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跨界来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12 15:00: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跨界来袭
《当代教育家》杂志2014年卷首
李振村
    新春伊始,《当代教育家》杂志社提出了2014关键词:我们比教育更懂传播,我们比媒体更懂教育。
    这个关键词的口气或许有些大,但它却折射了《当代教育家》杂志在这个纸质媒体日益衰微的时代能够生存下来并且蒸蒸日上的奥秘:跨界!
    跨界的英文Crossover,原意是“转型、转向”的意思,但在诸多领域被译作“跨界”,意为“跨界合作”:跨越两个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文化等范畴而产生的一个新行业、新领域、新模式、新风格等。跨界意味着优势组合,意味着创新和再造,意味着原有模式的重整和新模式的诞生。
    审视周边生活,跨界的影子随处可见:最为大众所熟知的是近几年兴起的跨界车,介乎轿车和SUV之间,融轿车的舒适、时尚与SUV的操控性、越野性于一体,迅速风靡全球。
    还有跨界音乐,比如用交响乐队来演奏《二泉映月》,用二胡来演奏小提琴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古典和流行混搭,总是让乐迷们惊喜不断。
    农业中的嫁接同样是跨界的典范,我们现在吃的很多味道独特的水果都是不同果树嫁接的结果。
    “混血儿”也是不同人种“跨界”结合的结果——“混血”就是“跨界”。人类遗传学早就证明:夫妻血缘关系越远,“跨界”结合生育的后代就可能越聪明。
    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因为“将来自心理研究领域的综合洞察力应用在了经济学当中”,从而摘得2002 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桂冠,同样是“跨界”研究结出的辉煌硕果。
    从百度中搜索“跨界”,我们可以看到铺天盖地的六千多万个网页,从跨界营销、跨界设计、跨界竞争、跨界手机、跨界艺术一直到跨界生存,林林总总,几乎涵盖了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让人不由惊呼,跨界时代已然全面到来!
    2012年4月,受北京十一学校之托,我开始筹建十一学校亦庄实验小学。当时很多朋友大惑不解:你在教育媒体界已经算是很成功了,为什么要陷进一所具体学校的琐碎管理中?
    其实,当时吸引我的依然是这个词:跨界。
    我的丰富的媒体工作经验,给了我与专业校长不一样的教育思维方式和教育观察视角;而直接介入真实具体的学校管理中,又让我真正地接上了教育地气。刊校合一、跨界合作的结果就是:学校有了与众不同的味道和气质,有了一般学校所不具备的媒体支撑平台和资源;杂志有了践行智慧的基地,有了更加浓郁的教育气息和深度的教育内涵。
    跨界,还深刻影响了我们学校的教育管理、课程改革。
    比如,我们大胆启用两位美术老师来当低年级的包班老师并且主教语文学科,结果就是,在她们的课堂上学科融合变得更容易;我们让一位阅读面很宽且热爱艺术的语文名师担任综合艺术组组长,统辖戏剧、音乐、美术等学科课程,这位名师给专业的艺术老师们带来了超越专业之外的宏阔视野和另类视角。
    在我们一年级的始业课上,跨界成为最大的特色。围绕主题,我们打破学科边界,通过多学科融合来完成一个个项目学习。比如,一年级第二学期的“我爱我家”这个项目,分别从“家是什么”“故事里的家”“诗歌里的家”“图画里的家”“动物一家亲”“图形里的家”等展开,从而给了孩子一个多元的、立体的“家”的概念,让各个学科的学习不再割裂,让综合素养的锻造成为可能。
    跨界,给教育吹来一缕清新的风,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
    在这样一个五彩缤纷的跨界大时代,《当代教育家》杂志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个跨界平台:为教育提供传播的机会,整合各种资源和智慧推动教育变革和发展;为杂志对接教育地气,寻找新的生长点,从而完成一个纸质媒体的华丽转身——从教育生活的记录报道者,成长为一个集教育研发、策划、推广、指导、传播于一体的综合机构,让杂志有了广阔的天地和无限的未来。
    跨界时代,教育有了新的发展契机,媒体有了新的生存机会。让我们跨界携手,为孩子们创造更安全、更自由、更快乐的教育生活!
