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一浮与国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8-4 16:51: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一浮与国学
在浙江大学“东方论坛”的演讲
刘梦溪

浙江大学的人文传统

   浙江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你们学校我是第一次来,但你们学校的一部分——杭州大学——是我非常熟悉的学校。杭大的一些教授,像姜亮夫教授,敦煌学家;语言学家蒋礼鸿先生;像戏曲专家徐朔方先生;还有词学家夏承焘先生,都是我认识并且熟悉的长辈。包括原来杭州大学的校长、现在卧病的沈善洪教授,我也熟悉。我几次到过杭州大学,它的人文传统在全国的高等学校里面是一流的。开始你们合并的时候,我作为局外人,还曾经为杭大抱不平。现在生米煮成熟饭,只好如是了(大家笑)。

   我也熟悉你们原来的校长竺可桢教授,当然我不认识他,但是他的书我细读过,特别是他的日记,我读得非常仔细。他怎样去请马一浮先生,见面情形,前后的经过,以及马先生在抗战时期,你们的学校已经从杭州搬到江西泰和的时候,第一次讲国学,竺先生也在下边。他日记里都有记载。后来到广西宜山,竺先生也在那里。我看他的日记很感动,在战乱流离中的这样一所学校,可以说始终弦歌未绝。他的妻子在流离中去世了,而许多的学生和教授都蒙受苦难。但这所大学始终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无论是在泰和还是在宜山,都是如此。我看这段历史,个人非常感动。那么,可以想见,现在的浙江大学如果能够承继这个传统,未来自是不可限量。
王国维是否真的“烧书”
   我是念文学出身,但是中间在学问上有一个转变,八十年代早期的时候开始不那么喜欢文学,因为在集中读陈寅恪、王国维、钱锺书的书,看他们的文章写的太好了,学问太精到了,自己就不想写作了。(听众笑)甚至以前出的一些书,关于文学的,越看越不顺眼,在家里都塞到谁也看不见的地方。由于自己有这个感受,我就相信王国维烧过书。大家知道有一个掌故,在1912年,辛亥革命的第二年,罗振玉有点不赞同当时的新的政治变局,他就躲到日本,住在京都的乡下。这时候王国维也跟他一起去了,他们是好朋友。或者如何如何,两个人的关系,故事非常生动,我不去讲它。罗振玉说,王国维到了日本以后,在他的影响下,把带去的《静安文集》——王先生早期学日文,后来又学英文,喜欢康德、叔本华,把他们的著作翻译成中文。而在那个前后,他办《教育世界》杂志,他的很多文章都是在这上面发表的。这些文章,关于教育的,关于文学的,关于西方哲学的,关于美学的……这些文章后来搜辑起来,出版为书,叫《静安文集》,他到京都的时候,带了一百多册——罗振玉讲,王国维到京都以后,学问发生转变,把带去的书烧掉了。但是研究王国维的人,大都认为他不会烧书,我也算研究王国维的之一吧——相信他会烧书。
   因为,一旦进入到古史研究,接触到金文、甲骨文研究,就会觉得文学研究一钱不值。我当时也产生了这个思想,非常看轻文学。但我现在必须补充,当我年长以后,又觉得文学有点意思,它还是史学和哲学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它给我情感,也使我的语言比一般的人文工作者稍微有一点意思(听众笑,鼓掌)——但是我不能跟鹏程教授相比,你不知道他的文笔有多么好,千字文,倚马可待。我是说,文学也不可偏废。当你的年龄有一点大了以后,学问积累到一定的时候,你会觉得文学不能完全满足自己的需求,因为你想追求真相,追求真理,必然要走向史学和哲学,而在这个走向的阶段当中难免轻视文学。可是当年龄再大以后,觉得文学也是多么好啊!

无论何种学问太“热”都未必好
   二十世纪的学者当中——我喜欢王国维,喜欢陈寅恪,可以说研究了他们多年,如何如何——但是我还喜欢另外一个人物,马一浮。我在1996年为一套书写的长序,叫《中国现代学术要略》,后来三联书店出版了,在这篇文章里面,我讲到陈寅恪和马一浮的时候,我说陈寅恪是站在地上,怀着家国的深情,和历史的兴亡之感;而马一浮,我说他站在云端,很早就实现了精神世界的自我超越。在二十世纪的学者当中,能够完成自我超越的学者并不多,马先生是一个。当然,当时很多学界的朋友不赞成我的说法,庞朴先生说:“你把马一浮说成神仙了,怎么可以?”李泽厚也不赞成。我多么高兴,刚才杜维明先生居然说马一浮提出的“国学就是六艺之学”的观点,他表示赞成。杜先生,你知道,我这个观点孤立了十年。(观众笑,杜插话:汤一介也赞成)是的,汤一介先生是我的好朋友,比我年长,汤先生也同意“国学是六艺之学”。我的文章是2006年发表的,叫《论国学》,两三万字,后来出了一本书也叫《论国学》。我为什么会特别地赞成,简直是不得了地赞成,深深地赞成,无比地赞成(听众笑)马先生的关于“国学是六艺之学”的立说?他的这个见解的重要性究竟在哪里?

