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4年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发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9-18 07:32: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4年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发布

发布时间:2014-05-16


● 21世纪教育研究院

2014年5月13日,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深化教育领域改革研讨暨《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总结了2013年中国教育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分析了中国深化教育改革进程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展望了2014年中国教育发展形势,并正式发布了2014年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



教育多元化格局初现 改革蓄势待发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2014年《教育蓝皮书》指出,2013年国家继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保障教育公平,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实现占GDP4%的目标,教育对外开放取得新的进展,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和政府转型的教育改革起步,教育多元化和学习化社会的格局初现。与此同时,严重的应试教育、学业负担过重等痼疾仍未破解,教育腐败事件频发。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再次激活公众对于教育改革的期望,高考制度改革蓄势待发,有可能成为一场实质性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

2012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为22236.23亿元,占GDP比例为4.28%,如期完成《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4%的目标,成为中国教育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基础教育领域的重点工作。2013年5月,全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评估认定启动,已有293个县(市、区)通过国家教育督导部门的评估认定。江苏是接受国家督导评估认定最多的省份。浙江全省90个县市区中,有79个义务教育阶段实行“零择校”。一些具有重要影响的先进典型出现,如杭州市和成都市后来居上,成为大面积消除小升初择校竞争的新典型。但整体而言发展并不平衡,东部地区达到均衡评估国家标准的县比例高于中西部地区,“中部塌陷”的现象比较明显。农村教育仍是短板,基层反映经费不足、保障水平有待提高。农村教育长期未能解决的基本是教师问题。

2012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共1393.87万人。随着大城市“异地高考”政策的启动,由于外来人口在城市生活、接受教育的年限将与能否在本地参加高考挂钩,上海等地实行“居住证”制度,开始控制流动儿童的就学。在农村,大量“留守儿童”集中在农村的寄宿制学校和偏僻的小规模学校;尤其是农村的寄宿制学校已经成为学校类型的主体,这在世界各国是没有的。调研显示,农村中小学生总体寄宿率达到26.6%,留守儿童比例高达71.1%。农村寄宿制学校普遍存在缺乏基本的生活设施,办学条件差、营养和健康状况差、教师编制不足、工作压力大等突出问题。各地频频发生对女童的校园性侵事件,受害者绝大多数是农村留守儿童。

中外合作办大学在长期停滞之后重新得以加速发展,低龄留学和留学生回国潮持续高涨,同时私塾、书院、在家上学等教育形式悄然兴起。当前各种书院已达近千所,活跃于中国大陆的在家上学群体规模约为1.8万人。中国教育社会组织近年来也进入一个快速生长期。截至2009年,全国教育类社团1.3万个,教育类民非9.3万个;截止2013年10月,全国教育类基金会983家(包括100多家高校教育基金会)。出现了一批发展较稳定的教育公益机构。我国74%的教育公益组织主要针对农村儿童开展工作,18%的公益组织针对城市流动儿童开展工作,助学、支教、儿童阅读、关注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在地域分布上,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组织数量明显多于中部地区。

《教育蓝皮书》指出,我国将以高考改革为抓手,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高考制度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具有高利害性和高风险性。高等学校关注的是如何落实招生自主权和科学选拔人才,家长关注的主要是保障考试公平和教育公平;而站在全社会整体利益的立场上,这一制度必须能够引导和促进中小学的素质教育,保障亿万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高考改革之难,在于价值和目标的冲突,有可能会陷入一种难以自我超越的怪圈。由于担心道德环境影响考试公平,重视高中学业成就和综合素质的措施,往往难以推进。因而,不仅需要深入的社会动员、形成改革共识和合力;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保障公平的招生录取制度建设,建立公众的信心,从而推进考试和评价制度的改革。这成为对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和高中的重大考验。此外,三中全会《决定》核心的改革精神是通过深化市场经济改革,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增强社会活力;这主要是通过改革政府治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来实现的。因此,高考改革虽然是“牛鼻子”,但还不是改革的全部。

(参见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P1~14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5月出版)


