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文《信》的中国现代病 黎利云 诗体课文《信》载于上海版小学《语文》三年级课本上册,要求学生背诵。课文没有署作者名字,但经“人肉搜索”后得知是儿童文学作家金波(1935年出生)所写。 信 我学会了写信,
用笔和纸,
用手和心。
我多么想写呀,
写许多许多的信 替雏鸟写给妈妈的信,
让妈妈快快回巢,
天色已近黄昏。 替花给蜜蜂写,
请快来采蜜,
花儿已姹紫嫣红。
替大海给小船写,
快去航海吧,
海面风平浪静。
替云给云写,
愿变成春雨;
替树给树写,
愿连成无边的森林。
给自己,
我也要
写一封封信,
让自己的心
和别人的心,
贴得紧紧,紧紧——
根据文学博士、《收获》杂志副编审叶开分析(《对抗语文——让孩子读到世界上最好的文字》复旦大学出版社):这是一篇拙劣的课文,称为“诗”,是对诗的莫大侮辱。笔者认为这首诗体现的价值观、世界观、方法论极其混乱。在叶开先生研究的基础上,将该文中的中国式的现代社会病症诊断如下。 一、失忆症。作者对中国书信的基本要求视而不见,数典忘祖。 首先,丧失写信的形式,如开头结尾等(当然,这是诗,可以不苛求)。
其次,歪曲写信的目的。匿名作者自封为全能代表,给所有的事与物写信,甚至还给自己写信,却不给真正的人写信。这样一来,“信”的一个最基本的“交流”功能就作废了。
再次,虚情假意,忽视信的真实内涵。这首诗,从第一句开始,就走向了虚假(“我学会了写信”——事实是根本没有学会写信)。“信”中发出的都是虚假的无效信息。在诗里,抽象的情感没有附着在真实可感的具体事物上。这种情感不从自身出发,而从他者出发,在虚假的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中来回折腾,却无法表达一点点的真情实感。
《说文解字》曰:“信,誠也。从人从言。”“信”字的基本含义经历了“信→诚→信用→真实”的演变,但“真诚可信”仍是其核心。“信”是情感的载体,是用真情实感地书写之后形成的书信文章。“信”的本意就是“诚”。一个人要从自身出发,从内心出发,才能表达自己的“诚”意。如果从外在的事与物出发,或者代替事物去言说,就不是“诚”,而是“伪”。人言为信,可《信》之言却不可信,所以此信非人言——或者说非正常人所言。
作者不仅忘记了信的特点和作用,还忘记了大海的性状。在诗的第四段,作者冒充“大海”给“小船”写信,说“海面风平浪静”,劝诱小船“快去航海”。这令我们想起狼外婆和小红帽的故事——虽然假装自己是外婆,但是狼仍然是一条企图吃掉小红帽的恶狼。
“海”在传统的文学解释中,通常是一种威权的象征。在海明威的著名小说《老人与海》里,老人所面对的就是这样的一个强大的暴力机构。老人必需时时警惕,避免自己的财产被大海掠夺和侵占。在希腊神话里,海神波塞冬也是一个滥施暴力的象征,他动不动就发怒,常常掀起滔天巨浪。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奥德赛,就吃尽了“大海”的苦头。他率领一艘由老练水手驾驶的远航贸易大船,在貌似风平浪静的海里,多次遭到灭顶之灾,出生入死,漂泊了十几年才死里逃生,回到故乡。
大海的风平浪静从来只是人类的向往和设想,“无风三尺浪”却是鲜活的生活常识。“大海”从来就不是“和善”的象征,它给“小船”写信,就像老狼给小羊羔写信一样。这种伪善的信息传递,其诚信度为零。可见作者失忆、失聪到了何种程度!
