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新媒体研究的三个阶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12 20:57: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新媒体研究的三个阶段

来源: | 作者:
    伴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中国新媒体传播的时代已经到来[1]。从1986年中国第一篇介绍新媒体的文章算起,中国的新媒体研究已经走过了22年的历程。回顾与反思中国前22年的新媒体研究之路成为了当下的应有之义。有鉴于此,本文对中国前22年的新媒体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提出了中国新媒体研究的三个阶段的论断,并对中国新媒体研究前22年的整体特征进行总结。
    一、中国新媒体研究的三个阶段
    按照新媒体研究的内容和数量,整体说来,中国前22年的新媒体研究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86年至1999年,新媒体研究的初始期;第二阶段:从2000年到2005年,中国新媒体研究的成长期;第三阶段:从2006年至2008年,中国新媒体研究的凸现期。
    第一阶段(从1986年至1999年):新媒体研究的初始期
    中国新媒体研究的初始期主要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①研究数量较少,新媒体关注程度不高
    1986年,《外语电化教学》发表的冈村二郎先生《视听教育在新媒体时代的地位》一文是中国新媒体研究的第一篇文章,并从此揭开了中国新媒体研究的序幕。在此之后的14年,关于新媒体研究的文章陆续发表。根据对中国期刊网的检索,从1986年至1999年的14年间,共发表新媒体研究的文章45篇,平均每年大约发表3篇。无论学界还是业界对新媒体这个新生事物关注相对较少,其中,1989年、1990年、1992年和1994年没有一篇关于新媒体的研究文章。
    ②异域来风,中国新媒体的研究始于对国外新媒体的引介
    在中国新媒体研究的初始阶段,对国外新媒体的相关引介文章相对较多。其中,中国新媒体研究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方晓虹对日本作者冈村二郎《视听教育在新媒体时代的地位》一文的翻译。1987年《外语电化教学》又发表了方晓虹翻译的日本学者伊佐治大陆《新媒体时代的学校》一文。林青华1991年在《南风窗》发表了《日美新媒体争夺战》一文,对日本和美国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新媒体的竞争进行了分析。1999年《国际新闻界》杂志发表了美国作者戴安娜?斯多佛?迪灵哈斯《新媒体技术对美国华文媒体的影响》一文。
    ③新媒体研究初期,新媒体只是新的媒介形式的代名词
    在新媒体研究的初始阶段,不同研究者对新媒体的定义各不相同。卡拉OK[2]、电子传单[3]、DVD[4]、挂历[5]、风筝广告[6]都曾经被称之为“新媒体”,新媒体只是新的媒介形式的代名词,而并非是作为一个时代特征的媒介形式的表述。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在中国逐步扩展并产生影响力,新媒体称为网络媒体的代名词,中国新媒体进入了第四媒体时代:网络媒体时代。《试论新媒体》[7]是中国新媒体研究初创期试图对新媒体进行系统研究的深度论文,该文对作为新媒体形式的网络媒体进行了定义,并对其特征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张哲在《新媒体时代》[8]一文中明确将新媒体定义为是以CD-ROM为代表的多媒体和互联网媒体。
    第二阶段(从2000年到2005年):中国新媒体研究的成长期
    ①研究数量大幅增长,新媒体得到更多关注
    从2000年到2005年是中国新媒体研究的成长期。在这一阶段,中国新媒体的相关研究数量较初始期出现大幅增长。从2000年到2005年6年的时间里,发表新媒体的相关研究文章共计235篇,平均每年发表文章39篇。从2000年到2005年每年发表的文章数量分别为37篇、47篇、20篇、30篇、42篇和59篇。由于网络新媒体自身的发展和其影响力的日益扩大,从而得到了更多业界和学界的关注。
    ②手机成为新的媒介形式并逐渐得到更多关注
    2003年,《新闻记者》第七期发表冯光华先生的《初露端倪的新媒体——手机》一文是中国新媒体研究中最早研究手机媒体的文章。作者敏锐的洞察到手机正在由媒介成为新型的第五媒体。文章分析了手机媒体区别于前四大媒体的独特魅力:如迅捷、无线移动、全媒体和经济适用;同时并对其未来发展的技术、管理和认识瓶颈进行了分析。匡文波在《手机:新大众媒体?》对手机短信作为第五媒体的观点进行了辨析,作者认为“我国的手机短信不能被称作第五媒体”。但基于互联网的手机媒体的前途却十分光明。“伴随着3G的逐渐普及,相关法规的完善,手机媒体将实现网络化、宽带化。手机也将成为随身携带的、交互式、多媒体的大众媒体,而且将是一个巨大的媒体市场”[9]。2004年《数字通信》杂志发表了《新时代新媒体新手机——手机媒体建成新兴势力》一文,呼吁中国“大媒体”时代的来临。
