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作文教育的智慧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 曹勇军 在目前语文教育的生态环境下,我们应该追求作文教育的智慧。 作文教育的智慧是语文教师的一种内在品质,表现为作文教育中的自由、和谐、开放和创新的状态,表现为真正意义上尊重生命、关注个性、崇尚智慧、追求人生幸福的教育境界,体现出教师对作文教学规律的深刻洞悉、创造性驾驭、敏捷反应以及机智应对等综合素质和能力。作文教育的智慧是一种理想状态,需要教师不断去唤醒自身的智慧,它又是一种教育文化背景和视野,激励教师永远去追求,逼近这种理想的境界。 困难在于,智慧的东西无法简单地下定义贴标签,我们只能依据自己的个性体验尝试着抽取相对稳定的维度,结合其中比较活跃的因素,对作文教育的智慧展开粗浅的描述。 一、智慧在于权衡利弊 作文教学是具有丰富内容的教学过程,涉及诸多环节。我们发现,在这些环节中,由于个性气质、教育背景和理念的千差万别,老师们看法和做法很不一致,甚至截然相反。 有人强调作文写作的精神价值,有人更着眼于写作的工具意义;有人认为写作知识、写作方法很重要,掌握了写作方法,写作水平就能提高,也有人认为写作知识、写作方法对写作帮助不大;有人推崇自由写作,也有人更赞赏课堂命题写作;同样是课堂作文,有人推崇情境式活动型的写作实践形式,认为这种形式有助于学生思想素养、写作素养的提高,也有的老师更擅长常规的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认为这种形式更能培养学生的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的能力;有人觉得多写才能写好作文,也有人认为一味贪多意义不大,应该少而精,做一篇是一篇;有人倡导精批精改,但也有人持反对意见,认为应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分工合作、互相批改,甚至自批自改……可以说,作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这样截然相反的认识和做法。这些想法和做法,各有其利,又各有其弊,各有其长,又各有其短。 一个教师作文教学的智慧就在于权衡利弊,知其长,识其短,知道“软肋”所在。强调作文教学的精神价值固然好,但是容易流于空泛,缺乏操作性,没有学生一次次写作坚实的进步,就不可能有学生思想的进步。同样,强调写作的工具价值,不从精神思想上下功夫,写到最后就写僵了,也难有大的进步;倡导情景活动式作文题,容易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参与热情,可是“写作成本”太高,很难长期坚持;强调课堂命题正规写作,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和条理,但又容易远离学生的生活,引发“假大空”、“伪神圣”;强调写作无法,让学生在大量的读写中自悟,对于中偏下的学生,缺少入门的阶梯,容易徘徊而不得入其门,产生畏难情绪;强调作文有法,又容易束缚学生的写作个性,扼杀学生的创造才能,导致学生写作进步的停滞。其他如多写但缺少必要的指导和反思,也未必一定有效,少些但量和强度得不到保证,又容易手生腕弱,难成气候,等等。我们只有知道每种作文教学策略的长短优劣,才可能扬其长,避其短。 怎样扬长避短?古人说的中庸之道给我们智慧的启发:“执其两端”以求得中和常行之道,避免走极端。作文教学中写作方法很重要,但也不要过分迷信,学生不是掌握一点方法写作上就会进步的;课堂命题写作很重要,但如能适当穿插情景性的写作实践活动,不仅可以避免“审美疲劳”,更有利于学生眼界的拓展、思想的提升、灵性的培养、才气的保护;精批细改固然好,但在学生有了进步后,适当组织学生自批互改,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保证一定写作的量很重要,但更要提高每次写作的质量,如梁启超所说“做一次就能做通一类”……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依据自己的个性和特长,采用灵活的策略,两种方式交互为用,彼此穿插,而又有主次侧重,庶几可收扬长避短之效。 