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儿童阅读推广人”时代来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19 06:12: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儿童阅读推广人”时代来临 2007年11月13日 文学报 陆梅
  “首届二十一世纪中国儿童阅读推广人论坛”近日在南昌举行,会上还诞生了儿童阅读推广人的《南昌宣言》,这似乎预示着——“儿童阅读推广人”时代来临
  写在前面:两年前,本刊曾以《儿童阅读:问题与期待》为题,探讨当下中国儿童阅读存在的问题;半年前,本刊又以《儿童阅读:梦想和行动》为题,关注中国儿童阅读推广的进程。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这项缘于民间的推广运动有了松散的组织——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发起的“儿童阅读推广人论坛”今后将不断持续下去,向各界开放;论坛还将建立一个独立于出版系统之外的童书荐书机制,评选、奖励年度儿童阅读推广人及推广组织。
  这个为期两天的“首届二十一世纪中国儿童阅读推广论坛”由江西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发起并组织承办,吸引了包括儿童文学界、阅读界、出版界、语文教育界,乃至网络儿童书店、亲子文化阅读网等各个领域代表的参加。既有来自“官方”的关注,如中国作协副主席、儿委会主任高洪波因故未能到场,特发来书面发言,CBBY常务副主席、中国版协少读工委副主任刘海栖专程赶来参加论坛;又有多年致力于儿童阅读推广的“专业身影”:上师大教授梅子涵、红泥巴网站创始人阿甲、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朱自强、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王林等等;更多的是来自全国各地教育局、中小学等民间的热心人士。
  本届论坛围绕四个主题:“推广的意义”、“眼光的培养”、“文学的气节”和“策略的运用”展开讨论。讨论前一天,分别举行了两场“儿童文学阅读与语文教育观摩研讨活动”:梅子涵讲“阅读儿童文学”、朱自强谈“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以及两堂分别由深圳后海小学校长袁晓峰、南京市芳草园小学老师刘颖上的示范课《月亮的味道》和《小女巫》。应该说,两天的研讨,一定程度上是对近年来中国儿童阅读推广运动的回顾和总结,由这些主题形成的声音和意见对儿童阅读推广有着很好的参考作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会议还诞生了预示着“儿童阅读推广人”时代来临的《南昌宣言》(另发)。这份由梅子涵执笔的浪漫诗意的“宣言”,在会场上伴着乐声宣读的时候,我分明看到了阅读的力量、阅读推广人的赤子之心。
  毫无疑问,与会者对儿童阅读推广的意义都能达成一致的共识,恰如朱自强所言:儿童的阅读真正被推广,它将深刻地影响社会的进程和发展。儿童文学看似浅显,却以少少许胜多多许,是举重若轻。有儿童文学存在,就是对功利主义教育的消解。从这一点上讲,儿童阅读的推广功莫大焉,它能夯实小学语文教育的基础。
  但是,经过这些年的尝试和摸索,儿童阅读推广也面临一些问题。王林博士认为有几点:一是儿童阅读的重要性尚待进一步成为共识;二是地区差异大;三是活动经费来源不足;四是缺乏公正独立的荐书机制;五是尚缺理论的支撑。
  针对这些问题,来自台湾三之三国际文教机构的吴文宗总经理介绍了台湾在儿童阅读推广方面的经验,如台北市故事协会有一大批“故事妈妈”,深入到台湾各地的中小学校,为孩子们讲故事,她们平均每九天举办一场故事营队。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帮孩子们塑造一个优质的阅读环境。她们还用面包车做成“爱的书库”(移动书房),巡回乡间送书。台湾的阅读运动,正在形成一股新兴的全民运动。