    ③新老媒体谁主沉浮成为历史焦点,但人们普遍对新媒体的未来持迟疑与困惑态度
    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新媒体的影响力初步显现,关注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和挑战成为业界和学界关注的焦点。从2000年到2005年,共发表与此相关话题的文章不下20篇。
    但在此阶段,人们对于新媒体的未来发展却持迟疑和困惑态度,对于新媒体的出现对于传统媒体的影响人们并不清楚,因此,《新媒体寡头的出现:福兮?祸兮?》[10]《新媒体老媒体:谁主沉浮》[11]《新媒体:威胁还是机遇》[12]《感受新媒体的魅力与困惑》[13]诸如此类的文章甚嚣尘上。对于新媒体究竟是福还是祸、是威胁还是机遇,新媒体魅力与困惑以及新老媒体究竟谁主沉浮的疑问与反思正是在新媒体成长期人们对新媒体的迟疑与困惑的注解。
    冲击、危机和挑战是这一阶段人们描述新媒体对旧媒体影响的关键词。相关文章如:《简析新媒体对出版印刷业的冲击》[14]《报纸如何应对新媒体冲击》[15]。
    《报业危机与新媒体崛起》[16]《报纸如何应对新媒体的挑战》[17]《报纸、电视如何面对新媒体的挑战》[18]等。
    第三阶段(2006年至2008年):中国新媒体研究的凸现期
    ①研究数量激增,中国新媒体传播时代到来
    2006年至2008年是中国新媒体研究的凸现期。在此阶段,中国新媒体研究数量激增,2006年新媒体研究相关文章达到277篇;2007年达到480篇;2008年达到523篇。在新媒体研究的凸现阶段,平均每年发表新媒体相关研究文章427篇。在这一阶段,3篇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文章鲜明的提出中国新媒体传播时代到来的观点:《新媒体传播时代的到来》[19],《李光斗:新媒体时代的到来》[20],《从航美传媒美国上市看新媒体时代的到来》[21]。新媒体研究数量的大幅增长和三篇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新媒体时代到来的文章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新媒体传播时代的到来。
    ②新媒体形式不断翻新,媒体变革时代到来
    以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形态不断翻新,博客、播客、维客、沃客……2006年的新媒体是“客”当家[22];手机报、手机电视、网络电视、数字电视、付费电视、IPTV又点燃了另外一番新媒体变革的潮流;同时,由于新媒体引发的媒体大战一触即发。继分众传媒拿下楼宇电视之后,北广传媒开始转向公交车移动电视、亿品传媒转向铁路列车,提出打造“全国最大铁路动众媒体”新理念;航美传媒主攻机场,试图打造中国“航空数字媒体网”;触动传媒转向出租车,新鲜传媒(FreshMedia)转向校园。中国新媒体的最后一块领地也被蚕食。
    ③新媒体发展思路日趋明朗,融合与发展成为新媒体发展的关键词
    伴随着新媒体传播时代的到来、新媒体社会影响力的全面凸现,人们对新媒体的发展不再迟疑与观望态度,发展新媒体成为大势所趋,融合、竞合、共赢、互补成为定义在新媒体形势下新旧媒体发展思路的关键词。“合则强、强则胜;争则损、损则败。所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只有走向深度融合,才有双赢局面,才有更好的发展。[23]”
    2006年至2008年发表的几篇关于新媒体发展战略的文章都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融合、发展、共赢的发展理念和思路,如:《新旧媒体携手聚合网络共赢未来》[24]《新旧媒体互补走向双赢之路》[25]《融合创新实现传统媒体的新跨越》[26]《新旧融合彰显媒体魔力》[27]《媒介融合: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观》[28]《促进业务转型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29]《“新”“旧”媒体的融合与发展》。
    如果说上述文章是整体对新旧媒体发展理念的分析,下面几篇文章则分别是从报纸、广播和电视的角度阐述新旧媒体融合发展的思路。《大众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是纸质媒体的战略选择》[30]、《在融合中凸显独特性——报纸应对新媒体挑战的理念与实践》[31]、《谈当前新媒体发展时期广播和网络的融合》[32]、《融合新媒体:电视节目的未来》[33]。
    二、中国新媒体研究前22年的整体特征
