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陆学艺 时间:2014-01-20 来源:共识网 |
| | | | 他,人称“陆阶层”。壮年时,他情系三农,助推“包产到户”、关注粮食安全、开启“农村发展理论”研究先河;及至暮年,他放眼社会,深入研究中国社会结构、中国社会建设问题,呼吁户籍改革、探索强国富民之道,深孚众望。
穷其一生,其学术研究都和国家发展紧密联系。他就是著名社会学家、农村问题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原所长陆学艺。2013年5月13日,即将迎来80诞辰的老人因心脏病在北京逝世。
人物生平
陆学艺,1933年8月31日出生在江苏无锡。家境贫寒的他,小学刚毕业就在上海进纱厂当学徒。他因熟悉和同情底层农民疾苦,读中学时立志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梦想成为农业经济学家。
1957年,他进入北大哲学系就读,对农村的情结却不见减弱,假期返乡路上亦不忘调查访问沿途乡村。从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后,他正式投身青年时代就牵挂的农村研究工作,先后供职于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和社会学研究所等单位。
1978年后,通过对安徽、甘肃、江苏等地的调查,陆学艺后来写了《包产到户问题应当重新研究》,是关于包产到户问题的最早的文章。
1982年,陆学艺又提出,农村单靠推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单兵突进远远不够,必须进行县级体制综合改革。第二年,他“下乡”搞试点,到山东陵县蹲点,并兼任县委副书记。根据在农村基层几年的观察,陆学艺写了《农业面临比较严峻的形势》一文,在决策层引起不少震动。
1987年2月,陆学艺被任命为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他由此进入了社会学界,研究重心也转为对中国社会阶层的系列调查研究。
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他主编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于2002年出版,把社会群体划分为十大阶层,观点被各界纷纷引用,但在当时这种“政治不正确”的提法也引起了很大争议,被认为与官方意识形态相悖。
两年后出版的《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则分析了十个阶层是如何由原来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阶层演变而来,而且将往哪里变,以及将来阶层结构发展变化的前景等。
2010年,“中国社会阶层研究”三部曲的第三本《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出版,该书直面的是社会学研究最核心的结构问题,耗时长达四年多。
2012年,陆学艺获得首届“费孝通学术成就奖”,评委会认为,陆学艺在改革开放初期对家庭承包制实践的研究,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对农村形势的判断,显示了他的学术勇气和社会担当,对社会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
2013年5月13日,即将迎来80岁生日的的老人因心脏病在北京逝世。
陆学艺说
谈社会阶层
中国社会群体根据资源拥有量的差异,大致可划分为十大阶层。
(1)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拥有组织资源)
(2)经理人员阶层(拥有文化资源或组织资源)
(3)私营企业主阶层(拥有经济资源)
(4)专业技术人员阶层(拥有文化资源)
(5)办事人员阶层(拥有少量的文化资源和组织资源)
(6)个体工商户(拥有少量经济资源)
(7)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拥有少量的三种资源)
(8)产业工人阶层(拥有少量的三种资源)
(9)农民阶层(拥有少量的三种资源)
(10)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基本上没有三种资源)
谈和谐社会
更加关注社会建设,更加注重社会和谐、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是不可扭转的历史大趋势。没有乡村的和谐,就没有城乡的和谐,就没有中国的和谐。不了解中国农民,就不了解中国社会。
谈户口问题
我认为户口问题是“紧箍咒”,要把这个“紧箍咒”去掉。
谈社会建设
中国社会结构调整滞后经济结构至少15年左右。社会建设应从三方面切入,首先是社会体制改革,包括户籍制度、城乡二元结构改革等。其次是加大对社会建设的投入。第三是加强社会管理。
谈三农问题
解决三农问题本质是要解决农民问题,要减少农民问题,让农民到城市里面从事第三产业或者当工人。一个现代化国家最多留20%的农业人口。
谈中产阶级
中产阶级是一个职业概念,经济学家提出中等收入者这个概念,是不对的。中产不是某一个阶层,是若干个阶层的总和。所谓中产,是指你拥有的收入、声望、文化这三者的综合情况,根据你占有的文化资源、经济资源、权力资源多少来划分是否属于中产。
学者眼中的陆学艺
社会学界口口相传的是陆学艺的谦虚,对后学的鼓励和提携。
学者于建嵘:
“我在学术上从他那里受益很多。无论是学术水平还是人品风范,都对他非常敬佩。他是非常善良的人,对于三农问题,对于农村和农业有着一般学者无法企及的观察。”
清华大学教授孙立平:
“老陆是我们这代社会学者的精神导师。他关切这个社会与民生,富有正义感,即使在面对某种压力的时候,他也勇于坚持。”
中国社会学会秘书长谢寿光:
陆学艺不仅在当代的中国社会学学者中是佼佼者,他在社会结构和社会分层方面的学术贡献,不亚于老一辈学者费孝通。他对中国当代社会的农村、农业问题有重大的真知灼见,为中国社会的转型、城市化,做出了一般研究者难以望其项背的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王春光:
记得在我博士研究生的第一堂课上,陆先生即指出,做学问,要做“顶天立地”之人。“顶天”就是要了解国家大事、吃透中央政策,“立地”就是深入基层进行实地研究。这种理论联系实践的态度,我受益一生。
“费孝通学术成就奖”颁奖词
他先后组织了“中国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和“中国百村调查”等大型调查活动,开创并长期组织社会形势年度报告的研究与编写。他对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流动的研究、对社会建设和社会改革的研究,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引起广泛的反响,对于推动中国社会学的发展,扩大社会学在中国的影响作出了重要贡献。
陆学艺著作和成就
主要研究领域:“三农”问题、农村发展理论、社会结构、发展社会学。
主持的主要课题有:“百县市国情调研”、“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农村社会变迁研究”、“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中国百村经济社会调查”等。
主要著作有:《农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当代中国农村与当代中国农民》、《三农论》、《三农新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社会建设论》等。主编历年的《社会蓝皮书: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