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骈体的约束中抒写情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7 14:58: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骈体的约束中抒写情志
                                            ----读《与朱元思书》 

                                                            孙绍振
  原文不长,节略如下: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469~520),和郦道元(约470—527)差不多生活在同时代,在文学史上,都属于“庄老告退,山水方滋”的时期,但是,文章的风格和郦道元却相反。郦道元的句法和章法完全是散体,而这篇《与朱元思书》则是骈体,这是因为郦道元生活在北朝,其文质朴;而吴均则在南朝,为骈体散文代表。吴均又是官方文人,其主要作品,不论是诗还是散文,均为骈体风格。骈的原意是两马并驾,故有并列、对偶之意。这种文体,相对于“散体”而言,除了特别讲究对偶之外,还讲究声律、典故和词藻。如他的《橘赋》,为了阅读方便起见,我们将对仗的句子,分行分组排列:
                增枝之木,既称英於绿地;
                金衣之果,亦委体於玉盘。

                见云梦之千树,
                笑江陵之十兰。

                叶叶之云,共琉璃而并碧;
                枝枝之日,与金轮而共丹。
               

                若乃秋夜初露,

                    长郊欲素,
               

                风齐寒而北来,
                雁衔霜而南渡。


                方散藻於年深,
                遂凝贞於冬暮。

     这里对仗的密度是相当高的(只有“若乃”二字没有对仗)应该说,作者驾驭文字的工夫是很到家的。汉魏以来,中国文人逐渐发现了方块汉字和汉语句式的对称美,在此基础上,创造了特殊的诗体和文体,很快被广泛地接受,到了齐梁时期,蔚为风气。流风所及,这种手段,就难免被滥用起来,好事就变成了坏事,创造就变成了规格,乃至成为思想感情的桎梏,在艺术上也变得单调。前面所引这篇骈体散文,对仗手法为集中使用优美的词语提供了方便,使原来空间和时间上距离遥远的、甚至毫不相关的语汇在对称的结构中系统地统一起来,造成一种有机的感觉。像:

                      称英於绿地
                  委体於玉盘

    使颜色和质地上本是不相干的“绿地”和“玉盘”,由于对称的结构而形成一体。又如“云梦”和“江陵”,本来空间距离甚大,但由于对仗,就很自然地形成统一的结构。以下如“共琉璃而并碧”、“与金轮而共丹”,本来八杆子打不着的意象(琉璃、金轮),在这里有了统一感。“风齐寒而北来,雁衔霜而南渡”,两句季节上的相关性倒是很强的,都讲的是秋天的景象,但是,在空间方位(南北)二者上的距离是很遥远的,由于对仗的效果,距离感消失代之以整体感。对汉字的驾驭达到如此精致,这不但是吴均的水准,也是当时文学水准。这种工夫和技巧,是世界性的独创。正是因为这样,它在中国文学文体和诗体的发展中,表现出生命力。例如,在律诗中当中两联对仗的规定,在后代散文,甚至当代某些散文家的文章中,仍然作为一种手法,有增加文采之效,如徐迟的《黄山记》中就有:
             高峰下临深谷,幽谷傍依天柱。
     当然,这只是偶尔一见的笔法,当代作家显然是回避集中地使用。因为集中,就可能显得堆砌,显得单调,而且可能为对仗而对仗,把一句可以说完的话,分成对仗的两句。吴均的这篇文章中,就有这样的毛病,例如:
             方散藻於年深,遂凝贞於冬暮。
   说的本来就是一回事,年深就是冬暮,在时间上没有对仗所特有的概括功能,反面显得不精炼,很罗嗦。过多的地使用对仗,还有一个毛病,那就是耽于对仗技巧,而忽略了情志的独特和活跃。在这一篇中,我们能够感觉到的,就是橘树的叶子、果实的颜色、质地,在南方北方,春天秋天冬天,都是美好、贵重的。除此以外,就没有别的东西了。作者的感情在对它的赞美中,被束缚得紧紧的,作者的想象,不能自由的张扬。正是因为这样,同样是吴均的创作,这一篇就没有什么名声。《梁书·吴均传》说他“文体清拔有古气”,在当时颇有影响,时称“吴均体”。所谓“有古气”,就是有古文的韵味。先秦诸子的散体文章,是不讲对仗、典故和声律,也不讲究字句整齐的。
   吴均最有名的,也就是最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文章,不是这样的文章,而是《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和《与朱元思书》。为什么呢?先来看看《与施从事书》:
      故鄣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绿嶂百重,青川万转。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水之猿,百臂相接。秋露为霜,春梦被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

