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究竟什么是一堂好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13 05:02: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究竟什么是一堂好课?
刘良华


    究竟什么是一堂好课?有不少学者认为这种追问几乎是一种徒劳,因为“一堂好课”所隐含的因素过于复杂,甚至不可言说。

    事实上,“一堂好课”这个话题虽然复杂,但还是可以从“复杂”中找出一些“简单”的要素。我们借用韩愈的框架,认定一堂好课至少有三个基本要素:传道、授业和解惑。韩愈的“传道”在这里主要指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培育学生的人格;“授业”在这里主要指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惑”在这里主要指让学生主动学习并在学生提出自己的困惑之后教师再给予解答。



    一、“传道”

    “传道”不是“讲道理”,它关注的是学生的人格品质,比如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的人格品质在考试试卷中可能并不是最关键的要素,一般的考试试卷很难“测试”一个人的人格品质。但是,对孩子来说,“传道”以及与之相关的人格品质是成全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关键要素。

    “知识”也许是可教的,但“情感”、“态度”、“价值观”几乎不可教。教师的“传道”只能显示为感染、熏陶和引导,只能显示为激励、唤醒和鼓舞。好的教师总是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气质感染、感化他的学生。

    对学生来说,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永远是重要的。但是,无论知识和技能多么重要,它从来就不是学生学习的全部内容。除了传递知识之外,教师还有一个重要的使命:教师以自己的激情和精神气质唤醒学生,让学生成为有独立人格的人。

    教师的激情很难描述,但还是可以在教育小说或教育电影中感受到教师的激情这种激情所蕴涵的教育力量。我们推荐的教育电影是《死亡诗社》(Dead Poet Society):

    《死亡诗社》讲述基丁(Keating)老师和他的一群学生的故事。激励、唤醒和鼓舞他的学生,几乎成为基丁老师来到这个学校的唯一使命。基丁老师的这种使命感让他与学校传统发生冲突,所有的教育道理,都隐含在这些“教育冲突”中:

    1.与课堂秩序的冲突。别的老师在第一次上课时都板着脸孔对学生提出严厉的要求和惩戒规范,基丁老师却吹着口哨走进教室。学生们慢慢觉醒过来:他们这次遇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新老师。

    2.与课本权威的冲突。语文课本一直被学生当作“圣经”去阅读、背诵,基丁老师却突然建议学生“撕掉”课本的前言、“让它见鬼去”。学生们虽然一时显得措手不及而有些犹豫,但等到他们明白自己有权“挑战”课本的时候,他们开始果敢行动,教室里随即进入“对课本说不”、“消解权威”的狂欢,尽管有学校的副校长冲进教室干涉,但基丁老师站出来,阻止了校长的干涉。

    3.与标准思维的冲突。基丁让学生转换新的视角,说出自己对文学的不同理解。基丁老师忽然跳到讲桌上,他的理由是:换一个角度,看到的世界就与众不同。他建议学生也跳到讲台上去看看那个世界,他的建议是:“多数人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冲出来。”

    4.与自卑情绪的冲突。安德森在基丁老师的班上是一个失语、自卑而郁郁寡欢的学生。一旦受自卑感的折磨,人的智慧与尊严就会受损、变形。基丁老师的办法是:他让学生写出自己的诗,特意让安德森站到前台让发出他的声音。安德森在基丁老师的激励下大声咆哮,现场创作,令所有同学自发鼓掌、刮目相看。

    5.与平静绝望的冲突。基丁老师带学生去踢足球,每个学生在踢球之前必须大声喊出自己的誓言:“我要做生活的主宰,不是奴隶”、“我要做真正的上帝”、“生活是一首欢乐的歌”……

    6.与顺从奴性的冲突。基丁老师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自由地走路,他引用美国诗人弗洛斯特的诗句说:“两条路在树林里分岔,我选择走的人少的那一条。”

    这些“教育冲突”看起来只是基丁老师一个人与整个传统教育的对抗,而且冲突的结局是基丁老师被校方辞退,但是,“基丁现象”实际上预示了整个现代教育、进步教育的基本方向。

    在这个方向中,知识教育将一如既往地受到重视,但是,学生的人格教育(即“传道”)将成为知识教育的基本前提。

    在这个方向中,教师讲授也将得到某种延续,讲授教学并非一定就是过时的办法,但是,除了讲授之外,教师尚需要以自己的精神气质激励、唤醒和鼓舞他的学生。

    如果说知识教学可以凭借语言的讲授,那么,与人格品质相关的“传道”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精神气质。

