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技巧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2 18:16: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古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技巧分析

文章作者:韦秉文 来源:《语文报·高考版》 
    古诗歌中对人物形象分析的考查在近两年高考中有逐步升温的趋势。分析这些人物形象主要有哪些可操作的技巧呢?
    从环境描写切入,体悟人物志趣——
    有的古诗歌用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清风、竹影、星辰、冬雪贯串全篇。据此,可以从环境描写切入,赏析景物,体悟人物志趣、情感。如2013年高考辽宁卷的题目:
    竹轩诗兴
    〔宋〕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
    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
    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
    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
    莫移墙下一株梅。
    这首诗从描写环境入笔,竹轩、柴门、清风、小径、篁竹,环境优雅清丽。诗中风卷柴门、梢影入碗、叶声逐烟的景致烘托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人们可以从“竹”“雪”“梅”等景物(意象)中,品味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
    有的诗歌某个部分侧重环境描写,赏析时也可从此切入。请看2012年高考福建卷宋代李纲《望江南》的下片: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
    这里“云水”“远烟”,渲染环境的高远空旷,暗示钓翁生活的闲适自在;“茅舍”“竹篱”“小屿”,环境清幽,映衬钓翁的纯朴;“缩鳊圆鲫人轻笼”流露出钓翁生活的自得之情;“欢笑有儿童”凸现了钓翁生活的温馨欢乐。这里的环境描写既表现了渔翁的闲适、自得、温馨,又表现了诗人对简朴、自在生活的倾慕。
    从人物细节切入,概括形象特点——
    人物细节,从描写的内容上说,包括肖像、动作、神态、言语、心理等方面。
    1.由容貌、心态,分析人物意志
    如2013年高考重庆卷清代钱继章《鹧鸪天·酬孝峙》的上片:
    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
    这首词开篇两句是描写词人面容的特写镜头。“发短”暗对满清的长辫,气势逼人,展现胆识;“髯长”反衬“发短”,显示出汉族男子传统的壮美风度和潇洒气概;棱棱眉脊使词人特异容貌灿然立于纸面;“病容突兀”之“怪”隐含词人衷曲。“霜侵”两句是由容貌描写转入心态描写,着力写意志。“仿佛终南石里藤”是词人心态意象的比喻式描摹,形象地凸显了坚韧不拔的性格。
    2.由服饰、动作,透视精神气质
    如上述李纲《望江南》上片的前三句:
    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
    这三句写老渔翁在冰天雪地中垂钓的形象。首句化用柳宗元的《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两句诗意。紧接着用“箬笠”“蓑衣”勾勒出钓翁雪天垂钓的外在形象,再用“冰散响”衬托钓翁的宁静,心无旁骛,用“时振玉花空”的动作细节表现钓翁的凝定。
    3.由动作、神态,剖析心理动态
    古诗词中常把人物的举手投足和一颦一笑结合在一起描写。据此分析,可知人物的心理动态。如上述张镃《竹轩诗兴》中的五、六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这两句是写竹轩情趣:轩内倦卧看星,冬天对雪闲吟。五句中“倦”修饰“卧”,“倦”写神态,“卧”写动作;六句中“闲”修饰“吟”,“闲”写神态,“吟”写动作:一“倦”一“闲”,一“卧”一“吟”,神情毕肖,如临其境。据此,诗人形象可这样简要概括:闲适、洒脱、高雅。
    从物象特点切入,揭示襟怀抱负——
    赏析托物言志诗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从物象特点切入,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物及人。
    如2012年高考天津卷:
    野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
    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缘在野有幽色,
    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
    犹向陶翁觅宠光。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咏物言志诗,“托物”是由头,“言志”才是目的。据此,赏析这类诗词中“形象”的思路是:“先‘外’后‘内’”。即先简析物象的外在形象,再揭示物象的深层内涵——人物的襟怀抱负。野菊生长于山野,随处可见,花色清淡,香气清馨,这是外在形象。分析至此,还不能止步,要“由表及里,由物及人”,“它”气质高雅,超凡脱俗,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这是“内在品格”。赏析至此,才算到位。
    从解题技巧角度思考,可从注释切入,注释中的有关人物、背景等简介,一般都与命题有关。如2013年高考重庆卷中关于钱继章的简介,暗合“发短髯长眉有棱”句中的“发短”,这个“发短”表达了对清廷留长辫的政令的不满,体现了词人坚韧不拔的性格和民族气节。
    另外,分析人物形象还可从典故、言语、抒情句等角度切入分析。采用何种角度分析,主要取决于古诗词特点和题干要求,不可胶柱鼓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0-3 05:29 , Processed in 0.10752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