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另类”作文教学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8 19:30: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我的“另类”作文教学观作者:全祥贵
我的“另类”作文教学观
管建刚
转自《芳琳的博客》
1.“生活”富于“生成”
当错误的,成为“主流”;正确的,只好沦为“另类”。——题记
我在很多场合听到这样的观点:现在的学生学业负担重,一天到晚活在作业堆里,作文哪有什么东西可写的呢。说这话的,有专家,有学者,有官员,有作家,有编辑,有一线教师。我对这样的观点的流行,深感不安。
监狱里的生活是枯燥的,但是,一个真正的作家如果到监狱去生活一年半载,他回来肯定能写出一本书,书名叫《我的监狱生活》,或者《监狱内幕》。我女儿读初中,作业负担的确很重,不重,那就不叫应试教育;中国教育的主体部分,是应试教育。这是任何一个诚实的人、有良知的人应当承认的。女儿不满,郁闷,痛苦,却也渐渐适应,欢乐,喜悦,笑料,也几乎每天都能从她,以及她的同伴、同学身上出现。我鼓励她说,你不妨将初中生活写下来,三年初中,写本书,书名叫《一个乖乖女的初中生活》,或者叫《初中,爱你不容易》。内容不成问题,她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写,那倒是头等问题。鲁迅说时间是海绵里的水,总能挤出来的。这是对大人讲的,咱可不能拿它来作为摧残中国孩子的“至理名言”,那样的话,鲁迅先生在地下有知,必定会再次拿起笔来,杂文一下。
我必须再次呼喊,再次明明白白地告诉大家,一个人只要活着,哪怕他是一个罪犯,哪怕他是一个囚徒,只要活着,就有他的广阔的生活。他的身体或许受到限制,但他的心灵,谁都限制不了。因此,只有限制学生心灵的教育,限制学生心灵的作文教学,才会使学生没有写作的内容,枯竭学生写作的源泉。
小学生怎么可能没有写作的素材呢?优等生学有余力,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帮助老师管理和组织,他们的生活不乏丰富和精彩。中等生,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儿童,培优,轮不上;辅差,挨不上,他们有着富足的自由时间和空间,他们游离在教师的视线之外:必须承认,教师对中等生的关注,是最少的。他们在干什么?他们在过着他们的真正的、自由的、自在的、自我的童年。
后进学生呢,他们一天到晚被老师盯着,这个作业要订正,那个知识要补习,他们没有作文素材吧?不。后进学生之所以“后进”,不是他们脑瓜笨,智力低,少根筋,而是他们该好好听课的时候,不好好听,想着昨天的电视,想着课间的游戏,想着没吃完的鸡腿。后进学生老被教师拉到办公室,补作业,辅导功课。表面看来,他们在一旁拿着笔,装模作样地写作业,耳朵可不闲着。他在听老师说,家里的宝宝怎么啦;他在听老师说,这件衣服刚买的,漂亮不漂亮。他在听老师说,股市怎么又跌了呢。这些跟写作文有什么关系呢?太有关系了。假如,回家路上,我们看到总书记胡锦涛先生下车,下车时,不小心摔了一跤,摔得还不轻,似乎腰给闪了。你说,你回家对家人说的第一件事是什么?肯定是这事儿。大人物的小事情,重要新闻。
而每一个老师,都是学生眼里的胡总书记;老师的一举一动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比遥远的总书记的影响要大。后进学生在办公室的所见所闻,对班级的学生来讲,那都是国家级的机密,那都是重要的班级新闻。遗憾的是,可悲的是,我们的作文教学从来没有使学生知道,使学生明白,这就是作文的素材,这是可以写作文的。
有一对弟兄俩,父母过世,留下几亩薄田。弟兄俩一分为二。哥哥守着薄田,在上面种点青菜、萝卜和高粱,聊以度日。弟弟则把薄田卖了,学习冶金术去。三年后,弟弟学成归来,去看望哥哥。哥哥不在家,在田头整庄稼。哥哥说,田单地薄,年头不好,收成差,难啊。弟弟蹲下身,看了半天的地,忽然,激动地对哥哥说:哥哥,你发财了!你知道吗?你的田地,是个大金矿啊。
哥哥当然不知道。他只知道在上面种青菜、萝卜和高粱,聊以度日。学生的生活就是一个巨大的写作金矿,而我们的老师、专家和学者却说,学生哪有什么东西可以写作文呢?来,搞一个活动写篇作文吧,去一次秋游写一篇作文吧,做一个实验写一篇作文吧,演一个小品写一篇作文吧,进行一次比赛写一篇作文吧……
这样的作文教学,还被美其名曰:生成教学。这其实就是在学生巨大的生活的写作金矿上,给学生种一个萝卜,种一撮青菜,种几棵高粱。学生明明有着可以用之不尽的财宝,却偏偏让学生苦巴巴地度日!可悲啊。
2.“发现”高于“观察”
当错误的,成为“主流”;正确的,只好沦为“另类”。——题记
