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海之韵:教师理当“好为人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21 06:53: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海之韵:
教师理当“好为人师”
“好为人师”一词可谓耳熟能详。出自《孟子·离娄上》,原句为,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好”为喜好之意,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的毛病在于喜欢做别人的老师,用来形容那些自以为是不谦虚、以教育者自居的人。这个词也被毛泽东引用过,毛泽东把好为人师看做是一种狂妄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相违背。这样一来, 就等于把好为人师这个词彻底定性了。一直以来,人们的脑袋中,将“喜欢给别人做老师”直接就等同于“自以为是”、“不谦虚”,但只要稍微琢磨一下就知道,这二者之间并无必然的逻辑关系。在我看来,一名教师若想当个好老师,很需要检视一下这个观念。因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是绝对少不了好为人师的,或者可以干脆这样说,不好为人师的老师,一定不是好老师。
我们不妨展开颠覆性的思考,从以下方面去理解“好为人师”。
    其一,愿意毫无保留地与学生分享你的知识,分享你在授受知识时那份天然的热情。
我们在几乎所有的卓越的教师身上都能发现这个心性,它意味着教师的教学有更多兴趣的参与,这使得教师的教学成为一种具有自我实现意味的自发性实践,而非单纯的谋生活动。显而易见,这样投入的状态是良好教育质量不可缺少的保证。对于受教育者来说,这种热情是可以感知到的,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知识,更有人格的感染,包括教师对于真理的热爱和追寻。这些知识之外的教育元素,对于受教者的成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其二, 对青少年的成长问题富有敏感性,乐于去关注,愿意以富有诚意的方式去点醒,并且在他们需要的时候,随时准备去帮助。
这种敏感一点也不简单,它是情感和理智汇聚,是一种高度的职业自觉意识所形成的的习惯性倾向。这个敏感性对教师很重要,有了敏感性,才能发现隐藏的问题,并由问题意识引发认真的思考,把教育行动建立专业智识之上,尽可能地避免教育行动的鲁莽、随机。敏感性也是因材施教的基础,因材施教需要了解学生,孔子曾总结出一套了解学生的方法:“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没有教育敏感性,就不会进行有意识地观察。如此,才有接下来的恰当的帮助、持续的关注,这些都是好为人师的题中应有之意。
要有对年轻人精神需求的感同身受。精神发育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人在成长过程中,会遭遇各种复杂的困惑甚至挣扎。青少年正处于一个心智打开的时期,是精神孕蕾时期,是否能开出绚烂的花朵并最终结出硕果,天赋、机缘、外界的影响包括成年人的协助都很重要。这需要教师有对学生心灵关怀的能力,有了对内心生活的关怀,教育才可能是对人的成全。要做到这一点,前提就是我们愿意设身处地地去体察那些需要,有很多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做到这点,比如通过对自己心灵成长的回忆,一个人若唤醒自己当年精神历程的记忆,就容易对当下学生的需求产生必要的移情,从而有更积极的回应。再比如通过阅读,阅读可以帮助人有明敏的心智,帮助我们培育对人性的理解力,有了这种理解力,才有对人精神需求的洞察力。
   
其三,有对“传道”的承担意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对教师的理解其实并没什么错,而且很有概括力。教育是拣选最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对下一代进行传承的过程,肩负这个任务的群体是教师。对此,有必要的使命感,不自轻的老师才是好老师。教师应该以对真理饱满的热情,在推进自身精神的进程的同时,召唤学生一起投入到对真理的探究中。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需要有意识地通过所教的学科,让人类千百年来一代代认同和分享的真理被学生认识和领会。这个真理也包括人类对爱和自由的信念。所罗门·罗伯特曾说,真理也可以是表现为信念。教师离不开布道情怀,道即真理和价值观,否定教师应该去布道,无异于否定教育和真理的探究、价值观的培育无关。