   大家知道近十年,中国出现了“国学热”,出现了传统文化热,这不是没有原因。因为百年以来,我们长期处于传统的断层当中,当经济有了一点根基之后,围绕经济发展的同时有一个传统的重建问题,有一个文化的重建问题。在这个背景之下出现传统文化热,“国学热”,不足为奇,甚至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我们做学问的人有一个看法,只要是学问,一旦成为“热”,就没有好事情,还是“不热”好。因此我提出国学不需要那么“热”。我可以举两个例子,过去在我们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出现了两个“热”:一个是《红楼梦》“热”,叫“红学热”,还有一个是“鲁迅热”。鲁迅好不好?当然好。《红楼梦》好不好?当然好。“热”的结果,《红楼梦》蒙了很多污,到现在很多人一听“红学”还在摇头。很不幸,我曾经很长时间,从大学开始就研究《红楼梦》。“鲁迅热”以后,鲁迅也蒙受了巨大的扭曲,反而鲁迅在当代的价值没有真正得到认知——这个鹏程兄你说——现在很多人否定鲁迅,其实鲁迅何等深刻啊!他没有过时!仅仅由于当年“热”的时候把他捧得太高。人们有一种逆反心理,就把他放在了地上,无人闻问。但真正了解中国文化,了解学术的人,甚至了解文学的人,岂可以轻视鲁迅!当然也不能轻视《红楼梦》,我只是说,无论何种学问,只要是学问,“热”了都未必好。

   国学也一样,如果在没明白国学为何物的情况下,“国学”就大热起来,肯定不是好事情。当然大家真正了解国学了。也就无所谓“热”,就变成日用常行了。前些年甚至说出现了“陈寅恪热”、“钱锺书热”,我个人也甚不以为然。因为陈先生的著作并不是很好读,还没研究到怎样呢,就已经“热”了。现在是不是已经出现了“马一浮热”?吴光兄?(:不能说热,刚刚开始)我希望马一浮不要“热”(听众笑)为什么?马一浮的书以及他的人格精神最不好懂。我在上次吴光先生开的马一浮的会里,他叫我做一个讲话,我就讲,马先生的学问很不好懂,甚至最近,我还说过一句话:“我还没看见有几个人真正读懂了马一浮先生的著作”。这是后话,我想说明读马研究马,不那么简单,不那么容易,如何如何。

马一浮是“儒之圣者”
   马先生不仅仅是学者,不仅仅是大儒,他还是二十世纪的“儒之圣者”。过去——杜先生了解了——常常把熊十力、梁漱溟跟马一浮相提并论,但在这三个人当中,要讲学问的“本我”境界——注意我用了一个词,学问的“本我”境界——马先生要高于梁,高于熊。但梁和熊也都很了不起,人格精神也都是了不起的。但是马先生的“本我”境界,比梁、熊要高一筹,这是我的看法。我说马先生是二十世纪大师中的“儒之圣者”,但是你不能讲熊十力是“儒之圣者”,你不能将梁漱溟是“儒之圣者”,他们都是儒学思想重构当中很重要的人物。但是只有马先生我们可以称他为“儒之圣者”。

   但马先生又不仅仅是“现代大师”,“儒之圣者”,他还是“高人”,还是“逸士”。在中国传统当中,有品评人物的传统。这个在六朝时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最发达。出现了很多奇书,譬如刘邵的《人物志》,譬如《世说新语》,一部记述魏晋人物风采面貌、品评人物性格精神的专书。我们如果用传统的方法品评人物,马先生显然不仅仅是大学者,不仅仅是大师级的人物,不仅仅是“儒之圣者”,他还是“高人”。原来杭州大学的一些朋友,当时就流传,很多人不敢去看马一浮。只有很少很少的人去拜望过马先生,为什么这样?他又没有权力,也没有门卫,为什么很多人不敢看他?因为他的学问太大了,他的眼光太厉害了,你刚一进来,想说的话,没想说的话,他全知道。(听众笑)所以他是“高人”。

