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刘卫东:日常生活中的美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0-28 10:28: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刘卫东:日常生活中的美国     作者:刘卫东   

  在美国就医

  美国的医院主要分为公立私立两种,前者多是综合性医院,后者多是专科医院,此外还有一些社区诊所,主要负责最基本的初检或例行检查,为患者的病情做一个初步定性。多数美国人只要有条件,都会购买医疗保险,不生病而已,一旦生病去医院,保险的效果就看出来了。

  一般来说,看医生的程序是这样的:首先查阅自己购买保险的涵盖范围,比如看过敏,保险公司的网页上会列出在患者居住地附近多家的医院或诊所,甚至还提供各处主治医生的经验值和好评率供患者选择;确定下来一家之后,给他们打电话预约时间;当天造访该诊所,前台会首先查验你的保险卡,确认属于他们的合作伙伴之后收取20元的挂号费,就会把你请进一间单独的诊室;在那里等待一会,就会有主治医生进来对你进行初步问诊,有了初步意向后他会叫来一位护士,在患者身上进行过敏试验,找出致敏原;最后一步就是把你请进医生的办公室,他给你交代怎样吃药以及平时的注意事项,诊所里的工作就完成了。然后你拿着医生开的药方去药房,药剂师核准你的保险标准之后,患者要交纳需要自己承担的那部分费用,然后取药回家。

  这一过程中有些与我们习惯不同的地方:首先,诊所里面一般只有一位主治大夫,而助理、护士和服务人员众多,这位主治大夫要马不停蹄的在各个诊室之间忙碌,所以他的工资很高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其次,患者在这里享受的都是一对一服务,因为都是应约而来,诊所内患者始终就那几个人,候诊室内提供报刊杂志和饮水,灯光柔和非常安静,主治医生见到患者都是起身握手,语气随和,细致周到;再次,药店与诊所是分开的,但往往距离很近,药剂师在发药时还会提供详细的服药说明,每种药都会超过一页纸,而且药瓶上面还会打上患者的名字,确保不会弄错。

  在美国看病的价格确实高得吓人,比如看一次过敏,检查费加上药费,总共要1300多美元,不过购买保险以后,个人实际花费只有100美元。保险的费用主要取决于希望涵盖的范围和保额的比例,如果包括牙医或者其他相对昂贵的专科,以及希望提供更多的保额,保险费用就会比较高,不过对于一般的外国学生来说,普通类型半年的保费也就不到400美元,算起来还是值得的。奥巴马政府大力推进医改,就是为了让所有人都享受到医疗保险待遇,杜绝有病不敢去医院的情况,当然前提是每人都要强制性的交纳一定的保费,政府出大头,于是很多保守派和中产阶级不满意,觉得保险完全是个人的事情,纳税人的钱被乱用了,结果把最高法院也牵扯进来,差点引起社会分裂。医疗保险在美国社会上的分量由此可见一斑。不过这并不是说,美国的医院认钱不认人,实际上很多大医院就有明显的福利性质,患者来就诊尤其是急诊,都是先治疗后收费的,有些穷人或者没买保险的就钻了这个空子,简单治疗以后就溜了,最终由医院自己买单。这么看起来,美国医院的救死扶伤精神是否更明显一些呢?

  在美国就餐

  美国的餐馆五花八门,种类丰富,因为属于移民国家,所以这里几乎可以见到所有类型的餐饮种类,比较常见的是披萨店、寿司店、韩国餐馆、印度餐馆以及中餐馆。麦当劳和肯德基属于快餐店,除此以外美国土生土长的餐馆几乎没有,但由此也带来一个好处,就是在美国几乎可以品尝到世界各国的美食,不出国门就能大饱口福。

  典型的美式食品是牛排和三明治,以及街头随处可见的汉堡,这是普通人果腹的主要选择,而且看起来他们好像也吃不烦。超市里面也有散装肉卷菜卷供应,时间紧张了可以在超市提供的几张小桌边随吃随走。天热的时候一些餐馆也会把桌子搬到大路边来,但他们既不会把道路全占,也不会搞任何露天烧烤。

  在美国吃饭有几个特点:第一,美国人吃饭都比较简单,一份盖浇饭,一碗面条、甚至一盘起司沙拉就能对付,极少有吃大桌的,白领也不会因此而觉得丢面子;第二,因为管理有方,不会有催餐的情况,服务员“马上就好”的通用语这里是听不到的;第三,需要按照餐费10-15%的标准付小费,这是服务生的主要收入,不能少的,包括订外卖也是需要付给送餐者小费的,国人对此可能会觉得不太适应;第四,对美国人来说晚饭是正餐,中午一般都是在单位凑合一下,晚上要正式吃,所以餐馆的晚饭不仅品种更加丰富,而且价格也贵一些。