(作者系本刊总编辑,兼北京亦庄实验小学校长)

2#
 楼主| 发表于 2014-3-12 15:01:47 | 只看该作者
用课程改变学校
(在北京市教委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
全文刊发于2014年01月28日《 光明日报 》第14 版)
李振村
我们面临的挑战
    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和大兴教委多达两个亿的投入,各级政府、北京十一学校历时两年的共同努力,让我们亦庄实验小学拥有了完善的基础设施,雄厚的师资力量。面对这么优越的办学条件,我们不断被人们追问: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它的服务对象是谁?要花多少钱才能进入?
    每次我们都是非常自豪地回答:我们学校是北京市城乡建设一体化重点工程之一,是一所不选择生源的纯公办学校!我们的服务对象,就是学校周边回迁户的家庭,我们对学生全部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我们的目标,就是打造一所不选择生源的、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在不选择生源的情况下打造优质学校,让我们的工作变得极富教育意义且充满挑战。
从课程的改变入手,推动城乡教育深层次的一体化
    家庭背景和生源的差异越大,教育的力量和价值就越能凸现出来。
    教育的核心力量是什么呢?毫无疑问是课程。
    只有课程变了,教师才能变,学生才能变,学校才能变。北京十一学校的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五年的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我们根据城乡一体化的总体部署,重点对接十一学校的课程理念和课程文化,来推动这所学校与十一学校的一体化发展。
    审视当先的课程改革,我们会发现,虽然课改推行了十多年,但是我们的小学生学习压力依然很大,学习生活依然很苦,作业负担依然沉重。我们认为,这跟当下的课改没有触及课程结构,而只是在简单地做加法有关,结果就是在原有课程基础上不断往上叠加,导致越改学生负担越重,越改教师压力越大。只有事物的结构变了,事物的性质才能变。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课程结构的调整,实施深度的课程改革,真正改变小学教育的生态,让孩子学得更安全、更自由、更快乐,最终,让我们的孩子,能够有丰富的情感体验,有广阔的智力背景,有活跃的思维状态。
    基于这样的想法,我们提出和规划了“全课程”教育实验。所谓“全课程”教育实验,就是在遵循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以培养“全人”(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打通学科壁垒、实施综合性学习、覆盖学校全面生活的综合性课程改革。
    我们的实验有这样几个核心点——
    第一,我们调整了学段,开设了始业课程和毕业课程。
    我们把小学六年,划分为三大学段,一年级刚入学的半年为始业学段,六年级的最后半年为毕业学段,中间为常规学段。
    在始业学段,我们开设了始业课程。(始业,是民国时期的一个概念,开始学业的意思,跟毕业相对应。)
传统学校,小学生一入学,立刻就进入拼音的学习,拼音枯燥抽象,对于以形象思维见长的六岁儿童而言,是一个巨大挑战,结果,这样的拼音学习持续数月后,就导致儿童普遍的恐惧、紧张、对学习的厌倦。我们把第一个学期作为“始业”学段,开发了幼小衔接、让幼儿柔性“软着陆”的“始业课”。
    在我们的“始业课”上,拼音的学习被后推两个月,学科的概念被淡化了——因为对于刚入学的孩子而言,语文、数学、英语、美术等这些学科概念是无法理解的。始业课程的学习内容变了,学习方式变了,不再是枯燥的拼音学习、机械的生字抄写,不再是被动地听老师讲解、被动接受各种训练,我们每月一个大主题,每周一个小主题,围绕主题,孩子们唱儿歌、读绘本、玩游戏、演戏剧、学舞蹈、学唱歌……孩子们每天都非常快乐。老师们不再是单纯教学科知识,而是陪着孩子度过一天又一天愉快的生活,在师生共度的生活中,知识的学习潜移默化,浸润其中。
    这样一种主题化的、活动化的学习方式,从内涵到外延都极大地拓展了孩子的学习视野。我们的始业课,半年时间,学生阅读绘本70本,诵读儿歌50首,学唱歌曲26首,排练绘本剧8个,学习古诗18首,识字510个,每个孩子完成了30篇左右的写绘故事。另外,孩子参与的学科游戏几乎每天都有,数量非常大,我们没有做统计。如此丰富的学习内容,远远超出了现行教材的知识容量,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比较广阔的视野。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学习容量是比较大的,是高于现行教材体系的。但孩子们并没有感受到压力和负担,为什么?因为,全课程背景下的学习,是以各种趣味活动、游戏、戏剧等方式进行,孩子们丝毫没有感受到压力和负担,他们活泼开朗,很快乐,很投入,那么喜欢老师,喜欢学校,喜欢学习。