容了,学生自然不会把“写什么”当回事。上个世纪60年代,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人们到处找吃的东西,只要能吃的,就吃,哪管什么味道,哪管什么卫生,哪管什么营养。只有解决了温饱问题,只有身边吃的东西丰富了,富足了,人才会想到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好;不仅要吃好,要有营养,还要有吃的艺术,吃的文化。只有解决了学生“写什么”的问题,只有学生发现到处都是可以写的内容,不用为“写什么”发愁了,不用把“写什么”当回事了,这个时候,学生自而然的,学生会把写作的重心转移到“怎么写”上来。
因此,不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就永远无法解决“怎么写”的问题,至少,永远无法解决学生内心深处主动的、想要的、主动的“怎么写”的问题。
目前的作文教学的现状是,很多老师还没有解决学生“写什么”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告诉学生该“怎么写”。学生哪有心思来写,他的“写什么”还没着没落的呢。这就像一个肚子饿得呱呱叫的乞丐,一个肚子饿得路都要走不动的乞丐,遇到一个绅士。绅士很大方,叫来了一辆高档的跑车,载他到一个豪华的地方,进入一个豪华的包箱,请他欣赏意大利歌剧!乞丐说,这人是不是有毛病啊。
    我们的作文教学很多时候做的活,就是那个绅士。“怎么写”,怎样写表现得更好,怎样写表现力更强,这属于审美范畴。审美要建立在温饱的基础之上。一个人有饭吃了,有地方住了,手里有钱了,谁不会想着去看场电影、听场音乐会!哪怕是装装面子也是好的。看不懂,听不懂,鼓鼓掌总是会的。我们为什么不去看那高档的音乐会?那是我们还没有足够的物质基础作保障!
或许你会说,课堂上来一段比赛,做一个实验,那不是解决了学生“写什么”的问题吗?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所谓的课堂上“生成”的写作内容,不可能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写的感觉,写的冲动。说刻薄点,能引起感觉的,只是一小部分学生,哪怕是很“成功”的公开课上。一堂公开课,只要有五七个学生的作文,有精彩或者比较精彩的表现,那就是一堂精彩的、成功的公开课了。在一线教师的家常课上,这个成效所要打的折扣,更大。这样的作文教学研究,哪一天才会有真正的突破?看不到头的那一天。真正一线的教学,需要的是面对全班同学的教学,需要的是所有学生都觉得“有饭吃”的教学。
“生活不缺少美,而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话说得绝对有理。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巨大的写作金矿。引而说之,作文教学不缺少写的素材,缺少的是发现素材的眼睛。注意,这里用的是“发现”,而不是“观察”。
蒋方舟,中国最年轻的专栏作家,刚进入清华大学,她的母亲在回顾女儿写作上的成长时,说:“发现题材,是最最重要的写作才能。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就等于文字的高位截瘫者,他的文学生活不能自理,要靠别人才可以存活,等于是一个高度迟钝者,到处都是食品,根本就看不到哪一种是可以的,要别人指定了才知道吃。”
注意,这里用的也是“发现”,而不是观察。在我看来,“观察”只是“发现”的外部物理条件,而且是一个不成正比的条件。也就是说,眼睛好,视力强或者听觉厉害的人,并不表示他善于“发现”;一个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的人,也并不表示他善于“发现”。我的视力比我老婆好,我找东西的时候,也有方法,一个抽屉一个抽屉地找,但是,家里找东西,总是老婆大人先找到。
“观察”只是“发现”的外部的物理条件,而且不是一个必要的条件。海伦·凯勒的两眼失明,两耳失聪,不照样成为全球最著名的作家之一?这个世界上,或许有很多人没有好好地读她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但一定有无数的人知道这篇文章,听说过这篇文章,以及这个女人。海伦·凯勒的写作依靠什么,依靠内在的心灵,只有心灵,才是最重要的“发现”特质。
写作的发现,更在于内部的“心灵”的发现,只有介入心灵的观察,才是由“物理条件”下的观察,蜕变为“化学反应”后的发现。一件事情有没有意思,值不值得写下来,重要的是心灵的体验和心灵的发现。同样的一个地方,有的人觉得美妙无比,有的人觉得很一般,甚至大失所望。年轻的时候,和朋友一起去玩。朋友见到一女孩,如见天人,喜欢得不得了。我没有感觉,或者感觉很一般。那倒并不是我的审美出了问题。感情的事,本来就是“情人眼里出西施”。你真切地有了“情人眼里出西施”写作感,你就懂写作、会写作了。
作文教学只有大力着眼于“发现”,而不是“观察”,才有大的转变。而这正是作文教学一直以来的一个难以突破的难点。大家为什么关注“观察”,为什么都朝“观察”这条路上走?因为“观察”的几个要素——眼睛、鼻子、耳朵、舌头、身体——看得见,摸得着,能够训练!发现的要素,是心灵;“心灵”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的,怎么弄啊?