   马先生学问根柢之深厚,他的超越的精神,他的内在精神的净化,少有与之比肩者。他常说的一句话叫“刊落习气”。大家不要以为“习气”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庸俗之气”,不仅为我们学者所要去掉,也为一般人所要去掉。当然这是佛家的话。每个从事专业的人也有这样那样的专业“习气”。常常我们看到有一些学人,甚至有一些老师,自己做哪一方面的研究,就把这一方面抬到非常高的位置,觉得另外的领域没有他这个领域重要。这也是一种“专业偏执病”,也是专业的“习气”。专业的成就是好的,专业的精神是好的,专业的“习气”是要不得的,需要“刊落”。马先生身上一无“习气”,把这“习气”完全“刊落”了。他是位“圣者”,他有很多思想,我们没法在今天一一细说。
到底什么是国学
   马一浮的国学定义为什么重要?在于以前讲“国学”,对国学的内涵外延,没有阐述清楚,或者虽有所说明,但在学理上论证不足。“国学”这个概念中国历史上就有,《周礼》里面就有,《汉书》、《后汉书》、《晋书》里面,都有“国学”的概念,唐代也有,你看庐山下面有个——现在也还叫——白鹿洞书院,也是近三十年恢复重建起来的。这个书院最是在南宋朱熹把它建成,成为当时的“四大书院”之一。但是在朱熹之前,这个地方不叫白鹿洞书院,而是叫“白鹿洞国学”。白鹿洞国学是个什么意思呢?是所学校。可见,在中国历史上“国学”这个概念是有的,“国学”这个名词是有的,但历来讲的所谓“国学”,都是指“国立学校”的意思。

   那么“国学”作为一个现代学术的概念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至少从我们现在掌握的材料,1902年梁启超和黄遵宪的通信里面,开始使用“国学”的概念。你要知道这两位都是戊戌政变的时候被处罚的人员,梁启超跟他的老师康有为跑到海外,而黄遵宪呢,当时在湖南参加陈宝箴领导的“湖南新政”,黄遵宪也受到了处分。他有在日本的经历,有外交经验,很了不起的一个人。其实他很稳健,在湖南的时候就提出主张渐进的变革,反对激进的变革,实际上他跟康、梁的激进是有区别的,但还是处分了他。在1898年慈禧太后政变后的晚些时候,他被革职回到广东老家,而这个时候梁启超有一段在日本。他们在1902年有一封通信,梁启超写给黄遵宪的信我们看不到,我们看到的是黄遵宪写给梁启超的信。黄遵宪在信里说:“你提出要办《国学报》,我觉得现在还不是时候。”办《国学报》是不是时候,我们探讨国学概念可以暂且不管它,至少在1902年这一年,一个是梁启超,一个是黄遵宪——试想,他们在晚清,是何等样的地位,何等样的人物——他们提出了并且使用了“国学”的概念。

   而在1902至1904年,梁启超写《中国学术变迁之大势》,里面最后一节,又使用了“国学”的概念。他说,现在有人担心,“西学”这么兴旺,新学青年吐弃“国学”,很可能国学会走向灭亡。梁启超说不会的,“外学”越发达,“国学”反而增添活气,获得发展的生机。他在这里再次用了“国学”的概念,而且把“国学”和“外学”两个概念比较着使用。

   我们知道,在1898年——维新改革最高涨的时期——当年五月,张之洞,晚清的大人物,写了一篇文章叫《劝学篇》。他在《劝学篇》的《外篇》里面有一节专门讲“设学”——设立学校——他说在课程设置的时候,要以“旧学为体,新学为用”。可是在1921年梁启超写《清代学术概论》,转述张之洞的主张,他说,只从张之洞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全国一时以为“至言”。——以为这个话讲得太好了,谁都同意。可是,他在转述的时候做了一个改变:张之洞本来是讲“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他在《清代学术概论》里转述成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从此以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个判断,一个晚清以来学术思想史上的重要判断,就被所有研究文化研究历史的人记在脑子里了,而忘记张之洞在《劝学篇》里面本来讲的是“旧学为体,新学为用”。

   我们今天研究“国学”这个概念的渊源与流变,我可以说,张之洞在《劝学篇》里讲的“旧学”,梁启超转述的时候讲的“中学”,跟“国学”的概念——梁启超和黄遵宪1902年讲的“国学”的概念——几乎是同等概念,实际上就是中国的这套学问。可是,当时虽然这么讲了,甚至上海还出版了一个刊物叫《国粹学报》,讲“国学”的多了,讲“国粹”的多了,但是对于什么是“国学”,没有人作分疏。

