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陶行知:捧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7-31 14:06: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陶行知:捧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1891.10.18--1946.7.25),汉族,徽州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民主主义战士,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爱国者。是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继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行知诗歌集》。

一、人物年谱

    1897年,6岁蒙馆,14岁入歙县基督教内地会所办的崇一学堂。
    1910年,靠教会资助入南京金陵大学文科。受辛亥革命影响,在校积极参加爱国活动,主编《金陵光》学报中文版,宣传民族、民主革命思想。
    1914年,留学美国入伊利诺大学获政治硕士学位,后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教育,师从杜威。
    1917年,秋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秋季,与蔡元培等发起成立中华教育改进社。
    1923年,与晏阳初等人发起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后赴各地开办平民识字读书处和平民学校,推动平民教育运动。
    1927年,3月在南京郊外创办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创办第一个乡村幼稚园燕子矶幼稚园。
    1930年,4月遭国民党通缉被迫流亡日本,崇尚科教救国的思想。
    1931年,回国开展教育普及工作,在上海创办自然学园、儿童科学通讯学校,主编《儿童科学丛书》等。
    1936年,成立国难教育社,被推为社长,张劲夫任总干事,拟订《国难教育方案》。
  • 1945年,7月25日上午,因长期劳累过度,健康过损,不幸逝世于上海,享年55岁。
二、人物故事

创办晓庄师范 为农民烧心香        1917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完成学业的陶行知拒绝了校方请他继续留学深造的邀请,踏上了回国的轮船。在归途中,他和同学们说:“我的志愿是要使全国人民有受教育的机会。” 陶行知归国之际正值国内兴起五四新文化运动,他马上以巨大热情投身教育改革,并决心改变只为上层统治者服务的办学方式,用平民教育为“中国教育寻觅新的曙光”。
        然而,以他一个人的力量,何以能肩负起改造落后农村的重任。四万万同胞中,百分之八十五生活在贫困无知的农村,七千多万儿童失学。陶行知想到了“师范教育”,他主张“到民间去”,打算培养一大批和他理想一样、思路一样的教师, 还立下宏愿,要筹措100万元基金,征集100万位同志,提倡开设100万所学校,改造100万个乡村。
        一次,他得到了一万多元稿费,拿回家锁在柜子里,承担着所有家务的妹妹看见了,问他:“家里有老有小,钱也不多,能不能留1/4给家里用?”陶行知却说,“我要去南京劳山脚下办晓庄师范,这钱要作为办学的经费。我们家虽穷,粗茶淡饭还能维持。中国34000万农民非但没有饭吃,更没有文化。用这钱去办学校,是为农民烧心香,是尽我们的绵薄之力去帮助他们。你在家里省着点用,算是帮我去办大事吧!”
于人有益,牛马也做       可惜,在战乱年代,晓庄实验乡村师范学校成立仅仅三年便被蒋介石政府封闭。但即使这样,陶行知依旧在坚持其所倡导的乡村教育。1939年7月20日,陶行知创办起育才学校,培养难童中的人才幼苗。他把行乞兴学的武训作为育才师生的榜样:“一世到老,四处奔波,为了苦孩,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
       令人欣慰的是,育才学校当时聚集了许多文化名人和艺术家,这也保证了为新中国的建设培养一批优秀人才。著名的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陈贻鑫就是育才学校的学生。陈贻鑫幼年生活在战乱年代,被父母送进保育院。陶行知发现已经长了瘌痢头的陈贻鑫具备一定音乐天赋,请来最好的医生将其治愈,并准其进入音乐组学习。陈贻鑫就此开始了他的音乐人生,成长为首屈一指的一代音乐大师,指挥演出了数十部交响乐、歌剧与舞剧作品,近60年的音乐教学生涯中,培养了不少优秀的指挥家、演奏家,可谓桃李满天下。如今,这位年过8旬的老教授谈到当年在育才学校的成长,以及陶行知四处为学生们寻求衣食的故事,还是压不住内心的激动老泪纵横。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在教育实践中,陶行知感到旧的教育实践和理论是不可能创造人民幸福的,因此不仅要提倡新教育,还要建立新的教育理论,要教民众做主人,教育人服侍农人和工人,而不教人吃别人。陶行知明确提出“一切所教所学所探讨,为的都是人民的幸福。”
        经历了生活的万千磨砺,陶行知终成医治人心的教育巨匠。1946年正值中年的陶行知终于累倒了,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奉献了毕生心血,也实践了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人生信条。
        陶行知曾说:“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田,穿衣不种棉,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仅有记住尚且不够,或许正如陶行知当初改名的原因,先有行动才可以。
        今年,首届免费师范生毕业。由深居“大城市 ”的“重点师范大学”培养起来的“师范生”能否像陶行知那样,深切地爱着养育自己的土地与同胞。无论怎样,都希望他们的表现能让人觉得,世上仍有陶行知,因为中国的“国情”依然需要陶行知。
三、大师语录精选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失败是成功之母,奋斗是成功之父。
    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4 19:50 , Processed in 0.06460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