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关系的辩证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29 10:10: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化对立求和谐
──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关系的辩证思考


重庆市万州区沙河小学 张程玉
【摘要】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是和谐、充满生命活力的,但同时也是多种关系相互对立的教育场所,例如课堂中教与学、文本资源和生本资源、预设与生成、传授与启发、课内与课外等多种关系的对立等。科学审视和正确处理这些课堂中的矛盾和冲突有利于化对立为和谐,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继承中不断创新,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 和谐 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是饱含人文情趣和充满生命活力的,是生命和谐共生的,可在课程改革大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现状是教师厌教,学生厌学,师生关系紧张,缺乏应有的生气活力;课堂充斥形式翻新的热闹,缺少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和谐被躁动取代。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对课堂教学本质关系的认识不清,把握不准,片面追求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改变教学行为。



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怎样去适应这一转折时期,在继承中改革,在改革中创新,追求课堂教学的灵动和谐呢?我认为,对课堂教学中哪些基本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再思考,辩证认识和正确处理好这些老生常谈的关系,有利于化对立为和谐,让课堂教学焕发生机活力。



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特质上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两个主要元素,二者相辅相成。从孔子的“教学相长”到叶老的“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到新课程倡导的“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都表明了教与学是课堂的核心,是相得益彰的,不可偏废。



教与学的关系就课堂教学的目的而言,是教与学谁为本的问题?课堂教学肯定是以学生的学为本,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因此,“以学定教、顺学而教、为学而教”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始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基础来设计和开展。过去强调的备课“备学生”和教学目标的确立要尽量使学生“跳一跳,摘桃子”,就是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基础,以便根据学生的学情设计教学和开展教学。如一教师教《狼牙山五壮士》,齐读课题后,先引导学生比较“战士”与“壮士”有什么不同?以此了解学生的基础;然后问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最想弄懂什么?学生都说“为什么称他们为壮士?”以此知晓学生的学习兴奋点和需求。那种不顾学生的学的教学绝不是为了学生的学。



教与学的关系就课堂教学的地位和作用而言,是教师与学生谁为主的问题?课堂教学肯定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地位决定着各自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因此,“互主课堂、教师主导、学生主学”是处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与学关系的基本策略。无学之导是灌输,无导之学是放纵,以导促学、视学而导是关键。



新课程倡导变革学习方式,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课堂教学走入一个新的误区,即削弱甚至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是不要教师的“导”,反而是对教师的“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的“导”重点是激发学习兴趣,营造学习氛围,调整学习进程,辅导学习方法,点拨学习困惑,纠正学习偏差,培养学习习惯等,以促进学生爱学、能学、会学。教师的导还要因人而异,因文而侧重。如教学古诗、古文重点要辅导学生的学习方法,点拨学生的学习困惑。其他课文要依据课文的特点选择引导的侧重点,不面面俱到。



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资源的取舍上要处理好文本资源与生本资源的关系。



这里的“生本资源”是指师生搜集的课外学习资源、师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认识差异等。过去,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只重文本资源,教材成了课堂教学唯一的资源;今天,生本资源走进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又有挤占文本资源倾向。



在处理文本资源与生本资源的关系上:



第一,文本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最主要的资源,抛开文本的课堂教学是舍本逐末。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变革过去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让文本资源使用更加宽泛。首先让教材成为指导学生阅读的例子,举一反三,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时,指导学生“抓住人物言行体会情感”的阅读方法,学生在学习《再见了,亲人》时就会运用这一方法去阅读,今后在阅读这类写人的文章时,学生会自觉地运用这一方法;其次让教材成为指导学生写作的例子,迁移运用,教学《三峡之秋》,学生通过独立阅读领悟到作者是按时间顺序描写三峡的秋景,学生就模仿此写法写《家乡的秋》;还要让教材成为学生积淀文化,接受思想教育、审美教育,提高认识能力的例子。



第二,要适度、适时整合生本资源,拓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空间。对于生本资源的使用,一是要“适度整合”,唯我所需,为我所用,不加筛选的拿来主义,不仅不能整合,还会喧宾夺主,把语文课变为了百科知识展。二是要“适时整合”,将生本资源随机渗透,分散穿插。王志文老师上《古诗两首》(《题临安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在开课时师生共同交流“宋王朝的历史及与本诗有关的背景资料”;先学习《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在理解“遗民泪尽胡尘里”时,教师再次借助资料理解“遗民”,播放音乐让学生想象“胡尘”中的凄惨画面,体会情感;在指导朗读时插入陆游的《示儿》,加深对诗情的感悟;接着学习《题临安邸》,在讲到“汴州”时,教师课件展示《清明上河图》,伴随音乐介绍汴州;在结束课文时,教师对两诗的思想情感加以总结,并播放岳飞的《满江红》。整节课以文本为主体,适时、适度地整合了生本资源。



三、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施上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都是必要的。光有预设没有生成,课堂教学缺乏生命活力,容易陷入师讲生听,师传授生被动接受的灌输老套;只讲生成而无预设,课堂教学缺乏必要的组织安排和科学设计,容易走入随心所欲,自由发挥的无序状态。正确的做法是既要预设又要生成。



