说的是“后来,这顶蓝盔回来了”,同样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令人困惑的时间问题
  
  在苏教版中,是这样表达的:
  “两年以前,我亲爱的爸爸作为联合国的一名军事观察员,在执行维护和平行动中壮烈牺牲。”
  “两年多来,我们全家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
  
  
  而在北师大版中,则是这样表达的:
  “两年前在中东执行任务时牺牲了。”
  
  但是雷润民牺牲的时间是在1991年11 月,而且是因为同伴飙车导致车祸死亡。这个时间跟两个教材所明示的1994年出入太大。
  
  而且据《新京报》101期的报道,雷润民牺牲后,母亲竭力不让孩子雷棣知道消息。甚至在雷棣升入初中后,仍找到他的校长,希望校长不要让孩子知道父亲已死的事实。雷棣直到1996年才得知父亲牺牲这个消息的。那么,两个版本的教材中所陈述的“两年前”得知父亲牺牲后,雷棣的种种表现就令人感到困惑不解了。
  苏教版中说“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两处鲜血,分明都在暗示死亡时间比较短,血液尚未因氧化而呈现酱色。
  北师大版说得更有意思,
  “我们捧着鲜花,接回来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
  “得知父亲牺牲的消息后,雷棣非常悲伤,发高烧一连几天不退。”
  “从此,雷棣好像一下子长大了。像许多孩子一样,雷棣原来也很淘气。爸爸不在了,雷棣却变得懂事了。晚上,他会悄悄为妈妈掖被角,看到妈妈不舒服,会再三叮嘱妈妈去医院。他非常关心国际政治,注意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国际新闻,特别是看到那些妇女儿童在战乱中受伤害的情景,他情绪十分激动。他知道爸爸是为了保护这些妇女儿童牺牲的,他知道世界上还有许多地方的人民在饱受战争的苦难。”
  如果雷棣是在1996年才得知消息的,那么雷润民的尸体,他如何得见?什么“发高烧”“变懂事”“一下子长大”更加无从说起。文章对雷棣行为和心理的种种表现,好像撰文者就在雷棣身边,并能直接了解雷棣想法一样。但雷棣是在雷润民牺牲5年后才得知父亲死讯的啊!这里的时空穿越,真的难以自圆其说。
  
  更何况,1991年的时候,雷棣只有6岁。当一个6岁的孩子说出那些“懂事”的话,做出那些“懂事”的行为的时候,作为成年人,无论是教师还是父母,首先想到的应该是担忧而不是兴奋、赞叹。当一个孩子表现得不像孩子的时候,其必然有重大的创伤在内心里疼痛。这个时候,他需要的是包容、抚慰和温暖,而不是用肯定的方式激励他继续“懂事”。
  
  
  附:《新京报》101期
  
  雷棣失去的父亲名叫雷润民,是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以来的第一位牺牲者。
  
  据北京二中校长钮小桦5月23日回忆,雷润民牺牲之后,雷棣的母亲一直瞒着雷棣。雷棣到二中上学时,其母亲曾请求钮小桦,继续隐瞒这个消息。当雷棣得知父亲牺牲致信加利时,父亲雷润民已经去世整整5年。
  
  中国国防报记载,1991年,雷润民作为联合国驻伊拉克—科威特观察团的军事观察员,被派至伊科边境,因车祸牺牲。那一年是中国参与维和行动的次年。
  
  
  同时,北师大版中还增加了一个雷棣带一个丹麦教授到家里作客的消息。
  这个事情因为缺少相关论据,我很难作出判断。
  因为按照现代国家对儿童的保护,陌生人是不可以“要求”到未成年人家里作客的。在丹麦,孩子从孕育、出生到成长的全过程,必须有父母的任何一方在家负责。从这样的文化里成长起来的教授,是否可能向一名儿童提出去他家里做客的要求,也是值得怀疑的。

  最后一个问题:
    
  我试着将苏教版中的这封“信”更换父亲和儿子的角色,发现这封信的逻辑依然成立。
  因为这封信中所运用的逻辑,乃是政治逻辑,而非情感逻辑,其语言也是社会化的官方语言,而不是个体的语言,更不是儿童的语言。
  我们找不到任何一丝儿子对父亲的个体化的细节信息,也看不到在两个生命在亲密互动中才会产生的那种细腻、敏锐而亲切的感觉,更体会不到孩子看着父亲时的那种悲伤与爱戴彼此交织纠缠的复杂感觉。空洞的说教,和刚硬的外部,以及模糊的面孔组成了这篇所谓的信件。孩子是陈述者,还是被陈述者?这真的是一个问题。
  
  我们能不能以真实的,好的方式,来传递给孩子一些美好的信息?在谎言、欺骗和遮蔽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分裂和堕落是他们的必由之路。而我们又如何能保证我们的孩子不会被剥光了情感和记忆,成为一个“被陈述”的对象。
  
  每每想到这里,我就越加担忧。


来源:作者博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4 17:15 , Processed in 0.08551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