然而,作文教学要取得真正的突破,就必须走向“心灵的发现”。有人说:你这人怎么长得跟作家似的。那不是夸你写作才华和作家一样,而是说你怎么多愁善感,像个作家。作家必须多愁善感,不多愁善感,他就不敏感,不敏感他就无法时不时地“心灵的发现”。
作文教学的重点,不在于观察,不在于外部的眼睛、鼻子、耳朵、舌头、身体的触觉与知觉的训练,而在于内在的心灵的敏感的培育。说得严厉点,我们的作文教学被“观察”诓了一年又一年。这个世界上,哪有什么事情是能让你像看着眼前的茶杯一样,反反复复地,像个特务似的,看了一遍又一遍的?当年福楼拜也没有这么教莫泊桑啊,他是叫莫泊桑去看行走的马车,注意,是“行走的马车”,活的,变化的,稍纵即逝的。
人要学会“观察”稍纵即逝的事件。这本身就是个悖论。稍纵即逝的事件怎么观察呢?在“心”里“看”,在“心”里回味,这个过程,是带着作者情感和想象的过程,这就是发现。一个人,如果把精力都放在外部的观察上,忽视了内在的心灵的“看”、“回味”,他的写作之路是走不了多远的。
3.“兴趣”先于“技能”
一些老师见我教作文,教得不错,见到我,常问:管老师,怎样进行作文技能训练啊?我知道,现行的教材里,缺少作文技能训练的安排,老师们关心这个,无可厚非。不过,我反问老师:你班上的学生,写作文的兴趣浓厚吗?老师说,就是对作文不感兴趣,所以才向你请教。我说,既然班上的学生没有写作兴趣,那你问作文技能训练干嘛呢?你该好好地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去啊。
似乎只要有了作文技能训练,学生的作文能力发展,就有了一个靠得住的抓手。这个错误的观点,要怎样才能在一线教师中得以消除?教材的编写,不是没有经历过以“作文知识”“技能训练”为主线的编排,当前,很多的作文辅导丛书、报刊杂志,都有相关的作文知识的讲座,作文技能训练的例子,然而,学生的作文兴趣并没有得到有效而持久的调动。那么多年来,已经证明,这是一条走不下去的路。
不怪一线教师,他们不知道,作文兴趣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作文能力。著名学者马正平教授,谈到作文能力的消解与重构时,说,作文能力本身是个虚无,作文能力必须依附在某些因素上才能成为能力。那么,作文能力主要依附在哪些因素上呢?马正平教授说,第一是作文兴趣,第二是作文意志,第三是人格背景,其次才是作文技能之类。也就是说,作文兴趣本身就是作文能力之一,而且是第一重要的能力;作文意志本身,就是作文能力之一,而且是第二重要的能力。几年前,我尝试着做“我的作文教学革命”的实验,那个时候,我没有想到要做怎样的训练,我只是想让学生有材料写,有兴趣写,有坚持写下去的写的兴趣,结果,学生的写作状态和能力,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只看到这个现实,想不通其中的奥秘。现在,我明白了。
小学语文界,一直不太看好作文公开课教学,这既有大家不去研究它的原因,更有,一线教师心里都点着火把,明白着呢:一节作文课上得再好,再有效,它也只是点起学生一时的兴趣,一次的兴趣。这次的作文,学生再有兴趣,写得再出乎意料,下次,照样不行。一线教师不买作文公开课的账,市场也就不大;市场不大,也就折腾不起来。按说,阅读教学的内在机制,与作文教学相似,为什么阅读教学的公开课有市场?这个市场是人为炒作出来的,一是商业的炒作,二是名誉的炒作。商业的炒作,在于举办观摩课能够获利。这十来年,那么多轰轰烈烈的观摩课,给小学语文教育带来了什么?依然是“误尽苍生”的骂名。名誉的炒作,在于要评学科带头人,要评特级教师,你没有公开课,不行。要行政部门认可你,你得去研究一节课,拿给行政看。咱们上课,是拿给行政看的吗?咱们上课,是为了给观摩者看的吗?
