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应保持对现实的关怀
刘 颋
第三届中国新诗论坛在江苏举行
近日,“诗梦江南·2014诗文化主题活动”的重头戏“第三届中国新诗论坛”在江苏沙溪举行。呼唤诗歌与现实保持一种距离,似是新时期以来的一股诗学潮流,但从诗歌史来看,每一次的诗歌革命、诗歌运动,都与现实保持着一种互动的关系。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诗歌与现实关系的变化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不仅仅是诗歌,包括其他艺术门类,都似乎难以对现实做出迅疾的回应。诗歌以何种方式回应这一挑战,不仅是诗人,也是诗歌研究者必须面对的课题。正因如此,本次论坛将讨论主题设定为“诗歌与现实”。
诗歌是对现实问题的一种终极关怀
“诗歌与现实”这样一个看似宏大、宽泛的问题,实际上早已植根于当代诗人和新诗研究者的内心,成为写作、思考和各种争议的中心。与会者从诗歌与现实的关系、诗人的当代责任和立场、中国文化和中国现实的重要性等多个方面,梳理了诗歌、诗人遭遇到的当代中国现实的复杂性及其具体特征,探讨了表达现实对于实现诗歌价值的重要性。
诗人不可能不关心周围的生活,诗歌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是不断转化的。谢冕认为,当前诗歌创作有许多令人不满意的地方,比如诗人不关心重大的人生问题、现实问题等,但这并不能说明诗歌与现实无关。诗歌是对现实问题的一种终极的关怀,从诗歌的历史发展来看,伟大的诗人从不缺乏对现实的关怀,杜甫的“三吏”、“三别”,与唐代的动乱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元稹和白居易的诗歌也是对现实的描写。诗歌的根本重在抒情,但落点却在叙事上。
林莽认为,一个诗人如果与现实生活没有关系,那么这种诗人身份肯定是可疑的。诗歌可以不直接描写现实,但应有对现实生活的体现。现实分为具体的现实和绝对的现实。有些现实是绝对的现实,这种现实不管在哪个时代,都是成立的,都会有一些相同的情感体验,诗人应该把这种绝对的现实表达出来。对于诗人、诗歌来说,强调现实本身很重要,反过来说,如果诗人对现实不能进行艺术化的处理,那诗歌的价值也是值得怀疑的。
一谈到现实,就好像是一件摆不上台面的事情,梁平认为,这个现象需要纠正。一个诗人要与现实发生关系,一首诗歌要与现实发生关系。但如何发生关系,取决于诗人的艺术创造力的高下。上世纪50年代,诗歌曾经与“伪现实”发生了关系;到了上世纪80年代,诗歌品质有了很大的提升,但诗歌成了时代的代言。如果说每一次诗歌的浪潮,都需要付出类似的代价,那么诗歌真需要冷静地反思自身的问题。
建构诗歌的现实是对诗人的挑战
在确认了诗歌与现实之间无法割裂的关系之时,诗歌应该如何来表达现实?与会专家从诗歌的发生机制、艺术表现力等层面展开了讨论,既表达了对于诗歌呈现现实的困难的相关忧虑,也指出了当前诗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和诗歌应对现实的艺术可能性。
叶橹说,现实在诗歌中是很难加以界定的,心象、心绪是诗人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所以,与其谈论一个抽象的现实,不如来谈论诗人的心象、心绪在诗歌中的表现。如果诗人的心象、心绪引起了读者对于现实的思考,那么他是值得被关注的;相反,如果一味地关注现实、表现现实,反而损害了诗歌的艺术品质。当下有很多叙事性很强的诗歌,从形式上来看,它的确是表现现实的,但却是值得怀疑的,因为这种叙事绝对不是对现实的真实呈现。现实是一个无所不包的概念,但诗人的心象、心绪是有限的。
谢冕认为,诗歌从本质上来说是幻想的,是在想象中存在的。诗歌中的现实是诗人对现实的想象,不是生活现实的直接描写和呈现。三四十年前,我们的诗歌理念是诗歌要反映现实,描写现实,诗歌跟在现实生活和政治的后面,不断地奔跑,不断地跟踪,诗歌的写作成为对生活场景的被动描写,远离了诗歌的原旨。这些年,我们的诗歌写作有了很大的调整,诗歌与现实不能说没有关系,但绝对不是直接的关系。人们需要想象来弥补生活中的不足,诗歌是为填补我们的空虚而来的。
如何对待诗歌与现实的关系?有两种情况值得人们认真思考:一是过于贴近现实,淹没于现实之中;二是远离现实,纯粹变为一种语言的游戏。到底如何解决诗歌与现实的关系问题?宗仁发认为,一首诗歌应该有能力把所有不相干的东西转化为诗,转化为审美的艺术,不会因为现实而丧失诗歌的审美性。
唐晓渡援引帕斯“现实是最遥远的,它是一个需要我们经过艰苦的努力才能抵达的东西”,表达他对诗歌与现实关系的认识。他说,我们必须注意到有两个层面的现实:一是日常现实,一是诗所指称的现实——文本现实。两个现实之间交涉的程度怎样?很显然,后一个现实要广阔、复杂得多。讨论诗歌与现实的关系问题,并不是对诗人的责难,而是对诗人提出的要求。它为诗人提供了很多可能,但诗人是否有能力建构诗歌所指称的现实,这是诗人面对的挑战。
无论诗人如何处理诗歌与现实的关系,从长远来看,没有时代精神的投射的诗歌最终是面目可疑的。本次论坛把“诗歌与现实”的宏大问题转化为指涉和关系诗歌史、诗歌创作、诗歌研究和文化共同体的问题,正如张王飞在会议总结中所说,本次论坛通过深入、全面的讨论和辨析,大胆和负责任地为解决诗歌与现实的关系问题提出了可行的方案和路径,为今后的诗歌创作和诗歌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观点和思路。
论坛期间,在沙溪文化江南会馆举行了“江苏省作协文学创作基地”和“中国新诗江南创作研究基地”揭牌仪式。参加本次活动的还有高洪波、范小青、叶延滨、李朝润、汪政、子川、张清华、刘福春、王彬彬、赵敏俐、张洪波、耿占春、马新朝、罗振亚、晓华、何言宏、霍俊明等4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诗人、评论家。
来源:文艺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