   时间一直到1923年,大家知道,1922年,北京大学成立“国学门”,1925年清华大学成立“国学研究院”,这个时间很重要。在1923年的时候,北京大学的“国学门”要出版一个刊物,叫《国学季刊》。北大这个《国学季刊》的发刊词请胡适之先生来写,胡适之先生就在这个发刊词里讲——他因为有西学的底子,又有中学的底子,他喜欢下定义——什么是国学呢?他说:“国学”就是“国故学”的“省称”。“国故”是谁提出来的呢?他说自从章太炎先生写的一本书叫《国故论衡》,“国故”这个词,大家就觉得可以成立了。这是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胡适之先生第一次对国学的概念作了一次分疏。但是我们觉得这个概念的内涵太宽,所以胡先生这个定义事实上没有被学术界采纳,后来很长时间,三十年代、四十年代——五十年代不讲这些了——“国学”的概念继续讲,但不再有人说“国学”就是“国故学”的省称。为什么呢?“国故”这个概念太庞杂,古代的社会制度、古代的人物、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礼仪、风俗、习惯、衣饰都包括在里面。如果“国学”就是研究这些漫无边际的所有中国历史上的这些东西,你就把握不住主要内容了。

   所以,事实上,学术界没有采纳胡先生的定义,学术界不约而同地在三十、四十年代都认可“国学”的另一个定义,就是国学是“中国固有的学术”。什么是中国的“固有学术”呢?就是先秦的诸子百家之学,两汉的经学,魏晋的玄学,隋唐的佛学——当然唐代的文化内容多了,经学在唐朝也很发达,有《五经正义》——但唐朝的佛学的地位格外突出。而到宋代的时候,一个新的哲学流派出现了,就是理学,以朱子为集大成的理学。而到明代,则是以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刚才杜维明先生讲了。清代中叶的时候——主要是乾隆时期,清代的学术比较发达——这时候的学问,以考据为主要特征,也叫“朴学”,甚至也叫“清代汉学”。就是这样一个学术史的流变,大家觉得这就是“国学”。你看钱穆先生在北大讲国学的时候——后来整理成书叫《国学概论》——他首先讲,“国学”这个概念将来“恐不立”,然后说明,他书中讲的是“本国学术思想的流变和变迁”。
马一浮重新定义国学
   而在马先生给“国学”重新下定义的时候,也说:“今人以吾国固有的学术名为国学。”这个定义合适不合适呢?不合适。因为人家会问:你是指哪个时代的学术呢?先秦的、两汉的、魏晋南北朝的、唐代的、宋代的、明代的、还是清代的?还有,你是指哪一家的学术?讲中国的学术,不仅有儒学,还有道家,还有道教,还有佛学,你是指哪一家的学术呢?所以,马先生觉得把国学定义为“中国固有学术”,还是太笼统,太宽泛。所以他在1938年5月,你们浙江大学转移到江西的泰和,在那里,竺可桢校长请马一浮先生去开了一个国学讲座。

   关于马先生在浙江大学开国学讲座这件事可以写一本书,竺先生一到杭州就任——他是大气物理学家,也是中研院的院士——他刚到杭州,不到两个礼拜,就听说此地有个马一浮,立刻登门拜望,邀请马先生到浙大来任教。马先生拒绝了。要知道,马先生不愿在大学里任教,这话说来很长,一会儿再作补充。过了不久,竺校长又带着人去了,再次恳请马先生来学校任教,马先生又没有同意。第三次,他又去了——这个中国传统的礼仪,凡事不过三,三次邀请,对方不好再拒绝了——于是谈到用何种名义去开讲座,马先生想到是否可以用“国学讲习会”的名义。因为马先生不是教授,也没有职称,他觉得需要有一个合适的身份名义。他自己提出,可不可以就叫“国学大师”。以马先生的学问和身份,“国学大师”当然没有问题。但是呢,浙江大学的领导研究,说是以“研究会”的名义肯定不行,那是要成立组织了,需要党中央批准。(听众笑)至于“大师”的名字,认为有点像佛教,也不好,就没谈成。

   不久,日本人打来了,浙江大学迁移到江西的泰和了,马先生自己也去逃难了。开始他逃难到了富阳、桐庐一带,几个亲戚,几个学生,一百箱书,他没有太太。马先生的婚姻的故事更好听,我没法给大家讲了(听众笑)。他们就商量,马一浮先生这个时候想,如果跟浙江大学一起逃难是不是会好些?(听众笑)于是马先生给竺校长写了一封信——这封信写得措辞之典雅,表达意思之婉曲,只有马一浮写得出来。我能记住信中的很多句子,不讲给大家了,讲的时间超过了(听众笑)——然后是,竺校长接到此信,如获至宝,如何如何。马先生到了泰和,就在1938年5月的一天,开了国学讲座。