  把自己的生活状态形容成“一直在为孩子们说故事”的阿甲,新近推出一本儿童阅读推广手册《帮助孩子爱上阅读》。他在“手册”里总结了五种不同的推广思路和方式:儿童阅读观念和方法的一般社会推广:面向社会、家庭和学校广泛推广;儿童文学阅读教学的课程化:通过阅读课题实验,将儿童文学阅读纳入现有小学语文课程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儿童文学化:通过教材的修订,使儿童文学作品尽可能纳入小学语文教材中,同时影响语文教学;专门的儿童文学阅读推广和专门的图画书阅读推广。
  阿甲总结的这几种思路,也是所有儿童阅读推广人的理想。但是理想的实现何其难!好在有二十一世纪这样有魄力并敢于担当的出版社来牵头。张秋林社长在论坛结束时透露,这个儿童阅读推广人的论坛以后将每年举办一次,陆续邀请儿童教育界、心理学界、文学界和阅读界的顶尖专家参加,面向社会开放;作为一个松散的组织,它将为儿童阅读推广人搭建一个沟通和交流的平台,由梅子涵教授任秘书长,王林博士任副秘书长,在二十一世纪出版社设立常设机构;论坛还将建立起一个独立于出版系统之外的、由广大儿童阅读推广人共同参与的好书评选推荐机制;论坛还会评选出年度阅读推广人和组织,以表彰和鼓励儿童阅读推广的深入进行。

2#
 楼主| 发表于 2014-4-19 06:13:27 | 只看该作者
“在路上”的中国儿童阅读推广人
2010-07-27 14:54 作者:文◇本刊记者 龚 寒
“我们这一些人。为了中国孩子的阅读。我们经常在一个地方遇见,经常在一个地方告别。……我们没法慢腾腾。心里的焦急不知从何而来,没有人让我们焦急,是我们自己让自己不安定。……我们这已经走得很远的路是《花婆婆》里说的第三件事情(编者注:“让世界更美丽的事”)。我们不想等到头发花白了,坐在漂亮的床上时才想起这第三件事。”
——儿童文学教授梅子涵 节选自《〈中国儿童阅读六人谈〉序》
阿甲的红泥巴村书店位于北京亚运村一处很不起眼的民居里,陈设简单到近乎简陋。这里没有学生字典、作文选和黄冈考题,有的只是三四千种色彩斑斓的童书堆满了几只大书架外加整整一面墙。
阿甲是70后,微胖,言谈平和严谨,但说到童书的有趣之处会乐不可支,爽朗大笑。他的名片上没有头衔,媒体称之为“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他说红泥巴这么多年在做的,其实只是让大人和孩子一起分享共同喜爱的东西。
如果从2000年儿童文学教授梅子涵在报纸上开设介绍童书的专栏算起,中国的儿童阅读推广已经进行了十年。儿童文学博士王林评价这十年为“以民间力量为主的一场不大不小的儿童阅读的运动,一个大家都来关注孩子阅读问题的小小的浪潮”。
这一浪潮的倡导者包括知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学者、童书出版发行人以及小学语文教师等。
一种理想主义的东西
“儿童阅读推广人”一词或许是阿甲的原创,他也是最早投入这项事业的人之一。
复旦大学法律系毕业后,阿甲当过法院的书记员,做过老师,办过辅导律师考试的网站,女儿的出生让他开始涉足儿童文学领域。在给女儿读童书时,他发现其中有无数乐趣。于是,2002年他和哥哥“萝卜探长”一起专职做起了红泥巴村书店兼读书俱乐部,把分类筛选出来的优秀童书推荐给家长和老师。
当时亲子阅读远未形成气候,读者和好的童书一样少得可怜。前23个月阿甲没给自己发过一分钱工资。冷清的生意倒是给了他大量的时间,用来安静地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和理论书,构筑了他对好书的理解。
“除去专业的判断,最低的标准是,这些书一定是我愿意给自己的女儿读的。”
阿甲始终鼓励大人和孩子一起读童书,在他看来,分享型的亲子阅读类似于文化传承中的口耳相传。
在一些素有阅读传统的西方国家,儿童阅读不仅是为了给孩子们一个美好的童年记忆,更被视为建构国民性的重要方式。即便如此,这一传统如今也面临着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体的巨大冲击和不断侵蚀。
“随着电视和网络的普及,这种文化越来越少了。长久下去,人会变得很躁。当你的孩子出生时,你不知道跟他讲什么,只能带他看VCD、DVD,把电视和网络当做保姆。这个问题在70年代的美国就很普遍,据统计当时美国家庭打开电视的时间平均是每天七个半小时,很恐怖,不知道今天的中国有没有这种统计。”
