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只是凭空提出“阅读、写作有什么意义”,那是相当空泛且没有指向性的提问。对我们来说,阅读有各种目的和作用——— 学得知识、获取信息、消磨时间、寻求刺激、培养情操;写作同样是多种可能,为了谋生、为了自我实现,或者仅仅只是个人爱好和习惯……这样的问题真没意思。
但是,如果对一个人来说,阅读、写作、思考是他仅有的能做的事情,那么,它们对他来说又是什么意义?
这个人就是程浩。他今年8月份在新疆小城去世,年仅20岁。从出生到去世,他没走过路,没上过学。在他幼年,医生曾断言他活不过5岁。虽然他比医生预言的多活了15年,但在短短一生中收到过厚厚一叠病危通知书,各种严重疾病从未远离他,他调侃自己为“职业病人”。到11岁他已不能坐,最后若干年他只能躺在床上,操纵鼠标是他唯一能做的动作。所以,他的生活里只剩下读、写、想。
程浩去世后,他的母亲整理他电脑里的44万字作品,很多尚未完成。这是他用鼠标点软键盘,一字一字打出来的。他去世后不到两个月,他的一部分作品被结集为《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广西师大出版社2013年10月版)出版。
在书中,他写到了他是如何读书的。15岁之后,经历了一段极为失落的日子,他开始大量读书:“……用近乎自虐的方式,一天十几个小时不间断地阅读。每到夜里,当我闭上滚烫火辣的眼睛时,眼泪就会像一锅沸腾的开水不自觉地溢出眼眶。那个时候我就会有一种精神上的‘饱腹感’。……我觉得这就是认真生活的表达方式。”他母亲回忆,他长时间保持每天至少十万字的阅读量。
他对写作有同样的热忱,他所拟的2013年度计划里,要求自己“写下50份读书笔记+思维导图,写下50部短篇小说,写下一部长篇小说……”
对程浩来说,阅读和写作是生命的救赎,是他积极生存的理由。他纯粹为了读而读,为了写而写,以此抵抗病痛和孤独,虽然这没有带给他多少真正的快乐。如他文中所说,“疯狂的阅读并没有给我乏味的生活带来多少乐趣,反而倒让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一种难以想象的寂寞。”但更深层次的意义,是让他与命运和解了。他没有再自怨自艾、自我放任,而是在阅读和写作中,平静、从容地面对病痛和生死,显出与年纪不匹配的淡定和宽容。
他的这本遗作内容有几类,有在“知乎”网站上以ID“伯爵在城堡”回答网友提问的文章,有写小时候往事的散文,有读书心得和小说习作,有他和网友的通信甚至求职信。这些文章读起来有一种奇妙的杂糅感,时而深沉睿智,时而纯真稚气。对命运、死亡、孤独这些命题,他有过痛苦而长久的思索,咀嚼出若干隽永的感悟,比如“生命之残酷,在于其短暂;生命之可贵,亦在于其短暂。”说出这话简直如参透人生的老者。但他毕竟是一个一生都在病床上度过的年轻人,他真实的阅历(区别于他从书中得到的见识和思想)是有限的,甚至比同龄人要稚嫩单纯(比如他多次写到的对女性的感觉)。如本书的编者言,他有不少“少年维特之烦恼”。深刻与稚嫩,这种鲜明的对比,也许不会在第二个人的笔下出现。
叫人唏嘘的是,程浩一直排斥别人贴给他的“励志”、“身残志坚”的标签,将其看作一种歧视。他认为阅读、写作、思考是每个人都做得到的,不值得夸奖。“难道因为疾病,每个人就要活得垂头丧气、萎靡不振吗?”但他的书还是被当成了励志书,因为它的精神力量太突出,读者很难不问自己“程浩尚且如此,我呢?”除了“励志”,也许我们更应该通过程浩,看到阅读和写作对于一个人最纯粹的价值,就是带来一种平静、豁达的力量,带来对生命本身深刻的思考。
□ 黄长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