    在常规学段,我们增加了新的课程元素。
    比如,我们借鉴美国和我国台湾、香港等地小学的戏剧课程理念和模式,每周开设了两节戏剧课程。戏剧课程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单纯的学习戏剧表演,而是让孩子通过戏剧游戏、儿童剧表演,实现三个目标:
    第一,让孩子学会通过自己的身体感受这个世界,通过身体表达自我,让偏于内向和拘谨的中国孩子,通过戏剧,能够打开自己,展示自己,培养自信和落落大方的气质。
    第二,让孩子们在戏剧游戏和表演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理解,学会专注,学会调控自我。
    第三,戏剧关联到音乐、舞蹈、美术等学科,这是非常典型的综合型课程,我们借此提升学生综合的艺术素养,给学生以全面的艺术熏陶。
    在常规学段,我们还开设了电影课程,每两周播放一部适合孩子观看的经典大片,争取在六年里让孩子能够欣赏120部经典影片。
    在常规学段,我们还引入了国际文凭课程IB的小学项目——六大主题跨学科探究性学习(简称PYP),开发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微课程”,这些“微课程”由教师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兴趣,立足于课堂,立足于实际问题的解决,独立开发,重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现在,富有特色的“微课程”,已经成了我校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推手。
    毕业学段,我们将着手开发系列毕业课程,这些课程的目标是:对即将或者已经进入青春期发育的六年级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对小学阶段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对接初中,让孩子为升入高一年级做好心理、知识、习惯、方法等各方面准备。
    第二,“全课程”教育实验,倒逼我们实行新的班级管理模式。
    “全课程”教育实验要求班级管理模式必须发生变革。
    我们借鉴国外先进的班级管理模式,在一二年级推行包班制:两位老师负责一个班级的全面生活,除了英语之外,负责执教所有的学科。他们几乎全天都在自己的教室里,陪伴着孩子生活和学习。
    包班,让老师从单一的学科老师,成长为素质全面的全科老师;让传统的学科老师从只关注学科学习,转变到全面关注孩子的成长上;让老师有了足够的时空跟孩子相处,能够建立更加亲密的师生关系,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安全、温暖、家一样的环境里。
    第三,“全课程”教育实验,倒逼我们必须不断改变学生观、教育观
    学校是因为学生而存在的,学校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成长而展开。因此,我们学校从开办的第一天起,就把“学生第一”的理念深深镌刻到每位教师的心里,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细节当中去。
    比如,因为是一所新建学校,在资源配置尚不能完全到位的情况下,我们把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放在首位。大家可以看到,我们没有豪华的会议室(像今天这么重要的一个新闻发布会,我们只好请大家坐在教室里,坐在孩子们的小板凳上来工作),我们没有豪华的贵宾室,没有豪华的校长办公室,没有豪华的装点面子的装修,我们把有限的资金都投入的教室里来,建设富有特色的家一样温暖的教室,来满足“全课程”教育实验的需要。
    一会儿大家会看到,我们的教室,120平方米的面积,是标准教室的两倍,铺设了地毯,摆上了沙发。但仅仅这样是不够的,为了方便学生学习,我们把各种资源放到学生触手可及的地方,于是,电脑和网络进了教室,简单的科学实验器材进了教室,图书进了教室,乐高玩具进了教室,绿色植物进了教室。
    这样的教室,一方面成为非常方便学生学习的资源库、实验室,同时,它还成为一个生活空间,安全、舒服、温暖,是孩子们快乐生活的地方。教室发挥了综合性的功能。我们的孩子,对自己的教室都喜欢的不得了,有时候到了放学时间,还在教室里磨磨蹭蹭不愿离开;我们的家长,看到这样的教室无不惊叹不已,感动不已,他们说,做梦都想不到自己的孩子能在这样的教室里学习!