阿甲觉得图画书是最适合读着给孩子听,而好的图画书应该就像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所说,真实、准确、恰当地再现这个世界。
他很自然地给讲起了图画书《会飞的抱抱》:小猪阿文的奶奶要过生日了,他想给奶奶寄一个大大的抱抱。于是,邮局的接待员、分拣员、飞机机长、邮递员们开始了传递拥抱的接力。他们当中,有久违了拥抱的刺猬,有暗恋拥抱对象的兔子,所有人都感到新鲜、温暖和兴奋。最后,奶奶收到了邮递员的一个大大的、热热的抱抱。奶奶很高兴,决定回寄一个亲亲……
阿甲的讲述中没有抑扬顿挫,但已足以传递其中的美好。他说,讲图画书最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发自内心的喜欢。
阿甲最喜欢的是图画书《野兽出没的地方》和小说《夏洛的网》。前者被认为第一本承认儿童具有强烈情感的图画书,打动阿甲的正是小男孩麦克斯那近似狂躁、但又蕴含着神秘力量的精神状态,让他想起了童年的自己。孩子们也热爱这本书。一位小男孩给桑达克写信,问他:“到底花多少钱才能到达野兽国?如果票价不太贵的话,我和妹妹都想去那里度假。”
《夏洛的网》则讲述了一只蜘蛛为了友谊付出爱与生命的故事。阿甲深深认同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对此书的评价:“一个理想的社会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已经读过《夏洛的网》的人,还有一种是即将读的。”
“优秀的儿童文学是一种理想主义的东西,像洗礼一样。如果你读过夏洛的网,并且深深喜欢,那他一定不会去犯罪的。你一定会懂得人和人之间最本原最细微最日常的那样一种感情,那种东西有时叫真,有时叫善,有时叫美,不管叫什么,那种东西你体验到,就一定会永远忘不了。”阿甲说。
3#
 楼主| 发表于 2014-4-19 06:14:30 | 只看该作者
儿童阅读推广,每天向前走2013年02月03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





儿童的文学和童话不被扔弃在童年围墙的外面,那么童年的围墙里就充满奇异、遍地有诗,他们通往外面的路上也会满心晴朗、遍地热情。(资料图片)
“我们幸福地被告知,我们都是儿童阅读的推广人!我们关怀的是一代代生命的人格模样,我们在乎一个国家的集体目光,我们响应的是民族复兴的伟大渴望!”——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梅子涵
■本报记者 却咏梅
“关心儿童的阅读,这是现代文明的一大标志。只让孩子背着满满的一书包的教科书,这无法让他们今日快乐,也给不了他们一生的诗意。快乐和诗意是珍贵的,是生命的翅膀。”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主办、江西省教育厅教研室承办的第六届“二十一世纪中国儿童阅读推广人”论坛近日在南昌举行,本次论坛以“检阅中国儿童文学阅读”为主题,儿童阅读推广专家们和来自全国中小学校的近500名教师一起交流儿童阅读的理念,观摩儿童文学阅读示范课,浸在文学和童话般的氛围中,听者的身心随着一个个故事的讲述而温暖、快乐、感动。这样的场景已经持续了6年,这样的推广之旅已经走过了中国的大江南北。
从单枪匹马到形成合力
在当前的应试教育氛围中,儿童阅读推广既是一项棘手的技术活,更是一项良心活,考验的不仅是精力、耐心,更是责任担当。“国内以前的儿童文学阅读处于十分零散的状态,没有受到社会的关注,学校、教师和父母也没有认识到阅读的意义,因此缺乏主动引导。”谈到当年写文章、办讲座、开专栏等依靠个人力量推动儿童阅读的经历,被誉为“中国儿童阅读推广第一人”的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梅子涵依然很感慨:“我们是一些分外惦记童年事情的成年人。我们自然很认真地想他们应该吃什么,喜欢穿什么衣服,我们更加在意他们是否是一个童话的聆听者?他们阅读什么呢?那些灿烂的古老经典和现代杰作是否已经放在了他们的书包里?”