   马一浮国学讲座的第一讲,就是从“揩定国学名义”开始,他提出,时下关于“国学”是固有学术的提法,还是太觉“广汎笼统,使人闻之,不知所指为何种学术”。所以他提出:“今先楷定国学名义,举此一名,该摄诸学,唯‘六艺’足以当之。”“六艺”就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即孔子之教。就是马一浮先生认为,国学就应该是“六艺之学”,这是他给出的新的不同于已往的国学定义。“六艺”就是“六经”,是中国学问的最初的源头,是中国文化的最高形态。他提出的国学的这个新定义,长期没有人闻问——这里我得稍微表彰一下自己——直到2006年,我写《论国学》,才把马一浮先生的国学定义重新提斯出来。从那以后,七八年的时间,我不断写文章,演讲,倡导,鼓吹,不遗余力。虽然不见有谁写文章跟我讨论,但是我知道,大多数人不赞成我的看法,觉得刘梦溪竟然认为国学就是“六经”,这不是把“国学”等同于“儒学”吗?其实“六艺”不光是儒学的源头,道家的源头可以直接追溯到《易经》,“六经”是和文史哲各科都不相重复的我国学术的一门最高的学问。

   马一浮提出这样一个国学定义,它的了不起之处在哪里呢?它可以跟教育结合起来。你讲“国学是中国的固有学术”,那是关于学术史流变的学问,专业人员研究起来尚且不无困难,你怎么可能叫社会学科、自然学科、其他学科都来关注这样一个“国学”呢?一般民众更不用说了。既然叫“国学”,就不能跟一般民众不发生关联。如果定义“国学”是“六艺之学”,就是“六经”,跟全体民众都会有关系。马先生的两位朋友——刚才讲到的熊十力和梁漱溟——熊先生就讲过,“六经”是中国人立国和做人的基本依据。你要了解“基本依据”这四个字,实际上是说中国人的精神源头和根底在“六经”。所以如果把“国学”定义为“六经”的话,它就可以进入现代的教育。

国学和“六经”的价值论理
“六经”的文词很难读,怎么进入呢?但是我告诉大家,《论语》和《孟子》可以看做是“六经”的简约的、通俗的读本,因为孔子和孟子讲的思想,就是“六经”的思想。孔孟阐述的义理,就是“六经”的基本义理。我把“六经”的基本义理概括为“敬”、“诚”、“信”。刚才杜先生讲到“诚”“信”,但是我把“敬”放在了最前面。这个“敬”是什么?就是人的“自性庄严”。你看马先生在《复性书院演讲录》里面,主要讲的是一个“敬”字。“敬”是个体生命的庄严,是人性的至尊至重,是每以个人都应该具有的,我甚至认为“敬”已经进入中华文化的信仰之维。这种“自性的庄严”,是不是一般人不能实现呢?马先生当然实现了。我刚刚讲的陈寅恪,一生提倡“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当然是“自性的庄严”的变现。马先生对这个“敬”字的解释,有一极重要的特见,他说《论语》里讲“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志”是什么,马先生说“志”就是“敬”。因此这个“敬”是不可以夺的,已经构成个体生命的精神信仰,当然不可以“夺”了。

   学者、知识人士有“自性的庄严”,一般人士、没有文化的人有没有“自性的庄严”?当然有。我们看《红楼梦》,当贾赦要娶鸳鸯做妾的时候,鸳鸯坚决不允,做了很多极端的举动,包括破口大骂,甚至把自己的头发剪下来,所彰显的就是鸳鸯这个年轻女性的“自性的庄严”。最近我在一篇对话文章里,叫《重建中华文化的信仰之维》,就讲了这个问题。人的“自性的庄严”,是人的良知,匹夫匹妇都可以做到,男女老少都可以做到,有文化没文化都可以做到。我们当下所缺的,就是这种人的“自性的庄严”。当代文化价值理念的建构,亟需添补的,就中国传统这一块,我讲的以“敬”来带领的这些价值,应该是最重要的。

   而以“六经”为内容的国学,就可以通过教育的环节,和全体国民联系起来。所以我主张在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一二年级开设国学课。当然文化价值的建构,还有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现代文明的观念、途径、方式、礼仪,也需要填补建构。传统不能割断,世界也不能脱离,既要“各美其美”,也要“美人之美”。谢谢。(全场鼓掌)

(原载2013年5月3日《人民政协报》,根据2013年4月22日现场演讲录音整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04:03 , Processed in 0.07561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