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技术发展热点纵横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10 19:33: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教育技术发展热点纵横谈作者:SHNU博客
【按语】2013年10月11日晚上,应广西师范学院教育技术系郑小军主任的邀请,我和该系的全体本科生、研究生和青年教师一起讨论交流,话题是《教育技术发展热点纵横谈》,座谈会采用的组织方式是由郑老师事先通知同学们征集问题,然后由我来串场组织大家共同研究和思考热点问题的解决对策,主要目的是激发同学们对教育技术专业的学习热情,点燃思想的火焰。要感谢参加此次活动的全体同学和老师,整整一个晚上,每一个人都在积极参与和思考,迸发出思想的火花。第二天,郑老师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又组织同学们深入反思,继续拓展学习的思路。我看到许多同学纷纷在新浪博客上面撰文,深情地叙述自己的学习体会,并产生了很多新的创意和新思想。
下面,特地选取了部分同学的博文,转载于此,鼓励我们的同学认真向广西师院的同学学习。

-----------------------------




你感受到正能量了吗?你开始思考了吗?
——记上海师大黎加厚教授与广西师院教技学子之间的“思想对话”
(广西师范学院教育技术系  张霞  南宁 530023)
2013年10月11日晚,黎加厚教授亲临广西师范学院,与教育技术系全体师生展开一场题为“传播专业正能量,引发学科新思考——教育技术热点问题纵横谈”的“对话”。之所以称其为“对话”而非“讲座”,是因为“对话”一词更贴切地描述了这场“盛宴”的展开形式。其中,有学生的困惑和疑问,亦有老师的解惑和分享;有说故事人的声情并茂,亦有听故事人的思绪万千……作为“对话”中的一名参与者,我时时感到震撼、快乐和感动,而我清楚地知道,感染我的并不仅仅是黎老师的亲切幽默、故事的生动精彩、教技学子的主动热情,更多的是精神的启迪,它能使人心潮澎湃、充满动力、沉浸其中,并愿意继续行走在教育技术路上。这个难以名状的东西正是本次活动所要传播的专业正能量吧!
一、博文汇众人困惑,教授赞众人问题
为了办好本次活动,导师郑小军教授于讲座前两天在其博客和K12空间发布预告,征集问题。仅仅10号晚上,预告博文的评论栏便汇集了18位同学的20多个问题。我原以为黎老师会将这些问题概括成几个大问题后再在交流会上一一作答,谁知活动当晚,黎老师竟一一念出了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并对每一个问题大加赞扬。当他得知很多问题是大二、大三的本科生所提时,黎老师毫不吝啬地称赞这些提问接近研究生的水平,引来同学们的一阵惊喜。这是第一个令我感到震撼的地方,黎老师不仅平易近人,而且擅长表扬他人。虽然问题有不下20个,但他表扬每个同学的问题时没有一句重复话。我想这或许就是“大家”风范吧。当晚,我也提了两个问题:“1.您认为教育技术学专业主要培养学生的哪些核心能力或核心思维呢?这个专业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此外,现在的新技术、新媒体、新理念、新理论如何才能更好地辅助教师来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或核心思维呢?黎老师是否能结合微课程这一新技术新媒体,分享一些成功的教学经验呢?”“2.在新技术、新媒体、新观点不断涌现的时代,面对“ME一代”的学生,教师该如何提升自己的哪些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变迁的时代、变幻的技术和个性化的学生呢?”对于第一个问题,黎老师以“最靠谱的问题”作评,并认为这就是今晚需要研讨的核心问题。此外,他认为第二个问题与第一个问题是同一个意思。就这样,我的两个问题以“最靠谱”的形象成为这一环节的最后两个问题。欣喜之际,我期待着黎老师的第二个“与众不同”。
二、三个问题,三种“表达”
在一一赞扬了学生的所有问题之后,黎老师提出并解答了三个问题:(一)有哪些热点?(二)如何深化热点话题?(三)如何发现热点?针对这三个问题,他采用了三种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给我以不同的震撼和感动。
(一)有哪些热点?——测测你的脑中装有多少热点
针对第一个问题,黎老师展示了“王竹立信息超载脑”,并要求学生进行一个测试。他一一念出“超载脑”上的所有“热点关键词”,每念到一个自己了解的“热点关键词”,就加1分,最后算出自己的总分。通过这个简单的自测,同学们马上了解到自己对现阶段教育技术热点问题的认识程度。算过总分之后,我吃惊地发现原来自己对大多数热点问题都有些许了解,而这些了解均来源于导师平时的授课内容和自己平时的浏览。而11、12教技本科生亦有优异表现,甚至有人超过40分。在介绍到技术、工具、环境和课程的包含关系图时,黎老师强调指出课程是最核心的,任何东西最终都要落到课程的设计上。这与郑老师要求研究生积极参与导师的课程建设完全一致。
(二)如何深入热点话题?——我,喜欢讲故事!
针对第二个问题,黎老师选取了“数字故事设计与教学应用”这一热点话题,并以《蜕变自己,改变世界》和《学前教育在上海》(世界学前教育大会宣传篇)这两个数字故事,从侧面讲述了杨晓哲同学如何从数字故事起步,迅速为国内教育技术界熟知,进而走向世界的成长故事。在这一环节中,黎老师没有用过多言语就把几个故事生动形象地呈现在了我们面前,不是因为他是魔术师,而是因为他在用数字故事来讲故事。由这些数字故事,我们知道“技术并非魔术,教师才是真正的魔术师”,“PPT制作与讲故事相结合将产生巨大的感染力”,“PPT的关键是创意”……而透过杨晓哲的故事,我们又知道了“要把每个作业当成自己退休的礼物来对待(由木匠的故事引申而来)”,“连接、交往、沟通比你学习知识更重要”,“人和人的差异在八小时之外”……