    没有必要挑剔教师的长相,但是,教师应该有某种职业尊严感和内在的精神气质。有良好的“精神气质”的人并不见得优秀、卓越,但他至少不至于委琐、琐碎、残忍、狠毒、出卖朋友、当面嘻嘻哈哈而在背后下毒手。

    按照林肯的说法,一个人在四十岁之后,就应该“对自己的长相负责”(参见王玉强主编:《智慧背囊(第四辑)》,南方出版社2003年版,前言):



    林肯总统的一位朋友,有次向他推荐某人为阁员。林肯却没用他。推荐的朋友问林肯何以不用他。林肯说:“我不喜欢他那幅长相。”他的朋友质问:“你怎么能以貌取人呢?”林肯说:“一个人过了四十岁就该对自己的长相负责。”



    所谓“对自己的长相负责”,主要只是对自己的“精神长相”负责。人几乎无法改变自己的“肉体形象”,但“有修养”的人却可以变化自己的精神气质。顾明远先生写过一篇谈论“教师气质”的文章。这篇文章所讨论的主题是重要的(参见顾明远:《可贵的教师气质——我对刘可钦的印象》,载刘可钦著:《刘可钦与主体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5266页。):



    很难说得清,什么是人的气质,但人们能够感觉到它的存在。每个人都有一种气质,有的高雅,有的粗俗。教师应该有特别的气质,因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心灵的陶冶者。教师育人,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使他们成为高尚的人,有智慧的人。因此,教师的气质很重要。教师的气质不仅应该是高雅的,而且应该是睿智的,并有亲和感,使学生见到老师,就愿意向老师学习,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和老师交流,得到老师的帮助。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3 05:02:43 | 只看该作者
二、“授业”

    “授业”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这里的“授业”主要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业上达到掌握水平。在重视“笔纸”考试的现实社会中,“授业”可能是中小学教师和家长最关心的主题。

    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教学,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有效学习。而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效,可以归结为两句话:学习就是玩游戏;学习就是认地图。

    “学习”为什么就是“玩游戏”?

    因为,游戏里面隐含了学习的秘密。

    游戏有什么秘密?游戏的基本秘密是:

    第一,游戏让所有参与游戏的人忘记自己在做游戏,也就是说,游戏有一种“自成目的性”。游戏自身就是目的,它不以外在的功利诱惑为目的。参与游戏的人,不知不觉就投入、陷入其中,它让人忘记自己在做什么,甚至让人忘记自我。但是,这种“忘我”状态又并非让人无所事事或一无所获。游戏过程充满大量的甚至是复杂的游戏技巧,人在游戏的过程中领会、掌握这些技巧。奇妙的是:游戏因其具有非功利的“自成目的性”,游戏中的人在领会、掌握相关的技巧时,不会感觉劳顿、烦躁、郁闷。这样看来,如果把学习设计成为游戏项目,学习就可能成为有效而愉快的活动。尽管不可能使所有的学习都成为游戏,但教育者可以借助游戏的元素来设计教学的程序。无论对于儿童还是对于成人,游戏式的学习永远是重要的。理想的学习,是让学习者忘记自己在学习,而恰恰在这种忘记自己在学习的投入状态中,人的无意识或潜意识使人记忆、领会或创造大量的知识。

    第二,游戏让人永远生活在希望中。参与游戏的人,虽然有取胜或失败的两种可能(“平局”较少)。可是,无论有多少失败的记录,参与游戏的人永远有成功的可能与希望。游戏的取胜率哪怕只有体育彩票的中奖率那么渺小,但它依然让人过得有希望,让人愿意因此而再接再厉、跌倒重来。理想的学习,是怀揣着希望上路,让学习者因为未来的希望而愿意不懈地尝试和持久地努力。

    第三,游戏总是为游戏者提供及时的反馈与矫正。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游戏往往在第一时间为游戏者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对游戏者来说,及时反馈是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导致及时的矫正。及时反馈与矫正,这正是教学的一个基本原理。理想的学习,是学习者及时知道结果(心理学界有人称之为“当时知道结果”)。相反,如果学习者迟迟不知道学习的结果,学习者将失去继续学习的动力和信心。这样看来,某些学生之所以在课堂缺乏学习的激情却愿意把自己交付给网络游戏,与这些学生是否获得了及时的“反馈”与“矫正”有一定的关联。

    有效学习除了可以想象“玩游戏”之外,还有一个想象是“认地图”。

    “学习就是认地图”作为一条教育隐喻,它给出的暗示是:有效学习是整体学习,无效学习是细节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说,优秀的“地理教师”,可以视为优秀教师的“楷模”。

    学地理就可以把学习许多的秘密揭示出来。我们可以做一个“思想实验”:

    实验假设:整体学习导致有效学习,细节学习导致无效学习。

    实验设计:广州市某学校初中二年级的两个班,这两个班的学生人数、年龄相同、男女生比例相同、学业成就相当。教师在一班教学时推荐“细节学习”的办法:这里有一张广州市地图,请在三节课(每节课45分钟)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记住各个区(白云区、天河区、越秀区、海珠区等)内的各条街道的名称。先认识某个区的街道后再去认识另外一个区的街道,不允许跨区学习。考试要求是:从某个地点出发,说出经过哪几条街道达到目的地。教师在二班教学时推荐“整体学习”的办法:这里有一张广州市地图,请在三节课(每节课45分钟)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记住广州市内的个条街道的名称。先确定自己居住的地方,然后记住离自己家地方最近的那条南北走向的主干道,然后记住与那条主干道平行的几条南北走向的主干道,然后再记住离自己家最近的东西走向的主干道,然后再记住与那条主干道平行的几条东西走向的主干道。记住了整个广州市的几条南北走向和东西走向的几条主干道之后,再记住离自己家最近的由主干道分离出来的小街道。然后逐步记住离自己家较远的主干道及其分支街道。考试要求同样是:从某个地点出发,说出经过哪几条街道达到目的地。

    实验效果检测:设计一份试卷,共20道答题。每个题目都是“从某个地点出发,说出经过哪几条街道达到目的地”。

    这虽然只是一个“思想实验”,但是,可以“想象”:二班“整体学习”的效果比一班“细节学习”的效果更好。

    整体学习的第一个秘密:有效学习总是从学习者最熟悉的地方而不是从陌生的地方开始;

    整体学习的第二个秘密:学习者最好先学习“关键概念”或“关键原理”,然后再由“关键概念”或“关键原理”延伸到相关概念和相关原理的学习。

    总体上看,“有效学习”及其相关的“有效教学”的重要秘密是:第一,“游戏学习”,包括无意识学习或“隐性学习”;及时反馈与矫正;让学习者看到希望。第二,“整体学习”,包括“从熟悉的地方出发”;“由关键概念引出相关概念”。

    实际上,这些秘密早为教育界有识之士识破。1979年前后,中国教育界兴起第二次教育实验的高潮(第一次是民国时期),其中影响较大者如中科院卢仲衡老师主持的“自学辅导教学”实验,湖北黎世法老师主持的“异步教学”、上海顾泠沅老师主持的“青浦实验”等等。这些实验各自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但都重视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及时反馈”等教学策略。就“及时反馈”而言,卢仲衡老师的说法“当时知道结果”,黎世法老师的说法“改错”,顾泠沅老师的说法“效果回授”。顾泠沅老师的研究小组在“青浦实验”中有一个重要的发现(参见顾泠沅著:《教学实验论——青浦实验的方法学与教学原理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7页。):



    研究小组发现,青浦县东部某农村中学的一个班级在全县教学质量调查和数学竞赛中成绩异常优秀。为了探求原因,他们把它与一般班级进行比较,发现那个班级的任课教师采用了与众不同的“一本练习本”的做法。学生的练习本不是两本交替使用,而是用完一本再用一本。这样可促使教师及时批改作业,一般在当天即可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果个别学生存在问题,就通过面批指导的方式,帮助他们学懂学会;如果多数学生掌握不好,那么下一次上课就先解决前面的问题。这个经验曾在别的学校试验,收到同样的效果。研究者将此类经验提升为“及时获取教学效果的信息,随时调节教学(简称‘效果回授’)”。



    与“效果回授”类似,“目标教学”实验称之为“反馈与矫正”。目标教学给中国教育界带来的第二条有意义的教学策略是:“及时反馈并及时矫正”:“群体教学并辅之以每个学生所需要的频繁的反馈与个别化的矫正性帮助。”([美]布卢姆等著,邱渊等译:《教育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90页。)我们无法完全拒绝群体教学,但我们可以在群体教学之后,为部分学生提供额外的帮助。群体教学最大的危险是淹没学生的错误。如果你不让学生出错,学生就不会长大。如果学生出错之后你不提醒学生及时改正,学生就会往错误的方向生长。

    表面看来,所谓“目标教学”,就是先确定一个目标,然后开始学习,在下课之前或结束本单元教学之前必须检查原来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已经达到。但是,目标教学也没这么简单。“目标教学”的核心精神在于:教师通过“测试”或“练习”及时地从学生那里获得反馈的信息,如果学生没有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没有达到掌握水平,教师就应该给予及时的辅导、帮助或矫正,然后提供第二次测试或练习,直到学生达到“掌握水平”。这种“目标教学”实际上是中国近代教育界曾经流行的“莫里逊单元教学法”的一个延伸和更新。这种“单元教学法”强调先掌握前面的单元之后再学下一个单元。如果前面的单元尚未达到掌握水平,就永远不学下一个单元。

