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贺莉丹:写半斤文字,囤八两面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11 17:39: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贺莉丹:写半斤文字,囤八两面霜
2014-03-11 09:17:03作者:来源:南方传媒研究

  贺莉丹

  毕业院校: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入行时间:2002年。偶像:各行都有,写作者中马尔克斯、毛姆。经典语录:任何不以吃饭喝茶为目的的业务讨论都是耍流氓。职业目标:天长地久有时尽,唯有写字无尽处。座右铭:路,走对了,就不怕远。职业感悟:无论在职业的高峰抑或低谷,我希望自己都会有勇敢的意志、正直的心与沉静的态度。
  入选理由

  已经很少有人像贺莉丹一样,专注写人性化的新闻,这可能是一份财经公共媒体不可或缺的语态。十年职业生涯积淀,专注的态度,温润的有张力的文字,待每位受访者以信托责任,道阻且长,她却初心不改。2013年,她依然在奔跑,并直面新的产品链条。在依旧充满毛茸茸质感的文字背后,她经历的不是轮回,而是对于新闻专业化发自内心的回应。
  记者感言

  对我来说,叙述别人的故事,从来不那么容易。首要的是,所谓真实,从来不是原原本本划等号的,只能无限接近。其次,对于一些事件报道,身为报道者的我们有时反而会沉浸太深而无法自拔,正所谓“入戏太深”。

  近来发现,我聆听他人叙述的热情在增加,而倾吐自己的欲望越来越少。整个呈现的姿态是,喏,我站在这里,你们看着办吧。非常地不与时俱进呢。

  一

  元旦刚过,我在朋友圈中随手写了句:2014年的关键词依然是,好好写东西写东西。

  立即引发一片雪白的赞叹,与不解。一友发问,何时是头?我没吭声。啊,我真没想过这个问题。如有可能,我真想写到地老天荒!

  怎样描绘我的2013年呢?这一年,是过去的绵延与续接,大抵是焦虑、挣扎与喜悦相伴的。

  2012年10月,秋天,天还蛮热,我填了堆表格,算办妥了21世纪经济报道入职手续。此前,时任新闻总监陈小莹已介绍我跟被称为贵报“第一帅”的副主编王云帆见了面(“贵报”为21世纪经济报道同仁对本报之昵称。关于王的帅居然也成为贵报令人发指的揽人砝码)。坐在王帅哥那个形状狭长的办公室里,顶着被荐为“文字好功底佳”等一系列口碑的我,淡定地想把几分局促强压下去。王帅哥粲然大眼看向我,徐徐启齿,你以后想往什么方向发展呢?如果你想,我们应该能为你提供一个团队。你不再单干无后援。大概此意。

  那我,又为这份报纸提供什么?我自问。在这以前,我已在《新民周刊》工作七年,再往前,是在《外滩画报》工作的近三年,俩前东家均待我如初恋,由此揽获各种大小奖项,荣宠加身。啃的一直是时政、社会报道这块硬骨头。

  站在从业十年的瓶颈上,我想,我如果不写字还能做些什么?我肩不能扛手不能提,不会摆摊,没耐心去淘宝,养的八盏盆栽两月后全军覆没……关于生活的一切我都笨拙,总在学习摸索阶段,且不是天才。我又不那么能够忍受一个机构的“规则”,后来总结为,享不了朝九晚五型白领的福。

  许多昔日同行与好友已纷纷转型,呼啸而过,绝杀几轮。而我,似乎还在原地踏步,一直保持着默默单干的态势。尴尬吗?不,因我后知后觉。这行,江山代有才人出,注定要让一些人离开,一些人留下,离开或留下都是个人选择,也因各有考量。最重要的是自己心甘情愿吧,我想。

  我的调调大抵是认真地理个来龙去脉,扎下去。足够轴。

  这个时代节奏那么快,浮尘太多,每一天都有末日之感,个人能够止步吗?时代的脉搏在哪?事件真相是什么?恐怕行路的人也难把准。这时,我想放缓脚步,静下来心来,倾听。这急吼吼的世界里,我踉踉跄跄地先把好自己的脉搏,和心。我越来越意识到自己写不了急功近利的东西。