而作为出版机构,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也同样感受着中外儿童阅读氛围的显著差异,包括该社在内的国内出版机构引进的世界儿童文学经典读物和获奖作品,常常会面临市场反应差强人意的尴尬,拥有3亿小读者的国内市场销量常常不抵一个欧洲小国的销量。如何让好书不寂寞?如何让更多的孩子感受到这些作品的魅力?这是他们孜孜以求的方向和目标。
“让分散在全国的这些阅读推广人聚集起来,彼此沟通,共同推动,形成合力。”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社长张秋林说。于是,“二十一世纪中国儿童阅读推广人”论坛于2007年倡议发起,致力于为儿童阅读推广搭建一个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定期发布优秀童书推荐榜单并评选出年度儿童阅读推广人和年度儿童阅读推广组织,吸引了包括朱永新、海飞、梅子涵、朱自强、林清玄、王林等在内的儿童文学界、出版界和语文教育界等诸多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这些儿童阅读推广人已成为中国童书界一股新锐而不可或缺的力量,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爱心逐步推动着童书出版结构的改变,以及儿童阅读习惯的改变。与此同时,儿童阅读推广队伍逐步壮大,人们的观念和素质也在提高,儿童阅读推广已不仅限于经验层面,而是上升到学理的、文化的层面,并向专业和公益性纵深发展。
教师是阅读推广的重要力量
每次论坛活动参与的语文老师少则二三百人,多则四五百人,而这些老师又代表着上百所的学校和数以万计的学生。6年来,他们不断把这儿童文学阅读的种子播撒到大江南北,不断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带着推广人们点燃的火种去点亮孩子们阅读的心灯。
浙江省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凤鸣小学的李萍老师在她的学习感言中写道:“两天培训收获的不仅是一种理念、一份经验,更是一种信念: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做一名儿童阅读的点灯人,在每个孩子的心中播撒爱与创作的种子,带领他们到文学的天地去漫步,让每个孩子的心灵都能纯净而透彻!”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沧江中学附属小学黄杰兵和陈燕珍两位老师在参加了2011年深圳论坛后也表示要把“推广阅读,点亮儿童心灵世界”作为己任。同时,该校老师也表示要义不容辞地加入到做阅读推广人的队伍中来,为孩子点燃心中那盏爱书的灯。
的确,和儿童一起体验童书的欢乐和感受,教师就有了一条与儿童沟通的最直接的路径,也会收获一份来自心灵世界的温暖与幸福。在今年召开的第六届论坛上,已经退休的南京师大附中特级教师王栋生以“美丽与爱的等待”为题,讲述了自己从50多岁第一次接触《疯狂星期二》开始,便痴迷于图画书的世界,感叹阅读世界还有这样一种了不起的杰作,让他重新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时代,让他能以幸福的眼神看待今天的世界,他说:“人生的全部智慧其实都来自最基本的常识,图画书所传达的教育理念与人生智慧,和我追求的是一致的,因此我不认为有什么幼稚可笑的。”
最大的困难是如何提高文学素养
在此次论坛上,来自江西省南昌市南师附小的万丽娜、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的陈静等多位教师展示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示范课,精彩的师生互动给教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久久的回味。江西省教育厅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徐承芸在点评中向大家透露:“30个上课的学生不曾进行过公开课教学,我们的课堂是真实的课堂。而且本省的3位老师都是一线的普通老师,都没有获得过全国性大奖,这说明每一位老师都能成为点灯的人、都能进行儿童文学推广,每一位老师的课堂都可以成为儿童文学推广的课堂。”
有过多年语文教学经验的王栋生老师感叹:“假课看得太多了,像今天这样的常态课听得不多。几位老师都亲切自然,这是中学老师,特别是高中老师越来越缺失的,看来儿童文学推广人首先需要的是专业素养。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晖以“文学教育者的文学基础”为题,通过现场教学点评和理论分析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解如何让阅读活动与语文教学联系起来?课堂上的集体阅读怎么处理和掌握?教师现有的教学能力、修养和经验有哪些不足?陈晖认为,“目前,教师最大的困难在于是否有足够的文学修养和基础,教师需要引领,但是教师更需要支持。”在陈晖看来,教师是文学教育的一个引领者,需要有一定的文学基础和素养,包括具有文学教育的意识、观念和态度,还有对文学的感受、理解与认识,以及积累阅读资源与经验,并且通过课堂的教学和读书会,把推动阅读做到实处。
“成年人熟悉儿童阅读,那么儿童阅读的路途就不会坑坑洼洼。儿童的文学和童话不被扔弃在童年围墙的外面,那么童年的围墙里就充满奇异、遍地有诗,他们通往外面的路上也会满心晴朗、遍地热情。”伴随着梅子涵虔诚而庄重的《新南昌宣言》响起,第六届论坛落下帷幕,但新的征途又将开始,正如论坛发起人、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社长张秋林所说:“我们将不遗余力地把这个公益论坛推广成一项持续性事业,儿童阅读推广不会停下,因为伟大的中国列车正在前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7:32 , Processed in 0.09381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