二、智慧在于减法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喜欢做加法,把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一种人善于做减法,千头万绪的事情,三下五除二解决问题。智慧的东西都是简单的,智慧在于减法。现在有一种倾向,以为理论可以解决作文教学的所有问题,这不免有些幼稚可笑了。与丰富多样的教学实际相比,理论是滞后的,难以囊括复杂多样的作文教学的实际。我们应该抓住一些最核心的东西,在千头万绪的作文教学中抓好几个基本的“点”,不要在复杂的现实面前迷失自我。 要破除对作文写作序列的迷信。写作无“序列”而有“系列”。所谓“序列”就是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步骤和套路,这个东西“大体须有,具体则无”(王若虚语),学生写作水平当然有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但很难说一定先观察后写作、先审题后立意,先主题后表达,先思路后语言的所谓“序列”,学生写作素养的提高也并非直线上升,往往是进进退退,停停走走。那种过分迷信写作“序列”,希望按部就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不过,作文写作应该有“系列”,在随机生成的情境中,开个作文连锁店,由一篇拓展为一类,写一篇带动一类,每一类中有目标,有指导,有过程,有评价,让学生的语言、思维、情感、想象、灵魂不断燃烧,获得作文写作的进步和发展。我曾根据学生的一封来信,设计“星空灿烂,谁是真的大师”的系列写作实践,收到较好的效果(《开个作文连锁店》,见《语文学习》1999、6);我还曾根据高三学生写作的实际情况,设计了“给我学生的三个人生礼物”的“一拖三”的写作实践,师生至今记忆犹新(《给我学生的三个人生礼物》,见《语文教学通讯》2006、12)。 减去那些繁琐无用的语言学、文章学、文体学知识,减去那些虚头巴脑、枝枝节节的东西,让言语、语境和语体这些写作的核心显露出来,重锤敲打。我曾和学生一起给课文中的有关人物写“墓志铭”;一起学习马克思回答女儿的“自白”,写自己的“青春自白”;一起学习景观设计师俞孔坚的《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观察南京的景观设计,提出我们的思考和批评;一起观看电影《钢琴师》,组织座谈交流,推动我们对“战争与和平”这个历史发展双重变奏的理性思考;一起参加班级“课前五分钟阅读演讲”,互相学习,推动阅读丰富写作;一起展开班级同学阅读调查,提出阅读建议,建设书香校园;一起品评央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辞,模仿它为唐诗宋词选修课写“感动我们的十大唐代诗人”;一起编写写作顺口溜,表达写作的感悟和体会;一起抄选同学的“写作金言”,明确写作的奋斗目标;一起选编班级优秀作品集,享受写作进步的快乐……教学中,我尝试把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修辞表达、写作习惯糅合在一起,搭建若干简便易学的知识平台,引入生活因素,拓展实践活动的时空,使之与学生的生活、心理的成长配合,以人为本,用字当头,强调兴趣,突出习得,重现灵性的启发和培植,让学生学会智慧地表现生命的智慧,在实践活动求得发展和提高。 三、智慧在于规范 作文教学的智慧是与某种作文教学的情景粘连在一起的,它被镶嵌在真实的作文教学情景之中,镶嵌在教师的教学行为之中,而无法剥离。一旦剥离出来,它就丧失了原有的智慧。它更多的是教师亲身的经历,以默会知识为主,具有个性化直觉顿悟的特点。智慧的东西固然不受束缚,是个性独创,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规范对于它的催生和引领作用。因此,我们要靠课程与制度,不断扩大作文课智慧的容量,丰富对作文教学智慧的理解。 生活内容课程化。学生有丰富的生活,却常常无事可写,原因在于缺少对生活的认识,没有像学习一门课程一样去学习感受、发现、情感、想象等。感受、发现、情感、想象乃至幸福、谦卑、悲悯、感恩等人文情怀都是能力,是需要学习的。我们有句口号:给学生一点思想,让学生越写越聪明,就是在作文指导和讲评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精神的引领、思想的进步和人格的提升,一句话,重视用“立言”来“立人”。