    纵观中国新媒体发展和研究的22年,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特征:
    1.新媒体形式不断翻新
    从最初的卡拉OK、电子传单、挂历、风筝广告,到CD-ROM、软盘、DVD、计算机和互联网,再到手机报纸、手机电视、户外新媒体、博客、播客……短短22年的中国新媒体之路新媒体形式层出不穷。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比较热门的新媒体不下30种,如:数字电视、直播卫星电视、移动电视、IPTV、网络电视、移动多媒体、手机短信、手机游戏、手机电视、手机电台、手机报纸等、楼宇视频、博客、播客、虚拟社区等等[34]。
    2.新媒体影响力不断扩大
    中国新媒体发展和研究的22年,是新媒体不断介入并全面影响着人们生活的22年。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近的调查显示,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35],普通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达到19个小时。根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08年7月底,中国手机用户数超过6亿户[36]。新媒体从即时通信、休闲娱乐、饮食起居、工作学习扩展到人们生活的每一领域,从而使人们进入了全媒介化状态。
    新媒体对于社会的影响是全面的,不仅影响着政治和经济方面,而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新媒体正在以不可抵挡的势头,迅速渗透到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思想以及文化等诸多领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世界的面貌,推动着人类的文明不断向更高层次迈进[37]。
    3.新媒体日渐得到关注
    纵观中国新媒体研究的三个阶段,新媒体研究文章逐年增多,从第一阶段平均每年只有3篇,到第二阶段平均每年39篇,到第三阶段平均每年427篇,新媒体在中国研究日渐兴盛,人们对新媒体关注度日渐增强;从对国外新媒体技术变革的介绍,到国内新媒体的初次尝试,从关注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和挑战到全面衡量新媒体对整个社会变革的影响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人们对新媒体关注点日渐丰满和全面。
    4.人们对新媒体认识逐渐深化
    什么是新媒体?始终是新媒体研究的核心问题,伴随着中国整个新媒体研究的始终。中国新媒体研究的22年,同样也是中国业界和学界以及普通百姓对新媒体认识逐渐深化的22年。
    在新媒体发展的过程中,至少出现过三种理解新媒体主要倾向。第一种,从时间纬度进行理解新媒体。新媒体永远是个相对的概念,是个不断发展的概念。相对于报刊,广播是新媒体;相对于广播,电视是新媒体;相对于报刊、广播和电视,网站、手机等是新媒体[38]。
    另外一种比较流行的定义是从传播技术的角度对新媒体进行界定,认为新媒体就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新媒体是信息科技与媒体产品的紧密结合,是媒体传播市场发展的趋势和方向[39]。
    最后一种对新媒体的定义则是从新媒体的具体特征出发进行界定,认为“新媒体”是“数字化互动式新媒体”的通俗说法,“数字化”、“互动性”是新媒体的根本特征。同时这种观点具有整合性,认为从技术上看,“新媒体”是数字化的;从传播特征看,“新媒体”具有高度的互动性[40]。
    尽管上述不同的定义由于人们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存在这样和那样的缺陷和不足,但却代表了人们对新媒体认识的不断深化,是人们对新媒体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认识层次的产物。
    5.新媒体发展思路日见明晰
    新媒体是福还是祸?新媒体究竟带来了机遇还是挑战?对于新媒体给中国传统媒体甚至中国整个社会的影响同样也贯穿中国新媒体研究的始终,同样走过了一条曲折之路。从新媒体研究初始期对新媒体发展的质疑,到新媒体研究成长期的观望,再到新媒体研究凸现期的“融合和发展”的明确思路,中国业界和学界对新媒体发展思路日渐明晰。相信伴随着中国新媒体的纵深发展,中国新媒体必将迎来另外一个春天。
    6.新媒体的研究不断走向深入
    中国新媒体研究从初始阶段对国外新媒体技术的引介和评析,到成长阶段对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和挑战的考量,再到凸现期对中国新媒体发展战略的明晰以及对中国新媒体社会影响力的全面评估和检测,中国的新媒体研究不断走向深入和系统。科学、系统、扎实的研究决定着未来中国新媒体发展的方向,伴随着中国新媒体发展高峰期的到来,中国新媒体研究亦将迎来一个新的辉煌。
