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赳赳体”:七零后文青的图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5-12 13:05: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赳赳体”:七零后文青的图腾                                               老愚

       新年伊始,胡赳赳挟小书《北京的腔调》一炮而红,仿佛掀起了“赳赳体”发飙的惊涛骇浪。书评家黄集伟先生的读后感,庶几可以当做此体的炭笔肖像:“每辑前放胡诗一首。读时感觉诗站在追光里,而那些列阵成仗的杂感则隐于黑黢黢的幕布深处。追光里的诗如孤绝独唱,而幕布深处的纷乱之想则如无伴奏合唱。歌者‘用暮色四合的意向来抒发两百公里内的乡愁’,而听者如我则在瞬间‘有了亨伯特的年龄’。”
       这就是胡赳赳的文字方队,有诗有文有话。把一个貌似“原生态”的心绪与意境呈现给众人,任其恣肆月旦。看似世故的外表下,藏有一颗诗人怀春的心,那是夜半独唱,孤高清丽,卓尔不群,吟唱无边无际的情思,情感饱满,意象联翩,造句别致,刻画出一个才华横溢的男子形象。这个男子是忧伤的,一种惹人爱怜的明媚的忧伤:敏感、多情,触动心怀。 “我不转动眼珠,就已经将你的衣服∕都已扒下,然后又严丝合缝地穿上。” (《我是中年男人》)
      文如其人,胡赳赳的文汪洋恣肆,横行无忌。他手里仿佛握了一枚钢针,刺破了生活和人世的泡沫。那些足够聪明的泡沫,在他眼前全然丧失了逃跑的能力。他似乎有令他们显形的法术,他们不愿意跑,或者说不能像范跑跑那样跑掉,他剁掉了他们的本能。他似乎达到了庖丁解牛的境界,看似漫不经心,却豁然切入肌理,令牛在痛中享受流利的快感。比如称余秋雨为玩骗人把戏的“金鱼佬”,将冯小刚貌似纯情的电影《唐山大地震》逐层剥皮——高大全深;过于明确,过于准确;技术越好,资金越多,越不对。因为方向反了。
       他感情真挚,开篇怀念瘦谷的文章《沉醉不知归路》——“他温和的笑脸一定在闪着光,在天堂里的大排档占好座,准备好美酒、美食与美女,等我去痛饮。”他唱着天真之歌,却打动了世故的人们。繁杂的事物,他略带迷离的眼睛只一瞥,便显出真容来。他提炼、概括,他发明新鲜词汇,他搅动空气,让人们窥见另一条看世界的光亮的通道。
       在他面前,很多人感觉自己还不够聪明,也有很多人以为胡赳赳只是有点小聪明。
       话,包括博客和微博,那些看似冗长的忠告,机敏中露出一颗极端善良的心。他在写给儿子的二十七条忠告里有这样的话:“施与受之间,愿你多多的成为施者;如果一定会遗传一种病的话,我希望你遗传我身上的痴气;当我不能给你足够多的财富时,我可以教会你精神纨绔;我喜欢一些积极的词汇:信任、默契、仁、扛、死磕……我希望你也喜欢”。能把人话说得如此富有感染力,除了真挚外,尚需气质和文才。此书序作者陈丹青表扬道:赳赳的儿子有福了。
       出入人海,他被各色人性“硌”过,最终被校正成这般模样。细长个,柔软有致,俨然一副仙风道骨;厚嘴唇,以及周边次第周期性呈现的诸般山头,则又有火烤烟熏的尘世模样。拉开一扇门,旋即又合上,他好似一个顽皮的孩子,好奇心促使他打开更多的抽屉,试图窥见人性的谜底,阅尽沧桑,他并未失去赤子之心,反而有更强大的动力去拉开更多的抽屉。“赳赳的文字灵动,才情高蹈,又有一种诗人少见的韧劲,明心见性处则激发人的省思。他的言路和思路是我们社会雅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异数,在煞有介事或起哄的浮世里阅读赳赳的文章,多有会心。”学者余世存的话可谓中的。
       七零后的胡赳赳身上,散发着这一代人的特质:什么都“知道”,因为知道得太多,他们中有很多人成了知道分子,饶舌油滑。但胡赳赳是例外,他是一个让大家愉悦的知道分子。读他的文字,就能切身感受到他匪夷所思的消化知识的能力,他似乎总能打通貌似不能通的界限,从中发现一个崭新的空间和一堆貌似刚出炉的真理。你会惊叹于这种新颖童心未泯的发现,而不去深究其中的是非,这是“赳赳体”的独特魅力。
       六年前,当胡赳赳第一本随笔集《布尔乔亚之痒》出版的时候,作家冯唐称“胡赳赳就是北漂文青的代表”。六年后,画家陈丹青这样评论自己喜欢的赳赳:“他无可掩饰地善良、易感,从七零后开始,性情单纯的个例,而且过了而立之年依旧单纯,概率增多了,赳赳正是其中一位。”我想,他配得上这个陈丹青式的赞誉。
     《北京的腔调》绚烂斑驳,既有痛彻肺腑的悼亡文字,也有野狐禅,那里展现胡赳赳智力与想象力奔驰的高度和深度。这是一本可以从任意一页开始阅读的手边书,胡赳赳是一个挠痒痒高手,它能让你忍俊不禁地笑出声来。资讯之丰富,话题之前卫,观点之新颖,可以使此书担当七零后的符号之用。聪明人会从胡赳赳的思想超市里撷取所需,去粗取精,加工成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武器。
      “赳赳体”还有一个特征,文字里随处可见的人名,不啻为一幅京城人际关系图谱。他所交往的社会关系,往往是中国当下最为活跃的人群。
       轻盈而锐利,意象斑驳,思绪连绵。一旦进入,就会被蚕食般征服。这或许便是“赳赳体”。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欢胡赳赳的腔调?有才情不算什么,半颓废半激进才恰恰好。
    《看天下》杂志2011年1月18日出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10:02 , Processed in 0.06080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