当然不是这样就可以了,做好也有条件:
不能把对知识的传递变成硬性的灌输,这需要教师有对整个知识框架融汇贯通、纵横捭阖的能力。知识并非是僵死的材料的堆积,而是有生命的,有产生发展的脉络,像一棵树一样。教师需要有活化知识的能力,需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通过探究和生动的讲授,让学生体会到发现的乐趣。
   不要让对成长问题的敏感转化为内心的焦灼,这需要教师有心智的成熟。焦灼会产生负面的能量,伤害教师自己也伤害学生,教师应该有沉着冷静的定力,这种沉着冷静的定力依托于教师对问题较高的理解力。有了理解,才有从容。
  不要把对内心生活的关注变成生硬的说教,这需要教师掌握与年轻人沟通的方法。尤为重要的是,不惧怕自己内心世界的敞开,因为沟通从来都是心与心的沟通。教师在学生面前应该成为一个有着内在心灵的真实的存在。《教学勇气》中帕尔默曾指出这个现象,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站在个人与公众的相遇之处,教学是个人生活与公共生活危险的汇合。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很多教师在内部真实与外部表现之间建立了一堵墙,使自己的话语陈述脱离心灵,自我成为规避的危险。
不要把对信念的分享变成对信念的兜售,这需要一种温和而谦卑的性情。通过经典的浸润和濡染、与学生就某个问题开放性的讨论,以及生命体验的分享,教师其实可以很好地“传道”。前面说过,教师离不开布道情怀。问题的关键是看你如何去布道。
  如果说每个成年人都是孩子的教师,那么“好为人师”至少也不是大人非得规避的一个评价,因为它也蕴含着我们对孩子成长、对这个世界变得美好的热情。这种热情无价。
有时,我们正是出于对“好为人师”评价的惧怕,在我们觉察到某个孩子没有明言但却需要我们去帮助时,躲避了这种帮助。这种帮助可能是和他进行一次谈话,做一次深入的了解和恰当的引领,也可能与他的长辈明显看起来错误的教育方式甚至某些直接的戕害进试着做一点沟通。比如,当我看到一个孩子被他的父亲或母亲当众辱骂,孩子痛哭流泪被要求罚站,我要不要试着,试着,做些什么呢?能不能诚恳地把这位父亲或者母亲拉到一边,不居高临下也不责难,心平气和地说点什么,也许孩子的处境就好一点,至少,当时的辱骂会停止。当然,也可以忽视,但你如果还没麻木,至少你不忍看孩子可怜的眼神和脸上的泪水。
事实上,仔细体察,我们不难发现好为人师这一词所蕴含的负面语义,和所谓韬光养晦、明哲保身的传统价值观是连接在一些的。刻意地深藏不露,在人际之间保持所谓的低调不张扬被奉为美德。在其中,智识探究的乐趣(好为人师往往是由他看到的情境所引发的问题意识带动的)知识共享的乐趣、对他人积极帮助的热情,都被贬低到一个次要的位置。这种评价的杀伤力使我们失去了做些什么的勇气,变得一点点麻木,当我们考虑太多的时候,我们正滑向世故,失去了单纯。好为人师,和上面提到的某些观念一起,其实并没有跳出国人擅长的那类机心智巧的范畴,受这种观念的浸染,说来说去,尽是俗心肠。教师不该这样,教他应该服从真理的召唤,心智宏阔,有清新面孔,是新价值的身体力行者,有可爱的单纯。克里希那穆提曾强调,我们必须回归单纯。我也觉得所有那些做的精妙的,让人感动的事业,在主人公身上你都能发现单纯的性向,当然单纯绝不是头脑简单。单纯在这里是一种情怀。
   
当我们赋予一个评价性语词以某些新意的时候,或者找到这个语词内涵着的积极的一面时,也许就会产生行动性的力量。这种语词的改造实际上是文化价值观改造的过程。
也许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得益于某些相遇,在其中,有些人以热情慷慨,以博学多智,以审慎负责,在学业、在精神世界、在生活等方面给了我们难忘的帮助和引领,他们甚至不一定是我们的亲老师,也许这种帮助和引领在我们文化对“职责”的理解之外,是他们“好为人师”的结果。我们不应忘记我们的所遇,它是一把温暖的薪火,需要我们传递。我们在传递的同时会也会温暖了自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02:27 , Processed in 0.06728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