  在美国就餐的总体花销很低,尤其是相对于当地人的收入,比较贵的是美国牛排,也是他们招待客人的招牌菜,一大块半生不熟、无言辣味的牛肉摆在盘子里,老外很快就津津有味的吃完了,国人没有那样的配套胃口,不仅吃的很慢,而且吃完后第二天肚子还鼓胀胀的。大学里面办讲座,有时也会提供餐饮,无非就是一些小蛋糕、饼干、可乐等,讲究一些的还有寿司和小块的披萨,偶尔也会订中餐盒饭。美国的自助餐厅不少,在华盛顿那样的城市,一个典型的印度中午餐要价只有10块,至少有十多种菜品可选;而带各种海鲜的韩餐或中餐,晚饭的价格也只要15、6块,打工仔都享受得起。

  提到餐饮,不得不谈谈享誉世界的中餐。美国的中餐馆分布比较集中,各种档次都有,除了桌餐、套餐,还提供快餐服务,盒饭是三菜一饭,分量很足非常实在,旧金山唐人街的盒饭只要4块多,在夏威夷海边的价格也只有不到6块钱,物美价廉。想吃好一点的就去小餐馆,一般两人份的三菜一汤套餐也就20块出头,最后往往还能打包带走。如果是安排会议,当地人还是喜欢桌餐,这就比较讲究了,一道道菜品轮番上场,跟国内没有什么差别。美国人对中餐的评价是,好吃但太麻烦,愿意吃但不愿学做。最受老外欢迎的家常菜是鱼香肉丝和宫保鸡丁。不过总的来说,中餐到了美国都变味了,美其名曰改良,吃惯了正宗川菜口味的恐怕会非常失落,因为老外不善食辣,所以中餐馆也投其所好。这个时候如果实在忍不住,就只能自己动手了,好在中国店里什么都有,正宗的大路货一样不缺,买回来到家忙乎一通,一桌货真价实的中餐就登场了,会引得很多老外也口水连连呢。

  在美国购物

  美国的物资供应非常丰富,购物的渠道也多种多样,除了像沃尔玛、梅西百货、希尔斯百货之类的大超市,一些中型超市如Safeway和Giant,街头巷尾还有很多便民中小商店如7-11,CVS等,他们提供各有特色的服务,有的主要销售洗漱用品和药品,有的专卖精致食品蔬菜,还有的属于杂货店。此外,少数族裔还开设了富有自身特色的商店如大中华、韩国店、墨西哥店等,里面有大量从本国进口的原汁原味的用品和食品。当然,现在几乎所有的小店里都有中国制造的小商品了。偶尔还能看到一元店的身影,对于初来乍到的人来说,里面价廉物美的日用品都非常实用。

  美国最大的超市沃尔玛,实行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为了降低运营成本,尽可能向消费者让利,他们的店址往往都设置在城乡结合部和郊区,一般营业面积都很大,商品令郎满目,除了不销售奢侈品以外,居家生活的各种物品这里都买得到,而且价格绝对便宜,所以受到穷人、黑人和西班牙裔的青睐。

  以梅西百货为代表的大超市主要服务于中产阶级,分布于城市中心,商品档次相对高一些,但几乎每天都有大量的打折商品,因为原本定价不高,再加上有时折扣很大,也催生了一批爱逛超市寻求惊喜的群体。

  国人熟知的奥特莱斯都分布在远郊,一般必须有车才能前往。这种商店就是名品折扣店,在一个区域内集中了多家不同品牌的店铺,以相当于国内批发价的优惠价格销售质量与大商店别无二致的名牌服装鞋帽等。著名的Coach包在这里常年打折出售,作为普通品牌的阿迪与耐克在此的价格也很亲民,华人是这里的消费主体,其购物劲头也最受欢迎。

  还有一些专门销售从名品店淘汰商品的专业商场,因为过时、断码、积压等原因,一些名牌就转移到这里降价销售,如果个别商品有质量问题,则会以惊人的价格处理,朋友就曾用9块钱买到一件CK的羽绒服,打一折的原因只是因为拉链坏了。逛这种商店就像淘宝,有耐心就有收获,我就曾在ROSS中遇到过标价3毛钱的孟加拉产衬衣。

  美国一年中会有几个打折购物季,各种商品全面降价,而最让人心动的,就是感恩节之后的黑色星期五了。这天几乎所有的商店都在半夜开门迎客,名品限时打折,先来先得卖完为止,所以你常常可以在深夜看到长长的队伍等在商店门前。在奥特莱斯更是让人狂欢的季节,年轻人们早早就驱车前往,在那里彻夜疯狂购物,清晨则带着欢喜和疲惫满载而归。