    注释
    [1]《新媒体传播时代的到来》,《广告人》,2006/03
    [2]马俊:《卡拉OK新媒体特性一览表》,《家庭电子》,1994/10
    [3]慕岩:《信息时代的广告新媒体——电子传单》,《电子出版》,1996/04
    [4]黄迪生:《新媒体DVD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01
    [5]艾辅仁:《挂历——广告新媒体》,《广告大观(综合版)》,1998/01
    [6]周中罡:《出奇制胜新媒体——风筝广告》,《广告大观(综合版)》,1998/06
    [7]陈晓宁:《试论新媒体》,《广播电视信息》,1999/09
    [8]张哲:《新媒体时代》,《中国电子出版》,1997/02
    [9]匡文波:《手机:新大众媒体》,《时事报告》,2004/04
    [10]李希光:《新媒体寡头的出现:福兮?祸兮?》,《科技潮》,2000/03
    [11]崔保国:《新媒体老媒体:谁主沉浮》,《新闻传播》,2000/05
    [12]张毓强:《新媒体:威胁还是机遇》,《中国记者》,2005/08
    [13]姜锡山:《感受新媒体的魅力与困惑》,《上海信息化》,2005/09
    [14]《简析新媒体对出版印刷业的冲击》,《今日印刷》,2000/01
    [15]薛中卿:《报纸如何应对新媒体冲击》,《城市党报研究》,2003/04
    [16]刘振生:《吴海民:报业危机与新媒体崛起》,《新闻与写作》,2005/11
    [17]郑志:《报纸如何应对新媒体的挑战》,《中国报业》,2005/11
    [18]李原:《报纸、电视如何面对新媒体的挑战》,《新闻爱好者》,2003/11
    [19]《新媒体传播时代的到来》,《广告人》,2006/03
    [20]《李光斗: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成功营销》,2007/Z1
    [21]李春生:《从航美传媒美国上市看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广告人》,2007/12
    [22]栾轶玫:《2006新媒体年度盘点》,《当代传播》,2007/02
    [23]王中堂:《共舞新媒体》,《广告大观》,2007/01
    [24]张朝阳:《新旧媒体携手聚合网络共赢未来》,《IT时代周刊》,2006/16
    [25]石惠敏:《新旧媒体互补走向双赢之路》,《中国广播》,2007/10
    [26]汪谷震:《融合创新实现传统媒体的新跨越》,《新闻战线》,2008/05
    [27]《新旧融合彰显媒体魔力》,《电视工程》,2008/03
    [28]郑瑜:《媒介融合: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观》,《当代传播》,2007/03
    [29]饶文瀚:《“新”“旧”媒体的融合与发展》,《广告人》,2007/01
    [30]东悦杭:《大众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是纸质媒体的战略选择》,《传媒》,2007/04
    [30]郑汉江:《在融合中凸显独特性——报纸应对新媒体挑战的理念与实践》,《新闻爱好者》,2007/06
    [32]徐立谦:《谈当前新媒体发展时期广播和网络的融合》,《新闻知识》,2007/02
    [33]王岩玲:《融合新媒体:电视节目的未来》,《青年记者》,2007/10
    [34]《新媒体的崛起》,
    [35]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8年7月)
    [36]《新京报》,2008年9月1日
    [37]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国际新闻界》,2008/06
    [38]曹春丽:《论新媒体》,《湖南社会科学》,2007/05
    [39]辛摘:《新媒体的定义》,《新闻与写作》,2006/12
    [40]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国际新闻界》,2008/06
    (相德宝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清华大学、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博士研究生)
    (文章来源:《今传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18:53 , Processed in 0.07059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