它是学生追求写作进步的精神动力,也是推动学生写作进步的精神源头。教师堂上堂下讲评与指导,就是指导学生做人,指导学生学习生活认识人生。这种课程化的生活内容使学生作文有了高远的追求和全新的面貌。有学生了解到西部贫困地区的孩子上学就吃两顿饭,联系自己生活写了《多出来的一顿饭》,我在评语中加以肯定:“这世界上有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往往习以为常,视为当然;这世界上有人对穷人说几句大话也不可贵,可贵的是一个中学生能从平凡普通的生活对比中,自然流露出来的平民意识和感恩情怀。”有同学写了篇《初禅》,文字晦涩,意境缥缈朦胧。我在讲评中指出,“要在平凡、庸常中感受美,而不是用华美的文词来制造美。我们是在现实中追求理想,而不是逃避现实。现实的苦难、艰辛、坎坷等等,需要我们去担当,需要我们有一种不回避的责任。要多一点西方浮士德的追求,少一点东方名士的清高。多一点朴实和大气,少一点空灵和朦胧……” 作文要求制度化。课外练笔自由活泼,比较个性化、私人化,更能展现学生的灵气和才情。我们把课外练笔纳入常规作文教学中,要求每周一篇练笔,有批改,有讲评,比较好地落实作文教学个性化的教学指导原则。除了每周一篇课外练笔之外,还有一系列的作文教学的要求,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写作的进步,比如每学期七到八篇大作文,备课组集体备课:有指导,有评价,有讲评,最后登记在案。向制度要质量,向新的作文教学形式要效益。过去,期中期末考试后,学生只看到作文分数,对自己作文的优势和不足,并没有清醒认识,阶段考察的丰富资源,被白白浪费掉。现在我们要求备课组通力合作,尝试了“综合评述——作文例析——自评矫正”的新方式。阅卷一结束,备课组老师分工,汇总作文情况,形成文字的“综合评述”;选出不同等第有代表性的作文,每篇附上教师的批改手记,形成“作文例析”。两份材料印发学生,让学生明确标准,对照检查,然后班级交流,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长期坚持,形成制度,效果相当明显。 四、智慧在于常识和常规 作文教学中许多常识、常规,是一代又一代教师在丰富的教学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包含着作文教学的规律,充满了智慧。但是由于无法令人满意的写作现状,作文教学的改革探索也是从来没有停止过。我们总是企图寻找一种作文教学的高效途径。很多人声称已经找到了捷径,可他们的那一套往往是对作文教学的基本常识和常规的颠覆。我们似乎习惯于用一种“替代式思维”来除旧布新,这种想法和做法具有很大的杀伤力。 比如,训练序列。许多人希望找一条科学的训练序列,替代多读多写,以为这样学生写作起来就会一马平川。可是结果呢?曾经喧闹一时的这个法、那个法之所以不能长久,是因为它不符合作文教学的常识。现在有一种倾向,议论文写作大大提前,不仅高中生,甚至连初一的学生就开始写作议论文。这是违反常识的。一个人的写作能力是有一个由具象到抽象的发展过程的,写作类型也有一个“事(叙事)”“态(绘态)”“情”(抒情)“理”(说理)提高过程。议论文不是会搭一个议论框架,选几个论据就行的,这不是议论文的关键,议论需要深邃的思想见解,对事物内涵的深刻把握和剖析,让学生过早接触这种比较成人化的文体,除了让他们学会写空洞的议论、陈腐的滥调,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写作素养。作文是对学生进行“象教”(朱光潜语),应该让学生在想象力丰富的时候学会驾驭具体的情境,让世界的光热色相活现于眼前和笔下。即便是高中生写议论文,高境界也不是那种论点、论据、论证的“三步曲”,而是充满了形象感的议论,在现象世界中展现理性思辨之刀的锋利。孔子“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帕斯卡尔“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苇草”,康德“有两种伟大的事物,我们越是经常、越是执著地思考它们,我们心中越是充满永远新鲜、有增无已的赞叹和敬畏——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等,是最深刻的思想,又充满了诗性的光辉,这才是最高境界的议论。回归常识和常规,方能获得作文教学的智慧。 比如,读写结合。