  网购在美国也很发达,除了著名网站亚马逊、易购以外,还有许多专门销售电器的网站,但跟国内一样也是良莠不齐,有时会遇到变相诈骗行为,先用低报价诱人上钩,再用各种借口迫使你不断追加投资,这方面美国似乎也缺乏监管。

  在美国购物有两大特色:第一,基本无需担心假货,虽然一些品牌的产地是第三世界国家,但都是正宗授权的,不会出现上海南京路上也常可见的山寨洋牌子现象;第二是无须担心退货问题,任何商品只要在一到三个月内没有使用并保留标签和小票都可退货,店员完全没有二话,上帝的感觉只有此时才能真正找到。

  美国的家庭旅馆

  和中国一样,美国也不都是富人。对于那些手头并不宽裕又比较喜欢旅行的人来说,出门住宿是个问题。美国的宾较之于中国更为便宜,200美元可以住上一套不错的标准间。但是相对于机票价格来看还是显贵,于是很多人就开始寻找更便宜的住宿方式。青年旅社是个不错的选择,虽然名字里面有青年二字,却并不仅限于对青年开放,任何人都可以入住,只是条件相对简陋,主要是必须合住。于是,市场催生了一种介于正规宾馆和青年旅社之间的住宿选择,那就是家庭旅馆。

  任何美国家庭,只要你家中有至少一间空闲的房间,拍几张照片上传到网上,写上几句自己房屋的基本条件和要价,就可以等待有兴趣的人来打听了。这种家庭旅社的价格依据不同的位置、环境、房屋条件而有不同,在波士顿、旧金山、纽约等城市,只要肯在网上多花点功夫,一般30多美元就可以找到一间10多平米的房间,50多美元就住的不错了,房屋都很干净整洁,装饰的就像自己的家里一样,暖气、无线网络和饮用水一般是有保障的,其他的需求也可以再商量。

  订房也很简单,首先选定一个或者几个相关网站,按照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喜好搜索感兴趣的房间,然后就可以直接给户主发信详细询问一些细节,确定以后就可以用信用卡在网上先付预付款了。有些网站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总房款的10%左右要留作管理费。如果驴友计划临时有变而需要取消预约,只要你提前一天通知户主,他们多数都会答应退款,但管理费是不退的。付款之前你只能从网上了解到房屋的大概位置,只有在付款后才能得到房屋门牌号的具体信息以及户主的联系方式,这避免了抛开管理机构的双边交易带来的风险。

  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驴友与户主的关系。见面以前双方所有的交易仅涉及到信用卡或者储蓄卡付款,根本无需什么身份验证,见面以后也是直接就入住了。所以,户主可能在全程之中都不清楚驴友的真实姓名以及来自何方,除非驴友本人愿意主动与其交流,这是其一。其二是,有些户主白天有全职工作,所以他们上班后就会把整个家都扔给驴友,还会专门给你留一把大门钥匙,任你自由进出。其三,旅行结束后户主和驴友都可以在网站上留言,对对方做出评价,以便其他人参考,就像国内的淘宝购物一样。这种异乎寻常的信赖关系往往会在让国人惊叹的同时,也会更为尊重爱惜户主家里的一切。

  多数户主都比较热情好客,愿意与驴友聊天,并主动提供当地交通旅游购物的信息咨询。有时碰到友善的人家,对方还会免费到车站或者机场接送,并提供简单的早餐,这无疑给驴友省了大麻烦。这种物美价廉的家庭旅馆看似简单,但其背后反映出的则是社会诚信、民风以及独特的价值观念,即使想学也不是那么好学的呢。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8 10:28:31 | 只看该作者
在美国大学上课

  美国的大学有公立私立之分,最好的大学比如哈佛、耶鲁、斯坦福大学等都是私立大学,不过也有一些公立大学如加州大学也很出色。不论是什么性质的大学,教学方式和课堂气氛都是差不多的,而且与我们中国的大学截然不同。

  美国的大学多数情况下是小班授课,一个教室内也就十几个学生,这样互动比较方便。笔者有幸在华盛顿的美利坚大学国际事务学院选修了两个学期的课程,对其大体情况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每学期开课前,主讲教授会先给学生分组,一般是3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指定一名负责人,由他去协调组内各种任务;每个学生都会得到一份本课程详尽的授课计划,包括教授的办公地点、联系方式和每周固定的答疑时间,每周课程的主题和需要阅读的参考资料,每个小组每周的任务排序等等,做到在开课前所有人就心中有数,并提早去图书馆借阅需要的参考书。