“史上最难就业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1.9%

平均月起薪为3378元

2013年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被称为大学生“史上最难就业年”。这一年的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逼近700万大关,几乎达到香港地区的总人口。高校毕业生的供给持续增加,而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却难以同步提高。这一年全球经济继续处于缓慢的复苏过程中,增长乏力;我国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7%,是本世纪以来增速最低的一年。那么,“史上最难就业年”究竟真实就业状况如何?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2014年《教育蓝皮书》指出,高校毕业生就业现实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样悲观。

《教育蓝皮书》指出,据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2013年6月对21个省份30所高校的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5060份),高校毕业生毕业时初次就业率为71.9%。从学历层次比较来看,初次就业率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特点,其中专科生为79.7%,本科生为67.4%,硕士生与博士生均为86.2%;从学校类型来看,高职高专院校初次就业率最高,为78.1%,其次是“211”(包括“985”)重点大学,为75.5%,普通本科院校排第三,为75.4%,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最低,为44.3%;从性别来看,男性初次就业率显著高于女性,男性初次就业率(77.3%)高出女性(65.9%)11.4个百分点,性别差距主要体现在“已确定单位”和“自主创业”两项上,男性分别高出9.8和1.3个百分点。

2013年高校毕业生月起薪的平均为3378元。其特点显示为:第一,学历越高起薪越高,其中专科生为2285元,本科生为3278元,硕士生为5461元,博士生为8800元,各层次的高等教育收益率都很高。第二,男性收入高于女性,原因主要是所从事的职业和学历等因素的不同,在某些情况下,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性别歧视。第三,学校层次高并不能够直接带来高收入,《就业蓝皮书》中指出,“211”重点高校毕业生平均起薪为3157元,一般本科院校为3793元,高职院校为3291元,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为2610元。第四,就业地区之间的毕业生起薪呈现中部低、两头高的特点,最高与最低收入之比为1.88倍;其中,京津沪为5419元,东部地区为3148元,中部地区为2882元,西部地区为3167元。此外,在不同就业地点、工作单位性质、行业之间均存在着毕业生起薪的差异。

(参见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P15~27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5月出版)


高职招生规模下降 部分专业类重置率高

我国高考适龄人口已呈下降态势并将于未来十年继续下滑,从高校招生实际报名人数来看也与这一趋势相吻合。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2014年《教育蓝皮书》中指出,在此情况下,高校招生数并未有明显下降,而是仍然保持平稳增长,但高职招生规模下降,本科与专科招生之比由2011年的52:48调整为2012年的54:46。

《教育蓝皮书》指出,高校招生的增量主要由一般本科院校承担,专科招生规模下降:2012年,全国普通本专科招生数达到688.8万人,比上年增加7.3万人,增长1.1%,增幅比上年回落1.9个百分点;“985工程”院校普通本专科招生19.6万人,招生数量与上年基本持平;“211工程”院校招生56.1万人,比上年略有增长(1.3%);一般本科院校招生370.5万人,比上年增加11.2万人,增长了3.1%;高职(专科)院校招生255.0万人,比上年减少2.9万人(1.1%)。

《教育蓝皮书》指出,公民办高职在校生数、招生数全部开始下滑,其中在校生数公办下降幅度大于民办,招生数民办下滑速度高于公办。2009-2011年,全国高职在校生数减少了59558人(-0.62%)。其中,公办高职在校生数下降了53440人(-0.68%),民办高职在校生数下降了6118人(-0.33%),公办高职在校生的下降幅度是民办高职在校生的2倍。在此期间,全国高职招生数下降了22273人(-0.71%),其中公办高职增加了12847人(0.51%),民办高职减少了35120人(-5.51%)。19大类专业中,有14类开始下降。其中电子信息类(-73619)、文化教育类(-33541)、制造类(-14237)下降的绝对数都超过1万人;只有土建类(85371)、医药卫生类(51312)和交通运输类(18800)增长超过1万人。

从学科专业的角度来看,在公办与民办的招生专业比较上,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公办高职院校在财经类和医药卫生类专业上竞争力强,民办高职在水利类、材料与能源类、资源开发与测绘类、土建类等类专业方面,增长幅度远高于公办高职。