作文教学需要一个长效的写作激励机制,学生在这个激励机制下,不但有一时的写的兴趣,还有长久的写的意志,这是摆在一线语文教师面前,必须要加以面对的现实问题,你不面对,只能说明你无能,加不负责。
先想方设法让你班上的学生,有写作的兴趣;这需要组织,需要激励,需要活动,需要引导。每一个语文老师都必须清楚,让你的学生对作文有兴趣,这一系列的组织、引导、激励,本身就是作文教学,而且是最重要的作文教学。
我的班上,有不少学生学乐器,学钢琴。有一个女孩,钢琴考了十级,成绩是“优秀”。我对她说,你真了不起。我女儿只考了八级,成绩只是“良好”。我的赞美是真诚的。她却对我说,我再也不想摸钢琴了。绝大多数的钢琴教学,只是技巧教学,从不,或者极少在让孩子爱上钢琴,和钢琴产生相濡以沫的美好的感情上,下功夫,花力气。扬名世界的朗朗,他的父亲在介绍育子经验时说,对孩子要求很严,有时候甚至“动打”;400记耳光“打”出一个钢琴女神童胡丁琦,成为三年前的热门新闻。但是,正如社会心理学家张思宁评价:胡丁琦最后成名了,她只是数以万计的“胡丁琦们”中的幸运者。是的,更多的孩子学钢琴,到最后,是我班上的那个学生的收场。
这样的代代,怎一个“大”字了的?!
在我看来,以“技能训练”为主线的作文教学,面临的尴尬收场,与“钢琴现象”,大同小异。那么多的学生,写了那么多年的作文,等到毕业之后,再也不想拿起笔来写一篇文章。这就是作文教学的“技能主义”“训练主义”,必须要为之付出的代价。
胡丁琦的爸爸对媒体说,如果时光可以重来,我不愿意再用400记耳光换来女儿的成功。这是废话。谁都知道时光不可能重来。这又是金玉良言。我们带一个又一个的班,我们教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我们什么时候说:如果让我再教作文,我不会再这么教了呢?我们的教学时光是可以“重”来的,我们带的一个又一个的班是可以“重”来的,那么我们,什么时候让我们的作文教学重新来过呢?
回到这一节的开头,关于那个老师的问题。不是我没有作文训练体系,我们已经编写了“作文技能训练”8大块、40讲,“作文读写知识”20讲,共60讲。而我绝不愿意,在你的学生有作文兴趣之前,你就按部就班地进行作文技能训练,这样,只能糟蹋“作文技能训练”体系。正如你若没有兴趣弹钢琴,却偏要去看、去练大师们编写的练习曲,那是糟蹋大师们的练习曲。
4日记优于作文
先解释一下“日记”和“作文”这两个大家熟悉的概念。我想从这两个词,带给人的不同的附带信息的角度谈。“作文”,它附带的信息是什么,是限制的,作业的,必须的,逼迫的,冰冷的,不自由的,无情趣的……,“日记”,它附带的信息是什么,是自由的,自我的,温暖的,心灵的,我想要的,自觉自愿的……每一个真正的语文老师都清楚地知道,对于写作而言,“日记”所附带的这些信息,多么地重要!
