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点”带“面”,瞻前顾后,品读感悟 ——语言文字研读技法例析 054900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第一完全小学 张连河 我们知道: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本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这类文本的语言文字除了在辞藻、音韵、句式等方面表现出的“形式美”外,而且在情感、意蕴表现上还具有多义性、丰富性。我们初读体会到的“内容”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内涵”则深藏于“水面以下”。如何有效地通过对语言文字形式的把握、分析、研读,让学生体会、品味到文本语言更深层次的意蕴,进而很好地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这很重要。下面结合实例谈一谈我的一点思考、做法: 问题创设: 请为下面的语言文字设计一个教学片断,体现从语言文字的研读入手,把握文本的价值观念。《我爱故乡的杨梅》(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 案例引路: 师:语言文字是有生命的,让我们带着自己初步的理解、体会,反复诵读下面的文字吧!(出示:“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 生:熟读成诵(力争读出春雨的情态、杨梅树的颜色及动作的特点。) 师:同学们读得很有感情,都能够背诵了;下面大家结合生活想一想:语句中“甘”是什么意思? 生:“甘”就是甜。 生:“甘”就是非常甜,我吃的…… 师:那么,句子中的“甘”能不能换成“甜”呢? 生:不能,“甘”说明甜得程度深。 师:句子中的“甘露”指什么呢? 生:指的是“春雨”。 师:同学们再看一看:文中写的是怎样的“春雨”呢? 生:细细的春雨。 生:如丝的春雨。 师:“细细的春雨”、“如丝的春雨”说明春雨…… 生:下得很少! 生:春雨很珍贵! 师:是啊,“细、丝”写出了春雨的特点,也写出了春雨的珍贵,俗话说春雨…… 生:贵如油。 师:面对贵如油的春雨,杨梅树有什么样的动作表现呢? 生:吮吸、欢笑 师:怎样“吮吸”? 生:“贪婪地吮吸”。 师:“贪婪”的意思是…… 生:贪得无厌! 生:越多越好! 师:不“贪婪”行吗?春雨下得这么少,这么珍贵;杨梅树口渴了,得抓紧喝,不喝就没有了,怎样喝? 生:使劲喝! 生:咕咚咕咚地喝! 师:(笑)喝得还有声音呢!高兴吗? 生:高兴! 师:句子中哪一个词体现杨梅树高兴呢? 生:“欢笑”。 师:春雨中的杨梅树好高兴啊!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来品读一下这些语句吧! …… 技法解析: 从具体案例可知,这一教学过程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环节: 环节一:初读感知——“读”是阅读教学的基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诵读,甚至熟读成诵,可不断增进学生对语言的感知,也为后续深入研读文本奠定了基础;但这时的“感知”多是浅层次的、“皮毛性”的,如果仅停留于此层次,语言研读不免流于形式,学生的“情感”将很难被激活起来,更谈不上思想认识的丰厚沉淀了。因此,语言研读有待进一步发展。 环节二:选“点”问“意”——选“点”中的“点”即语段中与表现对象有密切联系或与前后语句有重要关系的“词语”;这一“点词语”应是整个语句的“光点”,最好是那些能够在整个语段中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作用的词语;选准了“点”,然后就针对“点”问“意”,即询问学生对句子中这一“点词语”意义的认识。此时应注意教学资源应向学生的生活延伸,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要学生结合自身生活谈自己的理解认识。 环节三:置换比较——即联系生活,用与“点词语”相近的词语来置换“点词语”,然后通过比较鉴别,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点词语”的含义,明晰了“点词语”在句子表达方面的准确性。 环节四:瞻前顾后——即以“点词语”这一“点”,瞻前顾后,联系前后语句,深入研读,带动对整个语段“面”的理解,把握表现对象的特点和独特表现。 环节五:再读品悟——在深入语言文字研读基础上的“再读”是“初读”的升华;学生通过“再读”,可充分体味到语言的特点,理解语言文字所表现的丰实内容,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形成自己的思想、情感沉淀。 总之,“以‘点’带‘面’,瞻前顾后,品读感悟”这一语言研读技法重在教师过程的引领,重在“品读”,重在咬文嚼字,重在学生主体潜能的发展;这一过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相关链接: 《视死如归》》(统编六年制语文第六册)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什么‘招’字,早从我的字典里抠掉了!”这是王若飞回答敌人的一句话。下面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徐善俊教授这句话的教学片断,其教学策略与上面的技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现提取出来,以飨读者: 师生品读…… 师:是不是王若飞真的拿出字典把“招“字抠掉了? 生:不是! 师: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谁能改变一下说法,不说“从字典里抠掉“,但意思不变。 生:我绝不说出党的机密,不当叛徒! 师:对!可王若飞为什么不这样说,而说“什么‘招’字,早从我的字典里抠掉了”呢? 生:这样说,听起来特别有力,显得特别坚定! 师:是的,这句话里有两个词最能突出王若飞对革命忠心耿耿,对敌人无比蔑视,读一读,看看是哪两个? 生:一个“早”字,一个“抠”字。 师:对。“早”就抠掉了,早到什么时候? 生:早到王若飞参加革命的那一天。 师:说得对!从这里可以看出,王若飞从参加革命那一天起,就下决心忠于革命,绝不叛变革命。——“抠”是个表示动作的词,不用“抠”还可以用什么词? 生:还可以用“擦”。 生:还可以用“涂”。 师:那么,王若飞为什么说“抠”掉,而不说“擦掉”、“涂掉”呢?请大家做一下“抠”和“擦”、“涂”的动作,比较比较,体会体会。(学生做“抠”、“擦”和“涂”的动作,纷纷举手。) 生:用“抠”更有劲! 生:“抠”更能突出王若飞对叛徒的恨! …… 电邮:lxzhanglianhe@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