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过一种饶有兴致的专业生活——江苏汾湖实验小学教学研究活动纪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0-26 08:32: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过一种饶有兴致的专业生活——江苏汾湖实验小学教学研究活动纪实
作者:
王 芸 王凌燕

  



  

走进今天的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验小学(以下称“汾小”),穿行在整饬、简洁、大气又富有现代感、艺术感的廊厦间,已很难找到四年前学校迎来第一批学生时的影迹。然而,它初始的模样一直留存在36位汾小开创者的记忆中,并将经由他们的记忆成为汾小人永久的历史记忆。

不知道2009年盛夏选择走进这所崭新的学校的年轻教师们,有多少人意识到了自己开创者的身份与价值,有多少人明晰地预期到了这一“变轨”将带给自己怎样的改变,又有多少人在心里勾画过汾小将被塑造成一所怎样的学校。对于他们,未知是那么庞大,他们只是被一股好奇、憧憬、渴望改变的热望推动着,走向了没有任何历史积淀的汾小。

短短四年间,发生了什么,改变了什么,积淀了什么,又创造了什么?

让我们一起走进汾小,走近汾小人——

      

在有形的学校建成以前,先建起一所无形的学校

  

从某种意义上说,张菊荣是第一个走进汾小的人。

2009年6月,冒着暑热,张菊荣乘坐教育局的车来到汾湖经济开发区。这个在建的新型开发区有着美丽的蓝图规划,而汾小就是打造具有完善城市功能的中心城区的项目之一。

学校老师通过自愿报名、公开招考、校际调动等方式选定。名单拿到了手里,可老师们还分散在不同的学校,汾小只是一片在建的工地,校长张菊荣和书记蔡晓强迫不及待地走进了几所小学,借用兄弟学校的会议室,分头召开汾小的“愿景描述会”。他们要在有形的学校建成之前,先建起一所无形的学校。

从接受汾小校长任命的那一刻起,张菊荣的大脑就开始了高速运转,对于从事过十六年一线教学、任过市教科室副主任、学校党支部书记的他来说,虽然有着丰富的教育研究与管理经验,但还没有全盘主持过一所学校,况且还是一所全新的学校。过往的经验蜂拥而至,他不得不冷静地进行梳理、挑拈、整合,“创业者”的身份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重负,让他不能不慎重,以期找到一条最契合汾小实情,又利于汾小长远发展的路径。

在“愿景描述会”上,每位即将来到汾小的老师都收到了一份礼物——苏霍姆林斯基的书。与此同时,一个将四散的汾小人凝聚在一起的网络空间也成形了——“汾小论坛”甫一创办,就发起了“共读苏大师”的活动。为了将共读活动做实做深,张菊荣每周会根据共读进度拟定几个话题,汾小人可自由选择话题进行阐发,再汇总在论坛上进行交流、讨论,汾小人还没有见面,就开始在论坛上创造共同的精神生活,拥有他们的共同话语。

直到今天,汾小还保持这样的传统:每当有新教师加盟,学校都会在第一时间赠送一本苏书,让这些后来者跟着当年“共读苏大师”的帖子去“重走读苏路”。在苏霍姆林斯基那里,教师们获得了无限的智慧启迪与精神指引,获得了“成长”的憧憬:让自己的今天不重复自己的昨天、让自己的明天比今天更丰富……

“从现实世界出发,向理想境界迈进,让我们一起找到并享受‘成长的感觉’。”这是在建校之初的文化定位,这一定位深远地影响着汾小的初始、今天与将来。因为教师队伍年轻,汾小人不缺乏激情和热情;也因为教师队伍年轻,汾小人面临的最大课题是“成长”。

