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28 06:01: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

                             ——谈谈语文教学的思路教学

刘国辉

(引导学生从文章的思路入手来阅读,不但能学习如何认识事物,提高认识事物的本领,并且还能学习表情达意的方法,学习如何恰当地表达认识的本领。思路教学能对语言作整体的把握,能整合认识和表达于一体进行训练,它既训练认识,又训练语言。
     思路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认识的具体化、条理化、路径化。思路的终点就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认识,它是思路的终极目标或写作意图。思路反映的是作者如何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思路的终点就是作者对问题的解决或处理,反映在文章里就是写作意图的实现,写作目的的彰显。所以思路就是作者思考问题的方法,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认识事物的方法。把握文章的思路,我们也就能学习作者如何有效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升自己的认识能力。
    思路外化为文章的结构,思路是作者写作意图的具体化和步骤化,思路掌握着整篇文章的表达形式。表达形式是作者思路意志的体现,只有从作者的写作意图上,从文章的思路上来认识文章的表达形式,才能真正认识文章表达上的佳妙和恰当。只有将文章的表达形式从其所表达的意图上来观照,多问几个:“为什么要这么说?”从文章的原点——写作意图,写作思路上来思考和认识语言表达形式,才能学习到如何恰当地表达思想认识的方法,从而有效地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不单是表达的能力,更是一种认识事物的能力。只有会思考、会认识,才有可能会表达、表达好。从思路入手训练的才是名副其实的语言能力。)

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二韵》中指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强调在阅读文章时,要想真正理解作者对事物的真切认识,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真情实感,领会作者写文章的真正的意图,必须首先理清作者写作的思想路径,即思路。对此,《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从第三学段就提出这样的要求:“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内容,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然而,目前的语文教学,思路的研究大有被忽视的倾向。主要表现在,理清文脉的教学被隐去了,文章层次逻辑的理解被淡化了,整体把握的训练被削弱了。尤其是,忽视文章的整体,在一些无关紧要的词语上或文章的细枝末节中咀来嚼去,导致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学生往往能够走进文本,却走不出文本。

那么,何谓“思路”?叶圣陶先生有过形象的解释:“思路,是个比喻的说法,把一番话一篇文章比作思想走的一条路。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地往前走,最后达到这条路的终点。”据此,我们可以把文章的思路理解为:作者考虑问题的途径(头脑中),即作者的腹稿,是内化的东西。落实在纸面上就是篇章结构、段落层次,是外化的东西,即外面能够看得到的东西。再往简单说,文章的思路就是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再说什么的思想途径。这里还要明确思路和文章段落的区别:思路包括段落,段落体现思路,但又不等于思路。有的文章思路和段落相吻合,有的不相吻合。有的文章没有段落,但却有思路。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呢?至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理清文章的思路要通过多读、多思

我们平时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新接触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时,读一遍两遍,总是找不到头绪,理不清脉络层次,把握不了文章的重点,无法明白文章所表达的主旨,更难领悟文章表达的特点。当读得遍数多了,自然也就明白了,这便是多读的结果。古人所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当然,这里所说的读也并不是盲目机械地读,而是要和“思考”结合起来,做到读思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读懂文章。那么,怎样读才叫读思结合?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读过一节停一停,回转去想一下这一节说的什么,这是个好办法。读过两节三节,又把两节三节连起来回想一下。……回想的时候,最好自己多多设问。文中讲的若是道理,问问是怎样的道理?用什么方法论证这个道理?文中讲的若是人物,问问是怎样的人物?用怎样的笔墨表现这个人物?……读一遍……大多是不够的,于是读第二遍第三遍……”(《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24页)

这说明,要读懂一篇文章,首先要多读,在此基础上要边读边思考,边思考边概括,边概括边梳理,想想每部分都讲了什么,各部分是怎样连起来的,重点在哪里,有一条什么主线在贯穿,是按什么思路行进的。这实际就是在梳理思路。在梳理文章的思路时,可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符号,边读边进行标记重点的词、句或段。思路一旦理清了,文章的主线就会明朗,文章的重点就会凸显,文章的情感就容易领悟,文章的主旨就容易攥住。

二、理清思路要从文章整体入手

每一篇文章都是通过一部分一部分组成的,而这每一部分组成了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在阅读一篇文章时,必须首先把握文章的整体框架,明白作者“编织”文章的基本路数,弄清文章的来龙去脉,要在整体上把握一篇文章,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目前,语文界针对语文教学忽视语文训练的弊端呼吁语文教学要有“语文味”。于是有诸多教师在组织教学时,为了体现语言文字的训练,忽视文章的整体,在一些词句上“挖空心思”。

品词析句本身并没有毛病,它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必须是建立在对文章整体把握的前提下进行的。庖丁解牛,之所以游刃有余,那是因为在解牛时,他“目见全牛”,摸清了牛的整体结构的缘故。语文的阅读教学,同样也是如此。阅读一篇文章,首先必须“观其大略”,整体理解其内容与结构,然后才细细品味,在品味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抛开了文章的整体在一些段落或词语上进行零打碎敲式的分析。这样的教学是“盲人摸象”的做法,是不符合汉语学习的特点的,更不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的。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时,必须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前提下,理清作者行文的思路,然后再抓住重点段落进行语言的品析。

