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家长会请来的全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去哪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27 17:01: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开家长会请来的全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去哪了?
2013-12-27 09:
 来源:钱江晚报 


  听钱报家长群里李妈的报料,记者赶到杭州大东城实验学校一打听,原来学校给爷爷奶奶开专场家长会,今年已经是第四次了!每次开会的对象,都是一年级小学生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说起这个专场家长会,学校有不得已的苦衷:校门口的“三抢”问题让老师太抓狂了。
  学校一位老师给记者来了个现场重现——
  每天下午放学,老师们好不容易让一年级小不点把队伍排整齐,开开心心往校门口走。可刚在校门口露出小脸,一大群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就呼啦啦从四面八方围上来。
  “宝贝,书包重不重?来,爷爷帮忙背。”还没等到回答,几个小不点肩上的书包就被“抢”走了。
  “心肝,饭盒快交给外婆吧,走路能快点。”接着,又有好几个小不点手里的饭盒被“抢”走了。
  更夸张的是,校门口二三十米长的安全通道,有好些小不点只走出两三步,还来不及和老师说再见,就有爷爷奶奶过来“抢人”了:“怎么现在才出来呢?我都等急啦!”
  抢书包、抢饭盒、抢人,简称“三抢”。每天被众爷爷奶奶“三抢”后,一年级队伍立马“溃不成军”,还常常引起校门口接送秩序的小规模混乱,老师和其他年级的家长都很郁闷。
  学校德育处主任周福荣想了个办法,决定召开专场家长会,找一年级爷爷奶奶谈谈。“每次谈完后,情况会好很多,但下一波一年级的爷爷奶奶还得重新谈。”周老师说,校门口的混乱,其实也是隔代教育带来的后遗症,估计杭州其他学校也有,只不过没有大东城实验学校那么夸张。
  这所地处杭州城乡结合部的学校,因为赶上撤村建居,周边不少居民家庭经济条件都蛮不错,平时爸妈会在物质上尽量满足孩子,但在教育上的关注度,就差强人意了。很多爸妈都把孩子托给祖辈照看。周老师在今年一年级学生中做了次调查,320名孩子有200多名是由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照顾的,隔代教育比例接近2/3!
  隔代教育最大的问题,是溺爱。爷爷奶奶为啥急着接孩子?“怕书包太重,这么小个人吃不消;提着饭盒走路不方便,容易摔跤。”老人家的答案很一致。
  周老师说,“三抢”背后,不是一群争强好胜的祖辈,而是一群超心疼孙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因为心疼孩子,教室里还时常出现爷爷奶奶抢着帮孙辈做值日的事。
  “我曾经专门看过一年级孩子的书包,课本加练习本,总共五六本,分量不重。如果有时候上美术课要带美术用具什么的,会有点分量。可孩子从教室到校门口的安全通道,总共不超过5分钟,承担这点分量,不会有问题。”周老师分析,“我们老师很担心,爷爷奶奶过度关心,让孩子连背书包和拎饭盒这些自己该做的事都不会做,将来走上社会,如何承担起更重大的社会责任?”
  “其实孩子们完全有能力做好,只要爷爷奶奶有耐心等待。”知道口头劝告说服不了爷爷奶奶们,在专场家长会上,周老师会拿出一堆照片,有小朋友自己收拾干净的教室;有小朋友自己端饭菜、擦桌子……爷爷奶奶看过照片,笑眯了眼,看来自己是操心过头了。(记者沈蒙和)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7 17:17:03 | 只看该作者
吴非:一碗好菜的“投资”


现在的中小学生,作业负担过重,精神负担也不轻。有个学生说过,他爱美食,家庭也有能力让他经常吃点好的。可是他说,现在特别不想吃好的,“恨不得三顿就在学校食堂混混,哪怕只吃桶面”。上高中以来,每次他称赞家里做的菜可口,妈妈仍然习惯地说一句:“那你可要好好学习啊!”他向同学诉说自己的苦恼时,周围的同学都会心地笑了,原来大家的经历差不多。来自家长安排的一次旅游,买了一件小电器,一双新鞋,甚至一个冰激凌,都可以附加这句话。这个学生说,期末考试没考好,“恨不得把一年来吃下去的好菜全吐出来”。

我在家长大会上说起这件事,全场家长哄堂大笑。笑什么呢?对号入座,笑自己,因为有意无意,多多少少都有类似的“交换”。只不过给孩子吃了一碗好菜,交换的代价便是“你要好好学习”,世上哪有这么便宜的交易?你到学校去看看,作业负担之重,所谓的“学习竞争”之激烈到了什么程度,那种苦,岂是“一碗好菜”就能换到的?相比而言,学生可不是不更事的孩子。有学生在随笔中发牢骚:不过让我到北京去了一次,花了他一千多元钱,一年过去了竟然提了三次;那他们单位每年公款出国旅游,游山玩水,怎么也没有见他们说要报答谁呀,也没见他们表示要“好好工作”呀?——还真是这么回事,一引申,荒谬性就出来了。最好的教育是身教,自己做不到的事,不要强迫孩子去做。

家长把全家未来的幸福押在孩子的学习上,不啻把几座山压在他的背上。不过是尽赡养义务,供给孩子吃穿用度,却在预期厚重的回报,不过是买了点鱼肉,也要附加一句“希望你能考上个好大学”,这是一种“参股”行为,也像是投资前的叮咛,生怕血本无归。

中国教育有种一直没引起人们关注的弊端,即,总要让一个孩子感觉自己一直欠着谁的,欠国家的,欠社会的,欠老师的,欠家长的……每个人都指望他是个“接班人”,能够继承,能够光大发扬,能够感恩。——在他还不懂事或是刚刚懂事的时候,就告诉他:你欠得太多了,你得发奋努力,日后“涌泉相报”。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美国曾评选“儿童给成人的忠告”,从孩子们给老师和父母的话中,选出了十句,我只记得第一句——“我的手很小,请不要往上面放太多的东西。”我一直记住这句话,特别对那些刚刚懂得看世界的孩子们。学生看到父母劳动的艰辛,铭记老师工作的辛劳,这就很好了,他们会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他们会尽自己的努力的。

为什么有些学生考上了大学后却不能保持学习动力甚至荒废学业?很简单,他认为自己欠下的“债”还完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0-3 01:22 , Processed in 0.07547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