    这里也充满了对仗,其中“绝壁干天,孤峰入汉(银河),绿嶂百重,青川万转。”还是名句,这样的对仗,充分利用了对称的结构功能,把视野抬高,天高地濶,仰望银河,俯视百川,提供了一幅宏大的景观,同时也反衬出了作者心胸的博大,因而并没有过分淹没了作者的精神境界,特别是加上了《诗经·郑风》里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句子,在色彩、声音上、光线上又有了对比,就更加显示出了作者情绪的复杂:“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信足,的确,确实。荡累,消除烦恼。颐物,留连物态以怡情养性。悟衷,启发性情。散赏,随意欣赏。这就给人一种从世俗事务中解脱出来的感受。所以,这一篇就列入他的代表作。但是并不是最高的代表,因为这里多多少少还是有拘于对仗,情志受到束缚的痕迹。如“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水之猿,百臂相接”,未免给以玩弄文字技巧过甚之感,不像前面的“绝壁干天,孤峰入汉。绿嶂百重,青川万转”显得有气魄。至于“秋露为霜,春罗被径”有什么特点呢?秋天有露,有霜,春天有藤罗,对读者的想象没有多少提示性,因而显得空泛,纯粹是为了对仗而硬生生用技巧来凑句子。
    另外一篇《与顾章书》,就比这一篇略强一点了:

    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华,偏饶竹实。山谷所资,於斯已办,仁智所乐,岂徒语哉!
    全文共二十个小型句子,只有“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和“幸富菊华,偏饶竹实”,一共十个句组单位,是对仗的,也就是说,其中有一半是不对仗的散句。明显可以看出,作者的情致,比前面一篇要自由、活跃一些。这是因为,对仗在齐梁时代被过多地用来作自然景观描绘,而散句,则往往用来叙事和抒情感慨。而在这里,有一半的句子,是表现作者的情绪的,因而就比较活泼了。这也就是“文体清拔有古气”的表现。清拔,就是不太沉郁。而沉郁,则是说长期郁积的情绪。但是,形容性的意象,密度很大,不但限于视觉,而且是静态的、平面性地展开,这正是对仗的弱点。超越了这个弱点,在用了一连串对仗的描绘以后,转而进入抒发情感,
      山谷所资,於斯已办,仁智所乐,岂徒语哉!
    虽然语言相当朴素,没有什么夸张的形容,但是作者的性灵的特点,还是能够得到表现。如果严格地要求,似乎写到性情的时候,缺少了一点什么。主要是“山谷所资,於斯已办,仁智所乐,岂徒语哉”这样的议论,有一点平淡,苛刻一点说,有点贫乏。和华彩的对仗丰富,似乎不太相称,情感有一点被压抑住了的感觉。
    而到了《与朱元思书》中,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句法是骈杂交织的,而其中的骈句、对仗并不严格:“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飘荡”和“东西”在词义上并不完全对称,“飘荡”是同类的,而“东西”是相反的)。特别是,这样的对仗句,不像一般的骈体对仗句那样(如前述之“称英於绿地”,“委体於玉盘”)词藻华丽,而是以平常词语出之。风烟、天山、净、色,都极普通的词汇。“风烟”中的“烟”,在散文、诗歌等艺术作品中,和日常语言中的所指是不一样的。这个烟,如果是日常生活中的烟火,就没有艺术感觉意了。“风烟”不是风中之烟,也不是风吹着烟。这里的烟,是雾(如唐王勃:“江上风烟积,山幽云雾多”),而且是薄雾(黄庭坚“明月风烟如梦寐,平生亲旧隔湖湘。”)在中国古典诗文中,烟雨、烟云、烟霞、烟柳中的“烟”,常常是薄而淡的雾。风烟,就是风中淡而轻的雾。淡而轻的雾,轻淡得好像风在其中流动没有痕迹,加上“俱净”的“净”,就是干净、洁净、明净,有透明的意思。虽然风烟就是淡雾,但我们不能把风烟改成“风雾”。因为“风烟”的微妙联想比较丰富,有轻,有淡,有明,有净,有在江南平原上一望无垠的感觉。这种感觉,和“天山共色”联系在一起,就更加突出了。雾淡到、轻到、明到、净到什么程度呢?天和山没有分别。天是蔚蓝的,山应该是更深的,但是在空气中的雾气的笼罩之下,变得没有区别了。这就是一种透明的效果,但又不是绝对透明,绝对透明,山的颜色还是要深过天空的。这样就构成一种天宇之间,无不明净的感觉。