从不同省份来看,2009-2011年,全国有15个省市高职招生数保持了增长,另外16个省市全部出现了下降的情况。在15个保持高职招生数增长的省市中,有6个省市的增长幅度超过10%,分别是宁夏1558人(17.10%)、重庆9833人(15.33%)、四川19360人(14.57%)、安徽16188人(11.26%)、青海533人(10.09%)、辽宁8634人(10.00%)。在16个出现高职招生人数下降的省市中,有9个省市下降幅度在6%以内,分别是福建(-0.61%)、云南(-0.65%)、山西(-1.71%)、吉林(-2.46%)、陕西(-2.84%)、江苏(-3.75%)、甘肃(-5.51%)、山东(-5.62%)、江西(-5.80%);有7个省市接近或超过10%,分别是河南(-8.41%)、上海(-9.18%)、湖南(-11.05%)、海南(-11.33%)、北京(-13.98%)、贵州(-14.50%)、黑龙江(-20.42%)。

此外,《教育蓝皮书》还指出,高职专业重置率较高,财经类、电子信息类、文化教育类等重置率在60%-80%。2011年,全国高职院校中开设专业重合最多的分别是财经类、电子信息类、文化教育类和制造类,分别达1623所(78.90%)、1601所(77.83%)、1399所(68.01%)和1239所(60.23%);开设专业最少重合的分别是公安类、水利类环保类,分别是47所(2.28%)、74所(3.60%)和269所(13.08%)。近年来,学校新设专业最多的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类、土建类、旅游类和艺术设计传媒类,分别达85所、70所、55所和51所。开设法律类、文化教育类、电子信息类和公共事业类专业的学校不断减少,分别减少了89所、49所、37所和16所。《教育蓝皮书》建议,与市场需求和就业相结合,高职院校需及时对学科专业设置进行相应的调整。

(参见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P160~174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5月出版)


中小学生自杀多为一时冲动 根源在于高度应试的教育制度

目前,中小学生自杀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严重的社会现象。根据搜集的2013年全年中小学生自杀案例79例,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2014年《教育蓝皮书》中指出,中小学阶段自杀率最高为初中,学生自杀根本原因在于高度应试的教育制度。

尽管“女性自杀率高于男性”在中国自杀研究中是个常见的命题,然而《教育蓝皮书》指出,中小学阶段男生自杀现象却较为突出,比例高于女生;比照年龄和年级,能够发现从小学6年级开始,自杀率开始攀升,其中初中最高,高中次之。

从自杀意愿来看,留有遗书的中小学生几乎都表现出对生命和亲情的眷恋、对死亡的恐惧,大多数中小学生自杀具有突发性,是当时压力下的瞬间意志力崩溃或一时冲动。从时间上来看,中小学生上半年的自杀率高于下半年,其中4至6月份是中小学生自杀的高峰期;季节固然是一个影响因素,但学期学业的影响更为关键:暑假的2例自杀均与暑假补课有关;50例的自杀案例(63%)发生在学业压力和升学压力较强的下半学期;另外,“开学日自杀”有3例。从地点和方式上来看,36.5%的自杀案例发生在学生家中或所在的小区,30%发生在学校;58%的自杀案例为跳楼,20%为服毒;可见大多数中小学生自杀具有突发性,过程短暂。

从自杀成因来看,压力主导型自杀在中国中小学生的自杀中占绝大多数,包括师生冲突、家庭冲突、学业压力、相约自杀四个主要类别。这类自杀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意志力被耗尽而失控,根据意志力损耗的原因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崩溃之死,由于学习压力自我耗损,导致突发自杀或者蓄谋自杀;一类为羞辱之死,在他人的言语暴力和身体暴力下自我耗损到一个极致,以致自杀。由学业压力导致的自杀基本上属于崩溃之死;很多师生冲突导致的自杀案例基本上属于羞辱之死。这两类自杀案例占搜集到的2013年所有中小学生自杀案例的92.7%。《教育蓝皮书》指出,中小学生的自杀并不是个体单纯的心理脆弱,根本原因还在于高度应试的教育制度。如师生冲突类中,在分数指挥棒下,老师被“成绩指标”压迫,导致教师的压力焦虑症,这种压力最终传导至学生,使他们成为最终的受害者;家庭冲突导致的中小学生自杀案例中,首要因素还是因为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的过度关注。

