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金维克:科学应对老龄化挑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6 06:10: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金维克:科学应对老龄化挑战



作者:金维克

  各种数据显示,我国已进入老龄化常态社会。截至2012年底,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1.94亿,占总人口14.3%,约占亚洲老年人口的1/2,是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和中国老龄委预测,我国老年人口到2025年将突破3亿,2034年将突破4亿。


  发达国家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都在5000—10000美元以上,而中国在2000年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856美元,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老龄化国家都是经历了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达国家,有较雄厚的经济基础,而我国的老龄化则伴随着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处于体制深刻转换、结构深刻调整、社会深刻变革的重要时期。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分阶段出现的老龄化问题,在我国现阶段已集中出现,今后一个时期将更加严重。

  由于我们习惯于沿用传统的观念和指标来评判老龄化问题,习惯于在传统经济社会发展逻辑下寻求应对之策,所以,我国进入老龄社会13年来,老龄化遇到的问题几乎都在继续负向发展。如果在深度老龄化到来之前,还不能基本上解决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医疗、就业、住房和社会管理等问题,国家将难堪重负。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谨供参考。

  一、在加快发展中化解未富先老矛盾。国际经验证明,解决老龄化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经济发展。国际劳工组织的研究结果认为,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社会保障危机”,主要原因并不是领取养老金人数增加,而是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和失业率居高不下。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解决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社会矛盾,必须加大经济社会的发展力度。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应老龄化的经济基础薄弱,发展的任务更重,发展的要求更迫切,发展的压力更大;另一方面是因为人口老龄化在对社会经济提出挑战的同时,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只有加快发展才能把握机遇。中国具有世界上最多的老年人口,这意味着拥有一个巨大发展潜力的老年用品市场,老年产业也有困难成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开发老年市场不但可以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会创造无数个就业岗位,拉动国内消费需求,改善国民经济结构。此外,我国要解决农村老龄化问题,更应走加快发展之路,在发展中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不足问题,让广大农民特别是农村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实施老龄人力资源深度开发计划。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最大负面影响莫过于劳动力资源的日益匮乏,但是,如果我们能对老龄人力资源实施深度开发,就有可能缓解劳动力供给不足问题。首届世界老龄问题大会的纲领性文件《维也纳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指出:“发展的目标是在全体居民充分参与发展过程并公平分配所得利益的基础上,改善全体居民的生活……每个人,不论年龄长幼性别或信仰,都应该各尽所能、各得所需;老年人在精神、文化和社会经济方面对社会所做的贡献是宝贵的,应当予以承认,并进一步加以促进”,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即是题中应有之义。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就是通过积极老龄化,延长老年人服务社会年限、增强老年人社会创造力,使老年人群的知识、技能、经验等无形资产获得最大程度运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老年人力资源深度开发,是老年人价值观念更新过程,是老年人继续为社会发挥余热,创造更多经济价值和社会财富过程,不仅能够缓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而且可使政府节省退休金、养老金、医疗卫生、老年福利设施等支出,将更多的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推动经济发展。[1]联合国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强调:现代老年人能够做出比以往更大的贡献。德国著名心理学家保罗?巴尔特斯(Paul B. Baltes)认为,人的智能通常并不随时间的推移而减退。至于为什么老年人智力有低于年轻人的,并非由于年龄造成,而是代际差别造成的,也就是说人口的教育水平每一代都在提高。当代老年人的思想、观念、身体、心理、知识、技能、经验和预期寿命,都与过去老年人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不能把当代老年人和过去老年人等同起来,更不能以过去老年人某些方面的不足,来否认当代老年人的作用。老龄人口是我国整个人力资源中宝贵的一部分,特别是老龄人口中体力好、智力和知识水平高、经验丰富的人更是宝贵的财富。调查显示,全国有各类离退休人才600多万人,约占在职专业技术人才的20%。他们有4个特点:一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多,据上海调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才人数是在职专业技术人才人数的25%,具有高级职称的占65%;二是年龄在70岁以下的多,全国离退休专业技术人才年龄在60~70岁之间的占70%以上;三是身体状况比较好的多,在离退休专业技术人才中,身体健康能够承担工作的占70%;四是有旺盛的事业精神、愿意再做贡献的占70%。[2]为了加快老龄人力资源深度开发步伐,政府应建立老龄人力资源信息网络,规范有序地进行老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活动;建立老龄人力资源开发系统,发掘、培养和发展老龄人力资源潜能;定期举办老龄人才交流活动,为供求双方牵线搭桥,实现老龄人力资源在社会需求中的合理配置;制定保护老年人劳动权利的再就业法,禁止以年龄为条件歧视或禁止老年人再就业;出台特殊政策,对老年人再就业,凡符合国家规定的,要积极扶持,提供方便,在工商登记、减免税收、合理报酬、劳保福利等方面给以优惠,以吸引更多的老年人为社会效力。