正是基于这样的定位,汾小不断推出研究性活动:“共读苏大师”以大师的智慧启迪教师,“聚沙成塔做研究”在小课题中寻求实践与理论的不断融合,“如蚕食叶读专著”在专业阅读中发展专业、寻找教育的幸福,“细节问题及时提”在管理琐细处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成长”是当务之急,但“成长”又是急不得的事情,需要一步步踏实奠基,慢慢积淀。汾小的创始者们清醒地知道,一种理念不是告知与被告知的,须得真正进入个体的内心,形成自觉的习惯,这就需要在汾小形成一种追求“成长”的氛围,让每一个汾小人浸润其中,久而化于其中,将“成长”内化为自觉的追求,才能真正找到并享受“成长的感觉”。

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整整读了一年。老师们说:“从来没有这样读过一本书!”真的是细读慢研,将理论和教学实践紧密地结合。汾小人把这种阅读叫做“穿越”。这样的方式,就是要培养教师们深度阅读的习惯和精神。一旦形成,这将是他们一生都会受益无穷的滋养。

  

   

  

让我们找到并享受“成长的感觉”

  

“让每一位师生拥有成长的感觉。”汾小人所追求的“成长”,不是一句贴在墙上的口号,也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种你可以真切体会到的感受。著名教育专家钟启泉教授在评价汾小的这一核心理念时说:“这个理念好就好在‘感觉’二字!”

四年下来,虽然不是所有的汾小老师都找到了“成长的感觉”,可有相当一部分老师走上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研究之路,也知道了怎样去走一条专业成长的路。

汾小人做研究,重点落在“做”字上。做过六年教科室工作的张菊荣,很清楚许多学校积极开展研究活动,花费了很多时间与精力却只是换来了教师的倦怠而没有进步,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还在于“没有好的主题”和“做的方式”。

张菊荣告诉老师们:“教研活动一定得有主题。没有主题的研究就是‘脚踩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是抓不住魂的,所以,也很难有什么真实而长远的成效的。”如何确定一个好的教研主题?他强调须具备三个要素:一是指向核心要素,像一个支点可以让杠杆撬起一座大厦;二是符合教育规律,一线教师对教育规律的研究必须在教学现场进行,而不是脱离了现场钻进纸堆里;三是利于师生发展,包括利于学生的学习与教师教学个性的发挥。

张菊荣最早的临时办公室里有个小方桌,几乎每位汾小老师都在小方桌边聊过愿景,“磨”过课,“磨”过文。老师们从最基本的做起,导课、方法、生成,主题、思路、阐述,思路模糊的慢慢“磨”得明亮,质地粗糙的慢慢“磨”得精细,思想浅表的慢慢“磨”得深入。

第一个学期开学伊始,老师们就一个一个来到这里研究自己的“学期小课题”,张菊荣发挥自身的研究所长,帮老师们一个一个确定适合自己的课题;到学期结束,他又几乎与每一位老师商量论文的框架。好多老师是愁眉苦脸而来,眉开眼笑而去,经过梳理与提炼,他们找到了自己研究的主题,明确了自己研究的价值。

主题明确了,找到了“魂”,那么还有做的方式。汾小老师张俐告诉我们,在她的印象中,做课题研究就是填写一些表示“研究过程”的表格,再炮制出一篇论文,到结题的时候交上表格与论文就可以了。到了汾小,她才发现不是这样,“必须‘做’,必须在‘做’的过程中不断地思考,没有经过真实的‘做’的过程,根本没有办法写文章。”张菊荣这样说过,“没有‘做’而是‘编’出来的文章,就好比生孩子而没有经过十月怀胎,那是‘怪胎’!”