1. 《蜕变自己,改变世界》的故事
这应该是我第3次看杨晓哲同学的《蜕变自己,改变世界》这个数字故事了,可是每一次观看,心中的震撼和感动都依旧清晰,一如第一次与其偶遇时的怦然心动。记得第一次观看这个数字故事之后,我便对乔布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不久就一口气读完了《史蒂夫·乔布斯传》。或许你做梦也没想到,PPT竟然能做出这么震撼人心的作品;而令你更想不到的或许是,PPT做出的数字故事竟然有诱发你学习的巨大魔力和感召力。
2.木匠的故事
据黎老师讲述,数字故事《蜕变自己,改变世界》其实是杨晓哲同学的一份作业,而他能做得如此精致,是因为他把每个作业都当成了自己的退休礼物来对待。这种精神和态度不止出现在他一个人身上,而是体现在每一位上海师大研究生的身上。由此,黎老师简述了木匠的故事,并在我们心里深深烙进了这句话“要把每个作业当成自己的退休礼物来对待”。这使我开始反思自己的平时作业,忍不住要问问自己:“我是否认真对待了?我是否尽力完善了?我是否在像乔布斯一样,追求着完美和极致?”我给自己的答案是,比起他们,自己还远远不够。因为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种对待作业和工作的态度,而是一种生命的理念和追求。我想问,过了今晚,你还会再抱怨那繁多的作业吗?你还会再嫌老师的作业浪费你的时间吗?你会不会从此就因做作业而不断截获“意外”,继而兴奋不已呢?
3.杨晓哲的故事
杨晓哲的成功给我们以深刻的学习启迪:再小的事情如果能做到极致,那么就离成功不远了。所以古语说“勿以善小而不为”是多么明智呀!深挖其中的原因,杨同学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把一件小事做到了极致,而能把一件小事做到极致,是因为他对专业的热爱,而这种热爱则是出于他的一种习惯和本能。也就是说,杨同学其实是养成了一种热爱专业的良好习惯,他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重复和践行着这个习惯,这种重复又使他的这个习惯更加根深蒂固。再加上这个习惯是一个核心习惯,当它不断巩固时,又能带动起其他一些良好习惯的发展,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使他的成功成为一种必然。以前在读杨晓哲同学的博文时,我的整颗心都会“沉”“静”下来,他的博文之所以能感染我,除了其中的深刻思想和渗透出的对专业的热爱之外,或许还因为他骨子里所发射出的源源不断的正能量。而这种正能量属于上海师大整个教育技术研究生团队,他们营造了一种充满正能量的组织精神。因此,我认为,如果一个人能具备一个良好的核心习惯,并且满身正能量,同时还处在一个拥有独特精神和信念的组织当中,那么他不想成功也难。即:核心习惯+正能量+组织精神和信念=成功。至于这个成功是小成功还是大成功,还得依具体情况而定。
(三)如何发现热点?——如何认知?如何学习?
在解答第三问时,黎老师强调,教育技术要把创新放在第一位,为此,他介绍了平克在《全新思维》一书中的6感:设计感、故事感、综合感、共情感、娱乐感和意义感,而这6感恰恰也是数字故事所不可缺少的。此外,由《21世纪技能——为我们所生存的时代而学习》这本书,他谈到了Communication和Remix(混音、混成),并指出Communication是核心技能,数字故事可以进行混成发展。他认为,现在的学习必须要实现从消费者学习转变成生产式学习。综上,我认为黎老师对“如何认知?如何学习”的解答可以用两个关键词进行概括,即“连通”和“统合”。“连通”需要我们不断地与大家、同龄人等进行交流、沟通、协作、会话,“统合”则需要我们进行融合创新。制作数字故事恰能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分享数字故事则能实现彼此的连通,使学生由消费者变为生产者和传播者。这时,每个人都可以倾听别人的故事,而每个人也都能成为讲故事的人。这样,你还会再抱怨自己什么也没学到吗?你还会因为课程的零碎而找不着北吗?我想不会了,因为你至少学会了讲故事,并且开始思考了……
以上仅是我对“对话”活动中某些内容的些许记录、思索和延伸,有写得不对或不好的地方敬请原谅;如果因赘语连篇而叨扰了大家,实属抱歉。不过在文章即将结束之际,我还得回溯一下主题,继续向大家和自己发出这两问:在一阵阵不同声波频段的碰撞中,你感受到正能量了吗?在一个个故事的深情演绎和精彩发展之后,你开始思考了吗?
更多相关文章,点击下面博客文章链接阅读:
1. 11教技本谭积斌《记在黎加厚老师教授亲临开展讲座后》

    2. 12教技本梁秋远《黎加厚老师来了!》

    3. 11陶班《时代变化与教育变革所感》

    4. 《时代变化与课堂教学变革》之讲座心得


5. 罗金萍《迷茫之后的方向,目标!》


6. 龚彦《教育技术发展热点纵横谈》讲座


7.郑小军《黎加厚“教育技术发展热点纵横谈”纪实(序曲)》
   
    8. 梁娉,《迟到的心得》
  
    9. 徐雁丽,《相信自己,走出迷茫,读教育技术》

   10. 淑芳,《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11. 东方永胜,《听黎加厚教授到我们广西师范学院讲座后的所感所想》

    更多资料:郑小军:《黎加厚讲座学习心得博文汇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2:37 , Processed in 0.08774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