一段时间大家有不同的看法,甚至把它当作是一个传统的保守的作文教学方法,现在回过头看,它还是非常有效的作文写作形式。这种或仿其格或仿其意或仿其言的写作方式,强调“熟”字诀,细心揣摩文章的立意布局、分段造句,务求透彻,不放过一字一句,是初学写作者进步的不二法门。可惜,我们只有付出惨痛的代价,才认识到这个常识。 比如,教师下水。提了很多年,难有改观。这是一个不复杂的道理:凡是有一定的写作经验的老师,在写作训练的路数、形式、时机、点拨能力、评价方式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更容易让学生获得写作的成功。我们的老师多的是文章学术语和概念,却鲜有写作的甘苦和心得,这样的指导怎能不高高在上而又隔靴搔痒? 比如,自由写作。近年来,自由写作成风,有人不适当地把自由写作抬高到替代课堂正规写作的地步,就违背了作文教学的常识了。当年,王森然先生曾经分析过课堂作文的益处。他认为有四点,其中有三点讲得很好,一是“练习思想的敏捷”,二是“使思想纯一不乱”,三是“避免抄袭”。今天看来,仍然觉得他的话平实之中给人启发。 比如,求通还是求好。叶圣陶曾经说过:先要求通,然后才是求好。因为,大匠能予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可是我们教学中往往忽视“规矩”而醉心于“巧”,而所谓“规矩”,最起码的标准是求得“清通”,可是“清通”真是最起码的标准吗?实际上,这个标准不低,是每一位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必须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牢牢抓住的。即便是“规矩”,核心又应该是什么呢?梁启超认为“整理思想要重于修饰词句”,我们做到了吗? 比如,作文批改。这些年来花样翻新,我都尝试过。应该讲,各有其用。但是比较下来,还是教师精心地批改好啊。学生对老师的评语是很在乎的。一篇作文读完,抓住关键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好评语是不容易的。这是老师的基本功。其他方法可以穿插调剂使用,但想用它一劳永逸替代教师的批改是不负责任的,也是要吃苦头的。这就注定了一个老师在写作教学上要想取得成效,就必须在批阅上倾注大量时间和精力。这不是我们悲壮的宿命,而是对学生心灵最温暖最具有人文关怀的触摸,是我们职业最神圣的部位! 五、智慧在于融通 作文教学有人强调技术,有人强调思想和精神,有人注重形而下的操作,有人强调形而上的启发和引领。其实,这看似对立的两个方面,从更高的层面看,是统一的,不能截然分开。一个高明的作文指导者,应该具备这样的智慧:通过外显的具体的技术操作,达到内隐的思想的进步、人格的提升的目的。通过写作中诸如词句的推敲、材料的选择、意象的组织、结构的安排、文意的开掘等等,让学生梳理自己的生活,提高对生活对人生的认识,激活他们观察的灵敏度、想象的广阔度、思想的深刻度、表达的愉悦度,同时又在思想认识的光辉的照耀下,使学生更有创造性地把握写作的规律,培植他们的灵气和才气,这样两者就统一起来了。宗教家强调在生活最平凡的地方去提升自己,文学家“拈形而下者,以明形而上;使寥廓无象者,托物以起兴”(钱钟书语),借用生活的各种物象来表达对人生世相的认识,同样,教育家也总是从点滴小事上展开最有效的教育……看似对立的两极是可以融通的,能看出这一点就是智慧,是金针度人的大智慧。 教学中不少老师往往顾此而失彼,或者扬此而抑彼,这样就在整体的指导上丧失了智慧这一最可宝贵的品质。怎样化解矛盾、克服对立?就是要培养自己“融通”的眼光,就要有行动“路线图”。其实古人所说的“道”与“器”、“道”与“术”,今人讲的战略思想和战术安排,都是对这种智慧的表述。在理想与现实、素质与应试、长远追求与短期目标,乃至面向多数与个别培养等许许多多看似矛盾对立的地方,都需要我们运用“融通”的智慧加以化解。作文教学中,语文老师既要是战术大师,同时又必须是战略大师。 与阅读教学相比,作文教学随机生成的特点更鲜明更突出,它要求教师自主地构建课程目标,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过程,提出评价标准。因此,教师就是课程,每个教师都可以有也应该有各自的一套,只要它不是凭空臆造,而是来自实践,就或多或少揭示出作文教学的某些规律性的东西。没有一个老师可以完全“霸占”作文教学的本质。各有各的“心法”,各有各的特色,也各有各的适用条件和范围。