  所有课程一般每周授课一次,每次2-3小时,中间不休息。教师进屋后先问候学生,随便聊聊天,简要介绍今天上课的内容,然后就把主导权交给了学生。每天的第一项任务是,由本周轮到的小组介绍新闻,那组的学生会把自己搜集的与当天主题相关的媒体消息拿出来给大家分享,其他学生可以随时提问或进行补充。第二步是由另一组学生汇报课外阅读参考书的感受,此前一周他们已把这些感受用电子邮件发给所有同学以便后者提前准备提问;主讲者用PPT介绍完自己的读后感,下面的学生就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的提问,双方互动非常热烈,整个过程中教授除了协调一下时间或强调围绕主题以外,不对任何具体内容做任何评价或干涉,完全由学生自己来主导这一进程。课程进行一大半后,教授才简单总结一下,开始讲授当天的新内容。每次授课结束以后,他还会留下预计下次上台的小组,与他们简单讨论课外阅读的内容和期末论文的选题情况,也仅仅是把把关并而已。

  这种授课方式有几个特点:一是气氛非常自由,学生可以随时进进出出,可以一边听课一边喝饮料,还能用电脑随时上网查询遇到的问题,但他们也都会自觉的关掉手机;教授则是来来往往,沿着围成一圈的课桌走来走去,随时与最近的学生交流。二是学生是主要的角色,有学生来参与甚至主导大部分时间,教授只是承担主持人的角色,对学生的辩论内容不置可否,只是提供科学的思考方法;三是讲究参与意识,每个学生每学期都会遇到好几次独立组织和表达的机会,课堂上教授还会随时走到身边提问,不断“迫使”学生参与;四是教学形式灵活多变,学生没有固定教材,除了授课还安排了观看相关影像的时间,学校还会邀请一些名人和政府官员来演讲,现任助理国务卿坎贝尔就来办过讲座,前总统艾森豪威尔也曾大驾光临。五是注重实效,学期考核主要是三项指标,即出勤情况,平时表现与期末论文完成情况,没有专门的考试,更强调学生实际的组织、思考能力和参与意识,并尽快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相形之下,中外差异就非常明显了,孰优孰劣也一目了然。

  美国人的书缘

  很多民族都喜爱读书,但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和电子产品普及的背景下,现代人读书越来越少,书籍在生活中的地位也不断下降,甚至一些经营多年的书店也陷入入不敷出的境地。美国的情况也是一样,就在2011年底,美国第二大连锁书店“边界线”宣告破产,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美国人的爱书热情也同样陷入低谷。实际上,天生爱书的美国人把读书的习惯以更丰富的形式表现了出来,

  先看看美国的传统书店,现在最著名的就是全美最大的书店诺贝尔了,在各大购物中心里面都可以见到其身影。书店里都铺着地毯,提供免费无线上网服务,在临街的玻璃窗前还摆放着一些座椅,背景音乐轻柔淡雅,卫生间明亮整洁,服务部门还提供一些便餐,如果愿意,读者可以在里面很舒服的度过一天的时光。这里的书架不是很高,层间距较大,读者取书非常方便,儿童图书展架附近的空间则被装饰成一个童话世界,有树林、神殿大门和各式动物图样,台阶上铺着绒布,孩子们可在上面坐卧试读;在书架之间还有大量打折书专柜,花上不到十块钱就可以买到几百页厚的精美画册,确实很值。

  此外,每个县还有自己规模很大的公共图书馆,任何读者只要办个手续,都可以在里面免费借书,阅览室中同样也提供无线上网服务,一些学生到了周末,就喜欢到住家附近的图书馆中去泡上一天。更绝得是,此类图书馆每半年会处理一次旧书。售卖的规模很大,将不同书籍分门别类的上架,并在扉页上用铅笔标注上售价,很多童话书是两毛五或五毛一本,一般的专业书籍是1到3块,印刷精美的摄影画册和地图等要贵一些,也就是5、6块钱,而且书的品相都很好,所以在售书期间每天都会熙熙攘攘,甚至还不到时间门口就排起了长队,这在美国是很少见的现象,一旦开门,男女老幼也是蜂拥而入,各奔东西。在最后一天,所有剩下的书籍都作半价处理。与此类似,很多家庭也会打出广告处理旧书,不仅定价更便宜,而且可以讲价,有时还能遇到百年前的老书,实在是个淘宝的好去处。

  美国著名的购物网站亚马逊上的主打产品也是书籍,不过它是亚马逊自己的电纸书kindle,只要打开亚马逊的网站,最先出来的就是多种电纸书的折扣价格,不到100美元的诱惑很难让人不动心。亚马逊同时还提供可以免费下载的电子书,免去了读者的后顾之忧。

  美国人买了书并不只是收藏,除了不断通过买进卖出使其流通起来以外,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也对书爱不释手。在街边公园里,在地铁里,在机舱里,常常可以看到人们手捧一本纸质书或电纸书在静静的阅读,这时你很少能听到有人打手机,看到有人用ipad看电影,多数独处者都在阅读,或许这也是普通民众淡定平静的源泉之一吧。