2、代表狂症。在《信》这首诗里,作者自作主张地代表了所有“人”或“物”:我(学会了写信)、雏鸟(给妈妈写信)、鲜花(给蜜蜂写信)、大海(给小船写信)、云(给云写信)、树(给树写信)、自己(给自己写信)。他患有暴力思维、专制思维影响下的代表狂症。作者自封为全能代表,给所有的事与物写信,这体现出作者有一种强力意志,暗示着“我”的强大,完全可以不征得这些“雏鸟”们、“鲜花”们的同意,就代表了他们的思想,仿佛这些事物是没有权利自己思考的,也没有能力自己思考,需要由“我”这个自封的“人民代表”来代替他们发出声音。在这首诗里,真情实感的表达失去了正确的方向和载体,具体的人变成了被代表了的小鸟或鲜花。作者由“雏鸟”这个动物的代言人,摇身一变成了植物思想的代表。这些做法进一步体现了作者极强的暴力思维和代表狂症。
3、谵妄症(具有神志错乱、迷惑、语无伦次、不安宁、激动等特征,并时常带有妄想或幻觉的暂时性神经失常)。诗中有一个微妙的暗示,作者自己根本无“信”可写,他自己是百无聊赖的空心竹段,为了发泄过剩的精力,专门强行替雏鸟鲜花大海白云和树写信,通过第一人称“我”的强制性置换胡乱对各种事与物写信,这是一个典型的谵妄症患者。这是单向度的信,“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有发出,而不接受回音,纯粹是自作自受自娱自乐!
4、受虐狂症。作者强行剥夺“鲜花”的表达权利,自作主张地代表“鲜花”给“蜜蜂”写信,热情邀请蜜蜂前来采蜜,这是作者受虐狂症(喜欢被蹂躏、被践踏)发作的征兆。受虐狂的外化特征是放弃自己应有的尊严和权利,让自己成为一个无能的人,自愿地把自己天然的权利交由暴力机构来接管。在这里,蜜蜂不是为人间酿造蜂蜜的“酿蜜者”的甜美形象,而是暴力者的象征。它们的到来,象征着横征暴敛(采蜜)和武力(毒刺)恫吓。“鲜花”对此不仅不加以拒绝,反而写信邀请它们的光临,等于主动放弃了自由而成为蜜蜂的奴隶。(此处,我们不谈论蜜蜂之于鲜花授粉的作用)
5、施虐狂症。作者开头用“雏鸟”这样的“严谨”词汇试图让自己具有客观主义的色彩,含有一种温情,而中间冒充“大海”给“小船”写信却暴露了他的施虐狂倾向。读这首诗时,三年级的小学生也许不会明白什么是大海,也不会知道大海的特点是什么。小船对大海一无所知,如果收到这样一封可疑的邀请信就贸然动身,很可能会被险恶的“大海”撕成碎片。因为大海“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作者代表“大海”给小船写信用意何在?虎狼之心昭然若揭:想痛痛快快的吃掉小船。
6、强迫症。这首诗中,作者不仅强迫自己,还强迫他人。“云”与“云”在一起,不一定就会变成“春雨”,就如人与人在一起,不一定只干好事。云与云在一起,说不定很淘气,很可能更愿意变成暴雨。“春雨”不过是一种从主观愿望出发的自我强迫症的想象。一个诗人,一个成熟的、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现代人,不应该这样简单地从愿望出发自我地思考问题。这不仅是单向度的思维,而且很自私、很幼稚的。“替云给云写,愿变成春雨;替树给树写,愿连成无边的森林”,祈使词“愿”字的使用带有强迫意志,让人误以为世界上只有一元价值的存在,不顾信息接受者可能产生的不安和排斥感。这种做法基于自我中心主义思维。从社会学角度看,这体现了作者一种高高在上瞎指挥的姿态,体现的是颐指气使的官僚主义作风!
