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儿童资源是一笔人生财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2 13:38: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儿童资源是一笔人生财富

赵克明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说过,儿童愈是成长便愈是远离“永生之海”,天国的光辉在他身上就会相应暗淡下来。在华氏看来,童年是亮丽的,充满生机,充满创造力,有如神助;而成年则黯然减色,愁苦不堪,远离了天国。我国著名画家丰子恺也说过:“天地间最健全的心眼,只是孩子们的所有物,世间事物的真相,只有孩子们能最明确、最完全地见到。我比起他们来,真的心眼已经被世智尘劳所蒙蔽,所斫丧,是一个可怜的残废者了。”由此看来,成长的过程其实是“失”的过程,而“复归于婴儿”(老子语)“不失赤子之心”(孟子语)是十分可贵的。
然而,在一些自以为是的成人眼里,儿童是幼稚的,是无知的,是白纸一张,殊不知,儿童早在幼年便具有很高的哲学天赋,还具有很高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指着天上的星月,他们会说那是妈妈和她的孩子们在做游戏,那是妈妈在给她的宝宝讲故事,逗她的宝宝笑;看到一群鸡鸭,他们会说那是鸡(鸭)爸爸,那是鸡(鸭)妈妈,他们在比谁的宝宝会唱歌,谁的宝宝更可爱;回答“雪融化了变成什么”时,他们会说变成了小草,变成了小花,变成了会跳舞的柳条,变成了春风姐姐画出的春天。儿童的世界真的丰富多彩,儿童的心灵真的充满奇思妙想。这丰厚的儿童资源是十分珍贵的财富,需要我们珍视它,保护它,使之成为人生的精神之源。
许多的智者都发现了儿童资源的可贵,将“复归于婴儿”付诸行动,努力使自己“不失赤子之心”。画家毕加索认为6岁孩子的绘画真正符合艺术的本性与规律,6岁孩子具有丰富的艺术资源,6岁孩子是值得一切成人艺术家师法的,他就用一生时间向6岁儿童学画。我国寿星画家朱屺瞻也认为儿童画具有“大家之风,古典之美”,并再三表示“老来想学儿童画,看到儿童画犹如扑来一股清风——天真,简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就将童年和故乡作为创作的根基和源泉,他说:“当面对着稿纸时,我就忘记了自己的年龄,我的心中充满了儿童的趣味,我嫉恶如仇,我胡言乱语,我梦话连篇,我狂欢,我胡闹,我醉了。”他的创作状态完全是回归到童年的生命状态,他在童年里找到取之不尽的故事、取之不尽的感受、取之不尽的话语之源泉。作家贾平凹写过一篇文章《我的老师》,而这位老师是他朋友的孩子,一个三岁半的幼童。文学大家却要以小童为师,理由是多方面的:这个叫孙涵泊的孩子是慈悲的,“视一切都有生命,都应尊重和和平相处”;他“不管形势,不瞧脸色,不斟句酌字,拐弯抹角,直奔事物主题”;他“使我不断地发现着我的卑劣,知道了羞耻,我相信有许许多多的人接触了我的老师都要羞耻的”。贾平凹此文实际上就是对儿童在人生态度、经世哲学、道德风貌等方面的发现,意味着他要“复归于婴儿”,“不失赤子之心”。
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教育却无视儿童资源,急于功利地把“儿童”变为“成人”。最突出的表现是剥夺了孩子的童年,让本该无忧无虑开心玩耍的孩子过早地背负了学业、未来等压力,让本来天真烂漫充满奇思妙想的心灵过早地蒙上了忧郁的阴影,让精灵般翩翩欲飞的翅膀过早地缀上了沉重的金块与铜锭。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却让孩子丧失了终生发展最可宝贵的资源——儿童资源,这不能不是作为教育者(包括学生家长)犯下的不可饶恕的错误,而绝不只是遗憾!
儿童资源弥足珍视,保护那种幼稚的童真,保护那种奇怪的幻想,保护那种可笑的好奇,保护那种荒诞的念头,那将是孩子一生受用的财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8:53 , Processed in 0.06219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