  旁听美国国会的听证会

  从国内媒体上我们常常可以得到美国国会召开听证会的一些新闻。听证会是美国国会在制订新的立法之前了解相关信息和现实的一种手续,同时也是信息公开并帮助普通选民掌握国会立法动态的一种手段。与国内逐渐时兴起来的各类听证会相比,美国国会听证会的形式和职能都大为不同,了解之后孰优孰劣便会一目了然。

  首先,国会听证会的选题五花八门,只要是涉及到国家、社会和选民利益的议题,就都可以拿来听证,主要还是由相关小组委员会的议员提出,经过委员会主席的批准之后,就可以在相关委员会内举行。比如众议院的国际事务委员会,是关注美国对华政策最集中的小组委员会,无论是对中国国际行为的评判,还是涉及到中国投资、人权、军力发展等议题的讨论,一般都是这个委员会的关注目标,当然并不仅限于这一委员会。

  其次从程序上看,一般是先确立选题,然后再由委员会中两个党派的议员助手分别选取合格的证人,再择机进行听证,并且会事先把相关消息在国会网页上公布,以便感兴趣的公众提前做出旁听的安排。证人的选择有几个条件,一是确实是这一领域公认的专家,二是在政治倾向上相对均衡,三是在身份上尽可能涵盖更广。所以,一次听证会上可能同时出现情绪激昂的当事人,倾向性明显的非政府组织成员,相对保守出言谨慎的政府官员,以及比较理性中立的学者。

  美国国会遵循信息公开的原则,不仅所有议案都可以在网上查到原文,听证会也面向所有选民公开。如果你希望旁听一个感兴趣的听证会,你不需要报名,不需要携带任何证件,可以携带相机和录音设备,需要遵循的唯一原则就是“先来先得”。因为有些听证会谈论热点问题,希望来现场听的人会很多,你就必须早点到才能有位子。不过就算“客满”也不要紧,几乎所有听证会的全程都会进行现场直播,你守在电视旁边或者通过网络,都可以及时了解听证会的内容,只是现场感差一些。有次朋友听说国务卿希拉里要来作证,就早早西装革履赶赴现场,而我们在家里通过网络观看听证会的,则常常可以从希拉里身后,看到一个不断伸着脖子往前谈看的熟悉面孔,把这一段录下来给朋友看,大家都哈哈大笑。

  听证会一般都是由小组委员会主持,几位证人分别发言,阐述自己对于听证主题的看法,有些还会事先在旁听者中散发自己的讲稿。在此之后,小组委员会主席、副主席、以及其他成员,可以一一发问,点名证人中的一位或者几位来回答,证人也可以举手主动要求发言。旁听者没有发问的权力,但因为有他们在现场,无形之中也会给台上台下的人增加一些压力。有时遇到某位议员刨根问底喋喋不休,听证会就会连续折腾几个小时,不仅旁听者会饿得纷纷离开,连台上的主席也会偷偷溜出后台休息一会再悄悄回来,那架势,就像一个短时逃课的学生,看着让人忍俊不禁。

  美国的社区活动

  美国没有街道办事处,没有居委会,也没有什么区政府或者乡政府之类的概念,这些机构的职能主要是由民间组织来完成的,公众有强烈的意识和热情来参与管理和组织公共事务,所以美国的公民社会非常强大。除此之外,美国社区中的教会和一些企业,也会参与组织一些社会活动。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举世闻名,但党组织只负责选举,选举过后就销声匿迹了。即使表态支持某一党派的公众也不需要任何入党仪式,但美国公众的组织观念其实是很强的。

  在美国街边公园的说明标牌上,路边的电线杆上,或者插在草地上的小标牌上,常常可以见到一些社区活动的通知,比如多家跳蚤市场的广告,家庭聚餐娱乐,社区音乐会、蓝莓节等等,社区内的家庭都可以选择自由参加,当天会有人印制一些小广告和小地图放在路口任路人取用,也欢迎社区外的人参与。

  由于教会在美国社会中的特殊地位,教堂有时会承担一些规模更大的活动。比如在每年的感恩节当天,华盛顿郊区阿灵顿县的一个社区,都会举办一次5000米长跑比赛。参加者需要事先来教会登记并交纳30元的报名费,领取运动装和编号标签。在比赛当日,大家齐聚在教堂旁的路口,教堂的牧师戴着一顶卡通帽,爬上一座小梯子发令宣布比赛开始,大家就争先恐后的开跑了。沿途居民会在路边鼓掌呐喊,警察会在路口维持秩序,教会组织的志愿者还在路上设置了供水点。多数参赛者的目的不是获胜而是娱乐,有人全家穿着统一服装来跑,有人穿着个性服装边跑边逗乐路人,有人推着童车载着孩子不紧不慢的跑着,还有人跟在自家狗狗后面气喘吁吁。终点是在一个社区公园里,大家可以享用一些免费点心,牧师还会给获胜者发奖。