7、自闭症。 “给自己,我也要写一封封的信,让自己的心,和别人的心,贴得,紧紧,紧紧……”这段话,暴露了作者的彻底不沟通、不会沟通的自闭症特征。“无边的森林”是现代性的经典比喻:孤独与无助。之前他代替“别人”写信,而不是自己跟“别人”交流和诉说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愿望,在碰壁之后、极度疲倦之后不是反省,而是自我封闭地给自己写信。有自闭症的病人,通常都是自言自语的,很少跟别人说话,拒绝跟外界交流:自己给自己写一封封的信,是一种自我损耗的内循环,不仅不能释放紧张的情绪,反而会加重其幽闭的倾向。
患有这种病症的作品在中国社会里可谓层出不穷。这种诗歌危害,不在它们蹩脚的形式,而在于它的虚假感情和错误的价值观念。
1、让学生看不到“真相”,无“真”的教育使“善”与“美”都会落空。“信”本来是诉求“诚”的,在这首诗里,作者却走向了对立面:虚假。这是黑格尔关于“异化”的哲学观念的最形象的体现。受控于这种虚假的情感教育,“真善美”就变成了“假恶丑”。“真善美”的最重要基础就在于“真”,情感一旦虚假,善就是伪善,美就是臭美。所以,“真”是一切认知的基础,现代科学技术的一切手段,包括求证和演绎,都在努力地探求“真理”。而在这篇课文里,作者却在拼力鼓吹虚假的情感。作者感兴趣的仅仅是道德说教,而且漫无边际,毫无逻辑,想到什么就拉来充数。在明眼人看来,“信”这首诗是空泛无边的神侃,诗意荡然无存,。它的作用就像是一种催眠术,用来熄灭小孩子对美好作品的热情和对事物真相的质疑与探究之情。教材编写者们要把“语文”这个“工具”变成一根大棒,把本来活泼可爱,想象力超绝的小孩子敲昏,让他们都变成磕头虫和糊涂蛋:不知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和多无奈。作者颠倒黑白、扰乱是非,很容易让辨别力不强的小学生“错把他乡做故乡”,“错把虎狼当亲娘。”
2、公然造假,传达错误的价值观,危害一代人。中小学阶段,是人生中情感发展的最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不向学生传达美好的观念,而向他们灌输虚假空洞的情感、自我封闭主义的概念和暴力的思维,这是公然的造假。诗里将小学生的情感物化,感受力空洞化。通过全民性的强迫性的背诵,迫使小学生们不由自主地相信:他们也可以像这位作者一样谵妄症发作,可以自作主张地替那些花鸟鱼虫们写信。在中小学校的具体教学活动中,各种造假行为也越来越公开,包括分数造假、比赛造假、投票造假、评比造假,这与这种假文章的横行霸道不无关系!从中小学教育开始就灌输和培养造假意识,这是我们这个民族最大的忧患和最可悲哀的现状。在教材中,一些文章作者骗读者与编者、编者骗主管部门,主管部门骗党国领导,下级骗上级,一级骗一级,一直骗到总书记。而造假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民族。
3、颠倒是非,压制个性,危害整个民族和社会。全诗用词浅薄,情感苍白,思维混乱,限制学生的自我思考、表达与创新。没有个性的学生就很难成长为有个性的国民,没有个性就等于没有创造性。诗的最后是一种典型的集体主义思维:“替云给云写信”,“替树给树写信”,然后它们要变成一个集体“春雨”和“森林”都是集合性名词。换言之,这里的“云”与“树”,都是非人性化的指称,是“螺丝钉”的另外一种巧妙的概念偷换。我们还可以看到“愿连成无边的森林”是对个体价值的自我否定,这是集体主义思维在作怪。我们不断的言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而忘了怎样去树立,却让这样近乎垃圾的作品主宰孩子的心灵。对小学生用很生硬的办法如《信》这样的诗去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共产主义教育,急功近利!而对研究生抓孝心、抓感恩、抓卫生教育,却积重难返!谁的主张?效果怎样?这是教育的悲哀,更是中国人的悲哀。《信》诗的内容陈腐、观念落后,充满虚伪的道德说教,隐约可见树立集体主义、利他主义或环保主义思想,这也许正是受编者青睐的重要理由。
长此以往,人将非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