    这些探索对现在普遍流行的“一往无前”、“义无返顾”的教学方式提出了质疑。

    什么是“一往无前”、“义无返顾”的教学?这种教学的基本程序是:某个学生即使今天没有掌握教师规定的知识,他明天也要与其他同学一道学习新的内容。于是,这个学生今天没有掌握这个知识,也因此明天又无法掌握新的知识,后天更无法掌握新的知识。这个学生会感觉知识的难度越来越大,而自己的越来越渺小、自卑、无望甚至绝望。

    学校教育一不小心就变成了“飞人式”的教育、“超人式”的教育。它希望学生不经过“爬楼梯”就飞上去。

    教师遇到这样的学生怎么办?

    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回到原点。学生的原点在什么地方呢?就是最初的没有掌握的那个知识点。这个知识点没有掌握,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就会受影响,在学习数学时尤其如此。卢中衡老师为什么提出“小步子教学”,就是说学习或教学的步子如果太大,学生就会恐惧,他会知难而退,他会逃学。

    为什么我们愿意借助“游戏”来寻找教学和学习的秘密?因为及时反馈和矫正很重要。



3#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3 05:03:15 | 只看该作者
三、“解惑”

    “解惑”表面上看是“解决困惑”,实际上意味着“先让学生产生困惑之后再进行解答”。由此看来,“解惑”的潜台词是“先主动学习再及时解答”。

    如果说“传道”是一堂好课的第一个标志,如果说有效地解决知识困惑是一堂好课的第二个标志,那么,教师引起学生主动地学习,这是一堂好课的最高境界或终极使命。帮助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但真正的帮助是让学生“摆脱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依附”。

    有关主动学习最好的教育隐喻是“学走路”。“学走路”意味着:没有人能够代替你走路,你只能自己经过爬行,然后跌跌撞撞,然后就学会了直立走路。走路只能自己走,不能由别人“抱着走”或“背着走”。尝试、摸索、跌倒、摔交之类的错误是成长的正常代价。如果不付出尝试、摸索、跌倒、摔交的代价,人就不会掌握走路的技巧。

    “学走路”可以作为一条经典的教育隐喻。这意味着学习是自己的事,别人只能提供帮助,但无法代替。成人在某个时候可以“牵”着孩子的手往前走,但这种“牵手”也是需要克制的,在必要的时候需要“放手”。

    学习的这个秘密至少在叶圣陶那里已经被识破。1962年,叶圣陶在给教师的通信中提出:教学如“扶孩走路,虽小心扶持,而时时不忘放手也。我近来常以一语语人,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参见中央教科所编:《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720页。)。如果说“学习就是学走路”可以视为一条经典的教育隐喻,那么,“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可以视为一条经典的教育口号。

    有效的学习有一个基本的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主动学习”或“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或主动学习是学习的终极追求,也只有自主学习或主动学习,才算是真正的学习。只有当学生形成了自主学习或主动学习的习惯之后,学生才真正“成人”,真正成为有独立意识和独立人格的人。

    现代教育有一个好处,它让更多的学生享有更多听课的机会。听课是重要的,因为所听到的内容是经过老师整理加工之后的知识,经过整理加工之后,这些知识比较系统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可以因此而节省亲自摸索的烦劳和时间。人生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事事都亲自去摸索,用教师或他人的经验代替我们亲自摸索是学校教育的基本责任。

    这是现代学校教育的光辉,也是现代学校教育的污点。

    现代学校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听讲”的机会,也为学生带来了潜在的隐患。听讲代替了学生亲自摸索,也剥夺了学生亲自体验的过程。

    教师提供的知识的确是系统的,这种系统知识类似压缩饼干。压缩饼干具备基本的营养元素,按说它不只是可以充饥,它也可以提供维护人体健康所必须的营养。可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还是果断地拒绝了压缩饼干。因为这些压缩饼干对食物做了过度的加工,过度加工的后果是俭省了人体咀嚼和消化的过程,它的另一个后果是取消了人体咀嚼和消化的乐趣和生机。

    智慧的人们拒绝了物质的压缩饼干,但普遍接受教师的课堂讲授,并将听教师系统讲授作为理所当然的学习方式。

    吃压缩饼干长大的孩子将导致孩子的身体往畸形的方向发展。

    只会听课而不会自学的孩子将成为胆小怕事的精神侏儒。

    不是怂恿孩子不听教师讲课,而是教师应该相信:孩子天生已经具备了自学的潜能。

    惟有自学成材的故事,少有听课成材的故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2 05:25 , Processed in 0.06976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