    现在,我们已经明确了这样的理念:凡是跟学校面子相关的东西,一律简化或者省略,而凡是孩子们成长需要的东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努力追求最好。
    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把学校唯一的小型会场,改建了一流的儿童剧场,让孩子们能够在这个剧场表演戏剧、唱歌跳舞、观看电影;我们还根据课程的需要,建设了还国内小学比较少见的专用戏剧课程教室,我们的室内体育馆也是一流标准。
    孩子的喜欢,课程的需要,是我们这所新学校建设的最重要的原则。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玩沙子,于是我们把一条一百米长、六米宽的校内马路,深挖一米,填满几百吨从海边运来的沙子,形成了一个“沙的王国”。据我们了解,这是国内小学最长的儿童沙道。沙道开放那天,孩子们蜂拥而至,玩的不亦乐乎。现在,围绕这条沙道,我们正在开发系列的沙道课程,比如沙雕、沙画、沙道体育比赛……
    孩子都喜欢涂鸦,涂鸦是儿童释放天性的重要手段。但是,学校通常都是禁止学生涂鸦的。为了满足孩子的这一天性,同时养成不随便乱涂乱画的习惯,我们规划了儿童百米涂鸦长廊。在这条散发着艺术气息的宽阔的涂鸦长廊上,儿童可以尽情释放和挥洒自己的艺术才华。这条长廊将在2014年上半年建成。
那么,上述改变,对于我们的孩子,意味着什么呢?
    这里举一个小例子。
    我们的戏剧教室,孩子上戏剧课程的时候,需要脱掉鞋子,穿着袜子上课。一开始,每到上戏剧科,整个走廊里都弥漫着浓重的脚臭味道,两位年轻的老师一节戏剧课下来,被熏得头昏脑花。为什么?因为我们很多孩子,根本就没有每天洗脚的习惯。我们就启动了21天净足行动,引导孩子每天洗脚,每天换袜子,同时让孩子监督自己的爸爸妈妈每天洗脚。21天后,味道已经很小了。这算是一个有趣的小例子。
    因为课程的变化,而给家长和孩子带来的改变还有很多。比如,我们的很多家长,过去家里没有电脑,现在主动给孩子买上电脑;过去家里一本书没有,现在开始节衣缩食给孩子买书,并且和孩子一起阅读。我想,一个开始阅读的家庭,也就意味着对文化、对现代文明的接纳和融入。
    最后我想表达的是:真正的城乡一体化,绝对不仅仅是硬件设施的一体化,不仅仅是办学条件的一体化,最根本的一体化是教育理念的一体化,是课程的一体化,是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体化!在这里,我还要重复一开始讲的那句话:一所学校,只有课程变了,教师才能变,学生才能变,家长才能变,学校才能变。
    对于北京十一学校亦庄实验小学而言,要实现建设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这样一个美好的目标,我们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们还有很多的问题,我们还有漫长的旅程,我们刚刚蹒跚地迈出第一步。
    但是,我们牢记一点:只要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我们将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0:55 , Processed in 0.10337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