怎么让这些连怎么做课题研究都还认识模糊的年轻教师,爱上研究迷上研究?张菊荣想到了博客这个载体。张菊荣开办博客已有七年,他也鼓动学校老师开博客,形成一个特殊的汾小的“网”。每天,他都会去老师的博客走走看看,为了让老师常更新博客,他自己首先做到勤更新,将每天的教育故事、活动、思考等等,不分巨细据实记录下来,这将是日后做课题、做研究最好最真实的素材库。

最初,很多老师和教数学的老师吴晓亮一样,对博客简直烦透了,绞尽脑汁也“编”不出内容,即使“编”出来了落实成文字,自己看了都觉得文理不通。那就“磨”,一点一点“磨”,一篇一篇“磨”,渐渐地,吴老师找到了感觉,文通字顺了,思路打开了,也慢慢练就了敏于发现的“眼”。现在的他,觉得在教学中有挖掘不尽的话题与资源。闵荣生老师在来汾小之前最烦恼的就是论文写作,现在已经进入了研究的“井喷期”,不断出炉的研究论文都植根于教学实践,频频见诸教育专业杂志。

“土书”是汾小的“精神土特产”,第一辑出了35本,每位教师一本(其中有一对夫妻合出一本)。至今已经连续出了6辑,200多本。

汾小老师顾嫣宏还记得第一次听说每个人出一本“书”时,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连怎么写文章、怎么做教研都还没入门的她,真的可以出一本自己的“书”吗?没想到,学期结束,交稿的时限临近,每位老师都郑重其事地忙碌起来,还真的都拿出了一部书稿。

当35本“土书”散发着油墨香摆在老师们面前时,那份震动、那份欣喜真的是无法形容的。一本小小的书,成为一种巨大的动力,此后每位汾小人在心里有了“土书”的概念,有了“出书”的热望。同出一本书的夫妻教师,其中一位是体育老师朱旭东,出第二辑的时候,张菊荣跟他说:“你们还是夫妻合作好了。”谁知他说:“不,我一个人一本,已经做好了!”

老师顾嫣宏在出了几本杂选的“土书”之后,今年推出了自己的“主题教研专著”——《为发展思维而教》。

说起来,这本教研专著的诞生并不容易。每天坚持更新博客的她,有一天突然遭遇了枯竭感,觉得再没什么可写了,她找到张校长说出自己的苦恼,张校长与她一起理思路、做规划、拟课题,并告诉她要往前走就得有理论的提升,要多看书,多做阶段性的思考和小结……这点提醒像及时雨,让顾嫣宏重新找到了方向,写这本“土书”的过程也推动了她课堂教学的改变和成长。

“过一种饶有兴致的专业生活,是对抗职业倦怠的良方,才能让自己的生命不断丰盈起来。”张菊荣认为,这也是获得“成长的感觉”的必由之路。

  

留下行动和思想的足迹

  

“‘成长’是与‘思想’同步进行的。一个人,如果从来没有过对所遇问题的深刻思考,从来没有过因重要话题的辗转反侧,从来没有过长时间地深刻关注某一领域的经历,从来没有品尝到‘思考’的痛苦与欢乐,那么,注定是‘成长’不了的。一所学校,也是如此,如果一所学校从来不思考教育的终极关怀,从来不思考课程的价值取向,从来不思考教学的生活意义,从来不思考‘幸福感’,那么这所学校也一定走不远。”

当很多校长将“一切为了学生”的口号高高悬挂时,张菊荣却始终认定,“老师是最重要的”。只有当一所学校拥有了出色的教师队伍,课堂才能臻于精彩,而学生才能最大获益。而“形而上的思考”与“形而下的行动”紧密结合,才是一个优秀教师的有效“成长”路径。

将教育当做人生的一部分,将专业当做生活的重要内容,将职业当做事业来对待。除了引领教师走上专业生活之路,汾小的另一着重点就是研究、打磨、提升课堂,让思与行在教育生活中互促互融。

在“集体备课”之后,是“观课议课”。“议课”一般分五个板块:执教老师的“课后说课”、观课老师的“观点呈现”、启迪智慧的“互动议课”、不同角度的“分享收获”、主持人的“总结评述”。每一板块都紧紧围绕研究主题,这样的流程和方式更有利于教师们用鲜活的实践丰富自己关于研究主题的理性思考。于是,许多汾小老师有过“一课三上”的经历——把主题引入过程中,把过程不断“磨”精致,教研活动的效应才会发挥出来。