(参见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P175~190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5月出版)


学前教育结构性质量指标明显改善 公平性挑战首当其冲

5月13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2014年《教育蓝皮书》指出,近3年各级政府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学前教育规模大幅增长,结构性质量指标明显改善,但当前还面临诸多问题,公平性挑战首当其冲。

2010年之前,中央政府对学前教育几乎没有投入,地方政府对学前的投入也非常有限,多具象征性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2014年《教育蓝皮书》中指出,《教育规划纲要》发布后,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自2010年以来的3年中,中央政府在财政部和教育部负责的中央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专项项目、国家发改委及教育部负责的“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两个学前教育专项投入财政总量约500个亿。这两项以投入公办园建设、硬件建设(改扩建校舍)、倾斜中西部农村贫困地区为主。从地方政府来看,过去3年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具体数据虽不详,但据教育部数据,地方政府的投入总量超过1600亿。在此背景下,学前教育财政性经费占财政性教育总经费的比例在最近几年尤其从2010年以后开始有明显增长:2001-2008年该项比例一直在1.30%以下,2009年为1.36%,2010年为1.66%,2011年为2.24%,到2012年为3.23%。需要注意的是,该比例有着很大的地方差异,如2012年上海浦东区公办学前教育财政性经费为10.3亿,占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的15.62%;而在全国许多地方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这个比例要低许多,在2-3%之间,如安徽某县为2.63%,贵州某县为2.98%。

随着系列学前教育政策的出台和各级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学前教育事业自2010年以来发生了显著变化,包括:第一,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持续增加。据教育部公布数据,2013年全国三年毛入园率达到67.5%,2012年为64.5%,2011年为62.3%,已提前4年达到《教育规划纲要》2015年目标(62%)。第二,学前教育规模(机构数和在园儿童规模)大幅增长。从2001-2009的8年间,全国幼儿园总数仅增长2.6万所,平均每年增加3250所;从2009-2013年4年间增加幼儿园6万余所,平均每年增加15000余所,2013年接近20万所(19.9万所)。从学前教育在园儿童规模看,2012年达到3686万,2013年达到3895万,已提前3年超过《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2015年入园规模目标。第三,公民办幼儿园机构及规模占比结构发生变化。2010年开始,公办幼儿园数量明显上升的同时(2012年为56,568所),民办幼儿园数量也出现持续增长,2004年时便已超过公办园数量,2012年达到12万多所,占比68.8%。从在园儿童规模来看,民办园2012年时开始超过公办园在园儿童规模,占比50.3%。第四,幼儿园结构性质量指标(专任教师学历结构、班级规模、生师比等)有明显改善,但与国家标准和国际上可比较的质量指标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但当前学前教育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而公平性挑战便首当其冲。《教育蓝皮书》中指出,学前教育公平性挑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公共财政倾向于投入公办园,而“公办园”资源往往被优势群体家庭儿童所享有;第二,普惠性民办园建设并没有根本解决中低收入家庭子女“入园贵”问题;第三,农村县镇幼儿园与城市幼儿园相比保教质量还存在巨大鸿沟;第四,大多数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在城市还不能享受有质量保证的学前教育。为此,报告建议,政府对公办园的财政投入应该以服务弱势群体家庭(经济社会经济地位)儿童为条件;在幼儿园价格管制方面,可以考虑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实施梯度收费政策;加大对农村和县镇地区幼儿园教师队伍发展的财政投入;中央政府应将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学前教育入园率、入园率规模、质量指标作为城市发展和建设的考核指标,改变“四大类七大项”中的“综合奖补类”项目,以促进民办幼儿园机构、非政府组织、民办团体通过多种形式举办有质量收费合理为农民工子弟合格的民办幼儿园。

(参见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P48~72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5月出版)


地级教育行政网站85%设政务公开指标 存在七种技术问题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2014年《教育蓝皮书》指出,对所有地级教育行政网站普查发现,设有教育政务公开指标的网站约达85%,但公开效果不一,信息公开中技术性问题较多。