  三、探索建立立体化养老服务体系。面对我国老龄化“加速”、“高龄”等特点和日益严峻的养老服务形势,除了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外,应鼓励民间资本、保险机构、慈善团体等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大胆创新多层次、多主体养老模式,推动养老服务社会化、市场化和产业化,构筑新型的、覆盖全社会的立体养老体系。财政、银行、民政、国土、税务等部门应当制订各种优惠政策,支持民间资本拓展居家养老服务内容,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慰藉、康复护理、安全援助和社会参与等服务。同时,鼓励民间资本在城镇社区开办老年照料中心、托老所等养老服务,扩大老年人养老选择空间。政府除了认真抓好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外,还可以考虑通过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实行市场化运作、多元化经营等方式,协调各方力量,在大中城市发展一定规模的“养老城”。“养老城”集老年住宅、老年公寓、老年医院、老年服务中心、老年娱乐中心、老年康复中心以及老年购物中心为一体,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3]目前,我国农村的老年人口已超过1亿,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心区。各级政府应加大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力度,在资金投入上向农村老龄事业倾斜,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各种形式的敬老院、老年公寓等养老设施。为促进工作落实,各地应把建立农村养老机制、提高老年人生活水平作为地方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考核指标,并把解决农民养老问题作为民心工程来抓,全面推动农村养老事业快速发展。

  四、在全社会形成敬老助老的道德风尚。尊敬老人,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汉字的“孝”字“老”在上“子”在下,意思是子女要尊敬老人。在过去的岁月里,老年人为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付出了辛勤汗水,今天仍然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是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让每位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既是各级政府的责任,也是社会各界和每个家庭、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中国作为老年人口大国,应树立全民养老意识,号召社会各阶层人群主动为养老事业做贡献,树立以为养老事业付出为己任、以为养老事业贡献为荣耀的社会新理念;应进一步加强涉老法制建设,不仅在涉老法规中加入中国传统的孝道内容,并充分运用报刊、网络、电视、墙报、文艺等各种形式,宣传孝道,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而且要对不赡养老人的子女进行严肃的“做人”教育,对虐待老人的现象加大依法惩处力度;应大力培育行孝典型,树立行孝榜样,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敬老光荣、不孝耻辱的社会氛围,积极营造尊老敬老的道德风尚。

  总之,中国要科学应对来势迅猛的“银发”浪潮,必须从中国未富先老、高龄化加速、农村老龄比重加大以及中国的老龄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交织发展等特殊国情出发,实行积极老龄政策,努力开发老龄人力资源,积极拓展老年产品市场,不断完善老龄服务体系,真正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老龄化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金易.老龄人力资源深度开发浅探[M]. 学术交流,2012(1):117-121.

  [2]沈荣华.人才革命——人才科学发展的若干问题//潘晨光. 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09[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75.

  [3]宋言奇.“集中型”居家养老适应未来养老需求[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8.31.

  (作者单位:中共黑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17:52 , Processed in 0.05604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