美术老师潘洁琴上过“一课三上”,第一堂课她按照惯常的教法,自觉上得不错,可一听校外专家点评,才发现自己课堂教学的思维是散点状的,没有目标的引领,没有逻辑的贯通。于是,讨论、梳理、调整、改变,三堂课“磨”下来,她恍然大悟,感觉刘谦说的那个“奇迹”真的出现了——原来,课可以这样上!她把自己最新的土书取名为《磨》。

语文老师蒋银华也上过“一课三上”。这是学校开展“评价任务的创设”课题研究活动的一部分。专家听完第一堂课,指出太过传统、封闭,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空间?课堂也有空间?学生也需要空间?蒋银华既茫然又沮丧,自己也是有几年教龄的老师了,一直这么教,还颇觉满足,是夜她辗转难眠,在心里消化专家的意见、反思自己的课堂,感觉到从教以来从未有过的忧虑和挑战。

第二天换了个班,她重新上这堂课。课后,专家说大的框架出来了,改变了原来细碎的结构,有了过渡的阶梯让学生下,但还不够。而她自己也觉得不满足,觉得这课确实还可以上得更好。在反复揣摩课堂实录的基础上,学校领导、教研组同仁和她一起研究,琢磨,第三稿教案形成了。

上完第三堂课,蒋银华被一种兴奋和幸福感包裹了,这样的课堂完全解放了自己,学生却学得活泼生动、精彩有致。这次经历,让她的整个语文教学理念都发生了转变,她的课堂开始尝试往这个方向走。她据此写出《我终于上了一堂有空间感的课》,在苏州市教科院的一次研究活动中交流。

说起《我终于上了一堂有空间感的课》一文的出炉,蒋银华也是经历了一番“磨难”。做了,还要把做的意义揭示出来,而且是通过故事的方式揭示出来——在汾小,几乎每个月都有教师面对全校老师讲述自己的教育教学研究故事。蒋银华写出的第一稿叫《在团队合作中提升自己》,自己看了不满意,于是重写。第二稿出来,叫《成长路上,我们一路随行》,自己看了还是不满意。正发愁间,蒋银华收到了张菊荣校长的“建议信”,信中详细阐述了怎样去讲故事,怎样确立主题,怎样梳理线索,怎样清晰表达……读信后的蒋银华豁然开朗,手指在键盘上翻飞,一气呵成第三稿——《我终于上了一堂有空间感的课》。

美术老师潘洁琴说,来汾小前她已有七年教龄,相比那在懵懂中摸索、在热忱中迷茫的七年,汾小的四年时光是那么充实,有着沉甸甸的可感的分量。这四年中,她也有过被批得“体无完肤”的经历,有过内心焦虑的时刻,有过面对稿纸不知如何落笔的艰难,可现在的她知道了,一堂光滑流畅的课不一定是好课,知道了要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结构自己的课堂,知道了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尽管美术属于小学科,可她有了大视角,有了更准确地把握教学本质的能力和底气。

在每一次教研活动结束之后,都会由“主持人”编辑一期《汾小教研动态》,内容包括 与活动相关的“教材解读”“教学设计”“议课观点”“教学后思”等,而这样的资料整理汇编,给教师们留出了进一步反思与提升的空间,汾小人称之为“积累学校知识”。

  

像挖井一样去研究一个“主题”

  

“如果一个‘主题’用一次教研活动就研究完了,估计这个主题的价值也大不到哪里去。我们对待‘主题’的态度,应该是挖井一样的,当然,首先要判断好这里挖下去有没有水——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研判好主题的价值,在对诸多问题发散式思考的基础上,让主题聚焦起来——然后,坚持不懈地深入研究下去。”

