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当代文学研究生参考书目(四)
作者:70年代气质
(八)新历史主义专题 张京媛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社科院外文所编:《文艺学和新历史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 陈启能、倪为国主编:《书写历史》,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 陈宏图选编:《表象的叙述——新社会文化史》,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 陈新主编:《当代西方历史哲学读本(1967-2002)》,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史学家:历史神话的终结者》,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美]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美]海登·怀特:《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译林出版社2004年。 [美]海登·怀特:《形式的内容:叙事话语与历史再现》,文津出版社2005年。 [美]雷克斯·马丁:《历史解释:重演和实践推断》,文津出版社2005年。 [荷]安克施密特:《历史与转义:隐喻的兴衰》,文津出版社2005年。 (九)后殖民主义专题 张京媛编:《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罗钢等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王宁等编:《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美]罗伯森:《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英]博埃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英]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美]赛义德:《东方学》,三联书店1999年。 [美]赛义德:《赛义德自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美]赛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三联书店2003年。 [英]吉尔伯特等编:《后殖民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英]吉尔伯特:《后殖民理论——语境、实践、政治》,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王岳川:《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王岳川:《后现代后殖民主义在中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姜飞:《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英]齐亚乌丁·萨达尔:《东方主义》,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 (十)文化批评 [英]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意]葛兰西:《狱中札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美]詹姆逊:《文化转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美]沃林:《文化批评的概念——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商务印书馆2000年。 [英]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 [英]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商务印书馆2001年。 [英]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英]麦克盖根:《文化民粹主义》,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美]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英]阿兰·斯威伍德:《大众文化的神话》,三联书店2003年。 [法]古斯塔夫·庞勒:《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 [英]斯图尔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商务印书馆2003年。 [美]约翰·费斯克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词典》,新华出版社2004年。 [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三联书店2005年。 谢少波、王逢振编:《文化研究访谈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于文秀:《“文化研究”思潮导论》,人民出版社2002年。 金元浦主编:《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汪民安、陈永国编:《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汪民安编:《色情、耗费与普遍经济:乔治·巴塔耶文选》,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汪民安主编:《身体的文化政治学》,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美]简·盖洛普:《通过身体思考》,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汪民安:《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英]拉波特、奥弗林:《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华夏出版社2005年。 [英]丹尼·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十)西方马克思主义及文学社会学专题 [法]埃斯卡皮:《文学社会学》,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 [法]戈德曼:《文学社会学方法论》,工人出版社1989年。 [德]西尔伯曼:《文学社会学引论》,安徽文艺出版社1988年。 [德]菲根:《文学社会学的主要流派和它的方法》,安徽文艺出版社1988年。 [匈]豪泽尔:《艺术社会学》,学林出版社1987年。 [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三联书店1989年。 [德]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三联书店1989年。 [德]本雅明:《经验与贫乏》,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 [德]本雅明:《本雅明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德]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 [德]马尔库塞:《单面人》,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德]马尔库塞:《审美之维》,三联书店1989年。 [德]阿多诺:《美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德]霍克海默、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美]詹姆逊:《语言的牢笼:马克思主义与形式》,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 [美]詹姆逊:《时间的种子》,漓江出版社1997年。 [美]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美]詹姆逊:《政治无意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英]肖恩·霍默:《弗雷德里克·詹姆森》,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英]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法]戈德曼:《隐蔽的上帝》,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 [美]德里克:《后革命氛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加]谢少波:《抵抗的文化政治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德]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德]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学林出版社2002年。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2002年。 [德]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法]布尔迪厄:《文化资本和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法]布尔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法]布尔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 张意:《文化与符号权力——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