过去我们很重视课前的预设,精心备课,教学目标、教学环节都设计得非常细致周密。但那种预设是设计好圈套让学生钻,教学内容单一,教学空间封闭,完全是从教的角度来预设,课堂缺乏生气和活力。今天我们强调的预设是指教师课前深入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在此基础上根据学情科学合理设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思路、师生活动;充分预料课堂氛围、学生学习情况、课堂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学目标达成;广泛收集和整合教学资源、教学媒体等。预设一定要使教学时空宽泛,着眼大处,机动灵活。精心地预设才能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井然有序,师生也才能在课堂上平等交往,心智交融,游刃有余,课堂也才能开合有度,活力四射。



生成首先表现在课堂上能根据学生情况、学习环境等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目标、教学思路,改变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顺学而教,循学而导。在教学《草原》一课时,课前认为学生对第一自然段“草原美景”的理解比较容易,但一年级上册课,我就发现学生因不了解草原,对这段课文理解困难,于是我立即调整课前设计,把教学重点放在这段,先和学生一起来品读“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想象这首诗歌描绘的景象,感受草原“天高云淡、一碧千里”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回想自己见过的很空旷辽阔的生活画面、影视画面;然后再引导学生去学习课文,学生思维活跃,感悟深刻,生成了许多课前未想到的精彩。



生成还表现在敏锐捕捉课堂上稍纵即逝的资源,由此引发开去。如一教师正在上《麻雀》,突然有一只小麻雀飞到教室的窗棂上停留了三十秒左右就飞走了,学生此时都无心听课,对这只不速之客议论纷纷,于是老师停下了课文的讲解,组织学生安静下来,引导学生:“真巧,不如写下来吧!”学生兴趣高昂,“先说说小麻雀的样子,再猜猜它是来干什么的?”学生写出了很精彩的习作。生成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判断。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文本中的人、事、理的生成会出现谬误,教师要纠正学生生成的谬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教学《挑山工》,我让学生看课文的插图,观察挑山工的外貌,一生自言自语:“这个挑山工好丑啊!”立即引来学生的附和和哄笑,我感到学生的认识有问题,于是,我对同学们说:“挑山工丑吗?大家讨论讨论。”学生由课文到生活来生成,争论异常激烈,最后统一到“挑山工不丑;看美丑要看心灵、看行为”的认识上来。



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方式上要处理好传授式与启发式的关系。



传授式教学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有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也有不少在今天来看有局限的东西。传授式教学下的学生主要是接受性学习,启发式教学下的学生更强调自主探究学习。



作为学习方式,接受式学习与自主探究没有孰优孰劣,都应该是小学语文课堂学习不可缺少的。许多前人经过探索的定论、真理,对年龄小,阅历浅的小学生,用传授式教学,让其直接接受效率更高。我们不要一说到“传授式”就全盘否定,一讲到课程改革就贬低“接受性学习”,有益的接受学习要继承,要变通,把它与学生的自主探究有机结合。事实性知识用传授式教学更快捷有效,程序性知识用自主探究更有益。大班额下,传授式教学比自主探究更经济实用。



传授式教学的运用要与时而变,灵活运用,要尊重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个体差异,不要凭教师的经验而一成不变。传授式教学的运用要适度融合自主探究,让传授式不再是填鸭式,不再是强制式,而是有平等交流、循循善诱的传授,有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传授。



五、在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上要处理好课内得法与课外得益的关系。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立人”,是培养具有良好语文素养、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和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的“人”。《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性质和地位”里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可见,语文课堂教学应着手于学生良好“语文素养”的形成得以“立人”,语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核心。



许多语文大家用自己学习语文和长期研究语文教学的经验告诉我们,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是“课内课外齐步走”。所以,新课程提出一个重要思想:学习语文要两条腿走路,既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要引导学生课外学语文、用语文。让学生尽早、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开展课外阅读,是加强课外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就得重视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有人担心这样做会违背课程改革的理念。我以为,教给学生咬文嚼字、品词析句、质疑问难等等精读文章的方法,教给学生浏览、略读等方式读书看报,获取信息的阅读方法,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记得崔峦老师曾说:“课外阅读越早越好。待小学生认识一定数量的汉字以后,就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可在开展课外阅读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课内课外两张皮,互不关联。所以,在沟通课内课外时,宜“起跑于课内,行走于课外”,追求相得益彰。具体讲,一是“余音绕梁,唤起欲望”,课堂教学留下余音,设置悬念,吊起学生想读的愿望。二是“以文为引,拓展延伸”,把课文作为一个引子,为学生开一道通向课外阅读的门,比如教材中有不少选自长篇小说的课文,就适合用作学生课外阅读原著的引子。三是“用好例子,举一反三”,课堂上教给学生阅读某种文章的方法,在课外阅读类似的文章,触类旁通,熟读生巧。四是“学用结合,化知为能”,以读学读,以读学写,都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学生一旦把读书视为生活的一部分,好读书,读好书,进而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还愁语文素养不能提高、道德情操不受熏陶吗?



课堂教学中的关系远不止以上所谈,辨证地认识和处理课堂教学中最基本的因素之间的关系,创造生机盎然,活力四射的小学语文课堂,让师生在和谐愉悦的课堂中绽放生命的精彩吧!



【作者简介】张程玉,男,1969年4月出生,现任教于重庆市万州区沙河小学,小学语文高级教师,重庆市骨干教师,重庆市万州区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和研究,有多篇论文发表或获奖,赛课曾获得四川省二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5 14:37 , Processed in 0.08852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