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超越读书的狭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6 07:17: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超越读书的狭隘

作者:薛涌 来源: 《南方都市报》2013年11月29日

  
    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人格的培养。可惜,我们今天的教育,精力全放在知识传授上。说白一点,其实就是忙考试,至于人格、品性等因素,早被抛到九霄云外。其实,人格因素,比起知识水平来,对一个人日后的成就更为重要。有鉴于此,我不妨倚老卖老,以过来人的姿态,向后辈献上这一系列“修身小语”。

    修身的问题,自古就是圣贤书中的主题,中外莫不如此。亚里士多德在其《伦理学》中,就有过相当详尽的讨论。他认为,品格有两种,一是知识品格,一是道德品格。知识品格有赖于教学的传授,这更接近于我们所谓的上学、读书;道德品格则是习惯的结果。换句话说,道德源于习惯,品格是行动的总和。这些需要从小在生活的细微末节中培养,在行动中形成,并非知识积累的结果,光读书没有用。“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讲的就是最细小的习惯如何塑造着成大业的品格。

    当然,这样说并非把知识和道德、把读书和行动对立起来。读书也是一种行动,也需要习惯。但是,读书只是行动的一种。而习惯,是比读书更基本、更广泛的行为模式。“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等,未必仅仅讲的是读书,有这种习惯的人读书,比起没有这种习惯的人要有效得多。

    西方的教育,往往能超越读书之狭隘,关注于青少年的“人格形成”。其具体方式,有三点格外突出:第一是劳动,比如孩子从小帮助父母干活儿,或者出去打工,哪怕富家子弟也是如此。这样,孩子从小体会到生活的艰辛,懂得劳动的价值,对于长辈为自己所提供的成长环境更加珍视,对别人的劳动也更加尊重。第二是体育,孩子从中学会竞争、努力;也许更重要的,是学会失败、学会尊重击败自己或被自己击败的人。第三则是社会生活,孩子们组织各种活动、社团,或进行社区服务,由此发展自己的社会技能,特别是为别人设身处地的能力。在英文中,这种能力叫em pathy,即在理性和感情上进入他人的自我,类似于古人所谓的推己及人。但中国当今的教育,则很少将此当作人格的核心内涵来培养。

    如果一个孩子读书很好,但长大后好吃懒做,视他人如无物,且不说他如何贡献于社会,单就个人的事业和生活之成功而言,会有多大的成功?把教育简化为读书,再把读书简化为应试,早晚会打造出一代残缺的人。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07:19:37 | 只看该作者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作者:于丹 来源: 《全国优秀作文选·美文精粹》2012年7期

  
  

   读书到底给我们什么?温总理曾说,读书不仅给人力量,而且给人安全感和幸福感。他说,我很希望有一天看见地铁里面人人都捧着一本书。我看到这段话的时候,心里真是充满了感动。因为我们平时说读书给人知识、给人力量,似乎已经是一个最高境界。

  但其实我把现在的阅读分成有用的阅读和无用的阅读。所谓有用的阅读就是为知识的阅读,为了拿一个文凭,为了在社会职业中提升自己的阅读。在这个时代,当然是重要的。但是,比这更美好的境界是无用的阅读,就是为生命、为成长的阅读,它不见得给你一个直接的文凭,不一定给你专业的技能,但是它给你心灵的辽阔,给你幸福感和安全感。

  读书在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到底有什么用呢?我想除了我们应对世界之外,更重要的是确认自我。今年的毕业生都在抱怨,入行的门槛越来越高了,入行的薪水越来越低了,他们说,我们这拨孩子怎么这么倒霉,扩招进来的,而出门的时候偏偏赶上了危机,到处不是减薪,就是裁员,我们怎么办?社会给我们的价值评定又是什么?

  我想不管这个社会现在给你什么评定,关键是自己怎么认定自己?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徒弟去问他师傅,一碗米是多少钱的价值?师傅说,一碗米,这太难说了。看在谁手里。要是在一个家庭主妇手里,她往里加点水,蒸一蒸,半个钟头一碗米饭出来了,就是一块钱的价值。要是在有点脑子的小商人手里,他把米好好泡一泡,发一发,分成四五堆,用粽叶包成粽子,就是四五块钱的价值。要是到一个更有头脑的大商人手里,把它适当地发酵、加温,很用心地酿造下来,一瓶酒有可能是一二十块钱的价值,所以一碗米到底多少价值,这要因人而异。

  假设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碗米,谁能说一碗米是多少钱的价值啊?但是这里有一个规律,我们加工的时间越短,费的心思越少,越接近原来的形态,它的价值就越低。而今天大家都说职业竞争很激烈,我看到我周围的孩子们,就是着急把自己做成一碗米饭卖出去,就是赶紧得把自己变现了。

  有谁经得起把自己酿成一瓶酒呢?酒离米的形态是最远的,酿造的时间是最长的,中间失败的元素是最多的,你还敢于这样去实验吗?所以我们说,读书养心。一个人的心灵辽阔了、自由了,自我的确认明确了,那么他跟这个世界的默契程度就会大。但这不是说这个世界就能变得温柔了。文化的力量,我们不能夸大它,它不能阻止地震的来临,它也不能改变金融危机,它能改变什么?它改变的是我们面对这一切的态度,它改变的其实是我们自己和世界相遇的方式。