《教育蓝皮书》中显示,课题组以除京沪津渝4个直辖市以外的所有286个地级市为样本[1],对其教育行政网站的信息公开现状进行了普查。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九、十条等的相关规定,并结合各网站的内容设置,研究分析类目主要包括教育信息公开内容、形式和公众获取教育信息的便捷性3个零级指标,15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测评结果发现:

第一,教育行政网站集成度较高,独立性较强,少数信息分布不经济。270个地级教育行政网站中,可在同一网站内获得全部教育信息的网站有259个,占95.93%;4.07%的网站需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网站内获得指标信息,这给公众获取信息带来相对不便,也会造成信息的重复发布或者信息发布的缺失。

第二,设有教育政务公开指标的网站约达85%,但公开效果不一。有效样本中,229个(84.81%)网站设有“信息公开”或“政务公开”专栏,部分网站的信息公开专栏会包括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指南、年度报告、依公众申请公开及相关法规制度等。其中,后三项为各网站的政务公开栏的主体构成。值得注意的是,绝大多数年度报告呈现的都是所在地市政府的总报告,仅35个(12.96%)网站公布了独立的“教育信息年度报告”;但从连续度和完整度标准上衡量,仅有8.55%的部门网站达标。另外,本次检索中设立依申请公开的网站仅提供留言服务,未对公众的申请信息或处理结果进行公示。

第三,教育信息公开各指标参差不齐。如,教育财物信息指标中,经费筹措及使用的信息公开的网站只有38个(14.07%),公开行政事业性收费有41个(15.19%),项目建设公示的有14个(5.19%)、招标采购有21个(7.78%);前两项二级指标中,共有22个网站的信息量很少,或者是零零星星的财政统计数据,或者是一个汇总数据,无明细或者是点开显示无信息,使公众既无法获取所需信息,也无法对教育财物使用进行监督。

第四,信息公开中技术性问题较多。当下教育行政网站信息公开技术弱点体现于以下七点:(1)链接问题。包括链接无响应、打不开或链接错误,或有题目而无内容。对于设有这些指标却无链接响应的项目排序依次为:局长信箱(32%)、教育统计(21.42%)、新媒体(15.79%)、监督投诉(15.21%)、建言献策和咨询留言(15.15%)、教育财政信息(14%)、相关网站链接(9.40%)、机构设置(4.81%)和教育规划(3.20%)。(2)文不对题或滥竽充数。如教育财物信息的公开应该是教育经费等的筹措、使用的明细表目,但7%的网站有滥竽充数之嫌,该栏目的项目多是通知、文件等的堆叠,出现同样情况的还有行政执法指标,其比例达到了11.9%。(3)信息散乱、重复或不连续。这一点在教育统计指标中最为明显,有时在教育统计中的信息与其他栏目中的数据不一致,有时教育统计信息在年度上不连贯,或者统计口径不统一等。(4)更新慢、时效性低、回复不及时。比较典型的是教育时事新闻和工作动态,有263个(97.41%)网站聚焦于本市工作动态上,其中32个(12.17%)网站的更新时间在5天以上,甚至有些指标长期闲置,如互动交流指标中,局长信箱的留言及回复信息为一年前的占17%,监督投诉占19%,建言献策占17%。(5)过度收集留言公众的信息。有的网站不是从办事者角度来降低行政门槛,而是为了防止公众恶意投诉而提高申请或申诉条件。公众不仅需要提供身份证号码、邮箱地址等,还要求公众提供电话号码、证明文件、申请信息的文号或密码。增加了公众的申请成本,造成了信息公开的行政阻滞。(6)国际化低。在270个地级市教育行政网站中只有2.59%网站有除中文版本之外的语言版本。(7)站内搜索功能不强。调查显示,有34.94%网站在首页未找到搜索引擎。设置搜索引擎的网站中,搜索功能不灵敏有占37.71%,信息不对称或无法显示的有21.14%,站内搜索引擎链接至百度、google等为2.29%,仅有38.86%网站完全支持标题检索、全文检索、模糊搜索和关键词搜索。这些问题的存在加大了公众检索信息的困难,也使得主动公开的信息无法有效地传播到公众当中。