例如,以《凡卡》一文为例,这篇文章的结构比较特殊,思路比较复杂。课后主要提出了三个问题:(1)想一想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2)把信的内容指出来读一读,说说凡卡的学徒生活怎么样;(3)本课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这三个问题实际涉及了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只有把握了整体,才能理清文章的思路。反之,理不清思路是很难把握整体的。我们可以借助课后的提示来理清下面几条思路:

1、这篇文章主要分三大块来写:一是,趁机偷偷开始写信;二是,写信过程;三是,寄信与梦想。

2、写信部分又有两大部分内容,:一是,信的原文,原文集中痛诉了悲惨的学徒生活;二是,信内容以外的插叙,插叙主要回忆了爷爷守夜与砍圣诞树的情景,插叙是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3、课文以凡卡的三次叹气为经线,以写信和插叙为纬线来推进。

一叹:以回忆与想象为主,主要内容是插叙。

二叹:主要内容是信本身。

三叹:插叙与信内容平分秋色。

从上述的分析来看,在把握文章整体的前提下,理清了作者所表述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整篇文章在读者头脑中形成了一个清晰明了的线条。那么在学习或揣摩各个部分的时候,有了这个“整体”作支撑,构筑的就不再是“空中楼阁”了。

三、从抓课文材料的特点入手理清思路

每一篇文章,作者在行文时都有自己独特而又匠心的材料安排。比如,有的课文按空间位置的变化安排材料,有的课文按总分总或总分关系安排材料,有的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安排材料,有的文章是按情感变化组织材料……而课文材料的结构特点是作者思路的外在表现,阅读时要紧紧抓住课文材料结的构特点,阅读课文就有了“抓手”,就能较顺利地理清课文的层次和思路,确定课文重点。

1、按空间位置变化安排材料的课文,可从场面的转换之处入手探寻思路。如教《颐和园》,从文章结构的角度来看,《颐和园》一文,最大的特点就是以移步换景的方式来行文,文章每一段的第一句都点明了作者的观察立足点,将这些句子连起来,就是文章的行文线索和主要内容。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下列显示场面转换的语句:进了颐和园的大门,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从这个游览顺序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思路是:长廊→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昆明湖。

2、按事情发展顺序安排材料的课文,可先让学生找出中心事件,再思考开头、结尾与中心事件的关系。如教《飞夺泸定桥》,应从找课文中写飞夺泸定桥这件事的起讫处入手,即为什么夺桥?怎样夺桥?夺桥的结果怎样?而夺桥的过程是本文的中心事件。找到中心事件后,再启发学生思考:文章开头交待了什么?结尾交待了什么?从与中心事件的联系上,学生不难明白:开头交待原因,结尾交待结果,课文是按照原因→经过→结果的思路写的。那么,中心事件又是按怎样的思路写的呢?再引导学生研究重点段,理出中心事件的层次和思路:接受任务→急速行军→抛敌于后→浴血夺桥。

3、按作者认识事物组织材料的课文,可从抓作者认识事物的变化之处入手来理清思路。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因此,文章里必然体现出作者在观察事物过程中认识的变化和发展过程。如《挑山工》,开头写作者看到挑山工登山走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常常跑到游人的前头去,于是心中产生了疑问。接着,作者写在登山途中与一位挑山工的三次相遇和对话,解开了心中的疑团。最后,作者写从挑山工登山这件事中得到启发,明白一个人生哲理。引导学生抓住了生疑→释疑→明理这条线索,理解了作者认识发展的这三个阶段,也就把握了作者的思维途径,弄懂课文的中心思想是怎样一层一层显现出来的。

4、按情感变化组织材料的课文,可从抓作者情感的发展变化入手来理清思路。这类课文往往是根据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来组织材料、布局谋篇的,情感变化的轨迹就是课文的思路。学习这类课文,就应从探寻作者情感发展的轨迹入手。如学习《别了,我爱的中国》,首先,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课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依依惜别、决心为建立独立自主的新中国而英勇奋斗的思想感情。其次,指导学生细读课文,追踪作者爱国情感的发展过程:船离岸(惜别柔情)——船前驶(爱国深情)——船远去(奋斗豪情)。这条情感线索是通向作者心灵的渠道,把握了它,就能感受到作者情感脉搏的跳动。

总之,我认为,阅读教学中采用上述方法理清文章的思路,其好处是不言而喻的:一是,有助于掌握文章的篇章结构,领悟作者表达思想主旨的脉络,这样阅读就不会陷入对个别词、句、段理解的层面上,而更能高屋建瓴,纲举目张;二是,写作时就能掌握有条有理地表达自己写作主旨的方法,而不至于使头脑中虽有较多的素材,而无从下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9:08 , Processed in 0.07263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