  那个秋天的头版、特稿部的黄山年会中,主编刘晖提到,写新闻还是要有“毛茸茸的质感”。喔,这个我会。我心里动了动。

  2013年底时,我码了句,“写半斤文字,囤八两面霜——今年我做到了!”用稿费换面霜抹脸,于我是种奖励方式,是为抵挡写稿之损耗,让暗伤了无痕。

  这一年也得了报社年度优秀员工奖。我想,我应该是能提供一些自己解读新闻的视角与态度的。只是我没想到,后来能成为贵报的“女神”。
  二

  “女神”——在2013年雅安地震报道期间,副主编王云帆首先这么称呼我。此称号在贵报内部不胫而走。

  事实上,我女神混搭屌丝的气质,在越混乱的情况下越暴露无遗。彼时驱车赶往芦山途经雅安市时,北京站帅哥同事王峰陪同我去小店买雨衣,加厚型,老板娘硬要18块一件,我一气拿下10件,大户状问,15块吧?老板娘抵死不从。我抛下雨衣,扬长而去。后来我们再也没买到过雨衣。个子高高的王峰跟在我后面嘟囔,也就省30块。

  为进入宝兴县,跟同事摄影记者刘斌与产经的肖夏一起,徒步八小时进山。中间还爬了段悬崖,真被绳子吊上去的,到最后我脚跟发软眼睛发晕,一躺在宝兴县城中学的操场地上就睡着了,直到小雨砸在脸上才醒。当原本作为雅安地震第二小组的我们,居然离奇地用最野蛮最原始的方式连夜赶路火速登上网络、通讯瘫痪的宝兴震区时,整个编辑部的震惊,我想应该还是有的。

  在那一周内,我不洗脸不洗头不刷牙不换衣服鞋,没摘隐形眼镜,更别谈洗澡了。曾经我也是个天天洗澡讲卫生爱漂亮偶尔化妆的女子,但那时我内心已与这些外在的不适和解了。我的自我感觉还挺明眸皓齿的,看看白面公子肖夏,也觉得他就是黑点也不显脏。

  第一篇稿子是在宝兴县城里的中国电信基站发的,喝着据说防治禽流感的板蓝根冲剂写着地震的稿,地还不时晃荡几下,感觉挺穿越。天太冷,居然幸运地“顺”到了一件中国电信橘黄马甲,写稿、睡觉均不离身,转移到县政府驻地帐篷时还是穿着,结果每天都有人掀开帐篷怒气冲天地问,你们中国电信的网络什么时候才能修好?!头两次,我一时居然没反应过来。那件吉祥马甲后来在成都时被蔫蔫的左志坚慧眼识中,以“下乡做公益冷”为由再次“顺”走,衣鹏为此写了个“他她体”,“她将离开,把战服留给他”,在群里流传,又是后话了。

  头一次洗澡,已是一周后,突然得到通知说,晚上10点可以随同该县一位女副县长在部队军车上洗个热水澡!暗夜里跟在女副县长一行后面,我大摇大摆地登上了那辆高级的墨绿色军车,热水,舒坦哪,不过五六分钟后,就有大兵砰砰砰地敲门,洗好了吗该我们了!一行女生吓得手忙脚乱,包括那位女副县长,伊不忘边找衣裳边抖抖索索着说,这些个当兵的怎么这么性急……

  其实在雅安时我内心并没那么慌乱,内心一片清明。汶川和玉树两次地震,我都是跑过震区的。汶川地震,我还在那里呆过40多天,那地名是烙在心底的。在类似灾难或突发报道中,女记者面临的问题其实就是体能障碍。细致的观察与韧性,这是我们的优势,拿不走的。体能障碍才让人感觉挫败。在报道玉树地震时,高原反应带来的许多表现形式,吐,喘,头痛欲裂……在我身上均有体现,那次真挺难的。

  这次,我觉得能睡在地上已经很幸福,毕竟是平地嘛,不过多走一些路,这些小困难真不足为外人道也。无非都是个人对于职业的选择而已,不能说苦。既然选择了,就要走下去的。

  所以在川半月,我非常干脆地一路狂写10篇报道,顿觉血脉畅通。一路上我遇到了一些震中的普通人,后来我又在一片慌乱中强力抓住了他们,他们成为我后来报道中的主人公。我向来对普通人的故事感兴趣。坐在乡亲的摩托车后座上飞驰,将那山区小县跑了个畅快淋漓,刘斌老师说我那时已是“灾民中的一员”。后来我在帐篷中写的三篇震中人物特写,登上贵报“震后七日:江山有思”那期地震特刊,被主编刘晖简称为“贺三篇”。

  这一年的初夏,我又跑到西南边陲的云南抚仙湖采写此湖被地产项目围剿,顺道发现了当地一个工分制征地的奇事,驱车进征地村落时,村民从欲言又止到最终信任我,眼看夜幕低垂,司机着急地催促“快走快走”,村民也这么说,被催促的我没忘记再去向当地政府求证一些数据。这个有关征地的报道得到了经济学家周其仁的隔空点评,且奇葩地发表在一向被21视为竞争对手的《经济观察报》上。

  这些慌乱动荡与潇洒不羁的碎片,顺着我性格中的底色,织就我2013年的一部分。这一年,我写的东西更沉稳。对那些浮躁气和火气,自己也警惕着。
  三

  好多事是内部有关联的。就像2010年在湖南凤凰遇到的乡村代课老师吴文忠那样,十多年来兢兢业业,拿着几乎是城市人一两餐打牙祭费月工资。他们代表了我们周围的一些最普通的人群,坚守并捍卫个人的权利。谁能否认这部分的重要性?