(参见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P191~200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5月出版)


2013年公众教育满意度低于“一般”  

三成对所在地区教育总体状况持负面评价

2014年《教育蓝皮书》发布了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与搜狐网教育频道合作开展的“2013年公众教育满意度调查活动”结果。调研发现,2013年公众对目前所在地区的教育总体状况满意度评价低于“一般”,58.28的分值(百分制)没有达到60分的及格线;三成公众对所在地区教育总体状况持有不同程度的负面评价。

从教育质量、教育过程、教育公平、教育收费四类指标的满意度分值来看,公众对教育收费的评价优于教育过程、对教育质量的评价好于教育公平,而教育收费、教育过程两类指标的评价均高于教育质量、教育公平。尽管教育收费仍是被公众质疑的指标,但受社会经济生活发展、教育收费的管控治理等因素的影响,它对公众教育满意度尤其是城市公众教育满意度的负面作用被显著地减弱,不再像过往教育满意度调查那样处于指标评价的低水位。教育过程与教育质量、教育公平之间的公众满意度落差明显说明,相比教育过程公众更看重教育机会平等与教育质量。

《教育蓝皮书》指出,2013年公众教育满意度分项指标,得分介于35.54分到59.66分之间,无一项指标获得公众“比较满意”的肯定。分项指标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教师队伍素质、教育总体状况、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子女获得均等入学机会的情况、政府治理教育乱收费的成效、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问题、幼儿园“入园难入园贵”改善的情况、教育部门与学校的廉政风气状况、幼儿园升小学过程中公办学校的择校/考试现象、中小学推行素质教育的成效、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问题、小学升初中过程中公办学校的择校现象、公办小学和初中学校的办学水平差距。

据悉,该调查于2013年11月21日至12月18日实施,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50801位网友参与了问卷调查。报告采用百分制。

(参见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P245~253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5月出版)

教育培训机构近年数量有所下降 从业人员规模呈上升态势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2014年《教育蓝皮书》指出,近年教育培训机构平稳发展,但民办教育培训行业目前存在着供给弱、格局乱、定位不清晰的问题。

《教育蓝皮书》指出,近年来教育培训机构的发展呈现出如下特点:第一,教育培训机构数量下降。2008至2012年,我国教育培训机构总数从18.16万家减少到14.40万家,五年间教育培训机构数量有增有减,总体而言正在平稳发展。第二,从业人员的数量总体呈现上升态势。如2008年职业技术培训机构教职工的总人数为49.58万人,2011年增至52.18万人,2012年教职工的总人数减至50.66万人。第三,培训机构的类型多元、内容多样。第四,培训方式多样化。通过网络向消费者提供培训服务正在迅速发展,已占到市场份额的17.12%。第五,教育培训机构发展的政策环境正在逐步规范和完善。

《教育蓝皮书》指出,如果说需求旺、发展快、前景好是对教育培训行业发展的总体概括的话,那么民办教育培训行业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以概括为供给弱、格局乱,定位不清晰。具体而言,就是教育培训机构的培训服务质量有待提高、民办教育培训市场的格局还没有完全理顺,对教育培训行业的认识和定位还不清晰。为此,书中建言,政府对于教育培训机构的发展,规范是前提,但扶持应成为未来政策制定的目标。具体措施如建立地方性教育培训网上平台,向广大市民公开各种类型教育培训机构的办学资质,办学历程、办学成绩等,使广大市民通过这个网上平台可以及时了解各培训机构的基本情况;以培训券的方式,扶持一批品牌培训机构的发展。此外,需充分发挥教育培训行业组织的管理和服务功能,民办教育培训行业须做精、做强、做特,创新培训的内容、方式、管理模式等,推动教育培训行业的转型发展。

(参见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P213~225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5月出版)



[1]经反复校对和核查,截止2013年4月1日,286个地级教育行政网站中,共有16个存在各种各样问题,如有的网站无响应、维护中,或链接错误,或根本打不开。为保证研究数据的准确,最后的研究数据均来自剩余的270个地级市的教育行政门户网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6 07:20 , Processed in 0.11933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