  有企业赞助的活动规模会更大些也更正规。如波音公司曾资助了一场社区自行车赛。在附近社区里划定了一个封闭赛道,事先用活动栏杆隔离,在终点处设置了一个播音台,同时还设立了出售小装备和纪念品的临时店铺。首先举办的是成人组比赛,选手们要围绕着赛道骑行几十圈,广播喇叭里不断传出专业解说员抑扬顿挫语速极快的鼓劲声,与专业NBA的现场解说别无二致。赛后会给前三名发奖。成人赛结束后,儿童赛再度登场,社区内不同年龄的儿童身着各异的服装和头盔,骑着各式各样的小自行车,争先恐后的展开竞赛,家长们则跟着拍照摄像忙个不停。

  地方政府也并非无所事事,他们有时也会组织一些活动。在每年8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在阿灵顿体育场里都会举办一场儿童狂欢的盛宴。头天还平平荡荡的草坪上次日会突然多出很多各式各样的大型游乐器械,还有马戏团的小丑表演高空飞人,各国小吃也同时赶来凑热闹。这是县政府为了让学童们在返校前最后狂欢一次而设计的,想得非常周到。总的来说,美国的社区活动丰富多彩,而非政府组织比政府组织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3#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8 10:28:49 | 只看该作者
美国培训班如何拉关系

  美国是世界头号强国,每年会花费巨资举办大量面向全球的培训班,目的之一是提高学员的眼界和技能,但更重要的目的是建立关系网。这一点或许中国读者不是太相信,以为“拉关系”是我们的国粹,其实它早就被美国“中为洋用”了,而且进行了发扬光大。建立关系网的好处很多,首先是通过各种交往拉进其与美国的感情,其次是在各国内部培养美国的关系户,不仅能够帮助折射出美国的影响,而且可以帮助美国开启一扇组织对个体的交流窗口,在外国政府或军方的某一个位置上有一个熟人或者朋友,将远比没有任何关系有益得多,尤其是在官方渠道受到阻隔时,个人渠道就变得至关重要了。所以美国人拉关系是很用心的,他们不惜为此花费大量精力和财力,对细节的注重也让人叹为观止。

  笔者就曾参加了一个中心的培训班,对其操作感触颇深:

  第一,他们会创造各种条件帮助学员相互熟悉。踏进大门的第一天,中心就给每个学员拍标准照,印制胸牌,并发给每人一套印有照片、房间号和所有个人信息的花名册。每人还可得到一个印有中心标志的茶杯,上面贴着自己的名字,便于相互熟悉。在首次见面时,组织者会要求所有学员依次介绍个人的基本情况,包括职业、入行年限、家庭情况、个人爱好等一应俱全。

  第二,提供专门的社交机会促进交流。除了学术活动以外,中心还安排了大量的郊游、社交、聚餐与比赛等集体活动,每个周末都会雇车带着学员去景点观光,由中心提供饮食,在游玩期间则有专人随时抓拍有趣瞬间,然后会在分布于中心教室走廊各处的电视屏幕上随机播放这些照片,自然吸引学员驻足观看。中心还在学员宾馆的楼顶平台组织专门的社交活动,提供简单餐饮,大家自由聊天,增进相互了解。项目结束时中心还会举办自助餐会,由各国学员分别呈献本国特色的饮食一道道摆开,师生随意品尝,再举行自娱自乐的文艺演出。

  第三,创造机会“强制自我表现”。每天上课之前,主持人会要求来自于不同国家的学员按照这一国家的英文名称字母顺序走上前来,用自己的母语说“早上好”,并让大家跟着学,一天一换,乐趣十足。中心还安排了各种形式的研讨活动,迫使每个参加者都不得不当一回独立发言的主角,同时还鼓励观点交锋和相互挑战,绝不避重就轻。

  第四,促进可持续发展。中心建立了一个网页,鼓励学员上传自己各种摄影作品和学术感想,并请学员帮助核实该国既往学员的资料更新情况,敦促各国学员建立自己的同学会,由中心提供各种协助。学员回国后仍可以使用中心的大部分网络资源,并得到中心定期邮寄的公开出版物。中心负责人还会定期到各国访问,到时会召集当地同学会聚餐交流,建立长久的联系。

  中心提供了学员吃住行的全部费用,还提供每天的零用钱。但来自于美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新加坡这些国家的学员自费解决。美国人不资助自己的盟国,反而把钱花在小国和潜在对手身上,其用心不得不说非常长远深刻,而在细节问题上的注重实效也值得我们借鉴。