这也是语文学习和数学学习的巨大差异。
数学学习,一个个知识点往下讲,一道道数学题往下做。做题的时候,学生心情不爽,不想做,不愿做,想去打篮球,想去打游戏,但还是得一道道往下做,每一道题,还得一步步往下解。尽管不愿意,但是,只要他具备这些数学知识和能力,这几道题还是能“八九不离十”地做出来,情绪对作业的正确率影响不大,几乎没有。而写作,不是这样的情形。学生若不愿意写,他就觉得每写一个字、一句话都是痛苦的,压迫的,他的写作是一种精神的、心灵的逃离与背叛,这样写一个小时,只会增加他对写作的厌恶,他写出来的话,是脱离自己的情感的,是脱离自己的体温的,是没有温度的,是一种冰冷的、机械的字句的排列与组合,就像不负责人的工人,将冰冷的水泥和钢筋,马马虎虎地按比例浇灌在一起。
一个人若愿意写,想写,他写着写着,会哭,会笑,会处于一种情感的宣泄、生命的激荡之中。他手中每写出一个字、一句话,都充满了来自作者心灵的温度,这样的字句,读来,你能触摸到作者的体温,触摸到作者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呼吸。一线教师都说,看学生写的“作文”,真的看不下去,不忍再读;但是,看学生的“日记”倒蛮有意思的。
我相信,有这样的感觉的老师,不只一个两个三个。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使得教材上的“作文”,会出现如此尴尬的局面呢?这里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教材本身固有的局限性,这个“本身固有”的局限性,来自三个方面:
首先,来自教材上的“作文”题材,要考虑到使用教材的各个地区的学生,要考虑到城市学生,也要考虑到农村学生;要考虑到山区学生,也要考虑到水乡学生:要考虑到中等学生,也要考虑到优秀学生和后进学生;要考虑到与世界接轨,又要考虑到保留民族特色……这样的“作文”教材,也只可能是部分题目,适合部分学生,绝不可能让每一个学生,爱上每一个题目。
第二,作为教材的“作文”编写,在文章的体裁、样式、品种体上,必须“大而全”,既要有写实的,也要有写虚的;既要有写景状物的,也要有写人记事的,既要有搜集资料信息,也要有有采访和访问;既要有新闻报道,也要有读后感……教材必须“大而全”,因为“教材”装着的是全国各地的学生;就省编“教材”来说,它至少要装着全省各地的学生。就那么多的学生来讲,有的喜欢写人,有的喜欢写事,有的喜欢写物,有的喜欢写景,有的喜欢写想象作文,这正常,它需要这么编写。但是,到了一线教师手里,到了带着一个班的一线教师手里,这就有问题了。这就变成了要让每个学生去写各种不同的体裁、样式、品种的文章,每种文体都要“浅尝辄止”一下。在我看来,小学阶段,每个学生只要有一种拿手的文体写作,这就是成功的作文教学。我的班上,有的学生就特别喜欢写景的文章,但是她的写事文章不怎么样,我就鼓励她从写景文入手,发展。我的班上,有的同学特别喜欢说理文,我就鼓励她从这一写作长处入手,进行写作。让学生从自己的写作长处入手,这是写作教学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我们的作文教学,绝不能逼着余秋雨丢下“文化散文”,去写琼瑶的《还珠格格》,余秋雨不但写不好,而且越写越讨厌,我们读的人,也觉得余秋雨怎么变态,去写这玩意儿了。
第三,“作文”教材,永远滞后于未来的学生的“当下生活”。尽管编写教材的专家,都是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来编写的,但是,我们不能不清楚,编写的“作文”教材,永远是一种后滞的“作文”预设。这种预设,你的学生不一定有兴趣,即使有,也不一定能达到使学生想拿起笔来“写”的兴趣强度。每个人最感兴趣的,都是自己当下的真切生活,或者,由当下的真切生活触及、引发的过往。“作文”教材永远无法真正触摸到使用他的学生的真实的生活,因为未来的学生的生活,还没有发生。“未来的使用”和“当下的编写”,是教材永远无法突破的障碍。
二是教材上的“作文”,老师们都花大力气进行指导,却不知,指导得越多,越细,越自以为尽了全部的力,越出现“无法阅读”的尴尬,千人一面的“作文”,能读得下去吗?这一点,我在下一节“‘讲评’重于‘指导’”里,再详谈。