这就是作文教学的特点,也是其魅力所在。那种把某种作文教学模式定于一尊,片面夸大其实际作用的做法是荒谬的。对作文教学,我们应该有一种多元、开放的追求,这种追求相互渗透,相互竞争,惟其如此,作文教学才有生气。 强调作文教学的多元追求,但有一个基本追求,那就是追求智慧作文,也就是追求一种充满了人文情怀、表达自己人生进步、并通过它反过来推动自己的人生进步的机智大气的少年文章。指导学生写这样的作文需要老师具有更多“融通”的智慧,这种智慧是我们在复杂的作文现实中的行动哲学。智慧的东西不重分析论证,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行。 六、智慧在于对人心和人性的洞察 作文教学智慧本质上说是一种人生智慧,它与一个人的价值观,人生哲学,对人情、人心、人性的洞察是融为一体的。有其人,必有其智慧。“求则贵,送则贱”,“少则得,多则惑”,“先严后宽者,人感其恩;先宽后严者,人怨其酷”这类生活中的格言,充满了教育的智慧。它不是外在的,而是我们感悟出来的,是从自己的血脉筋骨中生长出来的。常常是,一个语文教师的杂学背景,尤其是对“人情世故”的历练等学科知识技能之外的阅历积累,能给他的作文教学带来职业智慧。 尊重自己的个体体验,在内省和履践中汲取生命智慧的源泉。这个学期我和我的学生跨入了高三,每天从学校繁茂的大树下走过,我总是抬起头来看看这些美丽的树,它使我在重压下疲惫的心灵得到喘息和安宁,从这些大树背后我读出了许多东西。它们一天天聚集起来,撩拨着我教学灵感的触须。那天在作文课上,我问学生,你们知道校园里有多少棵大树,当时班上没有一个人举手。我说你们在这个学校有的读了三年书,有的甚至读了六年书,天天在这些美丽的树旁生活,却没有人关注过这些树,了解这些树,读懂这些树在你们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受到震撼的年轻人,放学后迫不及待地在校园里数树,有人说是八十八棵,有人说是九十二棵,有人说是九十五棵,更多的同学数完后,已不再关心数量的多少,而是用一种全新的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去思考读书的意义,受压抑的心灵被激发出一种诗性的光辉和和神性的力量。随后,我布置了《母校的树》这篇作文,同学们写得都很成功,重新激起了写作自信和热情。这次写作在我校语文组不胫而走流传开来,后来还成了学校金秋大赛的作文题(高三学生不参加竞赛)。许多老师问我,怎么想起这样一次作文写作,我想,也许是一种内省的眼光唤醒了我职业的敏感,解放了我的生活经验,让我在智慧的照耀下,获得了成功。 对自己的洞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洞悉学生的心灵,了解他们思想的渴望,情感的需要,心灵的焦灼,生命的冲动,让作文教学具有更多智慧的眼光和探索。我和学生天天在一起,在读书的道路上,在人生进步的道路上,在生命的大教室里,共同生活一起进步。是一届一届的学生提升了我的人生智慧、教育智慧,我从他们或者厌恶,或者不满,或者认同,或者喜悦的眼神中、语调里洞悉了他们灵魂的奥秘,苦苦寻觅契合他们的写作时机和写作方式,又苦苦等待教学成功的甜蜜和幸福。老实说,我的作文课并不都是成功的,我的作文教学也并没有在所有的学生身上产生奇迹。可是这些苦涩,从反面让我触摸到作文教学的智慧所在。那些没有获得更多进步的同学与作文成功的同学一样,都是我的老师,他们合在一起完整而真实地揭示了作文教学智慧的内涵。我感谢学生。 南京鸡鸣寺里有一座豁蒙楼,是张之洞在创建三江师范学堂两年之后,也就是戊戌变法失败六年之后,为纪念他的得意门生“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锐而修建的。张重游鸡鸣寺,回想起甲午中日战起之年与杨锐同登此寺置酒畅谈、纵论古今,为国势阽危而痛叹的情景,想起当年学生吟味杜甫“朗咏六公篇,忧来豁蒙蔽”的诗句,遂倡议起楼,并题写“豁蒙楼”匾额。什么叫“豁蒙”?豁蒙者,去蔽也。看清遮蔽之物而将其揭去,让人心明眼亮,这样才能获得智慧。这不由得让我想到,智慧有时就是一种勇气,需要一种不唯上,不唯书,不唯权威,不唯多数,不唯压力的品格。可惜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常常做不到。做不到就格外痛心,愿与朋友们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