  美国废物利用的实践

  美国人财大气粗喜欢消费不惜血本是出了名的,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废物利用方面同样也充满激情。从官方到民间,美国人对废物再利用的精神每天都能让人感怀至深,通过物资的循环使用,不仅更环保,让社区更干净,也让整个社会也更显温馨。

  政府是物资循环利用的主导者,他们为此而出台政策并提供方便,如规定使用可再生能源系统的家庭可以获得财政补贴;日常的垃圾回收,每家每户都可以得到两种不同颜色的垃圾桶,由不同颜色的垃圾车分类回收;每到秋冬,在地方政府贴出告示后,居民会将自家清理出的树叶堆在路边,由政府专用车辆回收后打碎肥田;树木修剪下来的枝条则打成薄片状培植在树根周围。

  非政府组织也参与到物资循环利用的事业中。在美国的街头巷尾,常常会看到一些钢板焊成的捐助箱,你只需把家里不用的衣服鞋子被褥等塞进去,管理者会定期前来收集,待清洗分类后,再送到遍布各处的二手店里,以极其便宜的价格出售,一般服装都在5元以下,收入则用来救济穷人、改善社区环境、为艾滋病研究提供资金等。

  教会在物资循环利用的行动中也当仁不让。他们有自己的网站,会定期召集教友捐赠家里不用的物资在教堂里义卖,所有社区居民都可参加,他们在旧服装、鞋帽、玩具上贴上自定的价格标签送到教堂集中,且有权提前进入卖场选购,随后教堂卖场就面向社会开放。最后一天往往是半价日,关门后剩下的商品先是由志愿者论斤购买,还有剩下的就直接捐给穷人。而所有销售额的一半付给卖家,另一半教堂存留用于慈善事业。

  不过物资循环利用的主体还是居民个人,采用的形式就是“庭院售卖”或者叫“车库售卖”,每到周末都会出现好多卖家。他们会提前几天在网上发布信息,具体告知准备出售旧货的种类和售货位置,并在大街上设好路标。在当天早晨把待售品摆放在家门口的草坪上或者车库里,闻讯而来者和路人可随意挑选,因为户主的目的并非赚钱,只是希望能帮上别人,并通过互动获得乐趣,所以标价往往极低,也愿意接受讨价还价。所售商品并非全是二手货,时常可见带标签的新衣,没开封的电器,有时户主还免费奉送一些东西。此类活动也会由社区统一组织,在社区入口处发放免费的商户分布地图,或者集中于社区某处绿地集中销售。

  如果没有时间去收集整理也不差钱,很多人会选择把不用的东西直接扔掉。对于尚能使用的东西,他们会放在自己家门外,贴上一张“免费”的纸条随人取走,一些电器如冰箱、电视机则会贴上“尚能工作”的贴纸;家里不用的一些易碎品,如玻璃器皿盘子饭碗等,他们则会小心的用报纸包好,装在大塑料袋里放在路边,并在上面写上易碎小心的字样。所以初来乍到者很容易凑集一些日常用品。

  美国人废物利用的精神,除了受到其宗教情怀的影响,也与社会传统有关。即使是有钱的白人也不以使用二手货为耻,却以有机会帮助别人为荣,所以复制而这一模式并不容易,但其好处却是实实在在的。

  美国人如何处理树叶

  秋天本该是最美的季节,但在中国的很多城乡,秋天常常使被笼罩在一层烟尘中,毫无疑问,有人又在烧麦秸或树叶了。这是一种屡禁不止的行为,不过站在环卫工人和农民的角度上考虑,这样能减轻他们的工作量,草木灰还能原来肥田,却也可以理解。不过,美国是如何解决循环与污染这对关系的呢?这里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借鉴。

  美国的大街小巷都有很多树木,秋天来临之际,到处都是一片鲜红金黄,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都会落下一层厚厚的树叶,却也从来没有勤快的清洁工跑来,不等一片叶子落地就把它抓进垃圾车,任由它们自由自在的躺在地上点缀着美丽的秋色,并历经阳光雨露和风吹雨打。中间会有人来打扫街道,但他们并不使用笤帚和簸箕,而是每人都配备了一台鼓风机,见到树叶就把它们吹到路边堆成一堆,在挥洒完最后的美丽后,静静的变成一堆黑色卷曲的干树叶。

