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打开一道通向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2-26 19:59: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打开一道通向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门

——访王德明教授

文章作者:佚名 来源:语文报大学版2009年第8期 


  王德明,男,文学博士,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的研究。出版有《中国古代诗歌句法理论的发展》《中国古代诗歌情景关系研究》等著作。发表有《论宋代的诗社》《中国古代诗歌句法理论的几个问题》等论文。其科研成果曾多次获奖,2003年被推选为广西师范大学拔尖人才。
        问: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说到:“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中国的高等学校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在发明创造、社会服务、人才培养三大主要功能之外,还应当承担起传承民族文化的的责任。作为一名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教育的教师,您认为高校的学生怎样才能有效继承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答:现在,中央对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非常重视,社会上也掀起了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各种讲座和书籍纷纷出现。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说明我国传统文化受到了重视、受到了欢迎。我认为,在校的高校学生学习中国古典诗词的写作,是一条传承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问:现在,在校的许多大学生忙于上网和各类实用课程的学习,连新诗都不写了,还可能有兴趣去写古典诗词吗?
  答:情况确实像你所说的那样,但是,兴趣是可以培养的,例如通过选修相关课程,了解相关知识,就会慢慢产生兴趣。电脑与专业课程的学习确实重要,但如果能写一些古典诗词,无疑会增加学生的人文素养,使人显得更为高雅而有情趣。我国老一辈中的许多科学家和人文学者,都写得一手好诗词。
  问:学习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式多种多样,您为什么特别推崇写作古典诗词呢?
  答:因为古典诗词对于当代绝大数大学生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东西。说熟悉,是大多数学生从小就或多或少地接触过它们,有一定的了解;说陌生,是因为大多数学生过去往往是从阅读欣赏的角度来接触它们,很少从写作的角度来了解,更不用说自己创作了。所以,如果自己写一写,认识会更深刻。
  通过古典诗词的写作来继承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
  第一


2#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6 20:00:1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古典诗词有着丰富的遗产,具有高度的美感,本身即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同时又是传统文化的标志,在它们的身上,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重要的思想内涵与美学观念。从先秦到晚清,中国古典诗词经过了数千年的发展,出现了诸如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苏轼、黄庭坚、陆游、辛弃疾等著名诗人、词人,在思想上形成以关心国家、社会、人民命运为基本主题的传统,表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感受与美好向往。这样的思想,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反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学生学习这些作品,就可以直接进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与中国古代最优秀的诗人、词人对话,感受他们的思想和喜怒哀乐,直接体会到屈原、陆游、辛弃疾的爱国主义精神、李白对自由的不懈追求、杜甫和白居易的忧国忧民思想等等。
  中国古典诗词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表现手法和艺术形式,它以对称和谐、声情并茂、含蓄蕴藉、简洁凝练为美,立足于汉语四声的格律,更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而且中国古典诗词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因此,它又是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例如杜甫的诗歌,对今天的学生来说,它既是写作的典范,同时也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媒介。以《秋兴八首》中的第三首为例: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这首七言律诗不仅格律整饬,而且用了“匡衡抗疏”、“刘向传经”、“五陵”三个典故,学生要全面理解这首诗,就必须准确地理解这三个典故,这实际上等于是从文学的殿堂走进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园地,从而进一步对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和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理解,我们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格律特点、语言运用等就会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这样,在一首诗中,学生就可以领略中国古代的文化、历史、格律、语言、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阅读一首诗,就好像打开了一道通向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门。
  第二,中国古典诗词历经数千年,至今还保持着它特殊的魅力。千百年来,古典诗词一直深受中国文人的喜爱,作品数量汗牛冲栋。广大的诗人和词人,有意无意间都承担着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任务,诗词也就成了发展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工具。所以,在中国传统的教育中,诗词(主要是诗)写作是不可或缺的内容。早在唐代,在
3#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6 20:00:30 | 只看该作者
各级教育中,诗歌写作是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到了宋代和明清时期,虽然诗赋取士逐渐式微,但是诗歌写作依然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八股文最为盛行的明清时期,诗词创作数量却依然最多的重要原因。到了当代,虽然古典诗词的写作在各学校的课堂上日渐减少,但社会上却仍然有着众多的爱好者,在全国各地都有诗词学会,每个学会都有为数众多的人。并且,中国古典诗词还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日本、韩国、越南等周边国家,有许多文化造诣较深的文化人、政治家、企业家都能写出优美的汉诗。在当今的中国高校中,还有少部分学生通过自学的方式,积极尝试着写作古典诗词。这说明中国古典诗词魅力无穷,活力持久,在中国,至今还找不到任何一种完全可以取而代之的文学形式。
  第三,写作中国古典诗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分析和阅读固然可以加深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熟悉和了解,但阅读始终无法代替写作,阅读只能让学生停留在表层,而不可能深入其中,最终的结果是对中国古典诗词产生隔膜、疏远和陌生感。只有通过写作,才能真正深入把握中国古典诗词特有的思想内容、表达方式及其极富特色的诗词格律、语言形式、艺术手法,从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例如中国古典诗词的格律,学生通过阅读固然可以了解其大致特点,但是,如要真正准确地把握其精髓和要领,则非亲自创作不可。以入声字为例,由于入派三声,在现代普通话中已无入声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就成了一个难题,如果不是亲自写作古典诗词,就很容易将古代的入声字误认为是平、上、去声字。再如古代诗歌的布局,古体与律诗有所不同,律诗与绝句又有所区别,阅读欣赏固然可以了解一些基本知识,但是,要掌握其细微的区别,体会其真正的玄妙之处,则非亲自写作不可。写作本身是对中国古典诗词思想艺术深入理解和把握的一种方式,同时又可以反过来促进对中国古典诗词作品的理解。由于有着严格的格律要求,毫无疑问,写作中国古典诗词本身就是一项有趣的活动,它既是智力的挑战,又是情感的体现。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为了提高写作水平,肯定会去阅读相关的历史、文化、文学著作,自然也就达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解和传承的目的。
  问:您认为,怎样才能学好古典诗词的写作呢?
  答:首先是要大量阅读并且背诵一些名篇。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读得多,读得熟,就有了一定的语感,自然就掌握了一定的方法。这就像我们小时候
4#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6 20:00:47 | 只看该作者
学说话一样,并不是掌握方法之后才会说话,而是通过反复地听说,不断地纠正提高,最后才能自然而然地说出来。其次,等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之后,就要系统地学习古典诗词的相关知识,这主要是指诗词的格律,包括平仄、对仗、押韵等。再次,当对诗词的格律有了一定了解之后,就可以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学习写作了。所谓易,就是指相对比较容易掌握的绝句、小令;所谓难,指的是难度较大的律诗、长调。其实,作为一般的学习者,学会写一些五七言绝句、小令就不错了,不必样样精通,各体皆工。
  问:您刚才谈到了写作中国古典诗词的必要性和具体的方法,这对大学生继承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很有启发。那么,您认为在这中间作为学校应怎样发挥作用呢?
  答:作为学校,一定要认识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地开设“古典诗词写作”这门课,对于正确地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我们衷心希望各高校重视这门课程,将其作为重点建设的课程来抓。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13:52 , Processed in 0.06933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