  生活都挺残酷。可以说生活就是一锅滚开的水,它一直都在煎熬你,问题是你自己以什么样的质地去接受煎熬,最终会看到不同的结果。

  我们来做一个实验,你的眼前有三锅水,都滚开滚开的,你试着往第一锅水里扔一个生鸡蛋,第二锅水里面扔一根生的胡萝卜,第三锅水里面扔点干茶叶。生鸡蛋,最开始很鲜亮、很柔弱,都是流动的,像我们鲜鲜亮亮的、满怀梦想的心,但是在生活里熬啊、煮啊,最后煮硬了,愤世嫉俗,以偏概全,觉得这个世界很艰难,人心很险恶,前途很渺茫,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人,充满了抱怨,这是被生活煮硬的人。

  再看胡萝卜,胡萝卜一开始有款有型,鲜鲜亮亮很漂亮,但是最后成了胡萝卜泥了,就是被生活煮软了的人,“好好先生”,大家人云亦云,为他人活着,服从别人,这种人固然挺善良,但是失去了自我。

  再看第三个锅里,茶叶同样是受煎熬的,但是恰恰是这种煎熬沸腾,使得它所有的叶片都舒展开,能够起伏着,把自己的能量释放出来,在被这个社会成就它的同时,它也把无色无味的水改变成了一锅香茶,这就是彼此的成全。

  我们能做什么呢?我们不能要求社会降低温度,不再沸腾,减少煎熬,我们只能选择自己是一个生鸡蛋,是一把干茶叶,还是一个胡萝卜,我们能选择的是自我。读书就是干这个的,就是滋养自己。



3#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07:20:15 | 只看该作者
陪马小烦读书

作者:马伯庸 来源: 《看天下》2013年第31期

我们家马小烦出生差不多6个月了。这点时间还不足以让他建立起对这个世界的印象,也不足以让我身为人父的意识完全觉醒。有时候我怀抱着他坐在阳台上晒太阳,望向天边的白云,偶一低头,父子四目相对。我会突然没来由地一惊,仿佛刚刚发现他的存在:一个小毛头正蜷缩在自己怀里,安详地吮着手指,眼神平静而纯净, 仿佛躺在全世界最安全的地?方。

在这6个月里,我每天都抱着他,哄着他,注视着他的眼睛,用我的方式与他交流。我喜欢读书,即使有了孩子,这个爱好也没有废弃。我一天之中最喜欢的时候,就是把马小烦放在摇篮里,一手轻轻摇动,一手持书阅读。无论是书还是孩子,都让我内心平静,并会产生奇妙的共鸣。

古人说读书其实是读心境。心境不同,读出来的味道就不同。此话实在精当,在马小烦身边读书,心情体验和从前绝不相类。不比烹茶听琴那样闲适,但多了几点温馨;不如焚膏续晷那么劳心,少了几分匆忙。许多熟悉的文字,在这个特定的场合,往往能够展现出隐藏于字里行间从未被我觉察的微言。

比如说诸 葛亮的名篇《出师表》,彪炳千古,史论为忠臣之伦,读《出师表》不哭为不忠。近年有标新立异者认为《出师表》对天子管束太多,指手画脚,实在是一位跋扈权臣。而我在马小烦身边再读此篇,油然升起一股感慨。这哪里是什么忠臣和权臣,忠臣在奏章里只需表个忠心,权臣在奏章里只该炫耀权势,可这一篇《出师表》 里,絮絮叨叨,不厌其烦,分明是一位父亲临行之前对儿子的唠叨和关心啊。你看他絮絮叨叨地反复叮嘱:“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琐碎细致,犹不放心,最后还要补上一句“今当远离,临表涕零”。诸葛亮这是把刘禅当成了自己真正的孩子,忠臣如此,真是用了 心的。摇着马小烦的摇篮,我不期然想到当年我去新西兰上学,我的父亲也是同样絮叨,嘴上说的都是训诫,里面装的都是关心。以后我若出了远门,必然也会对马小烦絮叨同样一番话,不说心中总是惴惴,古今都是一个道理。

再把《三国志》往前翻,看到《袁绍传》里有个故事。当时官渡大战在即,田丰游说袁绍袭击曹操,袁绍说我小儿子病了,没心思,不同意。田丰骂他说,“夫遭难遇之机,而以婴儿之病失其会,惜哉!”历代都以这个事例说明袁绍无能。我当年读 到这里,也是嗤笑袁绍昏庸不识大体。可如今有了孩子,感觉大不相同。马小烦曾经发湿疹发得厉害,我心中焦虑,比他自己还难受,那段时间食不知味,什么写文,什么上班,整个人什么事都没心思做。我那时霎时理解了袁绍的心情,孩子病了,对父母来说,可真是比天还大的事情呐。换了我在袁绍的位置,也必方寸大乱 无心讨曹。至于数次抛妻弃子的刘邦、刘备,都是坦荡枭雄,这种人我越加敬而远之。

还有《狮子王》的开头,有这么一个细节。原本我从未注意,现在重看,这细节却是无比鲜明,纤毫毕现:大清早,木法沙夫妻趴在地上呼呼大睡,小辛巴扑过来吵着要出去玩。母狮子含含糊糊地说你儿子叫你呢。木法沙一边 打呵欠一边说太阳升起之前那是你儿子——多么棒的细节,没有夫妻之间互相推诿带孩子的亲身经历,断然是写不出这样的东西。我想当年电影公映时,一定有许多父母带着孩子去看。看到银幕上的这个细节,孩子们懵懂无知,父母们却一定会默契地会心一笑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6:53 , Processed in 0.09455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