而“日记”,基本没有这些负面的因素,只要教师不是个语言霸王和权力霸王。日记就是当下的,切合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的,用自己最熟悉的话语体系和表现形式,来描述、叙说的。还有一点,也很重要。日记一般都是学生一个人躲在自己的房间里写的,而不是左边有个同桌,右边有个同学,前面有个借橡皮的,后面有个踹凳子、拉小辫的,时不时还有个老师走过来,笑里藏刀地看看你写得怎么样,这那是“看”,这是阻碍,妨碍,横打一杠。这样的环境里,心灵怎么可能放松,思维怎么可能纵横驰骋,又怎么可能写出好文章来呢?这个世上,有几篇传世之作,是在考场上、是在课堂上写出来的呢?中国几千年的科举制度,出了那么多的状元,你说,那一篇流芳百世的文章,是状元在考场上写出来的?王勃的《滕王阁序》,可算是“半考场”作文,但,那实在是他有感而发,有感而不得不发,王勃可不是个愣头青,才不“推辞”,拿起笔来写,惹得都督阎公大怒,拂衣而起。“感”在前,“文”在后,当然能写。
附带的重要声明,日记优于作文的观点,出自民国时期的教育家黎锦熙先生的日札优于作文。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福建师范大学的潘新和教授认为,一个语文教师可以不知道鲁迅,但决不可以不知道黎锦熙。我有幸读了潘先生的书,才知道黎锦熙这三个字怎么写。汗。
5课外胜于课内
多年以前,张志公先生说,语文学习,三分课内,七分课外。十年以前,山东烟台的语文教改,引起轰动,无非也就是抓了“课外七分”。不久前,听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讲课,于老先生回顾自己学习语文的经历,觉得是“一分课内,九分课外”。我从小学读到师范,最怕语文,我爱数学。我的语文一直很糟糕。我家世代是农民,家里除了课本,没有一本课外书。小学的时候,除了连环画,不知道这世界上原来还有那么多的课外书。初中的时候,读了几本武侠小说;师范的时候,读了几本琼瑶,如此而已。一个只知道在课堂上学习课本的人,当然学不好语文。
这几年,我写了几篇文章,也出了几本书。朋友开玩笑说,你怎么一夜之间变得会写文章了。我说,你到我的书房来看看,就明白了。七八年间,我的书房除了门和窗,其余的,都是书橱,每一个书橱里都堆满了书。我说,你再来我的博客逛逛。前几天,《中国教师报》的朋友茅卫东先生发短信来,说,你小子玩博客,玩得挺认真。我基本上天天有东西在上面更新。写博客之前,我在“教育在线”开贴子,目的就是逼自己不偷懒,坚持写。
我们的作文教学绝不能抱着“三分”课内不放;我们更要重视的是课外的“七分”。谁都知道“七分”大于“三分”,而我们的语文教学却一直在“三分”里忙乎,忙得“不亦乐乎”,不亦悲呼!抱着“三分”而想改变语文教学的命运,那岂不是抱着粒芝麻,用心、用思、用情地焐着,期望有朝一日,焐出个大西瓜!那不是痴人说梦,又是什么?
有老师说,我也重视“七分课外”啊,你看,我不是让学生写日记吗?那不是重视。这最多是作为“三分课内”的一种无伤大雅的补充。真正的重视,应该是以“七分”为主体的教学上的大变革。我有自信讲,“我的作文教学革命”,就是这样一种大变革。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姑且认同这句话。由此比喻开去,“三分课内”是什么?一个教室般大小的小池塘;“七分课外”是什么?一个大大的的生活的海洋。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作文教学,主要是在教室般大小的小池塘里搅动,期望有一天,这个池塘被搅得天翻地覆,池塘里的水,涌动起来,继而影响到外面的巨大的生活的海洋,使海洋里的水,也随之滚动起来。这可能吗?绝无可能。我们绝大多数的人,一直在做着这么件不可能的事,还在做着这么件不可能的事,并且,这一辈子都将做着这么件不可能的事。
完全应该反过来。我们应该努力将生活的海洋之水,通过“革命”的风暴,使之舞动起来,波翻浪滚。一旦大海的风浪起来了,池塘里的水,怎么可能不受到影响,怎么可能不搅动起来,滚动起来?作文教学与当前的综合实践活动相似,汇报式的综合实践课,并不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阵地,真正的主阵地是实践的过程,参与的过程,活动的过程。