  我所处的位置,让我常可以见到那些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这些为了你所不能想象到的基本需求而奋斗的生命,孜孜不倦,在没有光的情况下自己去燃烛,在没有水的情形下从未停止过寻找水源,沉默地留守,认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再大的委屈砸过来,依旧自我安慰,依旧上路。

  他们身上有让我觉得尊敬的元素。虽然我常抱怨说我因频繁接触这些事都快得忧郁症了,但这些经历表明,所碰到的负能量其实可以转化为正能量的——他们也让我明白,人能够关照自己的内心,弥足珍贵;但一个人对于自己内心,对于底线的坚持,更难也很值得。

  我深信,当一个人全神贯注地去做一件自认为有意义的事情时,就好像凸透镜能聚焦太阳光那样,也许可以有小小改变,一花一世界,一沙一乾坤,也许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觉得自己的“天窗”慢慢打开了。

  我没法把自己报道的量控制在一个生产标准线上。个体的微小有时很重很重。灵感来的时候不一样,有时在晚上,有时是白天,待思路一片澄明时,故事会自然在我脑海中形成画面感。

  对我来说,叙述别人的故事,从来不那么容易。首要的是,所谓真实,从来不是原原本本划等号的,只能无限接近。其次,对于一些事件报道,身为报道者的我们有时反而会沉浸太深而无法自拔,正所谓“入戏太深”。我一直在提醒自己尽量避免这种身份植入,尽量啊。

  在我在兰州大学念书的时代,一句对我们这些新闻系学子影响深刻的话是:新闻在纸上,我们在路上。后来才知道,说时容易做时难。作为一名记者,最牛的话不是“我听说”、“某人对我说”,而是一句:“我看到”,“我在现场”。这道理朴素实在,颠扑不破。

  现在我觉得,跑当跑的路是正常,但怀揣着怎样的视角,用怎样的体察去跑这些路,更为重要。每个人都是尽心尽力地在写他的小历史。历史的“小宇宙”中会有一部分不可或缺的温情与人性——我希望自己能把到这个脉搏。

  《约翰福音》说,“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一粒麦子落地了,一粒麦子终将落地,对我来说,过程会比结果更重要。甘苦自知呢。

  以后发达了,你想怎么过?一小伙伴问我。我想去江边用气枪打气球玩,想打几排就几排。我飞快地答复。而且要在黑夜掌灯时分盲打,那才过瘾!
  四

  回到特稿部,此部独具特色,屌丝与白富美云集。接的题么,向来是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我感觉来这儿需要自己有能量特强大的小宇宙,得用奥特曼打怪兽的心态面对。

  到了这里后,我常常怀疑自己是一个没有工作的人。有时一爬起来就打电话,将声音伪装得抑扬顿挫的,还穿着睡衣睡裤。纵然我声音甜美地去约访,也常被拒绝,顿觉元气大损。到后来自我安慰,这世界从来不缺彪悍,就看你能不能以柔克刚。

  在翻滚的人和事中,有人看到戾气、八卦和喧哗,而我感受到的是挣扎、无可奈何和如溺水人一般的奋力一搏。你能让溺水的人怎么办呢?总归他要拨拉几下吧?很正常。

  我曾在一个幼儿园弑童凶手的姐姐家睡过一晚。那是苏北农村,他姐是农妇,听闻弟弟所为后惊惶不安,这并不妨碍她那晚给我抱来一床新被子,农村的夜晚满天星斗。几年后采访作家阎连科时,他说他是特别相信生活背后还有一种生活的。我坐在对面,大概明白了这层意思。

  2013年冬再访曹锦清教授,请他讲农村土地改革,仔仔细细准备了两周,我们谈了5个多小时,分三次谈的。画外音是,曹教授说,到了他这个年纪,更懂得了事物及人性的复杂性,所以对于凡是“绝对”的声音自己都会心生警惕。我心里默默记下。后来多有同行惦念这篇报道,反复问询台前幕后,想来应是触摸到一点事物本质的。以至准备葛剑雄教授与沈国舫院士的访谈,甚至接触颇为棘手的李某某案时,这个调调也是存在于字里行间的。