     文章的好处还在于,这种明净之感,不仅在天宇之间,而且和大地的景观特点有着内在联系,达到高度统一的境界:
          水皆漂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首先是颜色,和天与山的颜色是统一的。其次是水的特点,是透明的,透明到千丈见底的程度,和空气的明净,互相映衬。而这个映衬景色,并不像一般骈体文句那样,全用对仗句法,而是散体句法。这就不但构成了一种上下天光,明净无垠的和谐背景,而且显示了骈散交织的自然意趣。这个背景,呈现着一种宁静的氛围。如果下面的描绘仍然一味宁静下去,也可能构成一种极静的意境,但是作者没有作这样的选择,而是选择了相反的特点:“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这就使得水的美感丰富起来了,不但有静态的千丈见底的透明的美,而且有奔腾的美。虽然奔腾的水并不透明,但有另一种动人心魄之处。
    接着写到树木和山石。二者本来是静止的,作者却不写其静态之美,而是从静态中看出了动态。他笔下的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这里的关键词是“负势”、“争高”,都是拟人的暗喻,所表现的就不是一般的动态,而是在压力下、在竞争中崛起的动态。
    中国古典山水游记,写山水之动态者不胜枚举,但是大都集中在山水本身(如郦道元的《三峡》)。赋于静态的树木和山石以动态,使之有拟人的灵性者,可能是比较后出的。吴均的这篇文章,应该是比较早的。在这以前,我们只能从左思的《蜀都赋》中看到:

           山阜相属,含溪怀谷;岗峦纠纷,触石吐云。
   “属”、“怀”、“纠纷”、“触”、“吐”虽然是拟人的动词,然而的所形容的基本上仍然是静态的山、石、云、溪的关联,基本上还是静态的。“吐”字,有一点氤氲之态,仍然是靜中之动。但是到了吴均笔下,山石就活跃了起来,而且有了一种意气相争的意味,这在自然景观人文化的程度上,性质上,进展是很明显的。这一点似乎很能得到后世文人的欣赏和发挥,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钴鉧潭西小丘记》中写到山石,是这样的:
     其石之突兀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熊之登于山。
    这种对于大自然的观照方式,不一定是受到吴均的直接影响,但是,“负土而出”的“负”字,和“争为奇状”的“争”字,应该和吴均的“‘负’势竞上”,“‘争’高直指”属于同一传统。
    吴均的这以动显静的自然美,与上文的静态是相对的。而接下来的描写,并没有继续把动与静作重复的对比,而是从另一个角度,把视觉的动态转化为听觉的喧响: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汉语中同样一个“静”字,可以向两个方面分化:视觉的静止,是与动态相对的;听觉的宁静,是与喧响相对的。这样的山水景观,就不仅仅有了画图的美,而且有了音乐的美。在这样视听交响之中,作者的思绪达到了高潮: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这是从心理效果上强调眼前景观的“天下独绝”。鸢,是一种黑色的猛禽,鸢飞戾天,典出《诗经·大雅》:“鸢飞戾天,鱼跃于渊”,比喻为功名利禄而高攀,这是从心理效果。景色的美好,居然使得追求世俗名利(包括“经纶世务者”)的人,心灵沉静下来,沉醉到大自然之中,忘却世俗的牵挂。这应该是主题所在了。文章到此,可谓卒章显志。但是作者还没有满足,又来了一个句组: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这不这多余的吗?但这是表现作者在激发了自己情致的高峰体验以后,并没有向理性升华,因而也没有转移对于自然景观的迷恋,仍然一如既往地沉醉在美好多变的景色的之中。对于文章来说,这是结束感,但是对于欣赏(包括作者和读者)者来说,这是欣赏的持续。于结束处,不是嘎然而止,而是使结束感和持续构成一种张力,是这最后几句的妙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22:28 , Processed in 0.10037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