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思想不需要华丽的辞藻包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17 06:00: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思想不需要华丽的辞藻包装
          许锡良
德国思想家叔本华曾经说过,真正有思想的人,并不需要用那些华丽的辞藻来包装。只有思想平庸而乏味的人,才感到有必要把自己的思想包藏在华丽的辞藻里,这就像一个体态不美的人,需要有漂亮的服饰在遮掩他那令人不快的天然本色一样。对此,我深有同感。因此,对那些动辄使用华丽辞藻来表达的文章有一种天然的警惕,这说明这篇文章也许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只有平庸的思想才需要用这样华丽的辞藻包装。
中国文人长期在思想罪、文字狱里生存,残酷的现实,使中国文人养成了一种特别的文风,即《诗经》中的风、雅、颂式的文风。风,也许还包涵了一些朴实的东西,因为,这些大多是来源于民间。但是,雅,就是用漂亮的言词曲折表达一种意思。而颂的文风,就是专门用来歌功颂德的。特别是那些颂词,那就是专门用来包装平庸思想与逻辑断裂的,用这种文字的目的,就是要人们停止思考。剩下的只有歌颂的口号与所谓的主旋律,其实就是反复玩弄词汇的一种文字游戏而已。
现在动辄所谓的学术语言,其实是包装平庸思想的另一种办法。理工科的专业术语是无法修改的,那些专用名词,基本上都有对应的实物、操作流程和技术细节,很难用通俗的语言来表达。但是,人文社科类的学术语言还是越少越好。因为,人文社科类的学问,很少是不能够用自然的日常语言来表达的。人类社科类的学问的价值主要是思想与发现,思想来源于对日常现象的重新认识。而重新认识有视角的变换,有新材料与新现象的出现才会有。有些思想贫乏的内容,常常将一个非常简单,非常通俗的现象,通过所谓的学术语言包装得令人头晕目眩。
比如陈四益先生就告诉我们通常用于提高学术水准的办法,能够将这样一个通俗的现象改装成玄而又玄的东西。“一群蚂蚁在一根枯枝上,枯枝在湍急的河流里漂行。如果蚂蚁各自逃生,有可能跌入河水而丧生;如果它们抱成一团,树枝或许因此在某个河湾搁浅,这群蚂蚁就会因此而得救。”―――这段话你肯定轻易地就读懂了,可是不幸得很,靠这样的表述就显得不够学术的水准。所以陈四益先生就改成这样的一段话:“枯枝上的蚂蚁,如果不能从更为宏观的全部自然情境把握自身的行为,不能摆脱经验层面的认识原则,不能顾及各种动态与表态的综合效应,仅仅凭借观念史中原子化个人主义主张行动,从广义的后果论观察,它们就会步入误区。在原子化个人主义的支配性语境中,蚂蚁群体的集体无意识将使自身解救活动趋于低效甚至完全失败。如果枯枝上的蚂蚁能凭借某种集中化手段,以聚集的组织模式为活动框架,达成一种互惠的构成方式和因果关系,而不陷入已被充分形式化的既有分析框架,从而对现有情境作出新的创制与解释,使自身的行动建立在更深层次的原则上,消除个体与群体二元对立固有语境,那么,借助其肢体语言建立的集体意识,可以实现新的规范层面的积极义务与消极义务的统一,在这样的一些群体行为的解构下,集体主义后果论意义上的集体的获救。”读许多所谓的学术论文,常常有这样被欺骗,被耍弄的感觉。这种态度不是真做学问,不是追求真正的发现,也并不真正拥有思想,而是包装思想的贫乏。
在中国大量的博士、硕士论文中,类似这样华而不实的文风,风行一时,将这样的表达当成学术味浓,当成学问高深的标志。这是一种极大的误区。这些论文,常常把在翻译外文词汇的时候,尽量创造一些新名词,把原来简单、通俗易懂的名词概念,弄得越来越生僻,越来越艰涩、深奥难懂。这些人擅长写论文,却不擅长作演讲。以致长期以来,一听这类专家演讲,人们就要昏昏欲睡。以致在社会中流传专家不能够理论结合实践的说法。其实,擅长写这类论文的所谓专家,并不是真有什么理论,而是掌握了一大批翻译过来的生僻词汇而已,这些所谓的学术语言,是用来掩盖自己贫乏的思想与浅薄的见解的。真正的思想理论,常常是通透的、简练的,用于写文章,用通俗的语言就能够表达深刻的思想。用于作报告,能够从日常现象入手,信用拈来,风趣幽默,老少咸宜。
即使是深不可测的自然科学领域,也许研究与实验的过程需要大量的专业词汇,但是一经形成成果却是通俗易懂的。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当时很少有人能懂,但是,写成结论公式:E=MC2,却是一句话就说清了。而且即使是这样深奥的学问,爱因斯坦的论文推理过程也没有使用新的科学名词术语,而是使用的都是当时物理学界通用的概念、公式,以及定律。因为,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也不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能够遇到的那些现象,是那些现象中的谜吸引了我们的科学家去研究。
人文社会学科领域里的学问更是如此,一切人文社会学科都离不开我们活着的人的真实感受。人生问题,是人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解释与探究,需要从我们的日常生活现象入手。那些把人说得一团雾水的所谓学问,不是真学问。其实真有思想有价值的东西,都是通俗易懂的。西方一部《圣经》是通俗易懂的,佛教里的《金刚经》也是通俗易懂的。古希腊的《柏拉图全集》也并不深奥,尽管这些东西离我们二千多年了。
任何思想学问,都离不开这些要素:日常生活现象与个人体验+问题+概念+逻辑推理+结论。真正的思想与学问,一定是从日常生活现象入手的,因为一切问题都是从这里来的。只要承认思想学问是人的体验与思考的产物,那么,他就离不开他特定的生活场景与时代背景。他想什么与写什么,就不会是无缘无故的。一个人只要读懂了一种学问、一种思想产物的时代背景,那个时代遇到的难题,就不难理解他当初为什么要那样思考,要那样写作。就像叔本华为什么会诞生在那个时代的德国?因为,那时哲学思想界流行一种华而不实的哲学体系。这些东西离我们真实的人生越来越遥远。他需要把这种风气重新回归人的真实生活。我们能够观察到的只有世界的表象,我们能够作用于世界的只有意志。我们必须正视生命意义问题,必须正视人的死亡问题。而这些东西我们是每天都能够感受到的,体会到的。
一种思想如果从我们真切能够感受到的地方开始,一定能够被我们任何文化层次的人理解。儿童在文化层次上可能近于文盲,但是,儿童哲学并不肤浅,由儿童提出的问题构成的儿童哲学,涉及的都是人类社会的大问题。因此,陶行知先生才会说,不要小看儿童提出的问题,我们成年人如果能够回答好儿童的一个问题,拿他一百个博士学位都不为过。
倡导朴实的文风,发现问题,追求真理,摒弃浮华喧嚣,回归真实的人生与真实的社会,这才是我们研究的价值与意义所在。
2013年12月16日星期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0:04 , Processed in 0.10599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