  能遇到这些靠谱的有学养的前辈并与之交谈,真是幸运。遇到挫折血槽亏空时,我常这么自灌心灵鸡汤。做专业、准确 的报道不仅需要平时的学习、积累,还需要细致、勤勉和耐心以慧眼识“金”,变与不变从来都在瞬息间。

  2013年春厦门采编年会上,江艺平老师提到“不忘初心”,“不要因为我们走得足够远,就忘记了我们为什么出发。”台下几百位同仁端坐,她声音温柔,像在聊天。空气中仿佛有电流,我心头微微一颤,精神的共鸣和认同之类的东西确会薪火相传。

  我恐惧在截稿前两天就四处宣称已交了稿的人。作为一个总在dead line(截稿)冲刺的人,我没法像按微波炉加热键一样提前好久就将文字烤好端出。

  幸而答复我的总是耐心与等待。感谢大院里为了我的稿件在等待、那些灯火通明的晚上为了我文章中某个细节与情节而不倦讨论的人们(这张年轻的报纸不乏到凌晨还在谈论选题的“疯子”,面孔憔悴但精力旺盛),还有那些一路上遇到的师友、同学与同行者,有因才有果,“女神”的炼成,绝非偶然。

  这一年,我个人的生命也发生震荡,我失去了人生中最爱我的外婆,更察觉时间珍贵,有梦最美,人生无悔。有梦的“疯子”最美。感谢你们的信任,让我可以完成这些交付的责任。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时代浮躁,做好自己就挺好。

  以上与诸君共勉。(作者系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代表作品

  作品名称:雅安地震系列报道

  刊登媒体:21 世纪经济报道

  发表时间:2013 年4 月30 日

  作品影响:这些报道全部可谓是独家新闻。在一场巨大的灾难面前,作者用她的眼与心的观察,用她沉淀到第一线的触角,让我们看到了灾难对于普通人的生活与人心的损毁或修复过程,充满毛茸茸的质感与不泛滥的温情。报道刊发后不乏读者特别致电、撰文表达观感,当仁不让为《21世纪经济报道》的“贺三篇”。
  作品名称:李某某案系列报道

  刊登媒体:21世纪经济报道

  发表时间:2013 年3月至11月

  作品影响:这组系列报道不带任何偏见地用最靠近事件核心的人与事,让我们无限贴近了事件真相。多家媒体转载,也印证了作者一以贯之的独到视角与对新闻的发掘能力。
  围观莉丹

  “女神”炼成记

  衣鹏

  贺莉丹老师在上海,我在北京。一年多来我们单独吃过两三次饭,再在各种年会上碰碰头,我所能知道的,大多都是她工作上的事。但这绝不会是贺老师的全部。

  贺老师有大眼长发,轮廓清楚,再加上身上湖南妹的劲头,我想她从业十年,多的是圈内人了解的故事。

  她说事儿,细节一定要交代清楚。关于这有个段子。她念书时,某次打电话找小伙伴,小伙伴不在家,她留言,说她“姓贺,祝贺的贺”,小伙伴他娘大概也就记住了后面半句,最后转告儿子,电话里找他那姑娘姓“祝”。

  “祝贺”式的失误也许说明,在写注重细节的贺老师时,我写的也许都是“祝老师”。它们可能只是我轻率和易失真的联想。

  21特稿部先后两次与四川地震撞上。2008年5月13日,贺老师与另外两位前特稿老同志就在同一架航班上邂逅了,左志坚老师是其一,他们是前后排。五年后,我们组织老同志到成都叙旧,还有围观群众和左老打趣说,他和贺老师应该续写当年未了的邂逅。

  四年多前第一次听说贺老师时,我刚经她的一位兰州大学新闻系的学长介绍入行,这位学长喜欢各种心理分析,说她在这行很拼。我觉得,贺老师到我们这儿,有机缘,也确有些像心理防线松动时,被某熟人借机“下了蛊”……她跟我谈过此段,觉得说得挺准。

  而从雅安震区走出来的贺老师,第二天就跟一位小正太在成都看了场电影《致青春》。小正太为此还特豪迈地废了张去重庆的大巴票,重新改买晚班车票。

  来到21后,贺老师一度不适应这里的节奏。她总跟我说,21是日报的节奏。相比当初她在一周出版一次的杂志而言,这里的一切可能是太快了。刚开始,每到交稿后,贺老师都会释放她的压力,各种吐槽。