在我看来,只要课外的“七分”被充分重视起来,课内的“三分”,哪怕被扔掉,也没什么可惜的;这就像综合实践活动,如果前期的“实践活动”真正做起来了,做扎实了,那堂“汇报课”,意义真的不是很大。语文教学,只要低年级将识字教学搞好了,语文学习就该建立一个广阔的生活阅读系统、生活写作系统。我们无法进行这样的阅读系统的改革,我们得用教材,不用教材,无法很好地去对付考试。我很钦佩山东的常丽华老师,她用一个月将教材“教”完,剩余的时间,带着学生来到书的海洋,一起阅读,阅读,再阅读。一个月教完一本教材,不希奇,一册语文书,20来篇文章,三四万字。叫人钦佩的是她的教育改革的勇气。
庆幸的是,作文教学留给了我们巨大的“革命”的空间。大家放不了“阅读教材”,因为“阅读”考试,会从教材中抽出一小段话,出题目,会要求学生按课文内容填空,会出有关课文的常识填空,会默写课文中的字词,等等。作文考试,只要出题者不“机械”到照搬教材中的某一次作文题,作文教学基本上就得到了全面解放,你想怎样教,就怎样教;你想让学生写什么,就写什么。况且,谁都知道,凭借教材中的几次“作文”,不可能“教”好作文;抱着教材,期望能把作文教好,那实在有点“守株待兔”的味道。作文教学,必须另想法子。
那么多的作家,回顾自己的写作生涯,几乎都说,写作,“功夫在诗外”,不是课堂上老师“教”出来的。歪理说多了,成为真理;真理说得多了,你觉得它平常,平常得不像个真理。世事真是有趣。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个案在我们身边,一个又一个作文教学的无奈在我们身边,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改革,不革命呢?我坚信,当我们的目光从“三分”转向“七分”,当我们的教学行为从“三分”转向“七分”,当我们的教学智慧从“三分”转向“七分”,我们的作文教学的天空,就不会是逼厌的四角的天空,而是无限的广阔的心灵的宇宙!
作文教学界为什么始终走课堂教学研究的路?尽管谁都知道上好一节两节课,最作文教学并没有多大的效应。因为这是一条名利之路。上公开课,又钱又有名,谁不闹闹的去扎闹猛。但是,我们又都知道,
都想一夜成名,一夜暴富。张爱玲说,成名要趁早。老师不是的。教师应该学习中医,年龄越大,经验越足,本领越强。
我必须提醒您,我们是一线教师,我们要扎扎实实地带班,我们要一天又一天,一周又一周,一月又一月,一学期又一学期,一学年又一学年的带班,
我们要研究一个长久的、持续的]、长效的作文教学模式,而不是一节一节的课。而且,一节课加一节课,并不一定等于两节课,在成效上,很有可能还是等于1,甚至,10节课加起来,作文教学的成效,等于5,等于4,等于3
6讲评重于指导
放眼望去,作文教学的现状,恰恰与这个小标题相反,大家的精力都放在作前的“指导”上。似乎不“指导”,就体现不出教师的重要性,体现不出教师的“教”字儿。教师的“指导”落在哪里呢?一,落在“指导”学生“写什么”上。第一点里,我已经说过,学生有一个巨大的写作金矿,我们需要做的,是帮助学生去发现自己的写作金矿,而不是在金矿上给学生种青菜和萝卜。二,落在“指导”学生怎么写上。对于这一点,我真有一肚子的话要说。
在我看来,99%的“指导”都是好心办坏事。教师的“心”是好的,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写出更好的作文,帮的结果却时常是“倒忙”。每一个学生的长相打扮是不一样的,每一个学生的说话的语气与方式是不一样的,每一个学生对事物的看法与态度是不一样的,每个学生处理事物的能力与方法是不一样的,嘿,偏偏,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的作文,都是一个样儿的!
这不能不提到罪魁祸首,教师的“指导”。每次作文前,教师都要花上一节课的时间“指导”学生作文。好心的语文老师从材料选择到内容安排,从作文提纲到文字修饰,从详写到略写,从开头到结尾,不厌其烦,面面俱到。老师说,我不指导,学生怎么会写?他们忘记了,学生学的是母语,学生在认识字之前,对母语的表现规律已经有了潜在的认识和把握。如此“指导”,学生的作文怎么可能还有自己的、儿童的生态与姿态呢?如此“指导”,学生写作的创造性、思维的灵动性,怎么不荡然无存?学生的作文只能亦步亦趋地跟在教师的“指导”的后面,把自我全部抛开!