四年间,汾小只做了两个大的教研主题:“教学目标”和“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

前一个主题“做”了整整一年。开始这个主题之前,教师们并没意识到目标的重要性,以为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怎样教”,就是教学技巧。于是,研究从“目标怎样研制”开始,到“在课堂上目标是如何实现的”,再到“课后反思目标是否需要重构”“如何重构”,一步步走向深层,让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焕发出了新意。

2010年,汾小又进行大胆尝试,与华东师范大学签订了三年合作协定,由该校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崔允漷参与指导学校的主题教研活动,每月来校一次,让汾小的教研活动得到高屋建瓴的理论提升。

那年6月,汾小举办首届“成长课堂”研讨活动,由徐建萍等7位老师开课,聘请校外名师前来执教并评课,进行“成长课堂的基本特质”的主题研讨。此后每学期举办一届“成长课堂”,迄今已举办了7届。每届“成长课堂”研讨活动都有课堂展示、研讨现场,有教师论文、学校报告。一些因产假没能参与研究前后过程的老师,在上班后都会自动“补课”——因为“不补上,就落伍了啊”!

  



  

数学教师肖月仙在2012年12月期末时成为“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主题研讨的跟踪对象,当她第一次看到“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的模型图时,生出诸多疑问:“收集证据”怎么会始于“评价任务”?收集不该是从课堂上收集来的吗?学习证据的解释又是怎么回事?就这样带着问题她开始了研讨,在一周后的一次讨论中她发出了一声感叹:“哦,原来这个模型表述的意思是先要根据‘学习目标’做出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和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来调整教学。”经过两周的实践研究,她再次发出了“哦”的一声感叹——她对“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模型的认识终于清晰了,她说:“现在,我感觉这个模型图是‘活的’。”汾小教育追求的就是这种“哦”效应,在研究中顿悟,在研究中深化认识,在研究中改变和提升,在研究中逐渐接近教育的本质。

我们在汾小采访的第二天,正赶上汾小举办“第七届成长课堂研讨会”。崔允漷教授依惯例前来指导,还有许多省内与省外的教育专家参加,为了一睹汾小新的研究主题“课堂评价任务的设计与运用”进展情况。当天,先由缪吉老师执教音乐课《法国号》、费晓萍老师执教语文课《乌鸦喝水》,随后是缪老师的课堂反思与老师凌洁对语文课的专业点评。接着,是学校三位老师围绕“课堂评价任务”的交流报告:钮雪芬老师谈《课堂评价任务:问题与重构》,蒋银华老师谈《创设有意义的评价任务》,潘洁琴老师谈《表现性评价中评价标准的研制和运用》。午后,是崔教授和他的博士生带来的专家点评。整个活动环环相扣,有条不紊,汾小老师已经熟知了研讨的流程,沉浸其中,回味,思索,反观自身。

有意思的是,费晓萍和凌洁两位老师都是在汾小上岗才一年多的老师。在这种充满学术意味的活动中,由“小鬼当家”,让人感受到汾小内在的自信和广阔的空间。副校长周建国说,汾小追求研究的“彩虹效应”,不断为年轻教师提供成长的舞台,让他们在不断的磨砺中去感受“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的那一种美丽。

彩虹,一点点地飘扬在汾小人的头顶。2013年,《中小学管理》第1期推出了汾小教学研究成果“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探索”系列文章;《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版)》第6期集中推出了汾小教师的“基于学习视角的课堂评价信息”专题文章。这些成果,都是汾小人在四年时间里一点一滴积累的,是他们踏踏实实“做”出来的成果。

  

走进汾小,走近汾小人,我们明白了这四年间,在这里发生了什么,改变了什么,积淀了什么,又创造了什么。

张菊荣说:“汾小只是一所成长中的学校,而不是一所所谓成功了的学校……它在成长,但并不成熟;它并不完美,但在真实地成长。”

是的,成长,是汾小的主题与梦想,也是汾小人的生活。这种生活,是一种饶有兴致的专业生活;这种成长,是一趟没有终点的行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1:46 , Processed in 0.06834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