  直到地震,我们才知道,贺老师“快”起来,真心不是凡人。

  4月20日雅安地震发生时,贺老师人在北川,回访5年前她的记忆。雅安地震发生后,我们还在犹豫到底应该投入多大人力,而贺老师一直在群里要求要去震区。当时情况还不明朗,很多人说说再等等看吧。从北川到芦山有300多公里路程,依当时的路况,没人能保证最后可以走到哪段。

  等到真的能上路了,贺老师一个电话打给了五年前带她进入汶川震区的司机。很快,这位司机就开着一辆夏利出现来接她。这位师傅因此成为地震报道微信群里的奇人。我经常觉得,是贺老师待人接物的细节与态度,让这位司机师傅在五年后都还力挺她。

  2013年4月21日凌晨,贺老师带着四个大男人开始闯关。车上还装了我们的后续物资。当时新华社车队出现在他们前方,碰巧我的一位分社友人也在,我寻思着让车队带他们进入。没想到警方对官方媒体也说不,极其严厉的道路管制当时被视为是救灾的重要举措。在那几小时之前,我就在指挥部听到此消息,顿觉进震区希望渺茫。而他们已在路上。尤其急着赶路的贺老师也在。我没说什么,但心里已做好后续物资送不进来的准备。

  蛮多人曾希望贺老师“慢一点”。当时我也跟她说,要么你到雅安就先休息吧。

  如果这样,我们的报道肯定会被改写。我听到的转述版本是,好几次面对道路安全高压线时,贺老师都在车里喊,冲过去。居然就真的冲了过去,即便是连新华社也被挡住的坎儿前。那师傅方向盘一打,老练地带他们绕了更狭窄的县道,连夜赶路,直抵芦山。

  凌晨6点,在芦山县政府门口一地玻璃碎渣前,我终于见到了贺老师。她第一句话就是跟我告别。她说,我们要去宝兴了,现在唯一没消息的地方。我心里想的,最后一句也没讲出来。

  15分钟后,贺老师和那辆夏利向北驶去。又过了一会儿,贺老师发来短信说,她已经开始了8个多小时、约40公里的徒步之旅。那时天还没怎么亮。在贺老师的提议下,除摄影记者,文字记者都轻身上阵,把笔记本电脑放在车上,等交通恢复时作为后援补给。等那位司机听闻贺老师在宝兴无电脑但需发稿时,他扔下他那底盘坏掉的苦命的车,徒步往宝兴方向赶,将同事们的三台电脑亲自送到贺老师手里,之后折返,找地修车。

  这段曲折的经历,奠定了贺老师震区报道的基石。贵报“女神”之说不胫而走。她开始了一天写三个版的特稿写作史,再顺便继续为调查报道与当地官员建立联系,比如,一大早把某位女县宣传部副部长挖出被窝,检查工作似地拿到经济损失数据,再在电话里和县长直接核实。

  回到上海后,贺老师依然感慨节奏太快。不再有人当真这么想,而特地为此去安慰她了。

  她曾跟我说,等她真的不在贵报了,你会怀念有这么一个靠谱的人的。我问,你难道不会怀念我么?她说,会啊,信任感是慢慢磨合彼此增加的。

  贺老师生于湖南,说话节奏蛮快,但没有侵略性。这是一个较真而又细腻的人,写人记事都力求准确平衡。我总认为,在贺老师那里,好的方式是认真倾听,而不是急于表达你的看法。这样才会碰撞出更多的想法与思路。

  直到现在,21也没有改变她。倒是她的坚持,让编辑部能有一些改变。贺老师对细节,那是真爱。“女神”大概就是这么炼成的。(作者系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王云帆:贺莉丹单骑奔袭30小时进入雅安震中,八天无洗无漱,依然笑如夏花。发来的文字却让人垂泪。当她写尽一位姑娘的苦痛,落笔点是那一双红舞鞋。是的,她总喜欢在灰暗中找出一抹亮色,并且太习惯站在弱者角度。哪怕对象是李天一,她也会较真地调查每个可能造成枉判的细节。对于今日媒体人,她是真正未忘初心的少数派。
  曹轲点评

  关键词:本色

  想到昆明邛竹寺,那里有佛陀世界最经典的五百罗汉塑像,各有本事,各有本色。在生活背后的生活中,触及不可或缺的温情与人性;在故事背后的故事中,把握有晴有雨的生活与万物。忽尔血槽亏空,转眼满血复活。这就是贺莉丹的女神本色,如来如去,不忘初心。

责编:刘妙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6:43 , Processed in 0.07893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