教师的“指导”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地“好心办坏事”。一次又一次的“指导”,捆住了学生的手脚和大脑,禁锢了学生作为一个鲜活的富有创造性的“人”的言语活动。学生作文不是想着怎样去表达自己的情感与看法,不是想着怎样将自己的故事讲好,而是想着怎样按老师的提纲来完成作业,这样的“指导”直接导致了活生生的、个性迥异的学生,写出千变一律、面目一致的作文。
作前“指导”的祸害,已经严重到了我们可以毫不心疼的、割掉一个肿瘤一样地将它抛弃!没有作前“指导”,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没有作后的“讲评”,那万万不行。偏偏,嘿,偏偏作后的“讲评”在作文教学界,一直被置于可有可无的地步。一些资料表明,三四十年代,国文教师只管指导作文,批改作文居然是另外请人的!当时看了,嗤之以鼻。不想,这样的事,居然变着法儿出现在我们的身上。
十多年前,我去学校见习,几位老师交给我一项光荣的任务,批改学生的作文。十多年后,有见习生、实习生来,老师们高兴,终于有人来帮咱批作文了。这和民国时期教师一“教”了之,请人批阅,有何不同?!
一线语文教师怕批作文。见习生、实习生,不可能经常来。不急,网络“老师”天天在。网上拉几百条作文“批语”,对照着学生作文,一个个地“套”,一个个地“抄”,呜呼,学生应付写作文,教师应付批作文,作文教学何日才能迎来光明艳阳天?
作文教学必须重视“讲评”。我在很多地方鼓吹,教导主任、校长不要去听老师的“作文指导”课,你要去听老师的“作文讲评”课。你一听老师的讲评课,就知道这位老师是否认真批阅了学生的作文,是否了解了学生作文的最近发展区域。只有认真批阅,并且研究学生的作文状况,你才能真切把握住学生的作文的最近发展区;切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的作文训练,才是最有价值的。你一听老师的讲评课,你就知道,这位老师是否具有系统的作文知识,一个不具备系统的作文知识的人,在“讲评”的时候,是点不到位的,只能不痛不痒地说“不错”、“很好”“很有创意”之类的话。
在这里,必须郑重声明,语文教师一定要具备系统的写作知识。课程标准说,不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作文知识的教授。这话的背后是什么?是把每一个语文老教师,都看作具备了“系统的作文知识”的人,它只是怕具备了“系统作文知识”的人,去犯一个错误,即对学生进行“系统作文知识”的教授,于是做了这样一个善意的提醒。要是语文教师本来就没有“系统的作文知识”,它写这一句话,不是多此一举吗?
作文教学必须重视“讲评”。“讲评”的作用,不只在于将学生的作文,讲一讲,评一评;还在于批改的时候,发现学生作文表达上的精彩之处,由此引出一个训练点,或是发现学生作文表达上普遍存在的一个缺陷,由此引出一个训练点。这样的训练,是真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是受学生欢迎,学生是有心理认同感的。这样的训练就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闻名全国的洋思中学,洋思经验,不就是这几个字吗?为什么我们的作文教学却把它抛得干干净净呢?
以“指导”为核心思想的作文教学,实际上就是教师跑在前面,让学生拖鞋带帽地跟着走。为什么不换个方式呢?让学生在前面一路欢快地小跑,教师在后面跟着,看着,看到美好的表现方式,就告诉他,你写得真好,大家一起来学一学;一旦看到学生的表达过了头、没把握好火候,出了点问题,摔了个跟头,教师就在后面喊,停一停,有人受伤了,我们休息一下,包扎一下,调整一下。后者,就是以“讲评”为核心思想的作文教学。
研究学生的作文是作文教学的一个最为有力的起点。离开了对学生作文的研究,作文教学必然无的放矢,成为空中楼阁。作文讲评,是“研究学生作文”之后的一个表现形式,一个最好的表现形式。一个老师讲评课重视了,上好了,对学生的作文状态了如指掌了,班上学生的作文绝不会差!
语文教师不重视“讲评课”的另一大成因是,从来没有公开课是“讲评课”,也从来没有比赛课是“讲评课”。在这个教学日益功利化的社会,没有行政推动,没有利益驱动,那些扎扎实实埋在底层的基础性工作,日渐淹没。作文“讲评课”之所以最重要,也恰在于它的无法公开化,无法比赛化,无法反复地演练,反复雕琢,反复预设,它的朴素决定了它的品质,它的常态决定了它的长久的重要。
盆景制作有两种典型方式,一是强制地将枝杆朝着人为的方向前进,从而制作出大量相同的盆景;二是顺着枝杆原有的姿态,做必要的牵引,每一个盆景都是不可复制的。当前大量存在于一线的,以“指导”为中心的作文教学,就是第一种盆景的制作方式;而以“讲评”为中心的作文教学,走的恰恰是第二种盆景的制作方式,那是真正有艺术生命的制作方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18:53 , Processed in 0.08885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