  随后你就可以在路边的电线杆上看到社区贴出的通知,告诉各家各户几月几号会有垃圾车来收树叶,希望他们提前堆放在自家门口的路边。到了那天,回来一辆外形比较奇特的车,总的来说外形就像一辆洒水车,后面有一个大容器,但不同的是,容器两边还有两个像油烟机排气管一样的可移动长臂,最前端是一个吸口。一名司机负责在驾驶室开车,另一名工人负责吧吸口对着树叶堆,操作按键把它们都吸进汽车肚子里面去。进去的树叶直接打碎成小颗粒并储存在里面,体积就大为减小,于是可以一口气把长长一条大街上的落叶都吞吃干净,而那些落叶粉末就统一拿去发酵肥地了。

  除了树叶,家家户户也可以雇人来给树木剪枝,但他们只是修饰,并不为了所谓的整齐划一就对树木大开杀戒。修剪下来的枝条,一般是用电锯锯成一小段一小段放在自家门口的路边,统一留给树枝的专业公司来处理了。专业公司也是把树枝放到打碎机里,打成很小的薄片,然后都撒在树根上面的土壤上了,这样一可以把表土盖住防止扬尘,二是薄片怄掉后可以直接为下面的树根提供营养,三是在这层腐殖质上面可以长出一些可食用真菌如木耳蘑菇等,为野兔和松鼠提供食物,一举三得。

  美国的墓地文化

  住处不远的地方有一块墓地,下午常喜欢去那里溜达。

  墓地被小径分成了几块,遍种绿草,其间还点缀着一些树木,但没有国内常见的松树。每到春季来临就色彩斑斓,秋季则被黄叶覆盖,在这里可以真真切切感受到时光的流转,也增添了一份对生命起伏的感叹。

  墓地中墓碑的设置都很简单,就是一个底座,上面一个墓碑,在个别的墓碑上还摆放了一个天使塑像。墓碑的质地与颜色各不相同,有抛光花岗岩的,有普通石头的,最简单的一种是一块铸铁直接铺在草丛中,时间久了,不仅一些棱角会被氧化成蓝色,还会被嵌入附近大树发达的根系中。墓碑的排列都很整齐,一排排延伸出去,但朝向各不相同,同样一排中有的朝前有的朝后,完全是随性而来。

  墓碑上的图案就丰富多彩了。有的是嵌入了逝者的照片,有的是刻着花鸟鱼虫山水风景,有的是一幅地图,告诉人们逝者的出生地,有的是一艘远航的船,有的是几个钓鱼的朋友在一起欢笑,有的是妈妈搂着孩子在读书,爸爸带着孩子在扣篮,个别有官职的则会刻上美国国务院或者美国海军的标志。更有个性的是整个墓碑的造型就是一辆轿车,看来此兄生前一定是十足的爱车族。有些墓碑前还会设置一个铁质的花瓶,用于扫墓时插上一些鲜花,或者树上一面小国旗。

  墓碑上的碑文,除了会写明逝者的姓名与生卒日期,有的还会刻上一句“永远怀念”的追思语,但更多的是一句话也没有,就像一块平板一样朴素。不过多数墓碑上都渗透出浓厚的基督文化的氛围。有耶稣背着十字架在沉思的图案,有圣女双手合掌在祈祷,有牧羊人怀抱羊羔在抚摸,有花枝缠绕的教堂尖窗,有耸立的十字架绽放光芒;更温馨的则是插着翅膀的小天使坐在弯弯的月亮上读书,头上罩着光环的圣母抱着圣婴在端详,拄着拐杖的耶稣去敲一扇简陋的门,还有圣母低头弯腰抱着两颗交织的心,上面分别是夫妻俩的名字。最简单的就是一双合掌的手伸向空中,祈祷这些逝去的生命一路走好。

  墓地中一般是空无一人,除了鸟鸣和松鼠悉悉索索的爬上爬下,就没有别的声音了。偶尔会开进来一辆车,下来两个人,找到自己关注的一块墓碑放上一束花,沉吟片刻又迅速离去。到下午五六点的时候,斜阳透过盘曲的树枝,将斑驳陆离投射到旁边古老教堂的红砖墙上,随着瑟瑟秋风卷起片片黄叶,似乎可以让人找到世事沧桑的感觉。

  在墓地中徜徉,庄严肃穆的气氛油然而生。跟国内动辄盖成宫殿神庙,需用占地面积和奢华程度来显示个人地位或儿女忠孝的排场相比,这里的墓碑都很简朴,即使是阿灵顿国家公墓中也是一样,清一色的白色大理石,四星上将李的墓碑除了尺寸稍大,质地和图案与普通士兵无异。但美国的墓碑却富有特色,没有列祖列宗的概念,没有“不肖子孙”的贱称,有的只是透过自然山水、宗教情怀甚至直接留白,来表达的对先辈或亲人淡淡却也温馨的追思与祝福。即使只是地上镶嵌的一块简单铁板,看着也是充满温情并让人遐思。或许这也是东西方文化的一种差异吧。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杉园青年学者沙龙会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7:55 , Processed in 0.06816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